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止?

卡脖旱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最大,是玉米生长期最不可缺水时期。此期如果受旱,这一季收成即绝受了。玉米属高水肥作物,但也需分生长期需水情况。

一般说,苗期、喇叭口期以前这一段时间内,稍受点旱问题不大,农民有蹲苗的习惯,苗期蹲苗可促使玉米根系发达,节间缩短,有利于抗倒伏,这也是大喇叭口期打药化控降秆的目的。

而到了玉米拔节抽穗时期,即所说的“卡脖旱”,这段时期是决定玉米扬花质量及灌浆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肥最要紧时期。此期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营养体迅速增大,同时吸水需肥强度增加,玉米耗水需肥最大,即通常说的玉米需水需肥临界期,此期,缺水脱肥严重影响和决定产量。

充足的水肥供应,才能保证玉米顺利完成扬花授粉质量、灌浆质量。从而增加结实千粒重,防止后期脱水脱肥早衰,增强抗倒力,以利高产。

有条件的此期保证水分供应的同时,结合浇水再追施些攻粒饱果肥更好,如果底肥充足,或施用的缓/控释肥,或拔节期已水肥管理过的,可保证水分,不追肥也可。如需追肥的可亩施尿素20~25Kg。根据目标产量,700~1000Kg的地块,可视情多施些追肥,通常总用肥量氮肥折成尿素不低于35Kg。

卡脖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止?

卡脖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导读:卡脖旱是有关玉米等旱作物孕穗期遭受干旱危害的群众用语。在玉米种植期间出现卡脖旱现象是一种时有发生的一种干旱现象,在汉川也是玉米种植地,对此熊妈妈给予您一些建议,您可以参考一下。

1、玉米卡脖旱现象

玉米抽雄前后一个月是需水临界期,对水分特别敏感。此时缺水,幼穗发育不好,果穗小,籽粒少。如遇干旱,雄穗或雌穗抽不出来,似卡脖子,故名卡脖旱。有时因为干旱,雄雌穗间隔期太长,授粉不良,结实率低,产量下降。

2、玉米卡脖旱现象的危害

当玉米拔节以后,雌穗开始分化,茎叶生长迅速,叶面蒸腾遂渐增大,加上天气炎热,玉米需水量剧增,尤其是抽雄前10天左右,已经到了需水的“临界期”,因此这一时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如果这一时期干旱缺水,对根系和茎杆的吸收、运输以及叶片的光合作用都有很大影响。而更严重的是导致雄穗 抽出迟缓或抽出的雄穗干枯死亡,有的则只能抽出少量花丝,使花粉数量大大减少,造成雌雄不调,严重减产或绝收。

3、玉米卡脖旱现象的防治

①加强灌溉

在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要积极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水源来加强灌溉,增加土壤的相对湿度来缓解旱情,有效直观的改善玉米卡脖旱的危害情况。

②选择抗旱品种种植

在玉米种植前选择抗旱能力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生物钾肥进行拌种,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

③人工授粉

通过竹竿赶粉和采粉涂抹的方式来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玉米柱头的粉量,增加玉米授粉受精的几率。

④根外喷肥

在玉米的破口期、抽穗期、灌浆期采用有机肥和生物液态肥连续喷施,增加植株穗部水份,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于此同时可对叶面提供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来提高玉米籽粒的饱满度。

⑤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玉米的生长时期可施用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起到抗旱增产的作用。

以上是熊妈妈关于您所提出的问题给予的回答,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进行交流

我是在汉川本地分享当地美食美景的熊妈妈,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卡脖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止?

不好意思 ,我不懂,谢谢邀请。

卡脖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止?

玉米卡脖旱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干旱,多是指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发生的干旱。玉米是禾本科作物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一棵玉米在其生长周期之内需要大约二百千克的水,这些水一部分来自人工补浇水另一部分来自大自然降水。从当前玉米种植来看很多人在玉米播种之后立即浇水提熵有助于玉米出苗,但后期赶上雨季自然降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玉米苗期适度干旱有助于玉米蹲苗,会促进玉米根系完善和下扎获取更多养分,但是夏季高温会造成土壤墒情迅速下降,而随着玉米生长需要的水分却越来越多,此时轻度干旱会抑制玉米生长,在严重些的干旱会让玉米苗株打蔫卷叶,如果持续干旱玉米叶子会发生干枯,随着干旱持续最终会导致玉米死苗,即便后期雨水充足也难以弥补。

玉米在大喇叭口期之所以最忌讳干旱,是因为此时的玉米不仅在进行营养生长,也是玉米苗株内部生殖生长中小穗、小花的分化完善阶段,玉米后期的籽粒数和这个时期小穗分化芽数多少有关系,玉米抽雄之后花粉质量和数量也与这个时期有关系。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果穗籽粒数减少、雄穗不能抽出、花粉坏死进而降低果穗的产量。

敲个黑板:玉米卡脖旱卡住了玉米高产的脖子,所以玉米想要高产,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尽量保持土壤墒情,一旦出现玉米叶子打蔫卷叶现象要及时做好浇水准备,等到玉米早晚打蔫卷叶现象都不能缓解,而且还没有自然降水迹象就需要立即人工浇水提熵避免造成生殖生长伤害影响后期产量。

卡脖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止?

高温来袭,防治玉米“卡脖旱”

从七月初开始,国内各地就出现持续高温现象,而种植玉米的农民最害怕的就是高温干旱,因此这样很容易导致玉米出现“卡脖旱”现象。

卡脖旱危害大!

影响雄穗抽出,延迟授粉期,造成雌雄授粉不同步,花粉提前枯死,形成花粒,秃尖,畸形穗,造成产量下降;农民重大损失!所以一定要加强玉米的管理。

卡脖旱防治!

一、及时浇水灌溉

灌溉次数的确定以保证抽雄和灌浆初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80%的为宜。充足的土壤水分利于玉米的正常受粉和灌浆和保证玉米的粒数不减少与粒重不降低,确保玉米的产量不受损失。

二、适当追肥施肥

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量按目标产量设定的施氮量确定,在基肥氮用量50%的基础上,一般亩追施尿素15kg左右,人工条施或机械条施,施肥后结合灌溉,以利肥效的发挥。

三、病虫防治

玉米中后期病虫以钻蛀性、食叶性、刺吸性害虫和叶部病害为主。

种植作物,大家都要格外用心,否则会一不小心就会大家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关注我们,点进科学施肥用药主页了解更多~

卡脖旱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止?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在生长发育中难免会遇到干旱。那么玉米的“卡脖旱”是什么时候的旱情?对生产又带来哪些危害?如何防止呢?留守傅姐根据自己栽培生产经验,详细整理回答如下:什么是玉米的“卡脖旱”?

“卡脖旱”通俗的说就是雌穗或雄穗由内向外抽出时,遇天气干旱,田间缺水,想抽而抽不出来,抽穗受阻,似卡住人的脖子一般,因此故名“卡脖旱”。简单的说就是玉米在孕穗期遭受的干旱。

玉米卡脖旱的对玉米的危害有哪些?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背气候差异较大,玉米的播种期各不相同,那么玉米在遭受卡脖旱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一般玉米抽雄前10-15天至抽雄后2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的临界期,此期对水分特别敏感,是一生当中需水最多、耗水量最大的时期。

此期遇干旱,土壤水分亏缺,会造成玉米生殖生长不良。①影响抽雄和小花的分化,穗幼发育不好,使其果穗发育不良,籽粒少;②抽穗受阻,此时雄穗处于密集的叶丛中,正是向外抽出的时期,缺水会导致抽出受到抑制,又加上叶节间密集而短,直接影响到了雌穗的授粉。③会造成雌雄两穗相遇的时间拉长,两花相遇时间变短,使雄穗错过了雌穗的盛粉期,以致于授粉不良,缺粒、秃尖、秕粒和光棒的玉米增多,结实率大大的降低,导致产量下滑。

如何防止玉米的卡脖旱?

在玉米的拔节期就要做好水肥的管控,因为拔节期是玉米整个生育期对水、肥需求的第一个关键时期,为后期抽雄和小穗分化做准备。因此要做到这几点:第一施足基肥、浇足水。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发育良好及雄穗的分化能正常进行,预防“卡脖旱”出现。②拔节期,特别是大喇叭口期要保证全田的最大在持水量在70%以上。此期千万不能缺水,若持续干旱,应及时浇水施攻穗肥,保持植株健壮生长。

总结:“卡脖旱”就是玉米在孕穗期遭受的干旱。此期干旱严重影响抽雄和小花分化、果穗发育,产量下降。因此要在玉米的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对水分严防管理,保证全田最大持水量能满足植株生长需要,为高产打下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