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五一节后打什么药?

小麦五一节打什么药?

这得分个具体情况,如哪个地区的小麦,管理工作有所不同。如安徽、湖北、河南,小麦此时正处于抽穗扬花期、河北地区正处于拔节抽穗期、内蒙古地区正处于起身期。

农民都知道,小麦不同生长期,打药及防治的对象不同,如病虫草害,各生长期都有不同的施药规律。

拿某个地区来说,五一节后打什么药,即可铺开来交流。以河南安阳及河北邯郸一带来说吧,今天是4月20日,现正处于抽穗期,到五一节,还有11天,即扬花完毕灌浆时期。

管理要点是:适时视情况浇水、结合防治病虫害和预防干热风。即“一喷多防”。

(一)浇水

此期,浇水问题应视天气情况应变灌水,如降雨量少,有干旱苗头,要及时浇水。保证灌浆期水肥供需。一般不再追肥。如高产田,也可以追施少量尿素,以7.5~10公斤/亩即可。不可过多追施,防止贪青晚熟及倒伏。

(二)做到“一喷多防”

此期,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病害方面重点是防治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及叶斑病等;虫害方面主要防治吸浆虫、棉铃虫、赤须盲蝽等。

一喷多防即根据防治对象,将杀菌剂、杀虫剂和营养剂、调节剂混合喷施。杀菌剂可选用烯效唑、咪酰胺、多菌灵、霜霉威、异菌脲氟菌唑等;杀虫剂可选用菊酯类药剂,要考虑各药剂的残留期问题。营养剂以磷酸二氢钾+1~3%尿素+三十烷醇混合喷雾,也可喷施商品营养溶液。隔7~10天喷一次,

注意事项:一喷多防复混农药时,一定要按说明使用,不可随意添加及改变药量,以免产生药害或无效。掌握混配农药不能存在拮抗作用、不能产生药害,兼顾成本降低,又达到防治效果。

(三)小麦完熟后,适时收获。小麦和玉米不同,小麦存在养分回流特性,不宜过晚收获,掌握在蜡熟后期适时收获即可。晚收会减产。而玉米适当晚收可增产。

小麦五一节后打什么药?

五一以后,对于河南的很多小麦,此时已经处于灌浆期,继续往北方,一些小麦可能处于扬花期,无论是灌浆期还是扬花期,都对小麦的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五一过后要进行药剂的喷施,为小麦丰收站好最后一班岗!那么五一过后想要给小麦进行打药,该喷施哪些药剂呢?

给小麦进行喷药,主要根据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及生长情况来选选择药剂。不同区小麦病害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主要是三种病害,分别是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针对这三种病害,要对症下药!

  • 小麦赤霉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建议使用75%的肟菌酯.戊唑醇5-10g/亩、30%戊唑醇.咪鲜胺750倍、30%的苯甲.嘧菌酯30ml/亩喷雾,有很好的预防效果。针对赤霉病,必须要提前预防,一旦发病,必定会造成小麦产量品质下降!
  • 小麦白粉病,发病以后要选择治疗性药剂。对白粉病效果好的药剂,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分:三唑酮、乙嘧酚、十三吗啉、醚菌酯等。发病初期可以使用三唑酮,它的成本最低,一亩地使用25%的三唑酮40g/亩,白粉病高发时期,可以选择60%的苯甲.醚菌酯10-20g、25%的乙嘧酚悬浮剂60ml/亩等防治。防治过程中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 小麦锈病,发病以后可以使用14%的井冈.氟环唑30ml/亩、17%的唑醚.氟环唑悬浮剂50ml/亩等防治,氟环唑对锈病效果不错,为了避免抗性的产生,建议使用氟环唑的复配制剂!
其次,要做好小麦虫害的防治。五一过后,温度明显的回升,部分地区小麦吸浆虫蚜虫发生比较普遍。不过这类害虫的抗性不高,使用一些常见杀虫剂就能够有效杀灭,比如5%的氯氰.吡虫啉30-50ml/亩、50%的氯氰.毒死蜱40ml/亩、30%的高氯.噻虫嗪30ml/亩等。防治小麦害虫,建议使用复配药剂,既能够增效,又能够降低抗药性的产生几率!

最后,还要做好对干热风的预防。五一过后,温度明显的回升,这个时间段是干热风高发的时期,干热风影响小麦果实的产量品质。预防干热风,重点是补充营养和调节剂。目前咱们种植户公认的,预防干热风最为经济实惠的药剂还是磷酸二氢钾,每亩地推荐使用60克左右。在喷施磷酸二氢钾的同时,再加入一些胺鲜酯或者芸苔素内酯,能够明显的提高小麦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五一过后,离小麦收获就不远了。但是咱们种植户千万可不能掉以轻心,越是到最后越要认真管理,为小麦的增产丰收站好最后一班岗!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建议,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小麦五一节后打什么药?

在我华北平原地区,五一以后小麦正式开花灌浆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害虫就是蚜虫,小麦吸浆虫,红蜘蛛,最为严重,其次是白粉病,黑穗病,纹枯病,赤霉病,这些病的防治应该在早期小麦返青的时候就要喷药预防了。

病害是预防为主,真的发现有病了,再用药,效果也不怎么好。

防治蚜虫可以用吡虫啉,氧化乐果,红蜘蛛可以阿维菌素,小麦吸浆虫用氯氰菊酯,还可以搭配磷酸二氢钾。下面的图就是我用的药比例看说明

小麦五一节后打什么药?

小麦在五一节后正处在扬花、灌浆期,这一时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也是决定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能否做好管理直接关系到小麦的收成。这一时期主要病虫有小麦吸浆虫成虫、麦蚜和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及叶枯病等。至于打什么药,要根据自己麦田病虫的发生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技术和配方,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

首先要仔细观察自己家的麦田,见病治病,见虫治虫。

常用治病的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吡唑醚菌酯等;防治蚜虫的药剂常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等;防治吸浆虫的药剂常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防治小麦红蜘蛛常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

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可以加上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以提高提高小麦千粒重,优化小麦品质。

特别注意:小麦扬花盛期打药,不利于授粉,如果需要在扬花期喷药,应避开小麦授粉时间,一般是上午9点到11点开花,因此可以在下午4点以后喷药。

小麦五一节后打什么药?

五一前后主要是一喷三防。

对麦蜘蛛,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吸将虫蚜虫等病害,针对麦蜘蛛的防冶,可用虫螨克乳油叶面喷晒,可用甲百分之四十的乐果乳油一千五至两千倍液,进行叶面喷晒防冶,对白粉病,锈病可用三唑酮乳油加禾果利可湿性粉剂喷晒冶,如白粉病严重的话在喷药的同时每喷雾器加入食用醋一百亳升,效果更佳。

小麦五一节后打什么药?

小麦打药时间分为以下几点:

1、冬前化学除草,若有麦蜘蛛或蚜虫发生可兼治;

2、返青期防治纹枯病,若有麦蜘蛛或蚜虫发生可兼治;

3、高秆易倒伏品种,拔节前(2月底—3月初)喷药化控;

4、拔节—孕穗期间,根据病虫发生趋势,酌情防治;

5、抽穗期开始重点防治赤霉病;

6、灌浆期以防治蚜虫和吸浆虫为重点。

小麦需要正常生长的环境条件:

1土壤.。农谚有“土是本,肥是劲,水是命”。说明农民朋友都非常重视小麦生长发育的环境。一般认为,最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应是熟土层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全面、氮磷平衡、保水保肥力强、通透性好。另外,还要求土地平整,这样才能确保排灌自如,使小麦生长均匀—致,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2.水分。水分在小麦的—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研究,每生产l千克小麦约需1000一1200千克水,其中有30%一40%是由地面蒸发掉的。河南省在小麦生长期间,降水量只有需水量的 l/3左右。所以麦田的不同时期灌水,以及采取抗旱保墒措施,对于补充小麦对水分的需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养分。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 氧、氮、磷、钾、硫、钙、镁、铁、硼、锰、铜、锌、钼等。氮、磷、钾在小麦体内含量多,很重要,被称为“三要素”。在生产上必须按照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才能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

4.温度。小麦的生长发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适宜温度范围。在最适温度时,生长最快、发育最好。不同阶段要求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小麦种子发芽出苗的最适温度是15—20℃;小麦根系生 长的最适温度为16—20℃,最低温度为2℃,超过30℃则受到抑制。 温度是影响小麦分蘖生长的重要因素。在2—4℃时,开始分蘖生长,最适温度为13—18℃,高于18℃分蘖生长减慢。 小麦茎秆一般在10℃以上开始伸长,在12一16℃形成短 矮粗壮的茎,高于20℃易徒长,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小麦灌浆期的适宜温度为20—22℃。如干热风多,日平均温度高于25℃以上时,因失水过快,灌浆过程缩短,使子粒重量降低。

5.光照。光照充足能促进新器官的形成,分蘖增多;从拔节到抽穗期间,光照时间长,日照充足就可以正常地抽穗、开花;开花、灌浆期间,充足的日照能保证小麦正常开花授粉,促进灌浆成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