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同治帝和他的皇后阿鲁特氏真可谓是一堆苦命的鸳鸯,都是受尽慈禧太后的欺凌,最后双双早逝。惠陵就是同治帝和阿鲁特氏合葬的陵墓,位于景陵东南三公里处。
同治帝是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唯一的儿子,咸丰皇帝去世之后,年仅5岁的同治帝继位。但是同治帝一继位就成为傀儡,因为慈禧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将咸丰皇帝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斩尽杀绝,与慈安太后搞起了垂帘听政。
直到同治帝17的时候,慈禧太后才撤帘,在表面上将全力交还给同治帝。可是同治帝命薄,仅仅亲政两年,还没来得急大展拳脚的时候就因病逝世,年仅19岁。
同治帝17岁的时候,他娶了比自己大两岁的阿鲁特氏为皇后。阿鲁特氏的祖父是大学士赛尚阿,正蓝旗人;而她的外祖父则是八大顾命大臣之一的郑亲王瑞华。瑞华生前素来与慈禧不对付,后来在“辛酉政变”中被慈禧以“专横跋扈”的罪名赐死。
所以慈禧向来不喜欢阿鲁特氏,只是因为碍于慈安太后的面子,才勉强同意她与同治帝的婚事。而慈禧太后更看好的富察氏则成为了同治帝的惠妃,后来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富察氏被封为象征着副皇后皇贵妃,是为淑慎皇贵妃。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清朝不轻易册封皇贵妃,慈禧这一举动明显针对阿鲁特氏,可见阿鲁特氏在宫中的日子并不好过。
而且,阿鲁特氏在宫中和慈禧太后的关系不怎么好,因为阿鲁特氏和慈安太后有表亲关系,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在私底下也有许多明争暗斗。所以在这段关系当中,受伤最深的自然只有阿鲁特氏了。
同治帝死后不到三个月,阿鲁特氏就因为受不了宫中的生活而吞金自杀。
由于同治皇帝生前并没有来得急为自己建造陵墓,所以惠陵是光绪皇帝下旨建造的。整个陵墓的建造时间为三年零一个月,花费白银四百三十六万两,可见其规格之高。这也直接导致了惠陵后来被盗,国家不得不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但是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同治帝的尸身早已经腐烂,而阿鲁特氏的尸体则不腐,这是为什么呢?
据现代科学研究,同治帝是死于天花而不是梅毒。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同治帝生前因为压抑,常常出宫寻花问柳,结果感染梅毒,不幸英年早逝。这个说法甚至被很多文学、影视作品所采纳,结果搞得同治帝的名声很臭。
事实上,清朝皇帝是很难出宫了,因为皇宫制度森严,皇帝也不可以随意违背;再者,出于安全考虑,皇帝也不会擅自出宫,除非是出巡、祭祀或者征战。
所以,同治帝得梅毒这件事是站不住脚跟的。但是不管是梅毒还是天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身体很容易腐败,不容易做防腐处理。相比于阿鲁特氏的尸体保存完整,这就可以理解了。
而阿鲁特氏的尸体之所以保存完整,这很可能与其吞金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所说的金可能不是黄金,很可能是水银之类的东西。水银确实有杀菌防腐败的功能,但是也不能确保尸身完全不腐。阿鲁特氏很有可能是在死后被处理过了,所以尸体才能保存完整。
但是这个都只是推测,因为就目前的科学技水平,我们还没办法了解到古人完整的防腐技术,所以现在许多的尸体不腐之谜还都没有被完全破解。
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同治皇帝和他的皇后孝哲皇后都非常短命,但是,在他们下葬的清惠陵被盗墓贼打开以后,二人的尸体保存完整度却天差地别,同治皇帝只剩下了一副枯骨,孝哲皇后却栩栩如生。
按说,孝哲皇后也只是比同治皇帝晚死了两个多月,为什么她仍旧尸身不腐,同治帝却只剩枯骨?
同治皇帝娶孝哲皇后,不得慈禧太后欢心,二人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淫威下,各个郁郁寡欢,心情郁闷,也是他们早死的原因之一。同治皇帝是咸丰帝和慈禧太后唯一的儿子,咸丰帝死后继位,但是,因为同治帝当时年龄尚幼,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想把持朝政,结果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夺取清朝大权。
而后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同治皇帝就是在自己母亲慈禧太后的淫威下长大的,所以生性懦弱。
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十七岁,举行大婚,娶了大学士赛尚阿孙女,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阿鲁特氏为皇后,是为后来的孝哲皇后,但是,端华是顾命八大臣之一,跟慈禧太后是政敌,所以慈禧太后对孝哲皇后素来不喜欢。
只是阿鲁特氏得到慈安太后的支持,才当上皇后的,慈禧太后喜欢的则是富察氏,富察氏最后被封慧妃。
按照惯例,皇帝大婚之后,就应该谈亲政的事了。
当年小皇帝康熙被功臣鳌拜欺负,太皇太后孝庄就是这么操作的,先让康熙娶了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为皇后,然后由索尼等支持康熙亲政,打压鳌拜。
终于,在慈禧太后以各种理由拖延同治亲政的情况下,小皇帝同治还是大婚了,大婚后的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终于亲政。
同治皇帝得重病而死,有说天花的,有说梅毒的,总之,死后尸体迅速腐烂。然而,小皇帝同治,在深宫豢养太久,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下生活太久,所以心情总是特别不好。
据野史记载,同治皇帝由于慈禧太后的高压,导致染上了很多坏毛病,比如喜欢演京剧,比如出宫嫖妓。
关于京剧,据传慈禧太后喜欢看京剧里面的淫剧,而且堂而皇之地在后宫上演,作为一个寡妇,守妇道方面,慈禧太后远远不如慈安太后守得紧密。当然,谁让她们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呢?
有时候,清宫上演淫剧,此时自然少不了小皇帝同治,甚至有的淫剧太过了,同治皇帝还要上台演一个角色,把那些淫秽的台词和剧情都给省略了,搞得慈禧太后也不好意思。
清人记载,同治皇帝还有出宫嫖妓的恶行,一般只带两个小太监,不让别人知道。
当时的北京城,有很多明目张胆的妓院,但是,同治皇帝毕竟是微服出宫怀柔天下的,不敢去那种地方,怕人认出来,只敢去一些犄角旮旯。
这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是些暗门子,也就是个人搞的。所谓暗门子,就是一两个人单做生意,规模跟八大胡同那种有名的青楼没法比。
星爷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就恶搞过同治皇帝,包龙星还得到过一条皇帝的龙内裤。
因此,民间传闻,同治皇帝得了梅毒,甚至后来有西方的一些医啊生,也说同治得了梅毒。
野史可不可信,大家自己判断。
但是,根据清代的档案,同治帝得的病是天花。关于是同治帝得的是天花还是梅毒,一直很有争议。同治帝得梅毒的说法,一般多见于野史,比如有一个出了名的清宫野史《清代野记》,就说同治帝得的是梅毒。
《清代野记》记载了很多清宫的事,我看八成都是假的。
关于同治帝得梅毒的事,这部野史说:
久之毒发,始犹不觉,继而见于面盎于背,传太医院治之。太医院一见大惊,知为淫毒,而不敢言,反请命慈禧是何病症。慈禧传旨曰:“恐天花耳。”遂以治痘药治之,不效。帝躁怒,骂曰:“我非患天花,何得以天花治!”太医奏曰:“太后命也。”帝乃不言,恨恨而已。将死之前数日,下部溃烂,臭不可闻,至洞见腰贤而死。说得真是有鼻子有眼的。
关于同治帝得天花,清代档案《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记载了同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它证明了载淳最后死于天花。
无论同治帝得哪种病死的,天花还是梅毒,这两种病都有一个特点,身体迅速腐烂。这也许就是同治死后,身体只剩下一副枯骨的原因。
孝哲皇后的死因,以及身体不腐的原因。孝哲皇后在历史的记载中算的上一个贤后,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笔记,都对她多有称赞,但是,她由于不得慈禧太后喜欢,遭到记恨,在同治死后两个月,就郁郁寡欢而死。
有的人说她是吞金殉情而死,有的人说她心情郁闷绝食而死,还有人说她是自责而死。
比如,关于她自责而死的,有这么一个记载。说同治帝病重期间,仍旧沉溺于女色,想要临幸一个他宠爱的后妃。
但是按照清宫的制度,后宫妃子侍寝,要经过皇后的俯允才行,必须有皇后本人的钤印和谕旨,该后妃才能侍寝。
同治帝由于已经得病,孝哲皇后就停了后宫妃嫔的侍寝,同治帝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孝哲皇后。同治跟孝哲皇后本来也是恩爱小夫妻,孝哲皇后被哀求不过,同意了让该妃子侍寝。
结果这天晚上同治帝纵欲无度,本来就重病缠身的同治帝病上加病,第二天早晨就快不行了。经过治疗无效死亡。
因为这次的侍寝,孝哲皇后一直自责,郁郁寡欢,两个月后也随同治帝而去。
无论孝哲皇后是吞金而死还是绝食而死,这对于她死后的尸体保护其实都有一定作用。
吞金而死,据说金属可以杀死部分细菌,绝食而死,因为肠胃中没有食物,也延缓了细菌的滋生。再加上清朝皇家对于帝后死后的尸体防腐和各种保存方法,以及棺椁能隔绝细菌,等等这些因素,从而孝哲皇后的尸体在近百年之后,还能栩栩如生。
相比之下,同治皇帝生前已经尸体腐烂,死后再怎么保护,已经无济于事了。
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在清朝入关后的九位皇帝中,同治皇帝比较例外,他是死后才对陵寝进行选址。惠陵耗资四百多万两白银,历经三年修建完成。同治驾崩七十多天后,其皇后阿鲁特氏也因病去世。四年之后,同治与皇后葬入清惠陵地宫。
同治皇帝,六岁即位,在位十三年。他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即位当年,慈禧就联合慈安和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将辅政八大臣革职拿问。至此,两宫皇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辅助同治皇帝来处理朝政。
同治的十三年皇帝生涯中,有十二年是处于两宫太后的掌控之下。然而,同治朝却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与其说这是两宫太后与同治的功劳,倒不如说同治朝碰上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治的一生也可以说是很不幸的。
慈禧在同治十七岁时才为他举行婚礼,首先在皇后的选择上,同治与慈禧就发生了不小的冲突。慈安提议以阿鲁特氏为皇后,而慈禧主张以富察氏为皇后。显然同治更喜欢前者,最终也如愿以偿,阿鲁特氏被封为皇后。
大婚之后,便意味着亲政的开始。可惜的是,同治皇帝亲政才一年多,便因病去世,年仅十九岁。对于同治的死,清宫档案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在民间还是流传着不少的说法的,有死于天花、梅毒、疥疮等说法。
当从同治的用药记载来看,他应该是死于天花。同治死后,阿鲁特氏便一病不起。说同治可怜,其实最可怜的要数皇后阿鲁特氏,她算得上是大清最可怜的皇后。同治活着的时候,她一直被慈禧虐待,根本没有什么尊严。
阿鲁特氏并不是慈禧认为的皇后最佳人选,但她却是同治最喜欢的嫔妃。看着得不到宠爱的慧妃,慈禧经常对同治的私生活指手划脚。同治死后,阿鲁特氏被光绪封为嘉顺皇后。小叔子是皇帝,嫂子是皇后,确实不多见。
阿鲁特氏在这种羞辱下一病不起,两个多月后被慈禧赐死,当时她已经怀有同治皇帝的孩子。关于阿鲁特氏的死,说法也是很多,有吞金、绝食、吞大烟、服毒等说法。其中以吞金流传最广,最起码民间都这么认为。
三年后,同治皇帝与皇后阿鲁特氏被葬入清惠陵。1945年,也就是同治皇帝驾崩七十年后,清东陵第二次被大规模盗掘。土匪王绍义率众盗掘了康熙的景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和慈安的陵墓,疯狂程度堪比孙殿英。
惠陵的地宫大门被打开,盗匪们用斧头劈开棺椁,将同治皇帝从內棺中拖出来,倒了一辈子霉的同治皇帝此时只剩一把枯骨。盗匪们将金银财宝抢夺一空,扬长而去。 后来有三百多盗匪被缉拿归案,有六名匪首被枪毙。
惠陵被盗后,由于东陵当时无人管理,盗洞口一直到七年后才被堵上。据说当地许多百姓都到地宫里看过,有人说惠陵地宫皇后阿鲁特氏的尸体没有腐烂,面目如生。她浑身衣服全被扒光,肚子也被剖开,肠子流了一地。
阿鲁特氏为何会遭此劫难?当时民间盛传皇后阿鲁特氏是吞金死的,盗匪们为取出她体内的金子,便将阿鲁特氏的肠子从头撸到尾。据当时参与调查的人讲,惠陵地宫过道空空荡荡,走进到最里面,看到两具棺椁。
同治皇帝居右,只剩一把骨头,也没有什么衣物。皇后阿鲁特氏居左边,阿鲁特氏的尸体没烂,有长发,无衣服,俯身躺在棺内,棺前还有黄色的丝织碎片。洞口被调查人员临时堵上,两三天后,就有人报告说皇后被剖腹部。
皇后阿鲁特氏为何70年尸身未腐?众所周知,尸体防腐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哪个朝代都不能保证皇帝、皇后下葬后尸身不会腐烂,或者说能防腐多少年。从古代的防腐手段来看,无非就是从尸身和棺木两方面着手,同样的处理方法,但会因环境和尸身差异得到不同结果。
同治和阿鲁特氏便是这样的情况,从清东陵被盗的情况来看,慈禧的定东陵是在其死亡二十年后被盗的,当时慈禧也是尸身未腐。虽然死后两百多年的康熙只剩骨头,但他的地宫中也有一位尸身完整的嫔妃。
由此可知,清朝时期的防腐手段已经非常高明,按照常理来分析,这些做过防腐处理的帝后尸身,保存几十年应该问题不大,前提尸身完好,至于具体能保存多少年,这个肯定是没有定论的。因此,阿鲁特氏尸身70年未腐,可能也算正常吧。
无非就是当时尸身内脏没有腐烂,清理比较完整,最主要的是棺椁密封的比较好。还有可能与当时的自然环境也有很大关系,比如,温度、湿度等。那么问题来了,同治皇帝为何只剩一把骨头?
说来也奇怪,同治与阿鲁特氏同年去世,也是同年葬入清惠陵,尸身的防腐处理也应该是一样的,为何一个会腐烂,而另一个却未腐?其实这就与同治死前得的病有很大的关系了,不论是天花、梅毒还是疥疮,都有同样的皮肤溃烂症状。
这些病一旦到了晚期,基本上都会出现身体大面积的溃烂,内脏也会因细菌的侵蚀而加速腐烂。换句话说,同治在死亡前就已出现腐烂症状,死后的防腐除了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综上,阿鲁特氏70年尸身不腐,也算是正常吧,毕竟康熙地宫中还有一个两百多年尸身不腐的人存在。同治的过早腐烂,显得阿鲁特氏就有些“特殊”了。
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同治皇帝,在清朝皇帝中,有些名气,因为在清朝历史上,除了著名康乾盛世之外,知名度很高的就是同治中兴。历史上,也习惯性把同治在位的十三年,称为同治中兴。
虽然同治皇帝顶着这么大的一个光环,但这个光环跟这个皇帝似乎关系并不大,同治死的时候,只有十九岁。
也就是说,他六岁就当了皇帝,虽然后来也亲政了,但慈禧太后依然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所以,同治皇帝,依然是个傀儡而已。
这个傀儡皇帝,在位的十三年间,清朝的确出现了中兴局面,首先,太平天国平定;其次,洋务运动开始,中国最早的总理衙门出现,最早一批留学生出现,这些的确让清朝有了回光返照的感觉。
但这种荣耀,并没有给年轻的同治皇帝带来多少安慰,上面有个很霸道,而且很想要管事的老佛爷,虽然他贵为天子,也不得不仰人鼻息。
所以对于同治皇帝来说,这些国家大事以及荣耀,既然和自己无关,也就不愿意多问。
于是,他开始很喜欢享乐,很喜欢玩,很喜欢奢侈享受。这俨然是一个昏君的做派。更让后世觉得荒唐的是,根据野史的记载,同治还很喜欢逛八大胡同。
听过郭德纲于谦相声的人都知道,郭德纲没少损过于谦,尤其说过八大胡同问题。
在清朝的北京城,八大胡同是清朝的风月场所,这种寻花问柳之地,一个皇帝整天去,简直荒唐至极。
在清朝,皇帝虽然坐拥后宫佳丽,是不能够乱搞的,这一点涉及到很多政治问题,更多出了例如在哪个妃子身上播撒龙种,最符合政治利益一类无聊的问题,珍妃娘娘的悲剧,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无聊问题的体现。
但在当时,却关系到国体问题的大事,所以同治皇帝不喜欢后宫的佳丽,厌倦了尔虞我诈的宫斗生活,在他看来还是八大胡同更刺激一些。
在野史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那就是,同治皇帝留恋风月场所,居然一不小心中了招,染了花柳病。
而且,野史上对于同治的死,也是写的非常不客气。因为他得了花柳病,所以,他死的时候,敏感地方都已经烂了,可以说惨不忍睹。
这个野史,很可能是对同治皇帝的一种抹黑,但,当同治皇帝的坟墓挖开之后,发现了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同样都是埋在一个地方,同治的尸体,已经化成白骨,他的皇后的尸体,保存的相对还是完好的。
这似乎证实了,野史中,那些有些恶心的描述。
换句话说,同治皇帝不是正常死亡,他死的时候,身子已经开始腐烂,因此埋在土里,即使空气完全隔绝,可以保证尸体可以长时间不腐烂,但如果埋进坟墓里,已经是开始腐烂的尸体,那依照古代有限的防腐技术看,是不可能很好保存尸体的。
当然,同治皇帝的死,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种是死于天花,一种是死于一种罕见的毒瘤。
这两种,死相都不会很美观,而且很多史料也记载,无论同治皇帝死于花柳、天花,还是毒瘤,相同的是,同治皇帝在死的时候,身子的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溃烂。
而这三种疾病,都在当时是绝症,而且这三种病,严重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出现皮肤溃烂的现象。
在下葬过程中,因为这些罕见的疾病,一定不可能很仔细的装敛尸体,甚至很可能很草率的就埋了。
所以,同治死时已经有了腐败迹象,没有近一步进行防腐措施,他的尸体高度腐烂,也是合情合理的情况。而同治的孝哲皇后的尸体相对完好,依旧尸身不腐烂,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在同治皇帝坟墓里发现,同治皇帝的尸体已经化成残骸,和他一起下葬的皇后,尸体却保持的很好。我想,这和同治死时,身体已经开始溃烂,有着很大联系。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同治是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的亲儿子,在位十三年,于1874年驾崩。
同治的皇后是蒙古状元崇绮的女儿,叫阿鲁特氏,据说慈禧是想让富察氏给同治当皇后的,可同治没有听老妈的,坚持立阿鲁特氏为后。 阿鲁特氏与同治大婚后,她和慈禧的关系一直不好。
阿鲁特氏
据说慈禧有一次喊她去看戏,她没有去,慈禧认为阿鲁特氏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更加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了。
同治驾崩后,阿鲁特氏在宫里的遭遇可想而知。特别是慈禧立光绪为帝后,阿鲁特氏这个孝哲毅皇后日子更不好过了,整日以泪洗面。
慈禧就说既然皇帝死了,皇后这么悲伤,那就让皇后随大行皇帝去吧!果真,过了几天,孝哲毅皇后就去世了。死后与同治一起葬于惠陵。
同治帝木偶:
关于阿鲁特氏的死,有几种说法,有说是绝食的,有说是上吊的,有说是吞金的,总之是自杀是可以肯定的。 清朝灭亡后,由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很多土匪强盗就把发财的目光瞄准了古墓。
最有名的是孙殿英盗挖清东陵了。当时孙殿英在慈禧和乾隆的墓中挖出了数不清的金银财宝,也让很多盗墓者眼冒红光。
1945年,以王绍义为首的一伙土匪悄悄的摸到清东陵附近。他们用重金贿赂了部份干部,先后盗挖了康熙的景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和慈安陵,给东陵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这伙盗贼用手榴弹炸开了惠陵的墓门,进去打开了同治的棺椁,随后又打开了皇后阿鲁特氏的棺椁。没想到阿鲁特氏棺内不仅没有臭味,而且尸体也没有腐烂。土匪们为了她身上的衣服都一件件扒下来。
因为当时传言皇后是吞金而死,他们还残忍的将她开膛破肚寻找金子。后来盗墓贼被抓获并执行了死刑。 为什么葬在同一个陵寝,同治和阿鲁特氏两人的尸体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尸体,到今天都保留完好,比如著名的马王堆辛追女尸,还有新疆“小河公主”都是千年不腐。 一般的解释是由于棺材里面的棺液具有特殊的成分,这些成分使得古尸能够千年不腐。
要么就是古代存在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药物配方,通过将这些配方应用在古尸的尸体上,这样就能够使得尸体能够千年不腐。
再要么就是由于埋得较深,使得空气以及细菌等难以接触到尸体,加上棺木周围的保护材料,能够更使尸体不腐。
可是同治和阿鲁特氏是在同一个陵寝里面,埋葬的深度一致,里面的空气也一致,要说用药水,没理由阿鲁特氏抹了不腐的药水,而同治不抹,这是说不通的。
所以,孝哲毅皇后尸身不腐之谜,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答案。也许是她死时心有怨恨,这口气支撑着她尸身不腐吧?
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这个皇后是个苦命的皇后,死后竟然因为一个传闻,被盗匪解剖了
同治帝死于同治13年(1874年)12月初5,十几天后,慈禧太后加封同治帝的孝哲毅皇后为“嘉顺皇后”。一年后,孝哲毅皇后也死了。年仅22岁。也是个苦命的皇后。
1945年,同治帝和皇后的惠陵被土匪盗掘,土匪到处寻宝,棺木里的同治皇帝被捣鼓的只剩下一把骨头,皇后也被土匪剖腹,肠子流了一地。土匪为何要剖腹皇后,撸了她的肠子呢?
官方说,皇后觉得丈夫同治帝去世后,慈禧太后立了同治帝的堂弟载湉(光绪皇帝)为皇位继承人,孝哲毅皇后顿时觉得最大的靠山没有了,生路渺茫,于是走向了绝路。
关于孝哲毅皇后的死因,一直是个谜。民间却有很多传闻。1、官方说是病死,说,同治皇帝死后,皇后一直悲痛欲绝,身体不支。死因非常含糊不清。
2、吞金子而死。(民间最流行的死因,这也是后来1945年土匪盗掘她的陵墓的直接原因)
3、绝食而亡。
4、吃鸦片而亡。
5、服毒而死。
以上的5中死因都是传闻,并不可信。孝哲毅皇后到底是怎么死的,至今还是一个谜。(孝哲毅皇后)
第二次清东陵大盗案!虽然皇后的死因是传闻,特别是第二种“吞金子而死”,但是坏人听见了,就以了歹心!于是就有了以下的第二次清东陵大盗案。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于是很多土匪趁着这次政权交接的慌乱时期,聚集在河北唐山的清东陵,预谋盗掘皇室陵墓。(同治皇帝)
盗匪相信皇后是“吞金而死”的,于是解剖了皇后的肚子,撸了她的肠子找金子当时的清东陵正处于无人看管的时期,清东陵里的惠陵就是这样被残忍地盗掘了,场面十分惨烈。这些盗墓的土匪进入了惠陵后,听说地宫里的皇后是“吞金而死的”,于是他们为了找到被皇后吞下的金子,硬生生地将皇后的肚子解剖了,并且将她的肠子捞出来全部撸了一遍,至于土匪们有无找到金字,我们不得而知。(惠陵全景图)
惠陵被盗后,盗洞长期敞着,当地许多百姓钻进地宫里亲眼看见地宫里那位娘娘的尸体一点儿未烂,面目如生,浑身被扒得精光,肚子被剖开,肠子流了一地。社会上都传说这位娘娘是吞金死的,盗匪们为了找金子,把娘娘的肠子从头到尾擔了一遍。至于找到金子与香,不得而知。
惠陵被盗后,石门长期处于打开的状态。后来有人又进了惠陵,但是里面已经没有什么宝贝了,几乎一无所有,他们只看到了两幅棺材,一副是同治皇帝的,另一幅就是孝哲毅皇后的。(惠陵)
同治帝的棺材里竟然只剩下一把骨头了,连一件像样的衣物都没有了。孝哲毅皇后的棺材里,尸体还没有腐烂,但是身上的衣物被扒光了,趴在棺材里面。孝哲毅皇后与同治皇帝是同时入葬惠陵的,没想到在1945年被土匪盗掘,最后只剩下一把骨头。
至于孝哲毅皇后的尸身为何没有腐烂,还有,清东陵裕陵的令妃尸体被后人发现时,也是没有腐烂,栩栩如生的。这两具著名的女尸体为何没有腐烂,至今是两个不解之谜!文图:搞史人
欢迎关注,若有谬误,烦请指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