桃树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桃树食心虫是果树主要虫害,学名实际上应是梨小食心虫。它可以为害梨、苹果、桃、杏等多种果树。

【为害状】为害新梢时,多从新梢顶端叶片的叶柄基部蛀入髓部,由上向下蛀食,蛀孔在外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被害嫰的叶片逐渐凋萎下垂,最后枯死。为害果实时,幼虫蛀入果肉纵横蛀食,孔外排出较细虫粪,周围易变黑。果内道直通果心,果肉,果核被害处留有虫粪,常使果肉变质腐败,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

(1)新建果园时尽可能避免桃、梨及其它果树混栽,或过近栽植。早春发芽前,刮除老树皮,集中烧毁,同时清理果园中的枯枝落叶,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切记不可堆集在圆中树下。人工及时摘除被害病虫果,剪除被害枝梢立即集中处理。

(2)在成虫产卵高峰期,卵果率达0.5%~1%时,可用下列药剂:24%毒死蜱-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30%辛硫磷-氟铃脲乳油1500~2000倍液均匀喷雾。

(3)于卵孵化期,幼虫蛀果前,可用下列药剂:8.2%甲维-虫酰肼1000~1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00~5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30%氟氰戊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虫量大时,间隔15天左右,再喷一次,连喷2~3次为宜

桃树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首先说明一下,桃树食心虫指的是桃梨小食心虫,而非桃蛀螟,一代和二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杏,李,苹果树嫩梢,第三代以后的各代主要危害桃,苹果,梨果实,在桃树梢上多从叶柄基部蛀入,三天后被害梢萎焉,枯黄而死,被害梢常有胶液流出,也危害桃果。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春刮除老皮,翘皮,彻底挖除越冬幼虫,夏季剪除被害梢并烧毁。

2,药剂防治,用20%的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或2.5%的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5%的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甲维盐1000倍液,或氯虫苯甲酰胺,苦参碱等,每10-15天1次,连喷2-3次,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最好尽量避免桃,梨或仁果类混栽。

桃蛀螟危害桃子,喜在桃果上产卵,两果相连处产卵较多,防治同桃梨小食心虫。

桃树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桃树食心虫(简称“桃小”)

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果区,以幼虫蛀果为害。

今天我们着重讲生态防治办法,我这里只说一些比较原生态的理念。我不喜欢那些大规模使用农药扑杀的办法。

[形态识别]

1)成虫:雌蛾体长7~8mm,翅展15~18mm;雄蛾体长5~6mm,翅展12~14mm,体灰白至

浅褐色,复眼红色。前翅前缘有成虫一个近似三角形 、蓝褐色、有光泽的大斑纹。

2)卵:近椭圆形,长0.45mm,一般1~3粒,最多20多粒,直立萼洼茸毛中,刚产下的卵橙色,后变

橙黄色、鲜红色,接近孵化时为暗红色。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3~m,较肥胖,体乳白色或橙黄色,头黄褐色,前胸背板及臀板褐色,每个体节有明显的黑点。

[发生规律]

北方果区大多1年发生2代。以老熟茧越冬。平地果园集中在靠近主干周围,山地果园常在石缝土块下等处越冬。 第二年5月中旬后,越冬幼虫逐渐出土(5cm地温19C以上),出土快慢决定于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10%以上),一般浇水后或下雨后形成出土高峰。幼虫出土

后,先在地面爬行一段时间,而后在土缝、树干基部缝隙及树叶下等处结纺锤形夏茧化蛹。

蛹期半个月左右。成虫羽化后2天左右开始产卵,卵多产于果实萼洼处,或萼片、梗洼处。卵期6~8天。初孵幼虫在果面爬行2~3h后,多从靠近果柄凸起部位蛀人果内,一般在幼虫蛀果后不久,可从人果孔处留出泪珠状胶质点,俗称“流泪"。胶质点不久干涸,在人果孔处残留一小片白色蜡质膜。随果实生长,人果孔愈合成小黑点,周围果皮略呈凹陷。

7月中旬前蛀果的虫道弯曲,果实畸形,俗称“猴头果”;7月下旬以后蛀果的,果形正常,果实内充满虫粪,俗称 “豆沙馅”。幼虫老熟后脱果落地,在8月中旬前脱果的,大部分做夏茧,并化蛹、羽化,产卵,孵化,继续为害,以二代幼虫做茧越冬;8月中旬以后脱果的,直接入土做冬茧越冬。

成虫深夜活动,无趋光性和趋化性。 幼虫具有背光习性,脱果后多集中于树冠下0.3~Im范围内的土里越冬,且树干基部背阴面虫量最多。

生物防治(生态控制)

现代病虫害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激素或提取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繁殖,以减轻其危害。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包括昆虫天敌(捕食性,寄生性)、病原微生物、线虫、蛛形纲和一些脊椎动物,以及昆虫不育剂、昆虫激素及昆虫信息索等。生物防治对环境友好,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

其缺点是杀虫效果较慢,在高虫口密度下使用不能完全达到迅速降低虫口的目的。 这些正好和化学防治互相弥补。

近年来,随着植保理念和技术的发展,有人提出了生防植物的概念——生防植物包括对害虫和天敌具有引诱作用和拒避作用的植物,杀虫植物(直接具有杀虫作用,可加工成杀虫剂),载体植物(携带有益生物,或携带有益生物和非目标害虫的植物),花期较长的显花植物(为天敌提供花粉或花蜜,从而提高天敌的控制作用),抗性作物(具有天然抗虫性或具有天然抗虫基因的转基因作物)等。

桃园生态环境较稳定,害虫种类多,但天敌种类也多,群体较大,保护和利用好天敌,对害虫种群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天敌公司很多,但农药公司很少。他们的果园很少用化学杀虫剂,但果园内害虫密度并不高。

在我国,大多果农的生态意识不到位,果园里见不得昆虫,长期不合理滥用杀虫剂,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中性昆虫和天敌,由于大多数天敌的种群增长率不及害虫的快,天敌数量锐减反而导致害虫危害更加猖狂。

害虫的再增猖獗需要更多的杀虫剂进行防治,这进一步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 从而使果园生态系统步人一种恶性循环中。因此,重建果园生态系统,使果园生态系统进人良性循环,积极保护天敌。

桃树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桃食心虫,一个最恶毒的害虫,一个纯粹的害虫,一个坏得掉渣的害虫,一个坏得空前绝后的害虫。

这样说不是没由头的。

大约5月下旬,卵就孵化成幼虫。这些从小就坏的幼虫或藏在叶与果交接的地方,或隐在两果之间,轻者啃食果皮,重者钻入果肉桃核。这些行径就有些无耻了。叶有点破茬,忍了,枝有破皮,忍了,食心虫直接破坏果实,这就向人心窝插刀了。果农那脆弱的心灵经不起这种摧残啊!凡事一定要忍,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不要再忍。和食心虫斗争到底,果农的智慧是无穷的。食心虫的一生,真是打起强光灯都找不到闪光点。啃果皮,咬果肉,钻桃核,排虫粪,折腾待实在不轻。但革命电影有句台词告诉我们说,別看它们闹得欢,不定哪天拉清单。

拉清单的时候到了。

食心虫不光为害桃,还危害苹果,梨等果树,如此全方位,多层次地搞破坏,确实不简单。

防治方法抓住十六字要决:树上为主,地面为辅,两者结合,基本合格。

在5月中下旬幼虫出土时,在树盘周围喷虫剂,再用耙翻耕拍细,这就是地面防治。在6一8月食心虫危害盛期,树上喷洒菊酯类农药,彻底将其杀灭,这就是树上防治!

在防治过程中,要一抓到底,树上树下结合,将食心虫彻底扫荡,一个不留!

桃树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桃树上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一般危害苹果,梨,桃子,杏等作物幼虫可以进入果实内危害,一般果实上都会留有虫洞。

桃小食心虫幼虫,在土壤中冬茧越冬,一般在树干周围一米范围内,深度在3~6厘米的土层中最多。越冬幼虫解除休眠后,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低温处理,在自然条件下春季17度以上,土温达到19度的时候又才会出土。幼虫出土以后,浇水或者下雨就会形成虫子的高峰期。

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办法一般是地下防治和树上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化学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防治提高座果率。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具体的防治措施:

1.在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树上的虫果,捡拾落在地上的虫果,集中深埋。摘除树上的虫果一般从6月份下旬开始,结合深秋至初冬深翻施肥将树盘10厘米内的深翻,将越冬的幼虫彻底消灭。

2.诱杀成虫,从5月中旬下旬开始,果园内可以悬挂桃小食心虫的引诱剂,诱杀成虫。

3.从越冬的幼虫开始出土时,就要进行用药物杀虫,可以用毒死蜱喷洒地面,杀灭越冬的幼虫,一般5月中旬以后,下透雨或者浇灌以后进行。

4.一般地面用药以后20~30天可以对树体进行喷药防治。一般可以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药物防治。

你学会了吗?欢迎关注我,我们会分享更多的农业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