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冬后如何管理?

冬小麦冬后如何管理?

此题冬后,就需多说二句了,冬后是指播种以后“立冬”至年前?还是年后春季“返青”以后呢!小麦各生长期管理有所不同。那就从“立冬”以后说吧。具体可分为冬季管理(年前)、早春管理(年后)、返青期管理、起身期管理、拔节期管理、中后期管理。今天着重交流冬季管理。

冬季管理

(1)查苗补苗:整地造墒、适期适量播种不细说了。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缺苗断垄处及时补种,补种前最好浸种催芽。播种量大的应间苗疏苗,防止因密度过大,个体发育细弱造成越冬死苗。

(2)水肥管理:整地质量好、足墒肥多、适期、适量播种出苗齐全的麦田,可免浇冻水。对于黏土地、沙土地、或整地质量差、耕层浅、柴草大且不匀、肥害、药害造成的黄苗田可酌情浇冻水,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15Kg/亩,氯化钾7.5~10Kg/亩。有条件的可用有机肥对麦苗“盖被”。铺撒均匀,增强麦苗越冬抗冻能力。浇水时机以“夜冻昼消,浇麦最好”。

(3)控旺技术处理:播期早、播量大的麦田应冬前控旺。可采用镇压、锄划断根及化学控旺方法。可以喷施多效唑、矮壮素等药剂,按说明配比使用。

(4)麦田化学除草:对于麦田中雀麦、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罔草、早熟禾等杂草,应注意防治。一般在11月(气温降至10°C时),根据田间杂草优势种选择除草剂。防治雀麦、野燕麦、看麦娘、罔草等,可用氟唑磺隆(彪虎,亩用70%的水分散剂3g)、啶磺草胺(优先,亩用7.5%的水分散剂9.3~12.5g)、炔草酯(麦极,亩用15%的可湿性粉剂20~30g);防治节节麦、毒麦则需用甲基二磺隆(世玛,亩用3%的油悬剂20~35ml)或阔世玛(世玛与使阔得复配药剂,亩用3.6%的水分散剂了20g)。

注意:世玛或阔世玛为广谱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对节节麦有防效,但对小麦安全性威胁也大,阔世玛残留对下茬玉米也有害。使用时需注意两药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和不能遗漏使用安全助剂“伴宝”,安全助剂用量每亩80~100ml。有霜冻时勿施。施药后4天内不可大水浇地,也不可与2,4—D除草剂同时使用。角质(硬质和强筋)品种对此药相对敏感,须慎用。防治病虫害:主要防治灰飞虱和芽虫传播的病毒病,丛矮病和黄矮病的发生,病毒病株一般不能越冬。地下害虫防治,主要防治如金针虫等危害。可结合浇水全田施药,可亩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的毒死蜱乳油1~1.5Kg。其它地下害虫一般冬季危害不大,如蝼蛄、蛴螬、大小地老虎等,多以越冬卵的形式存在,成虫大部越冬时会被冻死。以上即年前冬后冬小麦的管理方法。以后就到春季返青期管理了,恕不再细述。

冬小麦冬后如何管理?

冬小麦冬后如何管理?我是乡村吕步,为您分享自己的种植经历!冬小麦冬后的管理重点是,控制旺长防冻害,促进根系生长与分蘖。

一,控制旺长防冻害

在河南农村,现在冬季的天气变化很异常,冬季的时常温度比以前普遍偏高,也会出现极恶的冷空气,冬小麦的控制旺长防冻害,在冬小麦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1,适时播种冬小麦控制旺长

对于温度偏高的天气,适时延迟冬小麦秋播时间,今年乡村吕步播种冬小麦的时间,是10月16日,比较前几年晚有10天时间,因为今年秋季温度偏高,但是播种时间也不可过晚,冬小麦的积温不够,也会对明年的产量有影响。一般播种时候的平均气温在18~20℃。

2,施用低氮肥控制冬小麦旺长

施基肥时,选择三元复合肥的时候,选择低氮型复合肥。前年冬小麦选用了25-15-5的复合肥,冬季出现旺长,部分叶片出现冻害而发黄,去年与今年都使用15-15-15的低氮平衡肥,没有发生旺长与冻害。

因为河南豫东这里,现在对小麦一般不浇越冬水,冬小麦一旦出现旺长,易发生冻害现象。

二,促进根系生长与分蘖

冬小麦的冬后的根系生长十分重要,根系的吸引面积增加,有利于增强冬小麦的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同时对土壤中的营养吸收能力增强,为明年的小麦返青和产量打好基础。

冬小麦的冬季分蘖能力比较强,占总分蘖的数量的65%左右,抓好冬小麦冬后的分蘖数量,才是明年高产的关键。

总结,在适时播种与合理施肥的同时,在冬小麦入冬之后,对冬小麦喷施一遍0.01%芸苔素内脂配合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调整冬小麦的氮元素吸收,控制旺长,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分蘖数量,增强抗寒能力。

图文/吕步

冬小麦冬后如何管理?

【冬小麦冬后如何管理?】

冬小麦越冬后即将结束休眠,春分前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小麦开始生长,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季小麦的管理很重要,特别是小麦的返青时期,它是决定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阶段;据有经验的老农介绍,冬后小麦需要做好施肥,浇水,防冻,防虫和田间除草等田间工作:

一,按需追施返青肥;小麦经历一冬的休眠,在春季温度适宜的时候,小麦的生理机能被唤醒,小麦开始生长发育返青;这个时期,小麦需要一定数量的水分和养份供给;所以在这个时期根据长势按需给小麦追施返青肥;返青肥主要以氮肥为主,苗情较差或者受到冬季冻害肥害的小麦田块要合理施入尿素和磷酸二胺,一来可以提高小麦苗情差的田块的微量元素需求,二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尽早分蕖,提升小麦对倒春寒的抗逆能力。另外,小麦拔节期还需施入尿素促进小麦杨花和成穗。

二,按需浇水;小麦越冬后,进入返青阶段,这个时期的水分供给很重要,种植户需要根据墒情判断要不要浇水;对于墒情差的小麦田块及时浇水补充小麦的水分;浇水可以提高小麦的返青能力,提升小麦根系的土壤温度,防止倒春寒的伤害;对于墒情较好的田块,浇水可以弥合解冻后形成的土壤裂痕,减少水分的蒸发和营养流失,为小麦的下一阶段提供充足能量。

三,预防倒春寒;春季气温虽然回升,但气候多变,倒春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温度骤降或者春霜冻很容易冻伤返青期的小麦,所以预防倒春寒对小麦的生长很重要;种植户在这一时期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在温度骤降或者春雪到来之前及时给小麦浇水提高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程度;如果春小麦遇到倒春寒冻害,可以灌施氮肥促使小麦尽早恢复生长。

四,防治虫害;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农作物开始快速生长,特别是惊蛰过后,也是田间病虫害休眠结束开始滋生的阶段,对于部分田块春小麦发生的虫害需及时治理,特别是蚜虫,腻虫,红蜘蛛的危害非常大,种植户需要喷施杀虫剂和灭菌剂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生长造成的影响。

五,锄草松土;春季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也正是田间各种杂草丛生的阶段,杂草不仅会争食小麦根系周围的营养,还会遮挡小麦光能吸收,给小麦长势造成影响,甚至会造成小麦减产的危害;所以春小麦锄草工作也很重要;种植户应及时做好锄草工作;锄草不仅可以减轻杂草争食营养,还可以给田埂松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对小麦增产大有益处。

冬小麦冬后如何管理?

冬小麦生育后期是以籽粒形成为中心的开花受精、养分运输、籽粒灌浆、产量形成的阶段。该阶段的调控目标是养根护叶,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协调植株碳、氮营养,最大限度地促进有机物质的合成与积累;防止贪青、早衰、青干和倒伏;加强对病虫害和干热风的防治,保证光合器官完整;适当喷施激素、微量元素等,以调控物质运输,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争取粒多、粒重。其主要管理措施:

1、合理灌水。冬小麦后期缺水,常造成植株凋萎,光合速率迅速下降,呼吸强度升高,物质消耗增多,灌浆缓慢。灌浆前期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灌浆后期为50%~65%。生产上,后期应浇好灌浆水(开花后15天左右,即灌浆高峰前灌水),以养根护叶,防早衰,增粒重。一般浇过灌浆水后,就不必再浇麦黄水,因为尽管麦黄:水对麦田间套作物的出苗和生长、对防止干热风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浇后土壤温度降低,会导致籽粒灌浆速度减慢,成熟期推迟,植株易青干枯死,千粒重和产量降低,同时还影响小麦的品质。此外,后期由于麦穗较重,灌水后土壤松软,容易发生倒伏。所以,后期灌水应避免大水漫灌,不能使地面积水,并注意在大风天气时停灌。

2、 叶面喷肥。后期仍需保持一定的营养水平以延长光合器官的功能期和维持根系的活力。如果该期缺肥,易使绿叶面积减少,灌浆高峰来临早且峰值小,灌浆期缩短,粒重降低。因此,对于氮、磷、钾供应不足的麦田,抽穗至灌浆期间当叶色转淡、旗叶含氮量低于3%、叶绿素低于0.5%时,667平方米可喷洒50~60千克2%~3%的尿素溶液,或2%~4%的过磷酸钙液,或0.3%~0.4%的磷酸二氢钾液,以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与品质。

3 防御干热风和雨后青枯。河南省不同地区5月中下旬干热风的发生频率多达10年7~8遇,其中,北部多于南部,东部多于西部。干热风袭来,热害和干害共同作用,使植株蒸腾加剧,细胞失水,呼吸作用初期升高后渐停滞,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产物减少,严重时植株死亡。干热风一般导致小麦减产10%~20%,严重者达30%以上。高温危害小麦生育的另一种形式是雨后青枯。小麦成熟前4~5天降雨,阴雨过后(3日内)天气突然放晴,并伴以30℃以上的高温,这时由于土壤水分较多,根系缺氧、活力降低,地上部蒸腾加剧,水分失衡,使植株正常生理活动受阻,茎叶在叶绿素来不及分解的情况下即行干枯。小麦雨后青枯一般减产5%~20%。

我想主要有以上几点,希对你有所帮助。

冬小麦冬后如何管理?

今天已是12月15日了,冬小麦由于播种后干旱少雨,如有水利条件的可以考虑冬灌了。

冬灌时应根据麦苗的长势来判断是否弱苗或者是旺苗。如果是弱苗则应该考虑结合冬灌每亩增施尿素10公斤。如果是旺苗则应该不施化肥。小麦的冬季管理重点是不能缺水!

冬小麦冬后如何管理?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小麦也开始生长,春季小麦的管理特别是小麦的返青阶段的管理很重要,冬后小麦管理主要从施肥,浇水,防冻,防虫和田间除草等抓起。

1、追返青肥:小麦越冬后,在春季温度适宜的时候,小麦开始生长发育返青;所以在这个时期要根据长势按需给小麦追施返青肥;返青肥主要以氮肥为主,苗情较差或者受到冬季冻害肥害的小麦田块要合理施入尿素和磷酸二胺,这样可以满足小麦苗情差的田块的微量元素需求,还能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尽早分蕖,提升小麦对倒春寒的抗逆能力。

2,浇水:小麦越冬后,进入返青阶段,这个时期的水分供给很重要,要根据墒情浇水;对于墒情差的小麦田块及时浇水。浇水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如果春小麦遇到倒春寒冻害,可以灌施氮肥促使小麦尽早恢复生长。

3、中耕锄草:中耕要根据土壤种类、墒情、苗情区别对待,低洼盐碱地,土壤水分较多,低温低,要早中耕,这不仅能散墒增温,而且还可以防止返盐。弱苗根少,中耕宜浅,防止伤根和埋苗。对群体较大的麦田,要深耕断根,断根后可以暂时减少对肥水的吸收,可以抑制春季高位分蘖的滋生,改善群体结构。

4,防治虫害;惊蛰过后,田间病虫害休眠结束开始滋生,对于部分田块春小麦发生的虫害需及时治理,特别是蚜虫,腻虫,红蜘蛛的危害非常大,需要喷施杀虫剂和灭菌剂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生长造成的影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