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大白菜的真菌性疾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危害大白菜的真菌病害有白菜霜霉病、白菜黑斑病、白菜炭疽病、白菜软腐病等。

一、白菜霜霉病

【病原】属真菌,由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致病。

【病状】为害叶片。受害叶片出现淡绿至黄色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白菜进入包心期条件适宜时,叶片上病斑增多并连片,叶片枯黄,病叶由外向内叶发展,严重时植株不能包心。

【发生特点】病菌随残病体在土壤或菜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侵染幼苗,病害流行发生的平均温度为16°C左右,病斑在16~20°C扩展最快。低温多雨、温度忽高忽低低、昼夜温差大、露水大时易发生。

【防治方法】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2.2%霜霉威600~8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二、白菜黑斑病

【病原】属真菌病害,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所致。

【病状】为害叶片、叶柄。初生为近圆形褪绿斑,后扩大,边缘淡绿色至暗绿色,几天后病斑扩大5~10mm,有的病斑具黄色晕圈,在高温条件下病部穿孔,发病严重的,病斑汇成大斑,致半叶或整叶枯死。全株由外向内干枯。

【发生特点】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种子及冬储蔬菜上越冬,翌年产生出孢子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3~5天,多雨高湿及温度偏低发病早而重,发病温度11~24°C。

【防治方法】可用75%百菌清、或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三、白菜炭疽病

【病原与症状】属真菌病害。叶片染病,初生苍白色或褪绿水渍状小斑点,逐扩大呈圆形灰褐色,易穿孔。为害叶脉,在叶背形成长短不一定条状褐斑,稍凹陷。湿度大时病部上常有褐红色黏状物。

【发生特点】病菌以丝体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可通过风雨传播。发病温度范围11~24°C,适宜温度11.8~19.2°C,相对湿度72%~85%;

【防治方法】可用4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白菜软腐病

【病原】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致病。

【病状】为害叶片、叶柄,先是在基部出现半透明状浸润斑,逐渐扩大后变灰白色,嫰组织水渍状腐烂,老组织失水成干缩状,侵染由叶帮基部向短茎发展,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恶臭的灰黄色黏稠状物质。可引起整株腐烂。

【发生特点】病菌借雨水、灌溉水、昆虫等传播,从伤口侵入。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病轻,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大水漫灌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可用72%农用硫酸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危害大白菜的真菌性疾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你好!对于“危害大白菜的真菌性疾病症状及防治方法有哪些?”我们来看看。

一、我们来看一下危害白菜有哪些疾病及症状。

①白菜病毒病(主要症状体现:幼苗发病,心叶出现明脉或岩叶脉失绿进而产生淡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成株期发病,受害较轻或后期染病虽能接球,但表现不同程度的,叶片的叶脉和叶柄处出现小褐色病斑)

②白菜根腐病(主要症状体现:病毒株矮黄,叶色变淡,生长缓慢,中午病株调萎后整株死亡。)

③白菜蚜虫病(主要症状体现:蚜虫群居于嫩叶背面、嫩茎、嫩尖上。受害部位形成许多小斑点造成叶片卷缩,重症萎蔫至枯死。)

④白菜白斑病(主要症状体现: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页面上长有许多灰白色近圆形病斑,中央具有一致两个不规则形轮纹,周缘有淡黄色晕圈。有时病斑破裂或脱落发病晚期不规则大块枯死斑。)

二、防治方法

1、白菜白斑病的防治:

①加强栽培管理,重病区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2-3年轮作。

②处理好种植的种子,可用75%的百菌清和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③选用抗病品种,小清口、辽白一号等。

④药剂防治,田间见发病时,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液500倍液、400%多菌灵悬浮液800倍液等每隔十天左右喷一次药,喷2到3次即可。

2、白菜根腐病的防治:

①合理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②土地处理,酸性土壤,每亩施用生石灰100至150千克,调节土壤PH值为7至7.2为宜。

③清洁田园,清除病株。

④药剂防治可选用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或70%威尔达甲托600倍液浇根,每隔七天连续3至4次。

3、白菜芽虫病防治:

① 辅音灰色地膜或拉银灰色塑料条避蚜。

②铲除田间杂草。

③药剂防治,25%阿克泰7500至15000倍液或3%啶虫脒2000-3000倍液。一般防治一次即可,不彻底的与可于十天后防第二次,注意蚜虫所在部位,尽量使用药业接触虫体。

4、白菜病毒病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选择时期晚播。

③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费。

⑤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病毒抑制剂配合使用生长,可选用叶绿壮浓缩液叶面肥3000至4000倍液,病毒抑制剂可选用2%菌毒克水剂200至25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

以上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简单看法,大家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危害大白菜的真菌性疾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危害大白菜的真菌性有根部病,白斑病,炭疽病,大白菜长到五公分左右要喷一次%3的抗霉素药,在过十五天喷一次%4的杀虫剂药水。保质白菜的正常生长。

危害大白菜的真菌性疾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危害大白菜的真菌性病害有三种

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统称大白菜三大病害。三大病害中的病毒病发病较早,从苗期开始发生,然而是霜霉病,团棵以后发病加重,最后是软腐病,发生在莲座期以后,包心期为发病高峰。

防治三大病害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的基础。种白菜要选用质量可靠的种子。同一品种,不同来源的种子抗病性是有差异的,选用时应充分注意。

2、适时播种;实践证明,大白菜播期早晚与病害发生程度密切相关,播种早发病重,播种晚发病轻。

3、改进和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由于病菌在土壤中不断积累,所以要努力争取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霜霉病可由种子传播病菌,可进行种子消毒,方法为用种子量0.4%的50%福美双或0.3%的35%瑞毒霉拌种剂拌种。防治软腐病可用种子重量0.5%的农抗75-1粉剂拌种或每亩用菜丰宁200克拌种,拌种剩药粉随同种子一同播下。

4、药剂防治;育苗移栽的,定植前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带药移栽定植。

大田霜霉病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发病重时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一般可喷2-3次。发现田间有软腐病株,应及时拨除,并用农用链霉素100-200ppm或氯霉素50-100pp淋洗周围健株和病穴土壤,防止传播扩散。

危害大白菜的真菌性疾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大白菜的真菌性病害有霜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白斑病、根肿病等。

1、黑斑病:

(1)症状:病叶上有圆形褪绿斑,逐渐变成有同心轮纹的黄褐斑,潮湿时有褐色霉层,干燥时病斑易穿孔,叶片由外向内干枯。

(2)防治:选抗病品种,北京新1号、2号;郑白4号等。喷施3%多抗霉素水剂700~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的嘧霉胺1000倍,50%的腐霉利1500倍液喷施,每亩喷对好的药液60~70L,隔7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另外在种之前可以用福美双或异菌脲拌种,也会有好的效果。

2、炭疽病:

(1)症状:危害叶片、花梗及种荚,叶片染病,初生苍白色或褪绿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为圆形或近圆形灰褐色斑,中央略下陷,呈薄纸状,边缘褐色,微隆起,直径1~3mm。发病后期,病斑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在叶背多危害叶脉,形成长短不一略向下凹陷褐色至灰褐色班,湿度大时,病斑上常有赭红色黏物质。

(2)防治:选抗病品种,或50度温水浸种10分钟;实行与非十字形花科作物轮作;发病初期开始喷洒抗生素2507稀释1500倍液,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0%苯噻氰乳油1300倍液。每亩喷对好的药液60L,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3、根肿病:

(1)症状:危害根部,苗期即可受害,成株期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外叶常在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后期外叶发黄枯萎,有时全株枯死。病株的根部肿大并呈瘤状,后期有的裂开,如果被细菌侵染则腐烂发臭,因受病根的影响,叶片萎蔫。

(2)防治:实行3年以上菜田轮作,用10%氰霜唑悬浮剂50~100mg/L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灌根,每株0.4~0.5L。施用石灰改变土壤酸碱度,一般亩施石灰粉75-100公斤,或发病初期用 15%石灰乳灌根,每株0.3-0.5升。

4、霜霉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在叶背病部产生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

(2)防治:首先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抗病毒的也抗霜霉病;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表土过干或过湿,及时施肥,特别是要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可选用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800~1000倍液,最好和病毒病一起防治。

5、白斑病:

(1)症状:叶片上病斑初为散生的灰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为灰白色不定形病斑,病斑周缘有淡黄绿色晕圈。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产生稀疏的淡灰色霉层。病斑后期变为白色半透明状,常破裂穿孔。病斑多时连片,叶片提早枯死。病株叶片由外向内层层干枯,似火烤状。

(2)防治:可用50℃温水浸种15分钟,冷却后晾干播种,也可用福美双拌种;防治方法与黑斑病类似,也可用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喷雾。

危害大白菜的真菌性疾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1.表现症状

大白菜病毒病是大白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又称孤丁病、抽风病,在各生育期均可发病。除危害大白菜外,还可侵染萝卜、甘蓝、芥菜、小白菜及油菜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和菠菜、茼蒿等。大白菜苗期发病时,心叶产生明脉或叶脉失绿,并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的斑驳或花叶。叶背叶脉产生褐色坏死点或条斑,致使叶片抽缩而凹凸不平。成株叶片受害变硬而脆,颜色逐渐变黄,整株迅速矮化,停止生长,不能正常包心。

2.发生规律

大白菜病毒病由病毒引起,在田间由蚜虫传毒。大白菜6~7片叶片以前的苗期最易感病,称为感病的的敏感期,也是蚜虫传播的危险期,即有效传播期,在这期间,感病越早,发病越重,损失越大,其后在感病,则并发较轻。大白菜播种后遇高温干旱,低温高或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活动,但却使大白菜根系生长发育受抑,抵抗力下降,此时易发病。另外,播种早、蚜虫多、再加上菜地管理粗放,地势低补通风或土壤干燥缺水、缺肥时发病重。病毒传播扩散除蚜虫外,还可通过汁液接触如病键株接触摩擦、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

3.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调整蔬菜布局:合理间作、套作何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适期晚播:避开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适时蹲苗,在莲座期,要轻蹲苗或不蹲苗。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控制少施氮肥。苗期遇高温干旱季节,必须勤浇水,降温保湿,促进白菜植株根系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

苗期及时防治蚜虫:由于大白菜病毒病是由蚜虫传毒,因此在白菜幼苗期防治蚜虫是防治白菜病毒病的重要措施。苗期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3%啶虫脒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乳油6 000倍液喷雾。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0%吗胍.乙酸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隔10d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