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种小麦还需施加有机肥吗?

玉米秸秆还田种小麦还需要施加有机肥吗?只回答题目内容,今天就不多说秸秆还田的是非功过、利弊优缺了。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秸秆还田确实是利弊共存,农民有点难以接受或说抵触情缘,但又无可奈何。有一点须认清,国家从环保多方面考虑,致力提倡和推行实施的秸秆还田耕作方式,是大势所趋,是农业机械化、规模种植经营管理的一个措施之一。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已证实,现在农田作业都是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还需要加施有机肥吗?我认为有条件的还是加施效果最好(比如家庭有沤制的农家粪肥、或腐熟的畜禽粪便)。为什么呢?尽管理论上说一亩地的秸秆还田后,可生成氮4.5公斤,五氧化二磷2.1公斤,氧化钾6.7公斤。但实际上,由于土壤环境、温度等达不到秸秆迅速沤制发酵的时间过程,加上自然分化挥发散失,及5度以下的地温,根本达不到腐熟沤烂及产生N多肥效的目的。换句话说,短期内(数月)玉米皮、秸秆碎莦根本就不会沤烂,哪来那么多的营养物质呢!时间过长(比如半年或一年),秸秆看起来是已经烂了,但肥效也丧失殆尽了。有细心人做过试验,把秸秆全部拉出地外,和秸秆还田的地块,施用同等的化肥及管理方法,最后产量没有什么差距。说明秸秆还田对当季作物起到的营养作用甚微。

为什么以上说过了,有条件的,秸秆还田种麦子,再加施有机肥是大有益处的。同样的秸秆还田地块,化肥照样施,每亩地加施3~5方有机肥的,相比不施有机肥的,每亩多打100~150斤小麦,是绝对有把握的,都有过对比试验。

加施有机肥的好处多多,如:培肥地力、有效改善连年使用化肥形成的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通透性、适耕性、提高有益生物活性、提高增加氮磷钾等养分有效性和团粒结构)。从而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玉米秸秆还田种小麦还需施加有机肥吗?

现在我们这里的麦茬玉米也基本上已经收获完毕,对于玉米的秸秆还田现在也是深入民心。但是对于玉米的秸秆还田的效果来说作为一个种地的农民我觉得不是太理想。

玉米秸秆还田的效果是需要天时和地利的。

第一就是在玉米收获的时候需要玉米田的土壤不能后太干旱,玉米的秸秆也不能完全干透了,这样的话才能更好的把玉米秸秆粉碎和掩埋。不过现在形式恰恰相反,现在玉米的收割基本上也实现了机械化。因为大家都知道晚收玉米能够增产,所以现在的玉米收割的时间都推迟了,基本上都等到玉米秸秆和玉米棒子干了的时候再收割。这样的话对于玉米秸秆还田就比较麻烦了,到这个时候我们这里基本上很少下雨了,所以玉米地的土壤比较干旱。

第二就是玉米的秸秆还田的农机手现在也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既拿钱不办事!就拿我们村里来说吧。在这个时候大家的玉米都收获了,一个村里就只有一台玉米秸秆还田机,所以比较忙就不能够做到粉碎后隔一天再掩埋一遍,这样的话对于干度比较高的玉米秸秆还田的效果就不是太理想。

怎么样才能够把玉米秸秆还田给做好呢?并且让其合理的转化为有机肥呢?

首先在收获玉米以后第一时间把玉米秸秆还田。然后再浇一次“跑马水”这样的话就会使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和土壤都湿了。

其次再掩埋前撒施碳酸氢铵50斤或者尿素20斤左右,撒施好肥料以后再把玉米秸秆进行掩埋一遍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能够有效把玉米秸秆给发酵腐熟。这个过程最少的持续10天以上比较好,时间长了才能够实现把玉米秸秆转化为有机肥。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现在对于玉米秸秆还田的效果都觉得不是太好,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群策群力能够想出更好的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

玉米秸秆还田种小麦还需施加有机肥吗?

无论玉米秸秆,还是其它秸秆还田,都是妄想主义者。都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醒来和袭人作 云雨之情是真。尽管还田说的功效显著。提唱者说得好,农民实在作不好。专家虽然有宝玉之梦,农民没有云雨之力。

一,秸秆还田,须要机械带动抛撒器,将收割秸秆粉碎,从空中落到大地,秸秆上的杂菌病毒虫卵通过粉碎加工的热量,成为它们存活繁殖的有利条件,滿天飞舞的尘埃。造成大气污染不算,正是杂菌病菌虫卵的温床,大地成为这些病源生长的土壤,作物在这样土壤上生长,它的产量和质量,还能保证吗?

二!不经焚烧消毒的秸秆粉尘,车辆和作业人员在这种灰尘四起的情况下劳动,生产暂时安全,人身健康受到直接污染。比空气都轻的粉尘,随天空热气飘向各地。发出秸秆焚烧热味,不污染大气吗?不经焚烧处理的粉尘,人吸入不得病吗?老人和孩子肺力不足,有吸的能力,没有排出的力量,肺尘病由此发生,禁烧秸秆保卫蓝天。造成大自然的污染,作物和人类受到损害,农民还有云雨之情吗?

三!无论什么秸秆还田,你粉的再细,大自然温度,土壤的能量,能把不经消毒火烧的秸秆腐解吗?秸秆在土壤中,它要吸收土壤的营养和能量,土壤生长的水份和各种能量,被秸秆吸收,农民就得补充土壤能量,投肥打药得用人工吧,谁家的肥料白给咱农民哪,不得买吗?不得运到地里施撒吗?秸秆腐烂的能量,还没有它吸收土壤能量大,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秸秆还田后果,农民还有云雨之力吗?

四! 秸秆还田深了,没有氧气,不腐熟,浅了,吸收土壤能量须要时间,它的温度和腐熟的过程,正适合病菌虫卵发展繁殖,杂菌病菌的出现, 干扰了土壤微生物正常运行。不经焚烧的土壤,失去火的焚烧,化肥农药残留就无法解决,秋翻的停止,更加重了土壤的危害,肥料农药无修止的投放,作物分解不开,死亡不贯浆大面积出现,粮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还有质量和安全性吗?养蜂业主苦不堪言。造成蜂儿大量死亡。这种还田有价值吗?专家的美梦,农民实现不了。还田是梦,焚烧是真。

玉米秸秆还田种小麦还需施加有机肥吗?

是否需要施加有机肥和您是否有秸秆还田的过程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秸秆还田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土壤的有机质的含量。只不过,秸秆还田的地块我觉着施用有机肥不是必须的,必须的是合理的深翻以及追施一些能够加速秸秆腐熟、分解的生物菌肥。

秸秆还田,让很多农民头疼。还田吧,整地费劲、播种难、保苗难;不还田吧,增加种植成本,还不让烧荒,怎么弄都矛盾。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农民朋友也只能坦然接受。对于还田的地块,我建议还是要以科学的深翻整地以及追施一些 生物菌肥为主要的处理措施,来减少秸秆还田对种植的影响。

1、科学的深翻整地。秸秆,是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的物质,特别是以玉米、水稻这一类禾本科作物,草谷比要大于一,这就意味着这类禾本科作物的秸秆产生量会非常大。特别是以玉米为典型的代表,玉米的秸秆较为粗大、内容物也相对丰富一些,如果玉米秸秆粉碎之后不进行合理的整地,极容易影响到下茬农作物的播种作业和出苗质量。比如说不科学的整地会造成表层土壤的过度疏松、透气,反而不利于土壤的保墒,也会影响到下茬农作物的保全苗率。所以,玉米的秸秆还田,必然需要深翻作业,将覆盖在土壤表面的玉米秸秆翻扣在土壤的深层,减少表层土壤中的秸秆对下茬农作物出苗的不利影响。

2、追施微生物菌肥。秸秆在土壤内部的腐熟速度是非常缓慢的,特别是以木质素、纤维素含量较为丰富的禾本科农作物秸秆。而且,深层土壤的环境相对来说不适合秸秆的腐熟,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深层土壤地温低、有机质含量缺乏、犁底层的存在以及土壤湿度过大等情况,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壤生物的数量过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内耕地的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处于相对缺乏状态的一个原因。在土壤生物缺乏的前提下,怎么能够加速土壤中秸秆的腐熟速度?那么只能是增加土壤中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和种类了。利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来分解土壤中的秸秆,加快秸秆的腐熟速度。同时,也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合农作物根系生长的微生物环境。

所以,秸秆还田之后是否需要施用有机肥,我觉着关系不大。关系较大的还是是否进行科学的整地作业以及增加土壤中可以分解秸秆的微生物数量才是提高秸秆还田效果的关键所在。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