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说孩子怎么老是加减法分不清,是不是智力障碍,怎么办?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我来说下我家孩子的经历。

孩子7岁以前,我们夫妻都在乡镇工作,孩子交给老人带,在县城生活。一年级时候,孩子经常因为识字少,读不通数学题目而经常把作业做错。

二年级学看钟表那个章节,孩子始终学不会,老师交了没招,要求家长配合,我买了闹钟在家教,孩子没学会,最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加上教具配合,手工制作闹钟再教,如此循环往复,变换花样的教,孩子始终没有学会,最终我主动跟老师沟通,孩子实在学不会,我们选择放弃不学,才得以通过这个章节。

四年级学习找补零钱的章节,孩子依然表现愚钝,10元钱,买了一只5角钱的铅笔,应该找回多少?类似这样的题目,孩子一窍不通,全靠猜,那段时间,为了孩子掌握这个知识,每天下午都安排孩子去商店买东西,亲子游戏玩的都是我是售货员,孩子是买东西的顾客,尽管这样孩子还是学不会,最后依然是我找老师求放过而告终。

我也曾经一度怀疑孩子可能智力有问题,但是孩子后来的发展让我打消了疑虑,孩子一年级成绩倒数第一,二年级到数第五,三年级倒数第十,四年级中间,五六年级稳定在中上等,小升初,意外的升入了重点初中,之后初升高,考大学,成绩都还可以。

现在孩子上大学,大多数孩子都忙着谈恋爱了,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其它孩子一样的热情,一脸单纯,依然懵懂愚钝,天天泡图书馆,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读书学习。

从我家孩子的身上,我觉得孩子在某一个领域稍微愚钝一点,并非坏事,只是我们家长要学会放慢脚步,等待孩子在他的节奏里慢慢长大。

小学老师说孩子怎么老是加减法分不清,是不是智力障碍,怎么办?

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会说话,考试成绩不是太差,一般不是智力障碍,是因为粗心大意造成的,那就要引导孩子改正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先要指出粗心大意为什么不好,怎么去改正[灵光一闪]

上次期末考试,孩子语文应该能拿满分的,就是因为粗心大意扣分了,数学也能拿满分的,因为加减法混淆扣分了,加法看成减法,减法有时看成加法,这不是智力障碍,而是坏习惯,不够认真造成的[捂脸]那就可以有针对性进行训练,慢慢改正粗心大意的毛病。

可以经常给孩子出口算数学题,做一定量的笔算口算练习,对加减法的错误适当惩罚,但是孩子又因为加减法混淆,罚抄了多遍,效果似乎还是不明显,那怎么办?

慢慢来吧,坚持一段时间看看,也许罚抄太多,可以罚抄几十遍到顶,把错题抄到错题本上,经常复习。

奖惩结合,对于考试加减法没有错误的,给予适当奖励,对于粗心带来的错误,适当惩罚[打脸]

凡事有个过程,过犹不及,不是智力问题,相信最终都会越来越好[祈祷]

如果真的是脑子有问题,去看看医生也无妨,听听医生的建议,最好去三甲以上大医院看专家号,一般不会被医生误诊。

总之,孩子的成长的确是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孩子的特长不在数学上,也许在音乐美术等方面,扬长避短地去培养,孩子一定会有更快乐光明的好前途!

欢迎评论点赞关注@育儿绿港,有问题可以留言,一起追寻正确的答案,谢谢[作揖][作揖][作揖][握手][握手][握手]

小学老师说孩子怎么老是加减法分不清,是不是智力障碍,怎么办?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需要很多等待,每个孩子对某种事物的开窍也不同,例如钱钟书国学大师,对于各种语言和古文的领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对于数学一窍不通,陈景润对于数学如痴如醉,生活不能自理,老天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另一扇门,所以一种可能是不擅长,另一种是没开窍,如果过多的强调,孩子会厌恶数学,所以更好的办法是引导加等待,引导的方法就是生活中简单数学,买个菜算账,吃水果,12榴莲,吃了3个,还剩几个等等。就像北大方教授感叹自己六岁就能背诵新华字典,爱人也是高知,孩子学习特费劲,一个孩子一个样,少些埋怨,多些等待,快乐就好!

小学老师说孩子怎么老是加减法分不清,是不是智力障碍,怎么办?

不会呀,小孩子还处于接收新事物阶段,会存在反应没那么灵敏。后面长大了就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