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怎么施肥可以高产?

小麦怎样施肥可以高产?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栽培管理上,怎样科学合理的施肥,是保证小麦高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水、肥、土、种、密、保、工、管,是小麦丰产的基础。

小麦施肥可分为底肥、追肥两种方法。什么时候施用、施用多少,掌握得好,恰到好处,方能丰收。否则,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一、底肥

麦收胎里富,底肥质与量是决定小麦丰产的基础条件。要根据目标产量,合理科学地施肥。最好的办法是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选用复混(复合)肥,保证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全面的肥料做基肥。总量不低于35~50公斤。

通常目标产量1000斤/亩以上的,需氮磷钾:亩施尿素17.5~22公斤,二銨18~22.5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有机肥3~5方/亩。微肥:硫酸锌1公斤、硼砂0.2公斤、钼酸銨30克、硫酸锰1~1.5公斤。

二、追肥

追肥可分为:苗期(冬前)、早春期(返青期)、中期(拔节期)、中后期(扬花灌浆期)。

(1)苗期(冬前管理)。冬前可以浇冻水或不浇冻水。需根据整地造墒质量、苗情苗势而定。如整地质量差,墒情、苗情及土壤情况需要浇水的,浇水同时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加施钾肥7.5~10公斤。

(2)返青、起身期管理:也需根据墒情及苗情决定是返青期水肥管理,或推迟到起身拔节期水肥管理。需要浇水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0~25公斤/亩。

(3)中后期水肥管理:拔节、抽穗、扬花及灌浆期,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时期,水肥管理要跟上,不可受旱。注意在孕穗、扬花灌浆期,各浇一水,根据小麦长势,酌情追施适量的尿素,一般7.5~10公斤/亩,此期不可过量追施尿素,以免贪青晚熟。

注意做好水肥管理外,还需及时中耕、化学除草、控旺、防治病虫害,在拔节~灌浆期间,喷施2~3次叶面微肥如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爱农等,有益小麦增加千粒重,稳产高产。

小麦怎么施肥可以高产?

感谢邀请,大家好!我是甘肃大叔老宋,能有机会把自已在田间一线的务农经验享给大家,我很高兴。

小麦是我国主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据最新资料统计每年种植面积已达2.44亿公顷左右,小麦能否高产关糸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老百性的温饱;所以怎样能提高小麦的单产量,显得非常重要,小麦科学合理的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借施,下面浅谈一下小麦施肥的规律和应注意事项,仅供广大粮农参考。

(一)施足底肥

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的养分供应,对小麦冬前有效分蕖,安全过冬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家知道,小麦是胎里富,主根非常发达,据本人田间实践,在深耕松软的土壤里,主根可伸长到地下一米左右,这也是小麦能抗旱的原因所在,由于小麦主根吸收肥水能力强,所以在种植小麦时,要一次性施肥底肥,这点非常关键。

给小麦施底肥的量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土壤墒情,肥力,浇灌条件等因素来确定,这里以甘肃地区为例,甘肃主要以中低产田为主,普遍干旱少雨,平川地少,斜坡地多等因素特点,每亩施氮肥20千克,磷肥50千克,钾肥5千克,腐熟的农家肥为5000千克左右,若特别的干旱地应减少氮肥量,增加磷肥的比列,以保证小麦赖旱。

中低产麦田施底肥的原则是,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化肥为次(磷肥增量,钾肥适量,氮肥少量)的施肥方法。(二)根据苗情,追施返青肥

在甘肃地区,一般在每年的2月份中下旬小麦开始返青,此时要勤查麦田苗情,对土壤肥力差,播种晚且返青迟叶色较黄,长势差的弱苗,要趁早追施返青肥,此期主要以氮肥为主,每亩施尿素为10一15公斤为宜,一般不施磷钾肥,对叶色深,长势旺的麦田应推迟氮肥的追施时间,且减少施肥量,如果群体大,旺长明显的麦苗一般不施返青肥,防止疯长,不分蘖,提前起茎的现象发生,对旺长的麦田要及时中耕镇压以控为主。

小麦反青时期追肥的原则是,以氮肥为主,根据麦田苗情长势情况,对弱苗追施适量氮肥,旺苗追施少量氮肥或不施肥的方法,(三)精准时间,施好拨节肥

小麦拨节期肥是小麦一生中最关键的肥料,是提高小麦有效孕穗和抽穗率的关键,在西北地区,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中下旬小麦开始起身拨节,即小麦第一节间伸长离地面2一3厘米,用手摸主茎基部有感觉节间存在时,为小麦拨节初期,这期追肥要精准时间,要在小麦第二节开始起身生长之前,进行及时追施肥为最佳,一般可追施尿素10公斤,5公斤钾肥,不施磷肥,如果遇旺长明显的麦田应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以防小麦贪长,易倒伏的现象发生。

小麦拨节期施肥的原则是,精准把握好最佳施肥时间,看苗情,科学合理追施氮钾肥的方法。(四)及时喷施孕穗肥

小麦拨节后期,幼穗开始分化,在小麦茎杆中上部用手摸一下有鼓起的穗苞时,为孕穗早期,此时是小麦需求养分的最高峰时期,只有营养充分才能更好的促进早期抽穗,抽大穗,提高穗粒数,为小麦丰产打好基础,所以及时施好孕穗肥至关重要,要在孕穗早期用叶面喷打的方法进行施肥,一般用2%的磷酸二氢钾加0.1%的尿素加30千克水配好肥液,在晴天下午两点到傍晚起露之前喷施,再隔七天重喷一次为好,施好孕穗肥可以提高5%左右小麦产量。

小麦孕穗期的施肥原则是,宜早不宜迟,在孕穗早期及时用叶面喷施肥的方法在晴天下午到傍晚起露前间隔七天连喷两次确保允足的养分供给。(五)适量喷好灌浆肥

小麦打粉后开始进入灌浆期,此时小麦根糸吸收养分的能力急骤下降,有的甚至早衰无法吸收养分,在麦田经常可以看到因缺肥干枯的麦穗,所以适量补允灌浆肥也很必要,也可以捉使穗粒饱满,提早成熟的功效,一般用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打,浓度不宜太大,防止烧伤麦穗,造成干穗的现象。

小麦灌浆期的施肥原则是,叶面喷打要适量,肥液浓度不宜太大,以防烧伤麦穗。

小结,小麦施肥的原则是,要根据小麦在各生长期的需肥特点和需肥量,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精准把握最佳的施肥时间进行给小麦施肥,才能有效的提高小麦的产量。

以上愚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浏览!欢迎关注,

(原创首发,图片源于网络)

小麦怎么施肥可以高产?

说两句

小麦怎么施肥才能高产?

要想获得小麦丰收,施肥确实很重要。首先在整地前必须施足底肥(基肥),氮磷钾要施足,氮肥可按40公斤,磷肥可按100公斤,钾肥20公斤,这是一般施底肥参考基数。11月份必须要灌溉一水,这样底肥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肥料不会生效。

开春3月份,小麦进入拔节孕穗期,要二次施肥,也叫追肥,小麦追肥只要尿素一样均可,磷肥和钾肥施基肥时已经投入够量了。这次追肥每亩可施尿素15公斤一一20公为宜。施肥后立即须灌溉一水。

小麦要丰产,除了上好底肥与追肥外,还要及时浇水,这才是取得丰收的保证,如果光强调肥料不注重浇水也是不行的。

小麦怎么施肥可以高产?

小麦怎么施肥可以高产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就是说水是维持植物生命的基本条件,肥料是形成产量的物质基础。种植小麦要获得高产就必须科学合理地施肥,满足小麦各个阶段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

1、施足基肥:小麦生育期比较长,与其他作物比,需肥量较多。要施足底肥,冬天季寒冷、干燥地区,或者肥力水平低的地块,底肥可以占总用肥量的50—70%。土壤肥沃或者保肥力弱的沙质土,基肥用量占30—50%,一般每亩施基肥1500公斤,钙镁磷肥40—50公斤,尿素5—10公斤。基肥充足时要全层施用,以粗肥打底,精肥适当喷施或者集中施作中层肥。

2、按产量施肥,小麦产量越高要求施肥水平也相应越高,一般每形成50公斤小麦需要纯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0.5—0.75公斤、钾肥1.5公斤。

3、施苗肥,小麦苗期是小麦一生中吸收肥料量最多时期,一般在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肥料量大约占总吸氮量的40%左右,小麦出土后第一次追施的肥料叫苗肥。小麦出土后长到三叶期前后,胚乳中的养分已经消耗尽,由异养转为自养。从第四叶开始出现就进入分蘖阶段,次生根大量发生,幼穗也同时开始分化。这个时期是小麦的吸收肥料高效期,特别对氮肥的需要量比较大。因此,早施苗肥可以促进壮苗,增加低位分蘖,延缓幼穗分化,对迟播小麦的增产效果更明显。苗肥要用速效肥最好,一般每亩追施人畜粪尿500—1000公斤,或者硫酸铵10—15公斤,或者尿素4—5公斤,如果投入干燥,最好兑水施比较好。

4、施腊肥,小麦分蘖后期,在气温偏低的冬季施用的追肥叫腊肥,腊肥要以半速效有机肥为主,如油饼、腐熟细碎的厩肥等,结合中耕培土将肥料埋入根际,避免撒施在表面。腊肥一般高肥力田占追肥量的20—30%,一般农田占追肥量的40—50%,低肥力田占追肥量的60—80%.

5、施拔节、孕穗肥,要看苗情及植株营养指标确定,如果群体繁茂,叶片披垂,可以不施或者迟施。,相反,可以在基部第一节伸长期施用,每亩施尿素6—8公斤,并配合施钾肥。在孕穗期如果叶色转淡,要补施一次孕穗肥,以防小穗、小花退化,每亩施尿素5—6公斤。

6、根外追肥,小麦孕穗、抽穗开花后,因为植株研究封行,为了延长叶片寿命,促进碳代谢,通过粒重,采用叶面喷施方法追肥,一般采用的肥料和浓度是:1—2%尿素、2—3%过磷酸钙(每亩用2—3公斤过磷酸钙加入100公斤水)、0.1—0.3%磷酸二氢钾、5%草木灰,尿素加3%过磷酸钙,分别配制成水溶液,每亩喷洒50—70公斤。

小麦怎么施肥可以高产?

施肥:底肥和追肥和喷肥

底肥施法:先撒肥,亩用量的百分之七十,耕旋一遍,仃一下,然后再撒剩余的百分之三十,接着再旋一遍,即可适时播种,播后即浇水。

追肥:冀南这里四月五号施一次肥,以尿素为主,亩用量50斤,先撒肥,随后浇大水。

喷肥:冀南这里为了防小麦早衰,在5月28号喷一次磷酸二氢钾。

此上是老农多年施肥法,效果很好,不信可以试试。

小麦怎么施肥可以高产?

小麦是我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各地区的土壤条件和种植品种不同,对于肥料的施用也是由差异的,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小麦的生长发育总体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我们在给小麦施肥时,要把握小麦的需肥规律,以此为指导,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管理。

小麦的需肥规律

小麦的需肥量随自然条件、产量水平、品种及栽培技术而改变,一般规律是没生产1000㎏的籽粒,需要纯氮(N)3㎏、纯磷(P2O5)1~1.5㎏、纯钾(K2O)2~4㎏,氮、磷、钾之比约为3:1:3。

另外,小麦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也有所不同,起身期以前幼苗较小,对养分的吸收也比较少;起身期至开花期,植株迅速生长,幼穗分化形成,是小麦一生中吸收养分最多的时候,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开花期至灌浆期对氮肥的需求出现高峰;对磷、钾的吸收高峰则出现在拔节至开花期。氮、磷在小麦体内的累积量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但钾的吸收到抽穗期达到最大累积量,其后钾的吸收下降。

小麦施肥原则:小麦施肥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施足底肥,可促进幼苗的健壮,增加有效穗数,并为以后各期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施用追肥,可以随时调节小麦的长势,保证小麦向着高产方向发展。

小麦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

1、重施基肥

小麦基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茬口肥料种类与质量等条件而定。中等肥力的土壤建议亩施粪肥3000~5000㎏,标准氮肥(硫铵)20~30㎏,过磷酸钙30~50㎏。缺锌的田块可配施硫酸锌2㎏,由于用量少,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入土。

2、少施种肥

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是非方法。一般亩施尿素2~3㎏,或过磷酸钙8~10㎏,也可用45%复合肥10㎏左右。微肥可做基肥,也可拌种,用锌、锰肥拌种的时候,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g,硫酸锰0.5~1g,拌种后随即播种。

需要注意的是,碳铵、硝铵、氯化铵容易烧种、烧苗或影响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可用做种肥,以尿素做种肥时也不得与种子直接接触。

3、巧施追肥

追肥可分为冬追肥和春追肥,两者的比列应视苗情和栽培技术水平确定,中、低产田,冬、春追肥比例为7:3为宜,高产田冬追肥量要少于春追肥量。

(1)、冬追肥

冬追肥视苗情可分两次追肥。

  • 第一次是分蘖肥,即在小麦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小麦开始分蘖以后),为促进冬前分蘖的发生和巩固早生低位蘖,在基肥中氮肥施用较少的情况下,每亩可追施硫铵10~15㎏或尿素5~8㎏。

  • 第二次是越冬肥,每亩用2~3㎏硫铵或1~2㎏尿素与牲畜粪尿混匀后撒施。

(2)、春追肥

春追肥视苗情可分三次进行。

  • 第一次是返青肥,返青肥一般在弱苗上施用,长势较好可少施或不施。

  • 第二次是拔节肥,施用拔节肥可显著提高分蘖成穗,促进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数。壮苗在起身时施用,旺苗栽拔节后施用,追肥量看苗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当早施肥,并加大用量,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亩施尿素15~17㎏为宜,施用不宜太晚。对基肥未施用磷钾肥和钾肥,或磷钾肥供应不足的,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左右的草木灰。

  • 第三次是孕穗肥,如果以上施肥过早消耗,到旗叶露尖后,叶色转淡,叶窄而且尖,植株有早衰迹象时,可每亩补施尿素3㎏左右。

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以免引起贪青晚熟,导致减产。

4、根外追肥

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而且根系的吸收能力也会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降低,因此,如果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页面喷施的方法。根外追肥的最佳时间是挑旗~灌浆初期,喷肥如果是硫铵、尿素喷施浓度为1%~2%,磷酸二氢钾喷施浓度0.2%,草木灰喷施浓度5%。

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氢钾页面喷施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的危害。

以上就是小麦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方法,但在具体实施时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产量、种植技术、长势等灵活运用,但小麦需肥期基本都是一致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