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是突然消失了?

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别不好意思!

近代历史上,我军有一个重要人物名叫周昆,此人早年跟随毛主席参加过秋收起义,三十岁不到就成为红八军团军团长,少将军衔,与罗荣桓,林彪等人地位相当,要不是为他突然失踪,他未来的发展也是不可限量的。

周昆是湖南平江人,出生于1902年,年少参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的秋收起义,主要以湖南人为主力军,毛主席是领导人,罗荣桓,谭政,彭公达和周昆等人在列。周昆后来又跟随毛主席进军井冈山,也是第一批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的我军早期将领之一。

1930年之后,周昆先后担任红军师长,军长,军团长,还担任过红军大学的代校长。长征时期,周昆担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到达陕北后正式担任红军大学校长。

在周昆担任红大校长期间,就有很多后来成为我军重要将领的人物当时就是红大学员,比如说红军大学一期一科的罗荣桓,罗瑞卿,杨成武,刘亚楼,张爱萍,苏振武等三十八人,这些人后来在1955年接受授衔时,最低军衔也是中将,那时他们还都是学员,周昆就已经是校长了。

△左一周昆

抗战爆发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周昆担任115师参谋长,林彪是师长,副师长是聂荣臻,政训处主任是罗荣桓,副主任是萧华。聂荣臻和罗荣桓后来都成为开国元帅,而萧华后来也成为了开国上将,如果周昆后来不失踪,他会是什么军衔呢?

如果我们再联想到周昆那时候还是中央军委二十三个委员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周昆正常发展,在建国之后不说成为元帅,起码也是个上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我军重要将领,却在1938年离奇失踪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周昆失踪一事,在彭德怀的传记中有记载,说时任115师参谋长的周昆在1938年2月到去参加国民政府参谋长会议回来,刚好在八路军总部遇到了从汉口返回的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

△ 林彪,聂荣臻,陈光和周昆

周昆在向彭德怀汇报了会议情况之后,还跟彭德怀聊天,他向彭德怀抱怨说,国民党吃的是大鱼大肉,住的是公馆别墅,坐的是小洋车,而我们拼死打鬼子,却啥都没有,去办事处要几个钱花花吧,却只给两块钱。

彭德怀当时很生气,说那是国民党,而我们是共产党,不一样!

可是周昆居然还不住嘴,他对彭德怀说,这次去找孔祥熙,孔祥熙说平型关大捷中115师有大功劳,保卫了他的老家,所以给了3万银洋的慰劳费,真是大方。彭德怀听了这话勃然大怒,大声说周昆是无耻之徒,然后又把他狠狠骂了一顿,但是并没有因此处罚他。

不久之后,由于太原沦陷,115师被派往吕梁山建立晋西革命根据地。而就在115师即将奔赴山西的时候,周昆突然消失了,与其一同消失的还有他带回来的3万银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交代一个背景,那就是孔祥熙为什么会给周昆钱。

193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此形成。后来经过周总理和顾祝同在西安谈判,国民党答应每月给我军50万元军费。这五十万军费一部分要给延安,一部分给八路军总部。由于115师是八路军作战主力,人数也最多,所以大约可以分到6万银洋的军费。

周昆去参加国民政府参谋长会议,除了开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将6万元军费给领回来。在周昆领取到6万元军费之后,由于115师当时并没有参谋处长,只有作战科长王秉璋,所以周昆就将3万元交给警卫员,让其带着钱回去交给王秉璋。

也就是说,周昆自己留下了3万元军费。而周昆在去八路军总部见彭德怀的时候,却只说孔祥熙给了他3万元军费,而且还是因为平型关大捷给的慰劳费。之后周昆并没有回115师,而且刚好那时候林彪接受到中央命令,带领115师奔赴吕梁山建立根据地。

林彪到达晋西之后,得知参谋长周昆失踪,他内心十分悲痛。因为在周昆之前,115师还出现了团长张绍东叛逃国民党的事件,这件事在当时的影响很大,所以林彪非常担心周昆也去投奔了国民党。

那时候林彪很忧虑,精神状态不佳。半个月之后,林彪才出去活动,他骑着马,穿着一件日本军大袄,不巧被阎锡山手下的一个哨兵发现。那哨兵以为林彪是日本将领,所以向起开枪,致使林彪受重伤,不久之后便去苏联休养,不过还是留下了植物性神经紊乱的毛病,怕水,怕风,怕光,一紧张就出汗。

我们不能说周昆的失踪是导致林彪受伤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正是因为周昆的失踪,让林彪在那段时间心情不恰,所以才忽略了自身安全。那时候林彪经常想一个问题,周昆为什么会消失,他究竟去哪里了呢?不过事后证明,周昆并没有去国民党那里,所以周昆失踪就成为了一个谜团。

按照已知线索来看,周昆携带巨款消失,而且在消失前还向彭德怀抱怨过穷苦,所以我们有理想相信,他是见财起意携款而逃的。而且周昆如此高级别的将领逃离部队,这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

关于周昆的去向,目前有几种猜测,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可能性:

第一种,说周昆携巨款逃回了老家平江,在那里做起了小买卖,一直过着平静而安详的日子,最后善终。

这个说法其实很有问题,因为周昆那时候是我军重要的军事将领,在全国都有很高的名望和声誉,他如果回到老家,老家的人肯定认识他,那么他的行踪是很容易暴露的,他肯定知道这一点,所以不会回老家去。

更何况这样一名重要的将领如果逃回老家,国民党岂能放过这样一个绝好的宣传造势的机会?他们肯定会派遣大量的军统,中统特工去湖南平江调查周昆的下落,最后结果绝对不会是风平浪静的。

第二种,说周昆辗转去到瑞士,更名改姓后成为一名爱国企业家,建国后还曾回到国内做慈善,那时候他七十多岁,没人记得他,也没人认得他。

这个推测听起来似乎是那么回事,但是也是漏洞百出。抗日战争时期想出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路上很容易暴露身份。即使周昆真的去了瑞士,还回到中国,那么他这样一个人物的老底势必会被记者深挖,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呢?

第三种,与资本家的小姐一起出国,钱花完后被小姐抛弃,回国后被人打死。

第四种,周昆没有出国,但是在十年动荡期间被打死。

第三种和第四种可能简直就是荒谬,理由很简单,要是周昆真的露头了,政府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因为周昆消失后,党和军队一直都在找他,而且在建国后还专门派人去调查过这件事,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周昆是政治性出逃的可能性不大,基本可以定性为携款而逃。

所以说,连国家都没有找到周昆,只能说他是真的失踪了。那么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周昆为什么会见财起意,携款而逃呢?

我倒觉得,周昆完全是由于出于见财起意才携款而逃这个是不客观的,因为他要是真的一开始就打定了侵吞钱财的主意,那么他又何必将另一半交给警卫员带回去呢,把所有钱都带走岂不是更好?

只能说,在他将钱交给警卫员的时候,他可能还没有完全打定携款而逃的主意,后来可能出了一些什么其他的事情,这才导致他最终决定携款而逃的。那么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周昆去参加国民政府参谋长会议,这是他第一次和国民党高级将领见面,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国民党军官的奢靡生活,这可能会对他造成一定的影响,让这个原本作战勇敢、忠于党和军队的将领,在思想上开始产生一些动摇。毕竟两相对比之下,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意志力如果不是特别坚定的话,很容易就会产生心里不平衡。

在思想出现动摇之后,周昆只将一半的钱交给警卫员带回去,自己则去见了彭德怀等八路军总部将领,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却受到了指责,这让周昆觉得很失望。而更让昆觉得失望的是,115师去晋西将面临一个问题,他的处境将不会太好。

因为聂荣臻带领独立团留守五台山,他并不去晋西;而去到晋西的115师主力,一个旅将交由129师来管辖,还有一个旅则将奔赴晋西南同日军作战,剩下的部分主力则负责建立根据地。而那时候山西有三股势力,除了日军和我军之外,还有国民党的军队,这就意味着,队伍分散之后115师将会有很大的危险。

作为115师的参谋长,周昆如果去到晋西,首先,他面对的环境将会更加危险和艰苦;其次,他的工作开展将会更加复杂和困难;再次,他本人的职权也将受到极大削弱,未来的发展也将会十分不明朗。

更何况,在那个时候,国内有不少悲观的声音,认为中国军队军队打不过日本人,认为抗战胜利无望。特别是山西的阎锡山,他就曾长期有这个想法,所以这也可能对周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且原本作为红军军团长和红大校长的周昆,在改编之后只是成为一个参谋长,这可们就已经让其觉得委屈,再加上因为参加参谋长会议导致其思想上出现动摇,以及对中央让115师去晋西的决定不是很赞同,所以便产生了携款而逃的想法。

携款而逃只是周昆在内心产生动摇之后做出的第一反应,这个想法最开始出现也许并不是在他见识到国民党官员的奢靡生活之后,但是是自那之后变得更加强烈的。而周昆的这个想法最终成熟的时间,还是在与彭德怀等人谈话之后。

周昆逃走之后,对我军造成的损失自然是很大的,115师为他保留了参谋长这个职务很长时间,直到很久之后发现周昆不可能回来了,所以才让作战科长王秉璋代理。由于那时候是战争年代,所以我军并没有太多精力去调查此事,所以后来再调查的时候就变得很困难了。

所以说,关于周昆的去向,至今是个谜。你认为他会去哪里了呢,欢迎参与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