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
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如何防治?好像回答过此类问题,再交流一次!
玉米苗期的病害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粗缩病;二是由蚜虫传播的矮花叶病。植株感染病毒病后,症状先出现在心叶上,前者受害株心叶正面有脉明、背面叶脉有肪凸。后者发病初期在心叶叶脉间形成椭圆形褪绿斑点。还有受真菌侵扰的根腐病、茎腐病、疯顶病、黑粉病疯。
玉米苗期的主要虫害:玉米省长期间雨热同期,且苗期阶段气候适宜利于害虫流行。一般地下害虫有金针虫、麦根蝽象、耕葵粉蚧、低老虎、蛴螬、蝼蛄等。地表害虫主要有二点委夜蛾。地上食叶害虫有玉米螟、棉铃虫、黏虫、甜菜夜蛾、鞘翅目的褐足角胸叶甲等。刺吸式害虫有灰飞虱、蚜虫、赤须盲蝽、绿盲蝽、红蜘蛛、蓟马、黑麦秆蝇等。
防治办法:(1)玉米苗期虫害防治,对于地下、地表虫害可用喷药灌根,严重的结合浇水全田灌药。可用甲基异硫磷、丁硫克百威等农药。对于地表及地上虫害3-4片叶时,重点关注蓟马、二点委夜蛾的成虫防治。3-4叶后注意食叶和刺吸式害虫的防治,一般采用喷雾方法即可。可采用氰戊菊酯、杀虫双、乙酰甲胺磷、哒嗪硫磷、除虫脲等,按配比喷雾。
(2)病毒病害防治:注意药剂拌种,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拌种。避免套种,在玉米出苗前清理田间地头杂草与麦季遗留害虫,喷施杀菌杀虫剂。
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
玉米苗期的病虫害非常多,常见的有
一,虫害玉米苗期常见的虫害主要是地老虎,黏虫,蚜虫,蓟马等。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等,苗期常见的是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秋季多雨和早春二,三月份多雨,四月份少雨,对地老虎的发生非常有利,可能大暴发。
黏虫也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害虫,俗称行军虫,夜盗虫等,幼虫在玉米幼叶啃食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
蚜虫主要是危害玉米的幼叶,造成卷曲。
蓟马也在心叶中危害,造成玉兰心叶的扭曲不展。
防治方法玉米出苗后用氯氰菊酯或氯氟氰菊酯加吡虫啉或啶虫脒作叶面喷施,浓度不要太高,取各药剂的最低浓度喷撒洒,以免造成幼苗的中毒。对地老虎的防治最好于傍晚撒施毒土,拌种的玉米虫害发生率低。
二,病害玉米苗期的病害主要是病毒病,是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的易发期。
玉米粗缩病主要是灰飞虱传播,造成玉米苗的粗缩矮化,暗绿色,有时心叶卷在一起,生长缓慢几乎停滞。
玉米矮花叶病又称花叶条纹病,玉米苗期先从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后扩大到全叶,叶失绿变黄,有黄绿相间的条纹。
防治方法造成玉米病毒病的罪魁祸首是蚜虫和灰飞虱,及时消灭田间它们能够减轻病害的发生。主要采用吡虫啉和啶虫脒等,或菊酯类农药等。
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
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出现什么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就有我这个种植大户为大家谈谈我的看法!
夏季玉米在播种以后由于气温比较高,如果说碰上阴雨连绵的天气的话特别容易出现的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对于这些地下害虫首先要对于玉米在播种前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剂处理,这样的话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第二点就是要把小麦的秸秆最好能够拉出来,小麦秸秆粉碎以后再加上湿润的土壤环境就特别容易滋生地下害虫。
玉米在苗期的时候也特别容易出现受到二点委夜蛾,蓟马,灰飞虱等害虫的侵害。这个时候可以喷施吡虫啉或者啶虫脒加高氟氯氰聚酯等菊酯类农药混合喷施。玉米的根腐病,苗枯病等病害!根腐病主要是由于连作,缺钾并且在播种以后遇到持续降雨,造成土壤积水过多。可以在给玉米种子拌种处理的时候添加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
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看似简单的提问,回答起来其实并不简单,究其原因就是玉米苗期的虫害和病害,总共算起来要有30多种。为了既把问题说全,又照顾到大家的阅读习惯,本文也只好尽量做到简练。
地下害虫类1、地老虎
▪简介:地老虎属于鳞翅目,夜蛾科,为害玉米的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大地老虎1年1代,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1年2——7代,玉米播种后即可发生为害,幼虫有转株危害习性。被害后的玉米叶片被咬成小孔、缺刻状。主要为害玉米幼苗的生长点,或从幼苗的根茎处蛀入嫩茎中取食,造成萎蔫苗和空心苗。大龄幼虫常常把玉米幼苗齐地咬断,并拉入洞穴取食,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与补救:防治地老虎的最佳时期是1——3龄。①玉米播种时使用种子重量的0.2——0.3%的50%辛硫磷乳油播种。②对3龄以下幼虫使用48%毒死蜱乳剂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或傍晚对茎叶喷雾。③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克拌炒过的麦麸或棉籽饼等5公斤,傍晚撒施田间。
2、蝼蛄
▪简介:蝼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在我国为害玉米的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华北蝼蛄2——3年1代,东方蝼蛄1——2年1代,每年3月上升到地表取食,以夜间9——11时活动最猖獗,喜欢松软潮湿的沙壤土,对马粪有趋性。蝼蛄直接取食刚刚萌芽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颈,断处呈乱麻状。由于蝼蛄善于在土表穿行隧道,常使幼苗吊苗失水而死。
▪防治与补救:①药剂拌种,拌种方法与防治地老虎拌种时相同。②用50%辛硫磷乳油30——50倍液拌制炒香的麦麸或米糠5公斤,制成毒饵,每亩用毒饵1.5——3公斤,傍晚时撒施田间。需要注意的是,毒饵不能撒到玉米叶片上,否则会产生药害。
3、蛴螬
▪简介: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是鞘翅目,金龟子总科幼虫的通称。为害玉米的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和黄褐丽金龟等,1年或多年1代,因种而异。蛴螬取食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根颈,时常导致玉米苗地上部萎蔫死亡,或植株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危害后的伤口被病菌侵染,诱发多种病害。
▪防治与补救:①用种衣剂30%氯氰菊酯直接包衣,或用40%辛硫磷乳油0.5升加水20升,拌种200公斤。②用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③毒饵诱杀。毒饵制作,与防治地老虎的毒饵制作相同。
4、金针虫
▪简介: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虫科幼虫的通称,为害玉米常见的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一般2——5年1代,越冬后4——6月取食。金针虫取食种子、嫩芽,可钻蛀到根茎内取食,有褐色蛀孔,被害玉米株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位不整齐。
▪防治与补救:①药剂防治同蛴螬,也可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5公斤拌入化肥中,随播种施入地下。②发生严重时可通过浇水迫切金针虫垂直移动到土壤深处,减轻危害。③播种前翻耕土壤,可减少土壤中金针虫的存活数量。
5、玉米旋心虫
▪简介:玉米旋心虫是鞘翅目,叶甲科异跗萤叶甲的幼虫,1年1代,6月下旬开始为害。幼虫从近地面的茎基部钻入植株取食,被害株心叶产生纵向黄色条纹,严重时生长点受害,形成枯心苗,亦或使植株矮化畸形,产生多个分蘖。玉米苗被害部位有明显的褐色虫孔,后期多呈开裂状,开裂处可见旋心虫幼虫。
▪防治与补救:①用含有吡虫啉、氟虫腈的种衣剂为玉米种子包衣。②用40%毒死蜱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③亩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1.5公斤,拌细土20公斤,顺垄撒施在玉米近根部后浇小水。
6、弯刺黒蝽
▪简介:弯刺黒蝽属半翅目,蝽科,1年1——2代,若虫和成虫在玉米茎基部和根部刺吸汁液。玉米苗早期被害。心叶枯死,或因生长点受损导致植株矮化、畸形或呈丛生状。5叶后被害,心叶呈破碎状。叶片卷曲、皱缩、纵裂。
▪防治与补救:①用30%氯氰菊酯种衣剂直接包衣,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拌种。②用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灌根。
7、玉米耕葵粉蚧
▪简介:玉米耕葵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粉蚧属,1年发生3代。若虫和雌成虫群聚于表土下玉米幼苗根节周围刺吸汁液,以4——6叶期为害最重。玉米苗茎基部和根尖被害后呈黑褐色,严重时腐烂,根茎变粗畸形,气生根不发达,被害植株弱小,叶片由下至上干枯。
▪防治与补救:2龄前是防治佳期。①用70%噻虫嗪种衣剂直接包衣,或者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拌种。②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灌根,灌根后浇水。③加强水肥管理,喷施玉米专用叶面肥,或者是尿素+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的恢复能力。
8、玉米蛀茎夜蛾
▪简介:玉米蛀茎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1年1代,有转株危害习性。幼虫多由近地表下的幼苗茎基部咬孔蛀入,蛀入后向上取食,有时也从玉米根部蛀入为害,被害玉米心叶萎蔫,或全株枯死,极少数切断幼茎,被害玉米苗根部可见明显蛀孔。
▪防治与补救:①秋末清除杂草,消灭越冬寄主。②增加播种量,结合定苗拔除病株。③发现被害时,亩用2.5%敌百虫粉2——3公斤,拌细土20——30公斤,顺垄撒施在幼苗根际。也可用48%毒死蜱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还可以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玉米根际。
9、二点委夜蛾
▪简介: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幼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夏玉米。主要从玉米幼苗茎基部钻蛀到茎心后向上取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孔洞,使心叶失水萎蔫,形成空心苗,严重时直接蛀断,整株死亡。
▪防治与补救:①用48%毒死蜱乳油1斤+1.8%阿维菌素乳油1斤,兑水喷洒在50公斤细干土上,制成药土,撒于幼苗根部。②亩用48%毒死蜱乳油1公斤,浇地时随水冲施。③用1.8%阿维菌素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卸下喷雾器喷头,喷灌玉米根颈部。
10、麦根椿象
▪简介:麦根椿象属于半翅目,土蝽科,一般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以口针刺吸玉米主根部的营养,受害玉米叶片发黄,植株矮小,根稀疏,根毛少或无,常呈褐色腐烂,植株早衰。
▪防治与补救:①用5%氟虫腈包衣,或在播种时亩施5%辛硫磷颗粒剂1公斤。②在雨后或灌水后,于中午害虫出土活动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③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兑水后拌细干土,撒施在根际后浇水。④用48%毒死蜱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
刺吸式害虫1、蓟马
▪简介:为害玉米的蓟马有玉米黄呆蓟马、禾蓟马和稻管蓟马等,均属于缨翅目,前两者属蓟马科,后一种属管蓟马科。1年1——10代,苗期危害较大。通常在心叶中为害,以锉吸式口器刮破植株表皮,口针插入组织内部吸取汁液。玉米叶片抽出后,叶片上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伴随有小污点,受害严重时,心叶卷曲、畸形,成马尾状,被害部容易被细菌侵染,发生顶腐病。
▪防治与补救:①用含有内吸性杀虫剂成分的种衣剂包衣,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②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40%毒死蜱乳油或20%灭多威1000——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
2、叶螨
▪简介:叶螨为真螨木叶螨科螨类的统称,俗称红蜘蛛。危害玉米的主要有截形叶螨、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等。叶螨聚集在叶背取食,从下部叶片向上部蔓延,玉米被害部初为针尖大小的黄白斑点,可连片成失绿斑块,叶片变黄白色或红褐色,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与补救: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柴油•哒螨灵3000——40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喷雾。
3、灰飞虱
▪简介:灰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1年4——8代。成虫、若虫均以口器刺吸玉米汁液,对玉米影响虽不大,但容易传毒,使玉米高感粗缩病。
▪防治与补救:①采用麦后直播的方式,通过调整播期,错开灰飞虱迁飞期。②用内吸性杀虫剂吡虫啉等拌种,或用70%噻虫嗪种衣剂包衣。③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8%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
4、盲蝽
▪简介:盲蝽为半翅目盲蝽科昆虫,玉米上常见的有赤须盲蝽、绿盲蝽和三点盲蝽。北方地区1年3代,以成虫或若虫刺吸玉米叶片汁液,使被害部呈淡黄色小点,后变为白色,严重时斑点相连,叶片失水变为灰绿色,从顶端向内纵卷。
▪防治与补救: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
食叶害虫1、玉米螟
▪简介:玉米螟属鳞翅目,草螟科,1年1——7代。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群聚取食,留下白色薄膜状表皮,被害玉米苗呈花叶状。
▪防治与补救:亩用1——2公斤3%广灭丹颗粒剂,或株用0.1%氟氯氰颗粒剂1.5克,或株用14%毒死蜱颗粒剂1——2克等撒施心部。
2、棉铃虫
▪简介: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1年3——7代。幼虫取食叶片称孔洞或缺刻,有时咬断心叶,造成枯心,被害虫孔粗大,边缘不整齐,常见粒状粪便。
▪防治与补救:①3龄前叶面喷施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②6月下旬在玉米心叶中撒施颗粒杀虫剂,药剂选择与防治玉米螟相同。
3、黏虫
▪简介: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1年2——8代。3龄后咬食叶片成缺刻状,或吃光心叶,形成无心苗。5——6龄是其暴食期,能将地上幼苗全部吃光,或吃成只剩叶脉。
▪防治与补救: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4、甜菜夜蛾
▪简介:甜菜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1年4——7代。初孵幼虫聚集为害,取食叶肉,剩余白色表皮。4龄后食量加大,玉米叶被咬成不规则的孔洞和缺刻状,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剩叶脉,残余叶片成网状挂在叶脉上。
▪防治与补救:①抓住3龄前的时机,在早晨或傍晚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②对3龄以上幼虫,用20%虫酰肼1000——1500倍液喷雾。
5、斜纹夜娥
▪简介:斜纹夜娥属于鳞翅目,夜蛾科,1年3——9代。初孵幼虫群聚为害,仅食叶肉,留下叶脉和表皮。形成半透明状“天窗”,施玉米苗呈网筛状花叶。2龄以后分散为害,4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为害时可将叶片和嫩茎吃光。
▪防治与补救:3龄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最好在清晨或傍晚用药。
6、褐足角胸叶甲
▪简介:褐足角胸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每年6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害玉米,并主要以成虫取食叶肉,被害部呈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为害心叶可使心叶卷缩在一起成牛尾状,不易展开。
▪防治与补救: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7、灯蛾
▪简介:灯蛾为鳞翅目,灯蛾科的一类昆虫,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毛虫,有红缘灯蛾、红腹灯蛾和稀点雪灯蛾等,1年1——3代。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与补救:采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
8、草地螟
▪简介:草地螟属鳞翅目,草螟科,1 年1——4代。低龄幼虫取食叶背叶肉,吐丝结网群聚为害,高龄后分散为害,食尽叶肉只留叶脉成网状。
▪防治与补救:用20%灭幼脲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2.5%绿色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9、蝗虫
▪简介:蝗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1 年1——4代。以咀嚼式口器食叶,为害速度快,大量发生时,可将玉米吃成光杆。
▪防治与补救:虫量大时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500——800倍液喷雾。
苗期病害1、粗缩病
▪简介: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幼叶出现明脉,叶片断续褪绿,病情发展后,叶背、叶鞘出现断续的腊白色条状突起,叶片宽短,僵直,叶端变尖,植株变矮。
▪防治与补:①选用抗病品种②黄淮海夏播区6月15号后播种,可降低发病。③用锐胜或吡虫啉包衣或拌种。④玉米出苗后喷施吡虫啉等杀虫剂防治传毒灰飞虱。
2、红叶病
▪简介:由大麦黄矮病毒引起,从下部4——5叶开始,向上逐渐发病,初期为浅红色褪绿斑,后沿叶脉变紫红色条纹,病叶窄而小,茎杆细瘦,根系不发达。
▪防治与补救: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喷雾药剂防蚜虫。③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3、烂籽病
▪简介: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种子霉变不发芽,或发芽后腐烂不出苗。
▪防治与补救:用满适金等腐霉菌防治效果好的种衣剂拌种。
4、根腐病
▪简介:由20多种病毒引起,在3——6叶期发病,一般株型矮小,下部叶片黄化或枯死,根或茎基部组织上有水渍状黄褐色到紫色病斑,或腐烂,或缢缩。重者死亡干枯,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与补救:①选择抗病品种。②用合适的包衣剂或拌种剂包衣或拌种。
5、矮化病
▪简介:由线虫或病菌侵染引起,3叶1心时显症,典型症状为,叶片上有沿叶脉方向的黄色或白色失绿条纹,剥开外部叶鞘,大部分植株茎基部组织呈纵向或横向开裂状,剖茎杆后,开裂部及周边没有害虫为害痕迹,组织呈明显的能够对合的撕裂状。
▪防治与补救:选用抗病性品种,用克百威防治线虫,使用含有7——10%的克百威种衣剂对种子包衣,发病初期使用药剂灌根。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的回答。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
谢谢邀请回答问题。
玉米苗期常见的病害有地下害虫、草地螟,病害主 要是生理病害,如花白苗病、紫叶病等。地下害虫危害常造成缺苗断垅,特别是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和蝼蛄。草地螟属于迁飞性害虫,不经常发生为害。幼虫食叶成缺刻,常常是吃光一块地,集体迁移至另一块地。玉米花白苗病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症状是叶片上有白色的条纹,严重的全株叶片发白。
紫叶病是土壤中缺少磷引起的,症状秧苗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变紫,一般在玉米3叶期出现。
防治办法:
一、地下害虫:
1、蛴螬、金针虫防治技术:(1) 拌肥,用1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5-2.0公斤均匀拌入种肥中播种。(2)拌种,用25%噻虫•咯•霜灵颗粒剂35~80克/10kg种子包衣处理,并闷种。(3)灌根,发现幼虫危害后,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75%辛硫磷1000-1500倍液灌根,每穴0.1公斤。
2、蝼蛄防治技术:(l)毒饵,用 1公斤 40%乐果乳油或 90%敌百虫,对水适量,拌100千克炒香的麦麸或豆饼等饵料,稍加堆闷,撒施蝼蛄隧道洞口,每亩1-1.5公斤。(2)诱集灭虫,利用蝼蛄的趋光性,可用灯光诱杀。
3、地老虎防治技术:(1)秋后深翻灭卵,出苗前除草灭虫。(2)毒饵诱杀,用80%敌百虫可湿粉0.05公斤与炒香豆饼5公斤,对水适量配成毒饵,于傍晚撒施在被害田,亩用1-1.5公斤。(3)喷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在黄昏地老虎出土之际进行喷洒。
二、草地螟:在卵已产下,而大部分未孵化时结合除草灭卵,同时要除净田边地埂的杂草,以免加快幼虫迁入农田危害。在幼虫已孵化的田块,一定要先打药后除草,挖沟、打药带隔离,阻止幼虫迁移危害。药剂防治应在幼虫3龄之前,选用低毒、击倒力强,且较经济的农药进行防治。50%来福灵、2.5%功夫2000-3000倍液,30%桃小灵2000倍液,1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三、苗期生理病害
1、花白苗:玉米出现花白时,每亩0.4-0.6克加水50公斤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恢复正常。
2、紫叶病:秧苗出现紫苗时,可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连续喷1-2次,一般隔7-10天喷1次。
谢谢关注!
处于苗期的玉米,一般会有什么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
承蒙悟空小秘书的邀请,具有近30年农技指导经验的“十星科技”团队(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对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第一,苗期害虫分为三大类1,一类是地下害虫,如地老虎,二点委夜蛾,金针虫,根土蝽等。
2,另一类是题主所列出的“玉米螟、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之外,还有粘虫。
3,第三类是刺吸式害虫如蓟马,瑞典秆蝇,灰飞虱(传播粗缩病),蚜虫(传播矮花叶病)。
第二,对苗期害虫的预防主要是两大妙招当前夏玉米也已经播种完毕,就不说种子处理的事了。
1,对付地下害虫。危害轻的喷高含量菊脂到玉米根茎部,危害严重的用毒死蜱杀虫剂田间浇灌。
2,对付地上害虫。只要不是抗药性非常严重的“甜菜夜蛾”需要用3—5元的农药防治,其它的害虫一般1亩地2元钱就“绝对OK的效果”【关键在于早喷药,细喷雾】——如果喷药时间晚,用药液量又小,那就“事倍功半”了。
具体用药配方是:
A,10%菊脂10克+25%吡虫啉8克+5.7%甲维盐=每桶水成本约2元左右。
B,24%虫螨腈+25%吡虫啉8克+5.7%甲维盐=每桶水成本约3元左右。
C,27%甲维盐茚虫威+24%虫螨腈+10%菊脂类农药=“邯科140”单打一,或者“绿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混用,主要对付“甜菜夜蛾”或者“草地贪夜蛾”等。
第三,关于苗期病害苗期病害主要是2种“茎腐病”的苗期表现症状——“苗枯病”和“苗期根腐病”,这个和玉米品种的抗病能力有关。需要了解的,可以评论区留言,沟通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