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在39岁离世时,为什么要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呢?

1646年隆武政权覆灭之后,郑成功远走金门招兵买马,继续与清朝对抗,并很快在金门等地站稳脚跟。

1649年,郑成功奉永历帝朱由榔为明朝正朔,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王”,让其总揽抗清事务。

从1649年到1661年这十数年间,郑成功与清朝军队虽互有胜负,但总体处于相持阶段。郑成功受制于兵力短缺和粮草不济,一直无法在战争中占据主动。

在部下何斌的建议下,郑成功决定攻打荷兰人占领的台湾,以台湾作为后勤补养地,来解决郑成功军队的后勤问题。

1661年4月,郑成功率领二万五千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船出征台湾,留下他的儿子郑经防守厦门。

郑经当时年仅十九岁,是郑成功的嫡妻董氏的儿子,也是郑成功的嫡长子。郑经的妻子是明朝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嫡亲孙女,虽然这门亲事门当户对,但是也有很强的政治联姻的意味在里面,反正两人婚后关系不大和睦。

就在郑成功出征台湾前不久,郑经与其四弟郑睿的乳母陈昭娘私通。郑成功在攻下台湾之后,陈昭娘为郑经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郑克臧。

古代乳母既母,与之私通是乱伦之举。本来郑经想隐瞒此事,便写信给郑成功,说是自己的侍妾生下了一个儿子。郑成功很高兴,派人赏赐了很多财物给郑经。

但是这事很快就被大臣们知道了,他们对郑经乱伦的行为很不齿,有人就给郑成功告郑经的黑状。最要命的是,郑经妻子唐氏的祖父唐显悦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写信给郑成功指责他治家无方,纵容自己的儿子乱伦,不配作为治理一方的大明延平王。

郑成功暴怒,命他的哥哥郑泰到厦门斩杀他的嫡妻董氏、长子郑经和长孙郑克臧。郑泰不从,他对郑成功说,夫人和少主怎么能杀呢?然后他又建议郑成功只杀了陈昭娘和郑克臧了事。郑成功不同意,郑泰竟联合众将抗命。

当时正值多事之秋,台湾刚刚平定,百废待兴,郑成功事务繁忙。而且那个时候郑芝龙在北京被杀和朱由榔命丧缅甸的消息也前后传来,郑成功急火攻心,竟一病不起。

1662年五月初八,郑成功急病发作而亡。

在郑成功死前他曾大喊无颜在地下面对先帝,然后用手抓破自己脸,用嘴咬破自己的手指,之后就死了,死时仅仅才三十九岁。

于是,斩杀董氏、郑经和郑克臧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郑成功死后,驻扎在台湾的郑军拥护郑成功的弟弟郑袭为主,许多在厦门的官员因为郑经的乱伦事件也十分反对郑经,纷纷倒向郑袭。郑经则在厦门自称延平王,召集自己的拥护者发动政变,攻下台湾。

郑经控制台湾之后,仍沿用永历年号,但实际上延平王并非世袭,所以他自称延平王是不合法的。但不管怎么说,他是台湾的实际控制者,也是当时清朝反清复明的总头领。

郑经之母董氏出身名门,在来到台湾之后俨然成为“太后”,他不仅多疑,而且喜欢干政,因此与郑经常常发生矛盾。董氏对郑经乱伦之事颇有微词,她也非常不喜欢郑克臧,甚至一度不承认郑克臧是他的亲孙子。

随着董氏和郑经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后来又牵扯到郑经继承人的问题,董氏策划阴谋诛杀了郑克臧,让郑经立他的次子郑克塽为继承人。

郑经死后,郑克塽继位,被董氏逼走的施琅率清军攻打台湾。郑克塽于1683年投降清朝,被封为海澄公。郑氏其他子孙众多,大都被安排到河南河南以及山东等地居住。就此,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反清复明大计彻底失败。

郑成功在39岁离世时,为什么要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呢?

39岁英年早逝的郑成功,临终前下令杀妻杀子杀孙,正是有一段让他羞于启齿的家庭丑闻。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一生征战无数,最大的功绩,是他从荷兰人手中夺回了宝岛台湾,不仅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并且郑成功极为忠肝义胆,至死都效忠大明朝。

力求反清复明的郑成功,自然而然的被清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为了剿灭郑成功,清廷无所不用其极。

从台湾投降清廷的降将黄梧,献出了“平贼五策”,先是将沿海的居民移走,毁掉船只,意在断掉郑成功的补给,紧接着在1661年,把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杀掉,还把郑成功家的祖坟给刨了一个遍。

长期的征战,本就让郑成功身心俱疲,各种伤病在一直不断,加上父亲的惨死和祖坟被刨,急火攻心之下,一病不起。

但这并不是对郑成功最致命的,令他英年早逝,39岁就突然猝死的根本原因,则是郑家发生的一桩丑闻,也正是这桩丑闻,让他在临终前下令杀妻杀子杀孙。

郑成功长子名为郑经,是他和原配董夫人所生,郑经自小深受郑成功的宠爱,所以就养成了飞扬跋扈、无视纲常的恶习。

郑经在十九岁时,由父亲郑成功安排,娶了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乐乐为妻,唐乐乐属于那种端庄贤淑的女人,按说这也是门当户对,可偏偏,玩世不恭的郑经对自己的发妻却一点都不感冒。

但感情总要找个地方来宣泄,对妻子不感冒的郑经,却把精力放在了另一个女人身上,但是这个女人的身份,却并不是十分合适。

这个女人叫做陈娇娘,原本是郑经四弟郑睿的乳娘,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身为大哥的郑经,却和她搞在了一起。

在郑经和陈娇娘眉来眼去的时候,郑经的发妻唐乐乐就十分的不满,但并没有发作,直到后来,陈娇娘给郑经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郑克臧。

孩子出生后,郑经在思明州向父亲郑成功写信,告诉了他自己有儿子的事情,郑成功很高兴,郑家添人进口,是一件大好事,于是,郑成功以此为福兆,犒劳三军。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刚刚来到世界上的孙子,乃是自己的好儿子郑经和乳母陈娇娘乱伦所生。

郑经也不敢对他父亲说这件事,因为郑成功是一个道德观念非常强的人,他还曾经在军中颁布过一道命令,任何人如果有乱伦、通奸等行为,一经发现,直接处死。

而最终让郑成功知道这件事情的,是儿媳妇唐乐乐的爷爷,也就是原兵部尚书唐显悦,在听说这件事后,为自己的孙女感到十分的不公,愤慨之下,提笔就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

信中,唐显悦对郑经乱伦一事甚为不满,指出郑经不顾人伦,与“三父八母”中的乳母私通,这样的行为,郑成功不仅不加以惩治,反而还大肆庆祝。

在信的末尾,唐显悦还大骂郑成功道:“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

可想而知,郑成功在看到这封信后是何等的震怒,在此之前,郑成功不仅在治家还是在治军上,一向是为人表率,并且对下属要求极为严格,没想到最大的丑闻,却发生在自己家里。

震怒之余,郑成功就下令,要将发妻董夫人,连同郑经以及自己的亲孙子,一同斩杀,当然,那个陈娇娘也在被斩杀队列其中。

为什么要先杀自己的妻子呢?在郑成功看来,正是由于妻子的管教不严,以及过分溺爱,导致了郑经无法无天,不顾人伦和乳母私通,说实话,董夫人被扣上这个罪名,还真的挺冤的。

“我的妻子管教无方,杀之;我之逆子通奸,乱棍打死;乳娘陈昭娘和郑经通奸,沉海溺死,郑克臧同陈昭娘一样。”

而郑经所干的这件事情,其实在明朝并不少见,封建社会是有三父八母之说,但是陈娇娘并不是郑经的乳母,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什么重罪,而郑成功之所以下下此狠手,连自己妻子儿子孙子都要杀掉,和当时他的处境也有一定关系。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没有被杀害之前,曾多次劝说儿子郑成功投降清朝,因为他看到大明的气数已尽,与其苦苦挣扎,倒不如早做打算,但是郑成功却一直坚持抗清,回绝了父亲的请求。

不得已,郑芝龙自个投奔了清朝,但是没想到的是,为了逼迫郑成功,投降,鳌拜采取了黄梧的建议,将郑芝龙绞死。

对于父亲的被害,郑成功是十分内疚的,他认为正是他的坚持,才让父亲被清廷杀害,因此,在他心中,这种内疚和悲痛一直都存在。

同时,在收复台湾后,郑成功把全部兵力都转移到台湾,虽说占据宝岛,自成一派,但是,军队的供应和补给以及岛上的日常生活所需,却仍然需要和大陆进行贸易,并且这个贸易频次还十分的高。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康熙皇帝实行了“迁界禁海”的措施,把沿海居民统统移走,把船只统统烧毁,将台湾的补给线给彻底掐断,意图将孤悬海外的郑成功活活困死。

并且,随着南明永历帝在缅甸被吴三桂杀害,南明政权宣告灭亡,清廷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专心致志的对付郑成功,这就让他面对的压力陡然增大。

外患如此,内困也不少,由于长时间的孤悬海外,郑成功手下的将士们水土不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士兵们人心惶惶的情绪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只是安抚,结局不了根本问题。

此时的郑成功,可谓是又痛苦又忧愁。

因此,在平定台湾后,郑成功的身体越来越差,一方面是长期的征战落下的伤痛,另一方面就是内忧外患交织之下,郑成功也是着急上火。

而在正种情况下,郑经却给自己来了这一出,居然不顾三父八母的人伦,与乳母通奸,这刚好触碰到郑成功最忌讳的一点,,所以,为了这事,郑成功也是气昏了头,被怒火蒙蔽心智,连自己的夫人和儿子都要杀。

可是,命令下去了,却没人敢执行!

领命的将士们一脸懵,这事要干嘛?老子杀儿子?还要杀原配夫人?任谁看了这个命令,也不敢轻易而举的动手,万一杀了,之后说不定就也是被砍的命。

于是,将士们你推我我退你,反正就是没人去,郑成功见自己的将士竟然不听自己的命令,更是火冒三丈。

既然将士没人去,郑成功就安排了自己的堂兄郑泰前去执行这个命令,可是郑泰也不敢啊,让自己杀自己的弟媳和侄子,他真的做不到。

无奈的郑泰,最后和兵部尚书洪旭商议后得出结论,无论如何都不能杀害董夫人和世子郑经。

在郑泰等人看来,不能杀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就是郑成功这道命令极不合理,郑经犯错是事实,但是罪不至死,而郑成功却准备将妻儿老小一同杀掉,这不是一个有正常理智的人所做出的的决定。

其次,郑成功目前的身体状况是人人皆知的,说不定哪天就驾鹤西去,届时,让谁来主持大局,如果杀了郑经,去哪里找一个名正言顺的首领?

因此,郑泰等人就建议郑成功收回命令,只把陈娇娘给杀了就行了。

但是郑成功心意已决,誓要把妻子儿子孙子给杀掉,见郑泰拒不从命,震怒的郑成功又安排了一对将士,直接前往郑经所在的厦门,执行命令。

但到了这对士兵还未走到厦门,厦门就有流言说郑成功安排士兵要将厦门的将领全部杀掉,一时间人心惶惶,在这队士兵到达厦门后,镇守厦门的将领,直接将他们给囚禁起来,一群人一合计,与其等死,倒不如搏一搏。

于是,沿海的留守将领联合起来,拥立郑经为平国公,带领军队和身在台湾的郑成功公开对峙,一幅自立为王的架势。

听闻这个消息,郑成功狂怒不已,据说,他因为愤怒,几乎将自己的手指咬下来,不久,就急火攻心,卧床不起,一代民族英雄,就这样愤愤而终,享年仅三十九岁。

总结:

郑成功是不可否认的民族英雄,他在明末清初那段混乱的日子里,从荷兰人手中将台湾夺回,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是不世出的功绩。但是在处理儿子郑经这件事情上,郑成功做得确实有些过火,并且他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正是他对儿子的宠爱的放任,才让郑经干出这种荒唐事,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他的疏于管教,才让郑经犯下这个错误,而他下达的杀人命令,也确实不太合理,将士们不执行也实属正常。

郑成功在39岁离世时,为什么要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呢?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那一年,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当年的五月他就病逝了,正值39岁的英年。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他率领郑家军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是个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可是英年早逝,确实让人惋惜。

他的猝死有很多原因,比如对台湾水土不服,常年作战劳累生病。

有关资料记载,郑成功为取得粮食而发动的战争,从永历三年(1649年)算起到永历十五年(1661年),在这十三年之中一共发动了四十四次之多,可以说是相当的惊人!这还没算上北伐与和清军的攻城战斗。

但如果对他的死深究的话,君亡、父死、子乱是导致他如此年轻就去世的原因。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位商人。他们祖籍福建泉州,郑芝龙18岁时与兄弟一起到澳门的舅父黄程那里学习经商。他多才多艺,通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且热心学习剑术,还会演奏西洋乐器。

郑芝龙非常有生意头脑,后来发展成为拥有福建沿海实力最强大的武力和商业的团队首领。他的手下有数万人,经营走私与劫掠事业,横行于台湾海峡,一直往返在日本和中国之间进行贸易。

天启三年(1623年)郑芝龙奉命押送一批货前往日本。他善于结交朋友,在日本平户港登陆后,他很快就认识了一位华侨铁匠,名叫翁翊皇。郑芝龙经常到铁匠翁翊皇家走动,没过多久,便进入当地的华侨圈,成为华侨们各种社交场合的熟客。

铁匠翁翊皇有一个日籍继女田川氏,她是日本肥前平户岛主田川七左卫门的女儿,名叫田川松子,当时才17岁,正值花样年华,外貌美丽动人。俊朗潇洒的郑芝龙,第一次看到她时便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就这样,他们彼此爱慕,不久便结为夫妻。郑芝龙之前曾娶过一个妻子陈氏,因此,田川氏只能算是郑芝龙的继室。

他们结婚的第二年,便有了一个儿子,郑芝龙给他取名“福松”。“福”代表不要忘了他的家乡——福建,“松”是希望他像松柏一样,长命百岁。郑福松就是郑成功的本名。

当时日本的幕府专横跋扈,尤其对华侨进行剥削迫害。郑芝龙发起对幕府的反抗,后来走漏风声,起义失败,为了躲避风头,不得已逃到了台湾。当时郑成功刚满月,所以,郑成功一直跟母亲生活在日本,在七岁时,才由父亲接到跟前,但是当时日本不准日本女子出国,母亲就留在日本。

当时的郑芝龙已经接受明朝的安抚,做了明朝的官员。后来清朝入关,由于商人天生的敏锐觉察力,郑芝龙感觉明朝气数已尽就投奔了清朝。他每次劝说儿子郑成功投降,郑成功坚决不同意。

郑成功19岁那年,听从父亲安排成亲了。新娘是礼部侍郎董飏先的侄女,比郑成功年长一岁。其实郑成功并不十分同意这门亲事。迫于父亲安排,也只好听从。

虽然郑成功并不中意他的新娘,可是这位董夫人却是位贤慧的女子。她对丈夫的不满意一点也不怨恨、不计较,而是谦恭柔顺地侍候着郑成功。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董夫人就为郑成功生下一子,取名郑经。

后来,清政府覆灭了明朝后,明朝建立南明政权和清朝对抗。

郑芝龙、郑鸿逵、福建巡抚张肯堂在福州拥立唐王即位,即隆武帝。登基后,隆武帝大封郑氏一家:郑芝龙为平国公,郑鸿逵为定国公等。郑氏一家将相满门,而朝廷所在地的福州,早就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当时的军国大权,全都掌握在郑芝龙的手中

隆武帝非常喜欢郑成功,赐姓为朱,名为成功。从此后,郑成功掌管江西、福建军务,一心想为朝廷收复失土。

当时清朝也是势不可挡。郑成功军队海上作战有优势,陆上作战比不过清军,郑成功并没有为南明夺回江山。南京之役失败后,隆武帝自杀身亡,而李定国的西南战场也是连连败退,永历帝被清军逼到缅甸。后来永历帝被吴三桂俘虏,当年被绞死在昆明。郑成功得知永历帝的死讯后,悲愤万分。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拿郑芝龙威胁郑成功投降,郑成功拒绝后,清政府竟然砍下了郑芝龙的头,全家无一幸免,郑成功当场气的晕倒。

本就经历太多事情的郑成功,身体就已经很脆弱了。君父皆亡,使郑成功的病更加严重了。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令郑成功无法忍受的丑闻,就是他生平最痛恨的通奸、乱伦之类的事情

原来,郑成功的大儿子郑经给他生了一个孙子,取名为克臧。郑成功知道自己有了孙子,非常高兴。可是不久后他竟得知,孙子并不是郑经的原配夫人所生,而是郑经和郑家自己四弟的乳娘陈昭娘乱伦所生。

郑经的嫡妻是兵部尚书孙女唐乐乐,本来门当户对,一对才子佳人,却不曾想郑经这里出了问题。

当郑成功在福建收到亲家唐显悦的来信,信上亲家批评郑成功家教无方,如何带兵打仗治理百姓。郑成功才知道儿子干的好事。

郑成功是一个道德观念非常强的人,他曾经颁布过一道命令,凡是有人通奸的,通奸双方都要被处死。郑经这样做,完全是违背了伦理道德。郑成功万万没有想到,如此伤风败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自己的家里。知道这件事后,他急怒攻心,病情更为沉重

郑成功在外带兵打仗都是以身作则,治理严谨。郑经这一做法让郑成功脸上蒙羞,于是一气之下下了命令:

“我的妻子管教无方,杀之;我之逆子通奸,乱棍打死;乳娘陈昭娘和郑经通奸,沉海溺死,郑克臧同陈昭娘一样。”

郑成功命令虽然下了,但是没有人敢执行。

因为郑成功的妻子董氏并没有过错,郑经也是长子,而郑克臧更是郑家刚刚有的孙子。

所以郑成功的手下一直不敢轻举妄动。郑成功又急又怒,他见自己手下没人敢执行命令,于是派自己的弟弟郑泰去做。

郑泰哪里敢亲手杀自己嫂子侄子?最后对郑成功面前建议只杀掉郑经和陈昭娘就可以了。

郑成功一听,更加恼怒,手下,弟弟都不听。又派另一队人执行命令。等这队人来到厦门的时候,厦门的守将却不同意了:想杀少主,不可能的。于是就有了厦门守将集体抗命。

郑成功一看这手下人都不听自己的命令,加上父亲被清政府杀害以及自身疾病等负面因素,使得郑成功觉得自己已经在军队里失去了威信。于是郑成功急火攻心猝死在床上。

按照我们旁观者角度来看,郑成功当时应该是很多负面情绪聚在一起。丧失理智,下这道命令的时候,在我们旁人看来应该是不太可能执行的。

首先郑经是郑成功之子,有守护厦门的重任,而郑经作为长子手上肯定有自己的势力,而这些势力肯定不会让郑成功杀掉郑经。

他的情人陈昭娘、母亲董氏和儿子郑克臧更不能动。郑成功当时已经疾病缠身,谁也不知道哪天郑成功去了,作为长子的郑经就会接手父亲的工作和权势,谁要是动手杀了他身边的亲人,郑经必然会追究到底。

郑成功一生为自己信仰而战,为中国收复了台湾,他的精神和事迹让后世钦佩。只可惜郑成功到死这条命令都没能执行下去,这段家丑他也没能处理好,估计郑成功在死时都是死不瞑目。

我是历史逸事,喜欢文章点个赞吧。

郑成功在39岁离世时,为什么要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呢?

这是一桩家庭乱伦惨案,正是难堪的家庭丑闻,直接导致正值壮年的郑成功吐血身亡。

郑成功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郑成功对历史最大的功劳莫过于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

如果从郑成功所处的明朝来看,郑成功同样是一位忠君爱国、矢志不渝的忠臣,郑成功一生都在追求推翻清朝恢复明朝江山,也正是因此才被清朝统治者恨之入骨,想尽办法都要剿杀郑成功。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同时也是投机的政客。郑芝龙主要是做海上生意,黑白两道同吃,既有正规生意,也有海盗打家劫舍,日子过得非常潇洒,还娶了一位日本媳妇,生下儿子郑成功。

在公元1645年,明朝已经支离破碎,而郑芝龙在福州加入隆武帝阵营,隆武帝已经算是南明政权存在期间最有能力的天子,但是明朝气数已尽,谁也无能为力。

郑芝龙本来想做一次投机的政客,但是第二年郑芝龙就发现清军的实力实在超出明朝太多,所以就投降了清朝。

但是让郑芝龙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郑成功丝毫没有遗传自己“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基因,而是一根筋地跟着摇摇欲坠的明朝死撑。

隆武帝对郑成功非常器重,因此郑成功更是立志忠君报国,但是隆武帝在去江西的路上做了清军的俘虏,隆武帝是条汉子保留了大明的骨气,誓死不肯屈服,最后被清军斩杀。

郑成功得知隆武帝的死讯,悲痛欲绝,朝着隆武帝归天的方向长跪不起,郑成功发誓一定要与清朝抗争到底,为隆武帝报仇。

郑成功对部下将士的军事训练要求极为严格,所以郑成功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公元1658年,郑成功带领十万大军与清军大战,最终成功包围了南京城,这是郑成功取得的最辉煌的时刻。

由于郑成功军队后勤补给困难,清军利用这一致命弱点发起反击,郑成功兵败后不得撤退。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后,郑成功选择带领部下攻占台湾岛,作为自己日后发展的根据地。

正是郑成功的这一决策,让他成为收复台湾岛的民族英雄,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郑成功在占据台湾后,清朝就想尽办法收拾郑成功,其中包括净海政策,也就是将沿海地区的居民全部向内地迁徙,准备将郑成功饿死困死在岛上。

除此之外,清朝还用投降过去的郑芝龙做文章,可惜郑成功根本不为所动,最后清朝将郑芝龙残忍杀掉,更为令人愤恨的是,郑成功家里的祖坟也被挖了一遍。

郑成功占据台湾抗清的这些年,本来就心力交瘁,受到父亲去世、祖坟被挖的精神刺激,猛然间难以承受,就一病不起。

而压死郑成功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来自儿子的乱伦之恋。

郑成功与原配夫人董氏生下长子郑经,虽然取名为郑经,但从行为结果来看,非常不正经。郑经由于是长子,受到郑成功和董氏的格外关爱,逐渐有了纨绔子弟的苗头。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郑经在父亲的安排下迎娶妻子唐氏,唐氏的爷爷曾经做过明朝的兵部尚书,算是正宗的官宦人家,而唐氏也是传统的封建女性,具备贤惠、端庄等好品质。

但是郑经对于发妻唐氏这样的名门闺秀丝毫不感兴趣,而是迷恋另外一位女子。这位女子名叫陈娇娘,她是郑睿的乳娘,而郑瑞是郑经的四弟,也就说郑经竟然喜欢弟弟的奶娘。

郑经的发妻唐氏是属于能忍类型的女子,当她看到丈夫与乳娘眉目传情时,她虽然心中不满,但并没有当即发作。唐氏的纵容对郑经像是煽风点火,郑经不正经的行为越来越出格,最后,乳娘为郑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郑克臧。

郑经迅速向父亲郑成功报告了这个喜讯,当时由于父子两人并不在一起,所以郑成功并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母亲竟然是陈娇娘。郑成功还大肆地庆祝自己孙子的到来,毕竟传宗接代在古人观念中是很重要的大事,并且还是在苦守台湾岛的艰难时期。

郑经一直将此事瞒得死死的,因为郑经知道父亲对于道德观念的要求,郑成功对部下治军很严,其中就有任何人不得有通奸行为,一旦发现皆是死罪。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唐氏的爷爷得知郑经做的荒唐事,为自己的孙女感到气愤,他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将郑成功大骂一顿,并且嘲讽郑成功连家都管不好,怎么能够安邦定国呢。

郑成功看到信后感到脸上火辣辣的,自己的理念就是从严治家、从严治军,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并且昔日大肆赏赐将士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郑成功感到非常震惊与愤怒。

事情坐实之后,愤怒的郑成功要将发妻董氏、儿子郑经以及自己的孙子,全部斩杀,当然也包括乳娘陈娇娘。

史料中对郑成功的极端行为进行解释,发妻董氏是因为对郑经管教无方,过分放纵溺爱导致犯下今日罪过,所以要将发妻杀了。儿子郑经大逆不道,不顾人伦与乳娘通奸,所以要乱棍打死。乳娘陈娇娘因与郑经通奸,所以沉海溺水,郑克臧和陈娇娘的处罚一样。

当郑成功的命令下达后,周围的将士没人敢动手,谁都不能确定郑成功是不是真的要下此狠手,这些可都是他的至亲之人,万一将来反悔,执行的人就遭殃了。

郑成功看到大家都站在原地不动,更是气愤,郑成功叫来郑泰前去执行,郑泰是郑成功的堂兄弟,但是郑泰也不敢执行这样的命令。无奈之下,郑泰派人去请兵部尚书洪旭前来商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夫人董氏和长子郑经都不能杀。

根据洪旭和郑泰的联合分析,郑成功目前处于不理智状态,由于最近外部环境急剧恶化,导致郑成功的心理压力很大,所以做出出格惩罚。

同时,大家对郑成功的身体状况心知肚明,而此时将长子郑经杀掉,对于整个时局来说是极为不理智的,万一郑成功因病去世后,郑经就是继承大位的人。

没想到郑成功杀意已决,看到郑泰不服从命令,就另外安排传令兵前往郑经所在的厦门执行命令。在郑成功的传令兵还没到达厦门时,在厦门已经开始流传郑成功要将厦门所有将领杀掉的传言。

后来,厦门的将领们直接将郑经奉为平国公,与远在台湾的郑成功隔海相对。当郑成功得知后,怒火攻心,几乎将自己的手指咬下来,不久之后,民族英雄郑成功就与世长辞,年仅39岁。

郑成功就这样意外地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郑成功在39岁离世时,为什么要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呢?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

郑成功临死前为何要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儿子和孙子呢?主要原因则是因为郑经“乱伦”。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郑成功的个人履历;

郑成功早年的时候出生于日本,其母亲田川氏是父亲郑芝龙的第二任妻子。到郑成功年纪稍大一些以后便被接回中国。此时郑家的海上生意可以说是如火如荼,郑成功作为明末清初最大海商兼海盗兼朝廷命官郑芝龙的大公子,其生活状态自然是不用说。

公元1645年,郑芝龙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即隆武帝。这是南明政权中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但是,此时的历史环境已经不再允许他有什么作为了,单凭他一人之力,是不能够改变整个局势的。

隆武帝对郑成功非常的喜爱,在觐见时,赐姓“朱”,因此在后来的时候,人们常称郑成功为“国姓爷”。郑成功受到这样高的奖赏,也立誓要为明帝国奉献自己的一切。

公元1646年,即隆武二年的时候,郑芝龙看清军势大,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便决定归降清朝。郑成功百般劝阻,但是郑芝龙还是没有答应。随即隆武帝也在前往江西途中被清军俘获,隆武帝不肯屈服便被斩首了。郑成功闻讯后,痛哭流涕,并发誓要举兵抗清。

公元1658年,有着良好军事基础的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征讨清军,并包围了南京城,此时的郑成功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区。但是没过多久,郑成功就因为后勤保障体系的供应不足而被清军打败,最后不得已而退兵。但是郑成功知道,自己现在最缺少的就是补给,如果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那么自己将会被清军全歼。最后在多方权衡之下,郑成功决定率军收复由荷兰人占领长达三十四年的宝岛台湾。

此后,郑成功则几乎全部兵力转移到了台湾,郑家也开始在台湾慢慢地稳定下来。但是,我们也知道,台湾的地理位置虽然很是优异,但是想要维持岛上的生活,就只能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和大陆保持密切的往来,二是进行远洋贸易。显然,按照当时的形式来看,第二条根本行不通,所以只有实行第一条。但是在康熙时期,康熙帝就已经实行了“迁界禁海”策略,硬是将台湾原本的“后勤补给线”给掐断了。

不仅如此,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还被处死了!这些一系列的困境使得郑成功一病不起,并最终在其壮年时期与世长辞。时年39岁!

好,看完郑成功的个人履历,我们再回到上面的那个问题:为何郑成功在临死前要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儿子和孙子呢?原因在他的长子郑经身上。

我们知道,郑成功的妻子是南明原兵部侍郎董飏先的侄女“董酉姑”。董氏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在与郑成功结婚之后,夫妻两个也是非常的相爱。董氏贤良淑德,治家有方,一直以来都是郑成功的贤内助。但是唯独一点不好,那就是她特别宠爱自己的儿子“郑经”。其实,母亲宠爱儿子这本来就没有什么错,但是董氏的对郑经的宠爱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无不答应顺从。渐渐地,就促使郑经养成了叛逆心理,对待很多事情都是以纯感性的方式,而极大缺乏理性思考。

而也就是这样,才导致了郑家的一大丑闻!

郑经十九岁的时候,便娶了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氏为妻,唐氏虽热也是端庄贤惠,但是郑经对她就是不感冒,两人的感情并不好。奇葩的是,郑经却喜欢上了自己四弟郑睿的乳母陈昭娘,并与其私通。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郑克臧。孩子出生以后,郑经便向父亲郑成功报告,郑成功还因自己郑家添丁了而感到很高兴。显然,他并不知道内情。

但俗话说:“纸包不住火”,没过多久,唐显悦得知事情真相后很为自己孙女不值,于是便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信上是这样说的:

“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饬责,反加赏赉。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台湾外纪·卷十二》

这封信将郑经乱伦的事情说得一清二楚。郑成功看到后,大发雷霆,随即下令让郑泰以“治家不严”之罪将自己的妻子董氏,儿子郑经、陈昭娘及长孙郑克臧一并处死。

郑泰在接到郑成功的命令后,便与洪旭等人议论说:“夫人和少主怎能杀害呢?夫人只是管家不严,世子也只是一是鬼迷心窍而已,不能将其都处死”。所以郑泰最后仅仅只处死了陈昭娘。

此时的郑成功已经是病入膏肓,再加上众将士抗命不遵,家里丑闻曝出,终于将他击倒了。公元1662年,即康熙元年,郑成功去世,享年三十九岁!

史料参考:

《台湾外纪·卷十二》

《南明野史》

郑成功在39岁离世时,为什么要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呢?

公元1662年6月,台湾光复后仅仅半年,民族大英雄郑成功,在台湾因病去世,年仅39岁。而其在临死前,却差点儿杀掉了自己的妻儿。

在目前的主流说法中,这件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儿子郑经做了有辱家门之事。

话说郑成功在成就事业以后娶了兵部侍郎的侄女董氏董酉姑,这位女子的容貌和家室在当时也算的上是非常突出,郑成功对自己的这段婚姻非常满意。

等到董氏嫁过来以后,由于在自己家中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她将郑家打理的非常规律,郑成功常年征战在外,家中所有的事情都由妻子一人主持,所以这位女性算得上是一位“模范妻子”。

不过任何人都会有缺点,也会在某些情况下犯错误,而董氏就在生下自己的长子郑经以后犯了错误。由于家主常年不在家中,所以对郑经的教育和扶养责任也完全落到了董氏身上。

按照我们现代的教育观点来看,单亲家庭教育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问题的。董氏教育孩子的方式只能用“溺爱”来形容,郑经的任何要求她都会尽力满足,再加上郑家在当时也算是有钱有势,这种“温室”条件让郑经生长的更加“肆虐”。成年的郑泰,“张扬”性格已经达到了顶峰,基本不会把任何人或事情放在眼里,做事情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感性思维”,根本不会进行理性的思考。

后来,十九岁的郑经娶了前兵部尚书的孙女唐氏为妻,这名女子在身份和容貌方面同样出类拔萃,在当时算得上是第一等的美女,不过郑家的“少爷”却对眼前的妻子毫无感觉(理解不了)。这倒不是郑经那方面有问题,纯属是他有着恋母癖,对于年轻貌美的唐氏无动于衷,却对徐娘半老的少妇颇有感觉。

当时他就看上了自己四弟郑睿的乳娘陈氏,陈氏只是一届仆人,自然无法拒绝郑经。于是郑经就这样娶了自己的乳娘,而且二人还在后期共同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郑成功的第一个孙子郑克臧。

在外征战的郑成功听说得到了一个孙子,心里面自然是非常高兴,不过随后他的亲家唐显悦也给他写了一封书信,书信中将郑家少爷的“作为”全部点了出来,并且让郑成功为自己的儿媳妇(唐氏)做主。

唐显悦在信中如此写道:

人有三父八母,乳母亦算其中。郑经与乳母通奸就是乱伦,其所生之子不知是你的儿子还是孙子辈啊?未听闻你加以责罚郑经,反多予奖赏,你是如何治家?如果连家都治理不好,又何谈齐国呢?

这可是怼得郑成功羞愧难当,他带领将士为国征战,军民皆以他为榜样,而他也处处以身作则。可是没想到自己家中发生了如此坏规矩的事情,考虑到这件事情带来的巨大影响,他便狠下心来做了一个决定。

他将郑经传回大帐,并且告诉他将妻子董氏以教管不严之名处死,将儿子和奶妈陈氏以乱伦之罪处死,最后还要把长孙一并杀死。

弟弟郑聪得知命令以后赶紧求情,他说董氏和哥哥虽然有罪,但是没有到非杀不可的地步,事件的起源在于乳娘陈氏勾引哥哥,所以只杀她一人即可。此时的郑成功疾病缠身,对于这件事也稍微心软了一些(人之常情),所以最后被杀的只有奶娘陈氏一人。 综上所述,郑成功做这件事情并不是绝情的表现,他是出于大义考虑,毕竟当时的社会已经混乱不堪,作为一位有着振兴国家志向的将领,他自然要做出应有的“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此事还是有很多疑点的。因为郑经此举虽然有失大体,但问题不算大,这个乳娘并不是他的乳娘,所以对于郑经来说,他仅仅只是娶了自家的一个仆人而已。

而郑成功之所以大怒,更多的还是因为初期不了解实情。因为郑经与陈氏产子,威胁到了唐氏一脉的地位,郑经岳父唐显悦这才写信晋献谗言,其目的是想要除掉郑经这个长子的威胁。当然,毕竟是郑家血脉,杀掉不现实,但是陈氏的死,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长子的地位。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女儿唐氏肚子不争气,未能产下子嗣,怎么弄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这段历史,很有可能是一些黑粉儿为了黑郑经搞出来的东西,毕竟郑经当年在台湾也算是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但由于和清朝作对,于是便成了被黑的对象。这种事儿太多了,早就见怪不怪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