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了!朴槿惠要求查阅并复印审查记录,咋回事?
朴槿惠于5月20日接受了韩国首尔高等法院的终审,韩国检方要求判处朴槿惠35年有期徒刑,而韩国公派律师则要求法院将朴槿惠无罪释放。当日韩国首尔最高法院表示,将在7月10日对朴槿惠进行宣判。目前,69岁的朴槿惠正在羁押当中。
而在此之前的5月15日,朴槿惠就已经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查阅并复印关于她的案件调查记录!大家可能在想,为什么朴槿惠在这个时候要查看条件调查记录,而在她关押的3年多时间里,她可一直都没有提过这个要求。
其实这个也不比较好理解,关于她的罪名,目前还保留着两个,“亲信干政门”和“国情院受贿案”。之前之所以不查看,是因为案件还未完全定性,还没形成完整的记录。在确定自己判刑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再去查看案件记录,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破绽,然后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应对。在7月10日最终宣判之前,还有可能以此来影响最终的判决。
而之前朴槿惠其实还是比较乐观的,特别是在疫情之前,文在寅的支持率一直很低迷,所以朴槿惠就寄希望于黄教安,期望他赢得国会选举,从而在未来冲击总统宝座,进而将其特赦。但是谁也没想到,文在寅打了一场漂亮的抗疫战,一下子把自己的支持率拉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前段时间举行的国会选举中,文在寅大败黄教安,黄教安随后安然辞职去党首,朴槿惠被特赦的机会就此终结。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朴槿惠其实已经跟被动了,所以这才想到要去查看一下调查记录。不过韩国有检察官表示,朴槿惠此举只是为了查看一下身边人的口供,毕竟死也要死的明明白白。朴槿惠不是为了一次来和法院对峙的,因为她的大多数罪名证据已经确立,也没有很多机会可以翻身了。
但不管怎么说,朴槿惠最终刑期肯定不会少于32年,但也不会超过37年,这是韩国历来一身二审到终审的一个“加减法”规则。如果真的按照35年的刑期执行,朴槿惠这辈子就很有可能在狱中度过了,因为刑期结束的时候她就104岁了。
而现在朴槿惠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她可以保外就医。之前因为身体不适,就保外就医国一次,而最近朴槿惠的身体也不大好,也到了这个年纪了,未来如果生病,完全有理由再次保外就医,但活动肯定会受到极大限制。
总之,朴槿惠这次算是完了。可怜的韩国总统,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就看文在寅能不能打破韩国的这一魔咒了,现在他正面临着驻韩美军军费分摊问题,民众现在的意见很大,文在寅要是处理不好,那就......
太突然了!朴槿惠要求查阅并复印审查记录,咋回事?
确实有这回事!这是朴槿惠羁押三年多来,首次向韩国高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查阅并复印审查记录。
这是发生在5月15日的事情,也就是距终审判决还有5天的时间,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突然以她个人的名义,向韩国高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查阅并复印审查朴槿惠案件的记录。
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朴槿惠自2017年被羁押以来,关于她的亲信干政门和国情院受贿案先后审理了许多次,朴槿惠基本上都是采取不出庭、不承认的方式来对抗韩国法院和检方对自己的指控。
我们都想知道的是,朴槿惠为什么突然向韩国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查阅和复印案件的记录呢?
按照韩国高等法院当时的解释说,作为犯罪嫌疑人来讲,如果要求查阅案件记录,主要是为了在法庭上与检方和法院进行对质,查找对方证词的破绽,从而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便于减轻自己的罪责。
但是,朴槿惠被羁押三年多来,几乎是从来没有出过庭,都是让自己的私人律师柳荣夏来进行全权代理,申请查阅这些记录是干什么的呢?
一位曾经从事过法官工作的韩国律师表示,朴槿惠此举,可能是为了查看身边的人对检方所提供的口供是否属实,并非是为了在法庭上进行对恃辩护。
观天下智库认为,朴槿惠之所以在终身判决前想查看审查记录,一方面是想看一看自己曾经的身边人,到底说了自己哪些话,自己心里好有个底;另一方面是想查一查韩国检方对自己的指控是否属实,便于心中有个数。
说句实在话,一谈到朴槿惠的问题,观天下智库就总有说不完的话,想多说几句,不吐不快。
如今,朴槿朴槿惠已经在5日20日进行了终审判决,判处刑期35年,到7月10日进行宣判,出狱的时候也就104岁了。比朴槿惠也活不到104岁那个时候。
今天已经是5月24日了,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估计朴槿惠再想翻盘已经是不可能了。在被羁押三年多的时间内都没有翻盘,难道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能够翻盘吗?
对于朴槿惠,有许多人骂她,说她是罪有应得。也有许多人同情她,说对其过于苛刻。本人便是同情者之一。
还有一些人说,是朴槿惠让美国在韩国部署了萨德,不可饶恕。但是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按照当时的情况,朴槿惠不想同意也是不行的。因为韩国是一个没有主权的国家,处处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应当说,在朴槿惠执政期间,由于她很欣赏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极大促进了中韩关系的发展的。对于部署萨德的后果,朴槿惠作为一个在政坛上摸爬滚打多年的领导人,不会不清楚,但是由于韩国和美国的地位不对等,朴槿惠如果不同意的话,必然会遭到美国的强烈报复。不过最后美国还是将她抛弃了!要怪,就要怪美国,不应当去怪罪朴槿惠。
至于说同情朴槿惠,本人感到,朴槿惠一生无儿,无女,无丈夫,为了韩国的国家利益付出了很多心血。在她的身上有着东方女性的阴柔之美,她并非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也并非是一个专政独裁者,更不是一个心存贪念之人。对于朴槿惠35年的刑期,实在有些量刑过重了,确实有政治打压的成分在里面。
至于朴槿惠案件还有哪些新的变数,答案只能等到7月10日最终宣判的时候揭晓了!
观天下智库原创
太突然了!朴槿惠要求查阅并复印审查记录,咋回事?
在临近最后终审时刻,朴槿惠的这种一反常态的突然动作,有在做两手准备的目的,为自己争取一个颠覆意义的结局!
她自己肯定已经明白,彻底翻案没有可能,但如果在这场案件两年多的审理过程中,某种证据的采信有某种不可靠记录出现,就可能在这次终审中为自己减轻刑罚,不致被判代表自己最大恶极的最高刑罚;如果这种合法要求得不到高等法院满足,也可以为自己争取司法公正的权利被剥夺,因此被冤狱的结果,作为未来有可能翻案的最关键依据。
由此可见朴槿惠这位政治世家出身,经历过父母先后被暗杀,这种极端残酷政治斗争磨练的弱女子,在稍显那种贤妻恋母式温柔可亲的外表下,却怀着一种足够强大的意志!这种两年多没完没了,精神折磨的审判过程中,她的沉默却一直在实施自己争取主动的计划,其不否认不承认不签字的沉默,就是为了给自己保留这次机会,为了这个机会而如此忍辱负重,没几个人敢说自己也能做到,如此强大的意志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其实朴槿惠这次的查阅审案资料,如果得到满足,或许可以从中找出某种证据,可能为她减轻一点刑期的判决,可能会使对她那种“最大恶极罪行”的判决,被改变降低一些罪名的耻辱(刑期长短对她没有意义),但即使未来有机会被特赦,终究还是个罪犯的身份,这种身份的侮辱对她这位政治明星来说,自由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但她的那种要求不被满足,应该才是她真正想要的,一旦未来韩国的政治环境有利,这种合法权利被剥夺的结果,加上她在审案中的三不立场,就很可能给自己制造一次翻案的机会,就有可能洗掉她罪犯身份的耻辱,这才应该是她最好结局的希望,远比那种仍然背负着罪犯身份的被特赦,仍然被人鄙视的结果则是个判若云泥的不同,这才应该是她强大心理意志,以那种三不方式,应对这场马拉松审案过程的心理准备。
太突然了!朴槿惠要求查阅并复印审查记录,咋回事?
2017年3月底朴槿惠被捕以后,她涉及的案件已被审理了多次。不过,朴槿惠基本上都拒绝出庭受审,无论法院给她定什么罪名,如何判,判多长刑期,朴槿惠始终保持沉默。用朴槿惠自己的话说,韩国司法不公,她不再相信韩国法律,所以也不再做无谓的抗争了。
朴槿惠真的不做抗争,任由法院对她的案件审判吗?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5月15日,朴槿惠以本人名义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查阅并复印对她的审查纪录。朴槿惠的这一要求,直接暴露了她对自己很可能长期沦为阶下囚的不甘,她还是要准备抗争一下了。
朴槿惠被捕以后,文在寅和他领导的共同民主党上台执政,并表示对贪污腐败犯罪零容忍,任内绝不会特赦贪腐犯罪分子。这样看起来朴瑾惠似乎前景不妙,她至少要在监狱里蹲上五年了。不过,文在寅上台后,面临诸多问题和重重困难,再加上朴槿惠所在保守派阵营的不断捣乱,他的执政并不顺利,甚至一度还有被迫下台的危险。
朴槿惠看在眼里,心里当然盼望文在寅能够早日下台。只要保守派重新得势,她就可以获释出狱。即使文在寅能干满5年,只要下届总统换成保守派的人,她还是可以走出监狱的。
有了希望,心中就不慌乱,朴槿惠在等待时机。韩国疫情发生时,对文在寅又是一次重大考验。朴槿惠也认为机会来临,在狱中罕见发声,写公开信批评文在寅防控疫情不力,致韩国民众于水火,她感到很痛心。朴槿惠还要求保守派阵营团结起来,她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趁势和文在寅政府斗下去,斗垮文在寅,她就有了出头之日。
只是,结票却令朴槿惠大失所望。文在寅的能力在领导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疫情被很快有效控制,他的支持率也达到了70%以上。接下来的国会选举,共同民主党又大获全胜,这预示着进步派还将在下届总统大选中继续执政。
如此局面,朴槿惠深感自己真的可能会长久待在狱中了。原来还有极少数挺朴派游行示威要求无罪释放朴槿惠,如今也都偃旗息鼓、销声匿迹了。朴槿惠现在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朴槿惠当然不甘心,没人再帮自己,那自己也不能坐以待毙,她还是要抗争一下的。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朴槿惠非常罕见的三年多以来首次要求查阅并复印对她的审查纪录。很明显,朴槿惠的目的就是查阅复印审查纪录,自己好好研究,如果纪录中证据不充分、口供不实等,她将在法庭上与检方对质,为自己辩解。一句话,朴槿惠准备进行反击,以减轻自己的刑责。
不过,朴槿惠这么做很可能是徒劳的。她的案子之所以拖这么久,就是检方在反复调查,并取得了大量相关有力证据。从这次检方要求对朴槿惠量刑35年来看,检方底气实足,而为朴槿惠作辩护的律师则明显底气不足。可以预见,朴槿惠再怎么抗争,她的刑期也不会明显缩短了。
朴槿惠所涉亲信干政、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等罪行,都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朴槿惠要做的,并不是要抗争,而是真心悔罪,态度真诚的承认所犯罪行,还有可能唤起韩国人对她的同情心,少判她几年刑。否则,如果继续态度不好,一直对抗下去,只能是罪加一等,连获得特赦的机会也没有了。如此一来,她也只能把牢底坐穿了!
太突然了!朴槿惠要求查阅并复印审查记录,咋回事?
谢邀
大刑宣判之际,朴槿惠申请查阅调查记录,“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朴槿惠一案拖审数个春秋,最近此案终于迎来终审,因此厄运终究来临,在韩国疫情控制之后5月20日韩国法院对朴槿惠数罪进行了终审,对于对朴槿惠到底判多年的问题,韩国检察院给出了建议那就是判35年为宜,这个数字对69岁的朴槿惠来可以说是无比的“残忍”,当然这个35年只是一个建议,最终也等韩国法院在7月10日最后的宣判。
终审过后没有出庭的朴槿惠却突然提出要查阅办案的整个调录记录,申请要求把调查记录复印一份想自己亲眼看看,朴槿惠怎么会突然提如此要求呢?笔者认为第一,朴槿惠知道自己真正大势已去,她的依靠黄教安暂时已失去竞选总统的能力,出狱无望,因此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朴槿恵每次不出庭就是因为自己心中根本就没认罪的想法,心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朴槿惠提出申请查阅调查自己的记录,就是可能为了自己不认罪或少判在调查记录寻找些珠丝马迹作为和法庭辩论的证据,人活一世为了自己将拼一把。
第二,朴槿惠申请查阅调查记录,也可能是她知道大势已去,再怎么样也斗不过当局,要知道文在寅的执政党在上次国会议员选举中大获全胜,正是势无可挡之际,朴槿惠知道自己最后的厄运不可阻挡,最终将降临,怀着“死也要死个明白的心态”,朴槿惠申请查阅调查记录就是想看看那些指证人的口供,哪些是“背叛者”,哪些才是真正的朋友。
欢迎关注。 点赞 评论
太突然了!朴槿惠要求查阅并复印审查记录,咋回事?
三年了,头一次!朴槿惠狱中突然要求查看调查记录。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5月15日,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以本人名义向重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查阅并复印调查记录。朴槿惠现年69岁,目前被羁押在首尔拘留所。
朴槿惠从2017年3月底进入拘留所,2017年5月23日开始受审判,2017年10月表示不再出席庭审后,基本上与韩国检方、韩国法院没有联系,任由韩国检方如此指控、韩国法院如何判决,不再相信法律,用沉默表达对抗。
然而,就在大家认为朴槿惠案件将尘埃落定的时候,朴槿惠干政案和国情院受贿案被却韩国最高法院驳回重审,这出乎朴槿惠的意料,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外界认为,这是韩国检方、韩国法院、文在寅政府三方勾结,要“拖死”朴槿惠的节奏。对于这一点,朴槿惠肯定心知肚明。
5月20日,朴槿惠干政案和国情院受贿案重审终审在首尔高等法院举行,检方要求判处朴槿惠35年有期徒刑。重审终审举行的前几天——5月15日,朴槿惠为啥突然要求查阅并复印调查记录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了解案件情况。因为朴槿惠从2017年10月以后就不再出庭,所以对自己案件的情况不是非常清楚。既然案件要结束了,朴槿惠希望对案件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求查阅并复印调查记录。一方面,朴槿惠可能想知道韩国检方、韩国法院甚至韩国政府是如何收拾自己的;另一方面,朴槿惠也许可以从中找出破绽,证明自己是被政治迫害,万一以后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呢!不管如何,朴槿惠要求查阅并复印调查记录,对自己有害无弊。
第二,查看身边人的口供。正如报道所称,被告人要求查阅、复印调查记录,主要是为了和检方对质。然而,重审终审已经结束,韩国检方建议韩国法院判决朴槿惠35年,如果真是为了对质,说明朴槿惠的国选律师在与检方对质中并没有占到便宜。不过,也许一位法官出身的律师的说法更有可能——朴槿惠此举可能是为了查看身边的人对检方陈述的口供,而不是为了在法庭对峙辩护。确实,朴槿惠案件涉及很多人,包括朴槿惠的很多身边人,这些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哪些人对自己忠心耿耿,哪些人对自己落井下石,哪些人做了如实陈述,朴槿惠当然希望了解一下。尤其是朴槿惠的闺蜜崔顺实,虽然干政门爆出后一直遭到朴槿惠冷遇,但口口声声称对朴槿惠钟爱有加,到底是不是事实呢?
第三,进行最后的抗争。朴槿惠案件7月10日将进行终审宣判,这次朴槿惠向重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查阅并复印调查记录,可以说是朴槿惠最后的抗争,不知道重审法院是否答应了朴槿惠的申请?朴槿惠案爆发以来,朴槿惠一直与韩国检方、韩国法院和韩国政府进行坚决斗争,对韩国检方的所有指控全盘否认,对韩国法院的审判坚称无罪,对韩国法院的判决置之不理。而且朴槿惠的律师曾经两次提出暂停对朴槿惠执行监禁,但均遭到韩国检方拒绝。倒是“短命”的韩国法务部长曹国,给了朴槿惠外出就医的机会,既让朴槿惠挽回一点颜面,也给了韩国检方重重的耳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