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自身清廉,却为何用公款请客送礼?

不光是请客,送礼也是公款,但是我们不能说曾国藩就是贪官。

实际上,曾国藩不但不贪,还是个大清官。他在老家的房子,虽然要比普通老百姓要好,但顶多算是面积略微大一点的普通住宅而已,与他身份十分不匹配。而且曾国藩死后仅仅给家人留了2万两白银,这对于一个封疆大吏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据说他晚上从来不吃肉,平时吃饭也十分简单,生活也非常自律。而且在曾国藩晚年的时候,虽然官至两江总督,但是他的衣服、鞋子和袜子都是家里人做的,穿坏了还要修修补补再继续穿。

“两江总督”是封疆大吏,可是个肥差,可是曾国藩显然干得“不好”,他不仅没有捞钱,还把自己的俸禄给填了进去。据曾国藩的孙女曾纪芬回忆: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期间,她在乡下居住的母亲手里居然没有零钱可用。

有一次,一个叫做戈登的外国人来拜见曾国藩。戈登见曾国藩的官服十分破旧,上面还有油渍,便问曾国藩,大清的官员都这么穷酸吗?搞得曾国藩十分尴尬。所以说,连曾国藩自己都没什么钱,他的女儿没有零花钱用也就不足为怪了。

据学者孟泽研究,曾国藩的这种自我约束能力,以及保持与百姓相同的简朴生活方式,是他位极人臣的原因之一。但是这并不代表曾国藩就是海瑞那样仅仅是一个让人膜拜的道德模范。

水至清则无鱼,在清末那个浑浊的官场,如果不懂得适当的人情世故,哪怕你是两江总督,也是办不成什么事的。可是,现在我们都知道,曾国藩为官颇有功绩,一个清官是如何办到的呢?这就与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有关了。

“处此乱世,愈穷愈好”,“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

这是曾国藩对于钱财的态度,他对这些身外之物看得十分淡然,但他也绝不是个死板之人。曾国藩曾研究过海瑞,他觉得海瑞确实一尘不染,但是为人做事处处碰壁,尽毕生没干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能当个精神榜样,这是不太可取的。

所以在曾国藩的字典里,只要能做成事,不必拘泥于小节。

具体说来就是,对于官场的潜规则,曾国藩也是十分尊重的,无法改变它,那就利用好它。在曾国藩晚年,他在两江总督的任上,为了做成一件事,他经常拿公款请客吃饭,还用公款给人送礼。他不在乎这些,只要能为国家办成事,这些钱是值得的。

所以,曾国藩应该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按照现代学者的说法,他是一个“非典型清官”,因为他没有贪污受贿,但他挪用了公款,只不过这些公款都用在“公务”上了,并非被他自己私吞。

△曾国藩老家

一个王朝的毁灭,往往是从一个“贪”字开始的。曾国藩的所有努力,无非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补天”之人,可是一人之力又能如何呢?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参与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