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太监做完阉割手术后,为何胡须、声音甚至性格都会发生变化?
太监是是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光是中国有,外国也有。太监存在的价值是,在保证其无法祸害统治者众多老婆和女性仆从人员的前提下,与统治者朝夕相处,提供二十四小时全方位的服务。如何让太监做到没有祸害女性的能力,我们的先人对太监做了一件很不人道但很有效的事-阉割。
何为阉割?大家见过阉猪吗,人类阉割基本与之类似,就是把男人的命根和两颗蛋给割下来。这种做法简直太残忍,一个人如果失去这两样东西,基本就丧失了作为男人的功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过这种手术的人,除了不能做男女之事,在男性特征和性格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经过阉割的男人会发生以下几个明显的变化:胡须和体毛会消失或退化,喉结变小,皮肤变得松弛,声音变得尖细,性格变得偏女性化。总之,经过阉割之后,男性从里到外都会偏向女性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男性蛋蛋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精子和雄性激素,没有蛋蛋一是会失去生育能力,二是无法提供雄性激素来维持男性的特征,也就是厚体毛,大喉结,粗皮肤等等这些通常男人才有的体貌。
更糟糕的是,男人如果无法分泌雄性激素了,体内的雌性激素就会占据主导。长此以往,男人会在雌性激素地刺激下,出现乳房发育,声音变细,皮肤变得细腻松弛等变化。更加可怕的是,由于激素分泌失调,被阉割的人在性格上也会发生变化,由男性性格变得偏向女性性格。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造成太监性格变化的原因,除了雌性激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太监生活的环境。他们长期生活在深宫内院不见天日,工作辛苦还常常挨打挨骂,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阿谀奉承,亦步亦趋。长期地压抑和空虚寂寞在潜移默化当中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女性化和非正常化。
太监是一个很可怜的群体,在心理和生理上遭受着极大的折磨,是我国古代非常不人道,也是不应该存在的现象。
古代的太监做完阉割手术后,为何胡须、声音甚至性格都会发生变化?
为了杜绝乱象,保证皇宫中只存留有一个“精”力旺盛的男人,古代帝王会在宫中配置太监这种服务工种,有志于从事这项挑战性的工作的穷苦人家中的孩子,将不得不面对一项前置性的手术安排——阉割。
手术中,失去了男性表面特征的服务员小伙子们,由此也一并失去了雄性激素分泌的生理现象和“小伙子”这个称谓。
术后不久,他们无奈的发现,其他的一些的男性表面特征,比如胡须、喉结等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神奇的消失或衰微了。从此以后,只好断绝了俗世情缘,埋头踏踏实实搞好后勤服务工作。
心态变化肯定是有的,现在的科学家发现了“残肢神经痛”或说是“残值幻觉”这种病症,患者们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躺在床上看房梁发呆的时候,感觉自己的那个部位还顽强存在。
鸡冻啊,然而伸手去探,却扑了个空。当然,幻觉终归是幻觉,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由此,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长期以往,又发展成了妄想症等心理疾病,你也可以理解为精神病。
死“变态”,对普通百姓,是调侃之言,然而对着实是改变了形态和心态的太监们,那是实实在在的血痛教训。
当王振、刘瑾、魏忠贤、李莲英们被孤单的捆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时,可以想象的是,伴随着“蛋蛋”的忧伤,他们的眼光,一定温柔缱绻的仰望房梁的方向。
(配图为清末真实太监照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