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是否可以长久?刘伯温说,吾主万子万孙是什么意思?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是后世之人对于刘伯温军事才能的肯定。不仅如此,刘伯温还断案如神,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前后可知五百年,这些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当然,这里面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刘伯温确实是个人才,而且是朱元璋特别需要的的那种人才。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军师,数年之内就帮助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真可谓功勋卓著。但是,由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使用仅仅是在军事、政务这些方面,刘伯温其他方面的才能,朱元璋倒是了解得不多。朱元璋听说刘伯温在民间的名气很大,于是便想考考刘伯温,看看他的才能究竟如何。

有一天,朱元璋在吃饭,本来只有三菜一汤,可是马大脚临时给朱元璋做了一份他最爱吃的烧饼。朱元璋很高兴,就拿起一个烧饼咬了一口。这个时候,刘伯温突然来拜见他,朱元璋心生一计,就把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在桌子上,然后用一只碗将其扣起来。

刘伯温进来拜见了朱元璋之后,朱元璋问他说:“早就听闻先生料事如神,今天我想领教一下先生的本领。我桌上这是碗下面放的是什么,您能猜出来吗?”朱元璋说完,便用手指了指扣着烧饼的那只碗。

刘伯温环顾了一下桌面,然后眯了眯眼睛对朱元璋说:“这个东西圆圆的,像太阳又像月亮,还被金龙咬了一口,应该是个大烧饼。”

朱元璋连连称奇,他觉得刘伯温果然是个奇才,于是又问刘伯温:“我大明立国不久,根基维稳,我想请先生测算一下我大明未来的国运,如何?”

刘伯温扯了扯衣袖,斩钉截铁地对朱元璋说:“吾皇万子万孙啊。”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话十分满意,因为他觉得刘伯温是在说他的江山可传至万世,所以才会有万子万孙啊。

朱元璋又想起秦二世而亡,历朝历代都不过几十数百年,如果大明的江山真的像刘伯温所说的那样传至千秋万代的话,那他就是现在死去都是可以放心的了。

朱元璋越想越高兴,便拿起那个吃了一口的烧饼,一口气给它啃完了。

故事讲完,答疑时间。

一、刘伯温是如何猜出碗下扣着的是烧饼呢?

其实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预知未来的人,刘伯温之所以可以猜出来那是个烧饼,其实是刘伯温通过细心观察,再加上准确地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的结论。那么刘伯温是如何判断的呢?

第一,刘伯温在拜见朱元璋之前,看见马皇后宫中的宫女刚刚离开。马皇后在吃饭的时候派人来给皇帝送东西,多半送的是吃的;

第二,刘伯温刚进去的时候,就问到了一股芝麻的香味,虽然不是很浓烈,朱元璋在室内可能没有察觉,但是刚进来从外面进来的刘伯温可是闻到了的;

第三,朱元璋让刘伯温猜碗里的是什么,刘伯温在观察的时候发现,桌子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有一小粒芝麻;

第四,刘伯温知道朱元璋最喜欢吃马皇后做的烧饼,再通过碗的大小判断,以及结合前面几点来分析,刘伯温猜断定那是个烧饼。

二,刘伯温对朱元璋说的吾皇万子万孙究竟作何解释?

其实刘伯温说这话本来也没啥别的意思,就是单纯在拍朱元璋的马屁,只是后人在编排的时候,把刘伯温的话说成了一种预言而已。这个预言就是:明朝将要灭亡在万历皇帝的手里。(所谓万历,可以理解成千秋万世,万子万孙的意思。)

万历在位时间虽然长,但是他三十年不上朝,朝廷政务混乱,朝廷机构形同虚设,大权被首辅把控,而且党争不断。万历皇帝虽然还算有一点作为,但是他留给后人的是一个烂透了的江山。

万历的儿子朱常洛也是个无福的命,开始是被万历很晚才立为太子,做了皇帝之后没多久就因为“红丸案”被毒死了。

朱常洛死后,他的儿子朱由校继位,但是朱由校是个不爱江山爱做木匠的主儿,当皇帝一塌糊涂,做木匠倒是一把好手。而且朱由校还让大太监魏忠贤得势,魏忠贤不但祸乱朝纲,大搞党争,还弄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

朱由校也没活多久就死了,他没儿子,所以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检。朱由检倒是想励精图治,可是大明朝气数已尽,他无力回天,最后被李自成逼得找了颗歪脖子树上吊自杀了,明朝就这样真的亡了。

所以说,不是刘伯温懂预言,有意诅咒朱元璋的天下灭亡。

这只能说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参与讨论!

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是否可以长久?刘伯温说,吾主万子万孙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虽然只用了15年的时间便开创了明朝,可是,他曾经却落魄到没有办法安葬自己死去的爹娘。

他曾经放过牛,讨过饭,也当过和尚,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从社会最底层打拼出来的皇帝。

所以,他虽然坐上了皇位,却也始终没有安全感,他一个乞丐、和尚能当皇帝,别人为什么不行?

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也知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的道理,所以他在当上皇帝之后,便在想尽一切办法守好朱家的江山,为了不让朱家的江山受到一点威胁,他废除了丞相制度,明令宦官不得干政,更是以胡惟庸和蓝玉两案为契机砍了很多人的脑袋。

他虽然为了朱家江山的千秋万代制定了很多政策,铺好了他认为能够让后代安安稳稳当皇帝的路,可是却仍然放心不下。

于是,他也和多数皇帝一样,采取了一个办法——“不问苍生问鬼神”。

朱元璋问的当然不是真的“鬼神”,而是被评为“天下三分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刘基刘伯温。

刘伯温的能掐会算,朱元璋确实深有体会,这也是他愿意去问和相信刘伯温的原因。

朱元璋在和陈友谅鄱阳湖一战的时候,亲自上船指挥作战,殊不知陈友谅已经死死地盯上了他,将飞砲对准了他所在的这艘船。

刘伯温彷佛预知到了危险,二话不说便让朱元璋换船,谁料朱元璋刚刚上了一艘小船,他之前所乘坐的船便被飞过来的炮给炸了个粉碎,朱元璋看着这个场面心有余悸,也对刘伯温的能力更为信任。

如果没有刘伯温预知到危险的话,朱元璋在鄱阳湖上恐怕已经被炸成了焦炭。

所以,朱元璋想知道朱家江山能不能长久的时候,第一个便想到了刘伯温,想让能掐会算的刘伯温给自己算一算,自家的江山究竟能不能长久。

这一日,朱元璋刚刚在一个烧饼上咬了一口的时候,听小太监禀报说刘伯温入宫觐见,他看着手中的烧饼,心下一动,用一个碗倒扣盖住了这个烧饼,然后召见了刘伯温。

刘伯温这边行好了礼,那边朱元璋便忍不住开口问道:“刘先生,你能掐会算,可知道这碗里是什么东西?”

刘伯温掐指一算,笑着说:“碗中之物,半似日兮半似月,被一条金龙咬了一口,嗯,是个烧饼!”

刘伯温的话中既说了“明”,又拍了朱元璋的马屁,说他是真龙。

朱元璋闻言一笑,心想刘伯温果然名不虚传,这下可以放心让刘伯温好好算算朱家江山能不能长久了。

于是,他便直截了当地问道:“那么,刘先生,朕想问一问,我朱家江山能否长久,天下之事将来又会如何?”

刘伯温听了朱元璋的话,不由沉默了下来,谁家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没有!可是,刘伯温又不能、也不敢直接对朱元璋说,皇帝呀你别傻了,朝代更迭之势不可阻挡,朱家能坐几百年江山便不错了,怎么可能会长久?

如果刘伯温真敢这么说,恐怕已经被朱元璋砍头了。

所以,刘伯温在思忖了片刻之后,斟酌了一番之后便对朱元璋说:“皇上呀,天下事自有天数,我主万子万孙,您又何必来问我?”

刘伯温的这句话更不简单,意思是你也别问我你朱家到底能不能长久地坐拥江山,反正一切皆有天数,天数让你朱家坐江山多久,你朱家便能够坐多久,你问我也没用。然后,他话锋一转,又说了“我主万子万孙”,既然皇帝问了,他肯定不好说朱家江山不能长久,所以干脆拍个马屁,皇上您肯定能够万子万孙。

他的这个马屁更不简单,明末之时,朱元璋又多少后代?近百万人!朱家的繁衍能力确实很强。

此外,“万子万孙”这四个字中又暗含了一个天机——“万”说的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所以“万子”便是万历皇帝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万孙”则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明熹宗朱由校和明思宗朱由检。

刘伯温这话的意思便是朱家的江山到了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三代人,也就到头了!

这也正应了《明史》中的一句话——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朱元璋听得似懂非懂,他也知道刘伯温是在和自己打哑谜,所以,想着继续套刘伯温的话:“朕也知道自古朝代更迭自有定数,更何况天下也从来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天下当然也是有德者居之,你说说又何妨?麻烦刘先生说说吧。”

刘伯温看着朱元璋,突然磕头说道:“这可是天机呀,我要是泄漏了天机,这个罪可不轻,除非皇上您能免我死罪,我才敢说!”

朱元璋想也没想便答应了,反正免死金牌也不多刘伯温这一块。

刘伯温拿到免死金牌之后,说:“皇上您能够一统江山开创明朝,从南方打到北方,自然厉害,可是,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朱元璋听到“防西”二字,以为刘伯温是在提醒自己要时刻防备着西北,所以忍不住说道:“朕将城防修建得如同铜墙铁壁,一只苍蝇也飞不进来,还需要防?”

刘伯温见朱元璋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又连忙说:“南京城防虽然巩固、严密,看上去很安全,可是,我只担心会有燕子飞进来!”

刘伯温所说的“燕子”是谁?不正是被封为燕王的朱棣!

此前刘伯温所谓的“防西”,实际上也是在提醒朱元璋一定要防备朱棣,“西”字是“四”字加冠——第四子朱棣加冠即为帝。

只可惜,朱元璋仍然没有听懂刘伯温的话,最终让朱棣造了朱允炆的反。

不过,朱元璋问刘伯温的是朱家江山能不能长久,刘伯温给的预言却为何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最终会造朱允炆的反当了皇帝呢?

朱元璋毕竟是君,刘伯温毕竟是臣,虽然朱元璋已经给了刘伯温一块免死金牌,但是,刘伯温还是不敢明言。

所以,他只好用了一招迂回之策——你儿子朱棣尚且会造你孙子朱允炆的反,别人能不造你朱家的反?所以,你朱家江山注定了是不会长久的。

也许正是因为刘伯温知道的太多了,短短几句话便说尽了明朝几百年的兴亡,所以他最终的结局也颇为凄惨。

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是否可以长久?刘伯温说,吾主万子万孙是什么意思?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刘伯温,大家都比较熟悉。提起刘伯温,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在小说中和民间被人神话了,称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神机妙算,呼风化雨。其实没有这么玄乎,主要是刘伯温对天文地理,风水五行,天下形式,都洞若观火,比较擅长而已。

刘伯温传的比较玄乎的故事很多,就像题目中的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江山运势怎么样,能否长久,刘伯温回答是吾主万子万孙。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故事出自朱元璋和刘伯温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还引出了中国十大预言之一的《烧饼歌》。

刘伯温投靠朱元璋时就很有名气,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立了不少功劳,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帮助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当年张士诚很是嚣张,几十万大军来打朱元璋,水军更是比朱元璋的厉害,战船也比朱元璋的好,很多人都建议朱元璋退守金陵,只有刘伯温觉得应该拼死一战,还分析出陈友谅各项弱点,最后朱元璋赞同了刘伯温的观点,并且打败了陈友谅。奠定了一统江山的基础。

后来朱元璋又先后灭了张士诚,平定江南,帅兵北伐,推翻元朝,建立大明。

有一天,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正在吃饼,毕竟老朱是穷苦人家出身,身为皇帝觉得吃饼就挺好的,很是悠然自得的样子。这时太监说大臣刘伯温进宫有事和皇帝朱元璋商量,在外面候着呢,老朱刚咬了一口饼,怕刘伯温看见,就把饼放在了一个大碗下面,然后宣刘伯温进来。

刘伯温进来后,朱元璋这时有了歪主意,你刘伯温不是号称神机妙算吗?咱偏不信,于是问刘伯温这碗底面是什么?刘一算就回答说:“半似日兮半如月.定是金龙咬一缺。”朱元璋大为震惊,好你个刘伯温,挺厉害啊,会点。

朱元璋就又问大明江山能否长久?刘伯温心想哪个朝代都会灭亡的,但是他不能这样说,就说出了,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然后朱元璋一再追问,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就把明朝的所有运势都说出来了,只不过极其隐晦。朱元璋也是一知半解,刘伯温有说天机不可泄露,不过朱元璋听说传到万子万孙,觉得挺高兴的。就对刘伯温加官进爵,赏赐金银。

其实这个万子万孙被后来人理解为传至万历皇帝的儿子孙子就没有了,万历儿子明光宗朱常洛,万历儿子朱由检朱由校,传到朱由检也就是崇祯明朝就灭亡了。

其实我觉得这都是后来人的“马后炮”,刘伯温当时肯定随口一说,类似拍马屁的话,就被后人解释成了这样。而且刘伯温后来和朱元璋的对话记录成了《烧饼歌》,里面更是隐晦的记录了靖难之役,土木之变,魏忠贤乱政,后来的明朝灭亡。

其实都是后来人写的拆字游戏,正史从来没有说过烧饼歌是刘伯温所写,而且烧饼歌里的拆字句子很多都是硬凑的,估计不知道是清末或者民国的哪个秀才写的,文采也不怎么好,和大才子刘伯温的身份不能匹配。其实就像《推背图》一样,都是后来人强行的解释,并不能预测后事,都是事后诸葛亮而已。刘伯温连一个胡惟庸都摆不平,最后还被胡下毒毒死了,自己的运势都预测不了,何谈预测几百年后的事。

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是否可以长久?刘伯温说,吾主万子万孙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而刘伯温当时对朱元璋回答所说的“万子万孙”是指万历皇帝的儿子儿孙。

刘伯温预测明王朝迁都

刘伯温是明朝第一高人,精通医卜星相,天文地理,所以朱元璋每当有什么事大都要问一下刘伯温。早在修建南京都城时,朱元璋让刘伯温选择了一处风水宝地,好让大明王朝长久兴盛。这天朱元璋要刘伯温选择一个地方作为皇宫正殿的根基。刘伯温选择了前湖,于是命人在湖边水中打一个木桩。可朱元璋看到后觉得离水太近,便命令将木桩移到离水稍远之处。刘伯温想要阻止,却又怕得罪老朱。朱元璋看到刘伯温的脸色,便问道“刘爱卿觉得不妥吗?”刘伯温说“大殿乃大明根基所在,如今木桩移动,恐怕将来我大明会迁都。”朱元璋不以为然。

刘伯温预测燕王谋反

南京都城竣工后,朱元璋带着刘伯温前往巡视。朱元璋望着美丽的亭台楼阁,雄伟坚固的城墙,护城河又宽又深,于是对刘伯温说“这都城城墙这么高大坚固,谁能攻得进来呢?”刘伯温回道“陛下所言甚是,敌人攻不进,只有燕子能够飞进来。” 果然,后来燕王造反,攻入南京。

“万子万孙”

朱元璋生性多疑,当了皇帝后又挂虑明朝能延续多少年。这天他于是又问刘伯温“刘爱卿,你精通天文地理,阴阳八卦,你算一算我大明国祚有多长呢?”刘伯温马上回答说“大明国祚悠久,万子万孙方尽!”朱元璋听了之后非常满意,心想一万个儿子,一万个孙子,应该有很多年了。其实刘伯温指的是后来“万历皇帝的儿子和孙子”。 明朝万历皇帝的儿子是泰昌皇帝,两个孙子则是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在媒山自缢死后,明朝灭亡,南明弘光帝也是万历皇帝的孙子。这就是“万子万孙”的真正寓意。刘伯温在明朝初年就预测到了明朝在何时灭亡,真是不可思议。

其实,当时对于朱元璋这样的提问,刘伯温这“万子万孙”也是挺随和的回答,然而没想到明朝后来还真有一个“万历皇帝”,这也许是偶合吧。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是否可以长久?刘伯温说,吾主万子万孙是什么意思?

刘伯温(1311~1375)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据说他能掐会算,上察天文、下晓地理、听风辨吉凶,堪比当年的诸葛亮,民间有“前生军师诸葛亮,后世军师刘伯温”之说。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有一天早上闲来无事,他想测试一下刘伯温到底有多大能耐,于是就把咬了一口烧饼扣在了玉碗里,等刘伯温进屋后,朱元璋让他猜里面是什么?

刘伯温捻着胡须掐指一算,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子丑寅卯……

不消片刻,刘伯温朗声说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朱元璋大喜,掀开碗一看果然是咬了一口的烧饼。

有人可能要问,刘伯温真的能掐会算吗?

我可以郑重的告诉大家,世界上就根本没有能够预测未来的人,古代没有,现代也没有。

古代那些“半仙们”,比如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女相师许负、三国的诸葛亮、于吉、左慈、管恪、南华仙人、许绍;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风等人,包括刘伯温在内都是人们吹出来的神人。

究其原因是古代科学不发达,对一些事根本无法解释,如天象、灾难等现象,官方总要给出一个答案吧,到后来出现了“钦天监”这一官职,所谓钦天官说的就是这类牛人。

咱们回头说刘伯温猜“扣在碗中烧饼”这件事,刘伯温装腔作势一番,其实心中在想:老朱早上喜欢吃烧饼、喝豆浆,豆浆喝完了,扣在碗里了不就是烧饼吗?

其实刘伯温是根据平时的经验推测出来的。

我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的半仙儿们,都是凭借日常积累经验来预测未来走向的,这和现在的智囊团,预测师身份差不多。

亲们千万不要相信能通过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能推测未来。准确来说,这些半仙们其实就是心理专家,他们通过察言观色判定你的心理活动,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当时朱元璋没看透刘伯温的内心世界,以为他就是一个神人。朱元璋好奇大发,于是问刘伯温明朝的国运如何?

刘伯温说:“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当时的语境来看,刘伯温说的是句奉承话,意思是说:“皇上有儿子,儿子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明朝国运千秋万代”。

当初的秦始皇也是这样想的,嬴政称帝后自诩是“始皇帝”,他想二世、三世、四世无穷无尽传下去。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秦朝二世而亡。

其实仔细想来并不奇怪,国运的长短不以个人的意志而无限延长,这不符合推陈出新、能者居之的规律。

秦朝如此,明朝也如此。

朱元璋当然和秦始皇一样往好处想,老朱可不想蝎子蜇!他认为刘伯温说的是朱家天下会子子孙孙传下去,其实刘伯温说的不是这意思。

刘伯温说的“万子万孙”的意思指:明朝到万历子孙这一辈就灭亡了。

事后历史证明果不其然,到了明万历期间,由于朱翊君(万历)28年不上朝,当时好多朝廷大臣都不认识皇上,朝政废弛,各种机构不能正常运转,这就造成了国家的衰败。

万历驾崩后,他的儿子朱常洛继承皇位,这货有福无命享受,继位一个月因吃“红丸”命丧黄泉。

朱常洛死后由他的长子朱由校继位,也就是万历的孙子。

朱由校这货不务正业,不是想法搞好国家,而是闷头钻研起了木工活,国家大权下放给了太监魏忠贤,老魏把持朝政,搞的国家满目疮痍。

朱由校做了7年的皇帝就挂了,接下来谁来继承皇位出现了问题,原来朱由校没儿子。

严格来说朱由校有三个儿子,但出生不久就都死了,到后来他和乳母客氏相好,客氏是个狠毒且捻酸吃醋之人,凡是朱由校宠幸的妃子怀孕后,都被客氏整流产,所以年纪轻轻的朱由校无子接位。

根据传统宗法继承制,如果无子继承,接下来的是“兄终弟及”,于是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继承了皇位,朱由检就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明朝灭亡就是亡在崇祯手上,崇祯也是万历的孙子。

综上所述,我不知道历史是迎合了刘伯温的谶语,还是刘伯温确实很牛逼推测到了明朝亡在万历子孙手上?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朱元璋确实没有想到他的子子孙孙如此昏庸无能。

文/秉烛读春秋

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是否可以长久?刘伯温说,吾主万子万孙是什么意思?

有一部电影叫《2012》,这部由美国著名导演艾默里奇推出的一部灾难大片,给观众呈现了世界末日来临之时突发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恐怖场面。

根据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就是世界末日,玛雅的历法就是到这天为止,有了这个预言,再加上这部灾难片的推出是在2009年那一年,地球上的人们,大多都是在诚惶诚恐中渡过的,很多人甚至开始挥霍,怕到时候人死了钱没花了。

结果就不用说了,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事实证明,这个预言是子虚乌有。

和玛雅预言一样,中国也有很多预言,比较著名的有,诸葛亮的《马前课》,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推背图》,以及刘伯温的《烧饼歌》,前两个都是根据易经八卦,推算出来的,而《烧饼歌》,据说是刘伯温信手拈来,但无论哪一个,预示将来的事情,都出奇的准。

这个题目中所说的问题,其实就是《烧饼歌》中所表达的内容。

朱元璋是草根平民出身,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化过缘,是正儿八经过穷日子长大的,后来即便是当了皇帝,生活也非常简朴,早餐依然是喝稀粥、吃烧饼。

有一天,他正在吃烧饼的时候,刘伯温前来觐见,因为刘伯温一直以能掐会算著称,朱元璋便想考一考他,便将咬了一口的烧饼,用碗盖起来,让他猜碗里是啥,刘伯温眯着眼睛捋着胡须,略一思量,立即猜出了里面是烧饼,还念出两句顺口溜:半似日来半似月,但被金龙咬出缺。

朱元璋没有想到,刘伯温竟如此神奇,竟然一猜便中,于是就问他,大明王朝是否可以长久?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可有一定的难度,搞不好就有可能掉脑袋,俗话说,叫伴君如伴虎,前一分钟龙颜大悦,可能把你当哥们看待,让你畅所欲言,后一分钟你若说出他不爱听的,他龙颜震怒,你就可能有杀身之祸,还有可能被灭满门、诛九族。

生死就在一瞬间,刘伯温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思量再三,一个烧饼歌就这样诞生了。 烧饼歌的内容,就是你来问呀我来答,以朱元璋发问,刘伯温来回答的形式,回答了在朱元璋之后,可能会发生的大事,从朱棣的燕子造反,直至孙中山建立民国,运用了拆字、并字、引申、比喻等手法,让人看起来一团雾水,没有既成事实之前,谁看谁懵逼,等到事实来临了,才让人恍然大悟,夸他算得准,真是高深莫测。

但朱元璋可不是这么好胡弄的,刘伯温在他面前,整那些晦涩难懂的玩意,肯定过不了关,于是他就让刘伯温,别在那拽那些没用的词,给他说他能听懂的人话。

以刘伯温能耐,当然能算出,明朝只能坚持276年,但如果实事求是地说出来,朱元璋一恼火,他的老命肯定就得交待,于是他灵机一动,告诉朱元璋,老朱家肯定会有万子万孙。

万子万孙的意思,有人解释说,这是指明朝将亡于万历皇帝的儿子和孙子,这显然是瞎猜测、乱联系,刘伯温这样回答,其实是在耍滑头。

朱元璋有万子万孙,那还不是很正常的事嘛,但能不能保住江山,让大明王朝延续下去,那就不一定了,其实,即便朱元璋不是皇帝,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要有万子万孙,几千年繁衍下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刘伯温这样巧妙地回答,既达到了让朱元璋满意的目的,又没有为迎合圣意、刻意撒谎,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

当然,话说回来,朱元璋一人就能生几十个儿子,每个儿子也都拼命的致力于造人运动,反正有朝廷供养嘛,到了明朝末年,仅仅才过了200多年,这些皇子皇孙的数量恐怕有数以百万计。而这,已经是远远突破刘伯温多当年的乐观考量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