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家都向我们要援助而不是购买紧缺医疗物资,我们该如何应对?

按照我的理解,购买需要花钱;但如果是别人救援,那就不花钱了。

主动要我国援助的国家目前并不多,反而是我国主动提供帮助的国家比较多,比如说韩国、日本。而且,这些国家多半是在我国疫情期间帮助过我们的,或者是疫情比较严重的。

而向我国救援的国家也有,比如说伊朗和意大利。我们国家在应对别国求援时,是不会有什么犹豫的,捐款捐物,出人出力,都没话说。就比如说前几天意大利向我救援,我国不但捐赠了大批的医疗物资,还派遣了七人专家团队,协助意大利抄作业。

那么有人要问了,如果各个国家都开口求援,我们是都给还是有所区别?对于某个国家,我们是一直给,还是在商言商?

我认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把握几个原则:

第一,轻重缓急原则。

比如说伊朗,伊朗疫情爆发得比较快,每日的新增人数很多,而伊朗的医疗物资又十分紧缺。特别是考虑到伊朗正在遭受美国的制裁,境外运输医疗物资到国内又十分困难,我们就应该坚决支援,将物资先援助过去,每一分一秒都是都是在救人,必须优先安排救援。

第二,外交友好原则。

比如说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都爆发了疫情,在我国困难的时候都帮助过我们,所以在他们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一定要帮助他们。

就比如说日本,当初是第一批援助我国的国家之一,救援物资也是第一时间抵达我国。在日本钻石公主号疫情爆发后,由于日本核酸试剂不算很充足,我们就捐赠了一批核酸试剂。礼尚往来,不亦乐乎。

当然,韩国和日本都是强国,医疗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所以国与国之间的援助都有友好外交的成分在里面,需要的时候捐一次两次就可以了,谁都不是穷人,算是表达一下慰问,疑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第三,量力而行。

不管是哪个国家向我们求援,那是人家需要我们,我们援助他们都是可以的,这既是人道主义精神,也是展现大国风范的时候。但是我们不能无底线地援助,经济欠发达的,我们可以多援助几次;经济发达的,我们点到为止。

就比如说意大利吧,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前几天请求我们支援医疗物资,我们二话不说就捐了。可是大家都知道,意大利现在确诊病例都一万二千多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医疗物资的缺口十分庞大,难道我们一直援助?

这个当然是不行的,我们在情况紧急的时候捐一次两次可以,但是不可能一直捐,毕竟我国现在也很难。意大利有经济能力,如果觉得我们的医疗物资满足要求,后面可以花钱从我国进口就可以了,我们也会尽量安排。

所以,我认为援助这个是是多因素考虑的,这个也是有学问的。当然我说的不一定都对,但是我知道我么应该分清主次,不能做恶人,也不能充胖子。大家觉得该怎么办,欢迎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