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后为何自称哀家、皇帝为何称朕?
大家首先可以了解一点常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朕”作为皇帝专属自称的人是秦始皇嬴政。在秦始皇之前,“朕”是人人可用的,是我自己的意思。
“朕”字被用做皇帝的专属自称要归功于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李斯是个很有思想和野心的人。他为了讨好始皇帝,便想出一个主意,把以前人人都可以用的“朕”字收回使用权限,专属于皇帝一人,寓意即是天下归心,皇权独尊。李斯果然很独,一个字都跟老百姓抢。但是皇帝也乐于此,独有的尊称,天下无二人敢用,天子气象尽显无遗。自始皇帝之后,历朝历代皇帝都沿用“朕”这一自称。
而“哀家”则是现代人杜撰的,用于死了皇帝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古代历史上“哀家”这个词只用于戏曲中死了丈夫的皇后。而不论是皇家或者平民家里死了丈夫的妇女通常自称“奴家”或者“贱妇”,而不会自称“哀家”。所以说现在电视剧和电影在文化层次上大多害人,杜撰的历史会误导年轻一代的人去正确地了解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