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上有白点是什么?怎么防治?

柿子上有白点是什么?怎么防治?

柿树病虫害主要是“四病三虫”。“四病”是柿黑星病、圆斑病、角斑病、白粉病;“三虫”是柿绵蚧、柿蒂虫、柿小叶蝉。题目,柿子上白点应该是柿白粉病和柿绵蚧同时兼有之。

具体防治方法休眠期11月前剪除刺蛾虫茧;树干绑草把取下和园内落叶集中焚烧,以杀灭越冬病虫;入冬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3月主干、主枝刮粗皮。发芽前在近地面树干上环状刮粗皮,宽20cm左右,然后涂抹40.7%毒死蜱乳油;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以铲除越冬病虫卵;发芽时,沿树干周围0.5~0.8米以外土施辛硫磷;发芽后喷0.2波美度石硫合剂,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黑星病、圆斑病、角斑病、白粉病等病害,并剪除病果。开花期除去树干基部堆土,摘除病果,5月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防治小叶蝉、柿蒂虫;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抑制白粉病、炭疽病。6月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杀死小叶蝉,喷施50%辛硫磷乳油600~800倍液+20号石油乳剂120倍液,防治柿绵蚧;喷施1:(2~5):600倍波尔多液,防治圆斑病、角斑病、白粉病。7月喷施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防治柿蒂虫,并摘除病果,结合喷波尔多液防治多种病害;刮粗皮、绑草把,诱集柿蒂虫越冬幼虫,并加强柿绵蚧的防治。9月摘除柿蒂虫为害果,喷施50%的辛硫磷+20号柴油乳剂120倍液,防治柿绵蚧和柿蒂虫。并喷施波尔多液预防炭疽病。果实采摘后及落叶期,及时清理果园落叶及柿树病残体。

柿子上有白点是什么?怎么防治?

柿子树上白点有两种可能,一是柿绵蚧也就是常说的蚧壳虫,二是柿白粉病。柿蚧壳虫以若虫、成虫群集在新梢、枝条、果实上吸取汁液危害,危害严重时可致枝梢干枯、提前落叶、柿果提前变红变软脱落,严重影响柿子产量和品种。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危害严重可造成叶片提前脱落,影响树势,降低产量。柿子树蚧壳虫和白粉病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修剪,在蚧壳虫孵化前剪去虫枝、病枝集中处理销毁。虫量少的柿子树可用毛刷刷掉树上的蚧壳虫。合理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蚧壳虫化学农药防治技术。蚧壳虫比较难防治,用药适期要掌握在若虫孵化盛期,药液可直接杀死若虫。错过这个防治时间蚧壳虫虫体上会有蚧壳或以分泌蜡质分泌物,药液很难接触虫体,导致防治效果不好。药剂可选择吡虫啉、噻嗪酮、毒死蜱、氰戊菊酯等药剂防治。

3、白粉病化学农药防治技术。可在白粉病发病初期亩用25%戊唑醇水乳剂30毫升或2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5毫升或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40毫升或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喷雾防治。

柿子上有白点是什么?怎么防治?

柿子树上的白点,实际上就是介壳虫危害柿子树的表现,这种虫的发生与果园湿度有关,柿园湿度越大,光线越淡越容易发生,而且发展趆快,如果不立即防治。可能引起柿子树的死亡。所以要引起足夠的重视。

一是平时要注意挖沟排水,保持果国干燥。二是要加强冬季修剪,使果园透光好。另一种就是药物防法了。因为介壳虫的幼虫是生活在壳里的,一般杀虫剂对它无效,所以必须选择穿透性较强的药剂防治,一般选择辛硫磷防治,不过根据我的经验也不怎么理想,最好是自已熬治的石硫合剂最好,用一斤硫磺,二斤生石灰,用十斤水。方法是先把硫磺用水划开后放生石灰,进行熬制,等水变绿色,在兑成原来的水位。这就是40度的石硫原液。用这原液兑成5度就可以防治,而且效果很好,特别是在早春喷雾可以说药到病除,别外它卵碴子也可以刷白柿树主干,预防介壳虫特好。

柿子上有白点是什么?怎么防治?

柿子树上的白点怎么预防?

柿子树上的白点,我们老家土话说是柿子长“虱子”了。这类害虫学名叫蚧壳虫,主要危害柿子树的幼枝、嫩叶和果实。若虫和成虫最喜群聚集在果实下面,还有柿蒂与果实相接合的缝隙处,爬满“白点儿”的果实最初呈黄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黑斑,使果实变软提前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这种害虫有蚧壳包裹,“五毒不侵”很难消灭。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1、诱捕法。9月份北方天气渐凉,大量成虫开始准备下树越冬,此时我们可在柿子树主干绑上稻草环,引诱蚧克虫越冬,第二年春季果树发芽前解下,并将柿子树外层老树皮刮下来,一起集中烧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醋熏法。倘若错过了诱捕良机,夏季发现柿树出现“白点”,此时用手挤压蚧壳虫,有的会出现像血液一样的红水,有的呈白色粉末状,这些白色粉末就是蚧壳虫的卵,说明介壳虫已经成虫并开始产卵,任何药剂对其已没有多大效果,可取食醋适量在柿树下进行熏蒸,也可兑水进行叶面喷施,介壳虫会纷纷落地,效果明显。

3、药杀法。又过几天后,你注意观察会发现,白色的粉末不见了,转变成了肉粉色小虫并从“壳”里爬出。十几天后,肉色小虫变为灰褐色小虫,同时大部分已从壳中爬出,此时是若虫为害严重期,须用药剂灭杀。一般选用1000-1500倍10%的吡虫啉或600-800倍20%的稻丰散等杀虫剂+2000-3000倍有机硅,同时可混入0.3-0.5%的柴油,效果更佳。

4、天敌法。瓢虫是蚧壳虫的天敌,大规模种植柿子树的果园,在采取以上三种防治方法的同时,可通过繁殖放养大量瓢虫来对付蚧壳虫,从而减少农药污染。

总之柿子树上的这种“白点”虫害很顽固,必须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把握时机,采取诱捕、药杀以及自然天敌等方法进行治理,才能减少蚧壳虫对柿子危害。

(内容原创首发,图片来自网络)

柿子上有白点是什么?怎么防治?

谢谢回答了柿子树上的白点为柿绵蚧壳虫,有些地方叫绵毛毡,蚧壳虫,柿虱子等,以若虫成虫,危害柿树的果实,和幼嫩枝条为害后,柿果早期变红,或软烂,脱落,枝条干枯,是影响柿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害虫。

雌成虫蚧壳长三毫米,宽二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卵囊正面隆起,灰白色,由棉絮状物构成,似白絮状物构成似白毡状,表面有白色蜡毛,虫体紫红色,椭圆,稍扁平,体背有刺毛,腹部边缘有白色的毛状蜡质分泌物。

雄盛种雄成虫蚧壳长一毫米,椭圆形,虫体紫红色,有翅一对,暗白色,腹末有一小的性刺。柿绵蚧壳虫一年发生四代,主要以幼龄若虫分散在三年生以上的枝条,皮缝中于柿蒂,及树干的粗皮缝隙中越冬,四月下旬爬上嫩枝,叶背危害,以后在柿蒂果实表面等处危害,五月中下旬,此虫体背形成白色卵囊,并开始产卵,卵产在卵囊下面,雌虫体后方,产卵后,虫体干缩,第二代若虫发生盛期,在七月中旬,第三代在八月中旬,第四代发生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

防治的方法与柿树发芽前,喷5度的石硫合剂,或3%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在越冬若虫出茧盛期,四月的下旬,1234代的若虫,孵化期,喷0.3至0.5度的石硫合剂或毒死蜱,加高效氯氰菊酯既可。

柿子上有白点是什么?怎么防治?

柿子树在我们山西老家种植的特别多,柿果含糖量高,营养丰富,可鲜食,深受百姓喜爱。但是在柿子上我们常常会发现表面有白点,用手按压,会有红色液体。这些白点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柿子上的白点是什么?通过症状识病害。

柿子果上:在我们的柿子树上常会发现,柿子表皮布满白色堆积物,如果除掉后会留下伤疤,严重的引起果皮腐烂,而我们用手挤压时,会有红色液体流出。

柿子叶片:不仅在果实上有,柿子叶片上也会有,常会使叶片扭曲,萎缩,危害部位凹陷。

枝条上:在枝条上发病,常会导致营分输送受阻,使叶片营养供应不足导致发黄。

这些方面受害,常会使柿子产量大面积减产,商品性较差,直接给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实这主要受柿棉蚧的危害,造成的影响。

柿绵蚧的发生规律

柿棉蚧在我国可发生4代,以薄层蜡粉的初龄若虫在树皮裂缝,枝条轮痕,叶痕及干柿蒂上越冬,在第二年4月下旬柿子新稍长出4-5片小叶时开始出蛰,在5月上旬,7月中旬,10月上旬为盛期,以吸食嫩芽,新稍,叶柄,叶背及果实汁液,导致叶片畸形严重,提早落叶,果实提早变软,或裂果,使产量逐渐减产。

柿棉蚧的防治措施

1、修剪病枝:在管理中要剪除树上残留的病虫枝,刮除树干老皮,集中烧毁。

2、天敌诱杀:在柿子树中常会有草青蛉,红点唇瓢虫,黑缘红瓢虫,在这时期要减少药剂施用,天敌可对柿绵蚧有较好控制。

3、在虫卵孵化期,若虫活动期,可用20%啶虫脒5克或25%噻虫嗪10克和25%噻嗪酮20克,再配合助剂进行防治。也可在早春柿树发芽前喷1次5%的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在若虫未形成蜡壳前,喷蚧杀特或蚧壳速杀乳油1000-1500倍液。

柿子上有白点主要是柿绵蚧侵害的,主要吸食嫩叶,嫩枝,果实汁液,造成叶片卷曲,果实开裂,提早变软,影响产量和商品性。在防治时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利用天敌和药剂防治。在施用药剂时可添加助剂,可增加防治效果。

关注燕子在新疆,分享更多的农业种植技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