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城市,为了工作,没有家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是种什么体验?
生活所迫,现在的年轻人真心不容易。
孩子2022年大学毕业,正在参加2022年国考培训,你问我孩子将来要考哪里?我心里还真没底,等10月份国考公告出来,根据专业、应往届、性别等等条件逐一排查,适合孩子报考的岗位可能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甚至乡镇,如果孩子有幸成功上岸,孩子就面临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城市,身边没有家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的生活,不去嘛,我们现在生活的地区又没有孩子可以报考的岗位,两难呀?
为了生活,我还是选择支持孩子义无反顾地报考自己适合报考的岗位,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说,孩子大学毕业,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的问题,生存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是后话,我始终相信,只要生存下来,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城市,为了工作,没有家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是种什么体验?
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我不少这样的的朋友,相交三几十年,但一年几年都见不上面,大家都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忙呢。
现在是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4月19日上午八点,墨西哥同样时间,我的朋友已经按照目的国要求,递交了相隔24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完成登机前的健康检查、安全检查,顺利地候在登机口准备第一段行程了。
接下来是荷兰,等候24小时,就可以入境杭州,停留12天了。
这朋友,也50多了,一个工科男,操持着流利的西班牙语、英语、广东话、潮汕话,行走在拉美大地,已经多年多次了。
最早入职涉外工作时,他的英语是在上千人里海选时崭露头角的,不论笔试面试,写作还是交流,成绩都是第一,口译时,十分契合,做到了“信、达、雅”。这些即不是一日之功,都是源于喜欢。
开始四方奔走以来,最初一出来半年,老婆孩子也能出来度假,甚至可以在哥伦比亚、洪都拉斯一些国家住个一年半载的,但孩子一到上学年龄,老婆孩子不方便出来了,老出来看这些国家也不新鲜,这个国家、那个国家,差异不大,也不愿意出来了。这时候,是最最难过,最最考验人的。
于是,开始写作,开始摄影,既有平时所见所闻也有神游遐想的妙手偶得。开始读中国古典文学。一来二去,天耶,时间不够用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沟通交流方便很多,对家人的惦记,有了排遣方法。
一个疫情,让大家又很无奈。我这驻外的朋友,不但不能按时回国休假,还一次又一次地支援别的地方,三几个月菲律宾、半年保加利亚,又一个电话接完,就启程到了墨西哥。
现在,终于可以启程回家了!!
祝平安顺利!
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城市,为了工作,没有家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是种什么体验?
寂寞中的孤独,孤独中的寂寞!
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城市,为了工作,没有家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是种什么体验?
人们都说,成年人的标志就是越活越孤独了,我很赞同。三十多岁的我生活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城市将近10年。一家三口,一日三餐,说实话微信,qq的好友加起来有上千人,有时候却连个聊天的人都找不到。人跟人之间的距离不光随着地域的拉开而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远了。
有的人为了工作远走他乡,有的人为了爱情远离亲人,是的,我们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颠沛流离。我虽不算远嫁,但也为了生活远走他乡。婚后来了这个陌生的地方,一路上从不适应到适应,从只身一人到拖家带口。其实,这其中的酸楚只有自己知道。
父母不在身边,同学不在身边,朋友不在身边。可能很多人会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结识新的朋友,说得也对。但在我们这个年纪总感觉相处太难,人们都很现实,异性之间不能走太近,同性之间又感觉都很计较。尤其是女同事之间不是聊孩子就是夸老公,出去玩也放不开,一瓶饮料都恨不得AA制,谁都不想欠谁的,这样的关系感觉真实又虚假。
现实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调节心态,微笑面对生活,微笑面对每一个人。
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城市,为了工作,没有家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是种什么体验?
这是很正常的事,好多人都是从这一阶段过来的。我刚来现在的地方,一个小背包就来了,现在也已经十几年。原本在老家的人际关系也都转变为在居住地的。这不是啥坏事,反而是非常好的人生经历。
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城市,为了工作,没有家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是种什么体验?
一是孤独,二一一从零开始一切都靠自己,三是努力再努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