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女兵穿着裙子都要上阵杀敌?

苏联女兵身材高挑、妩媚俊秀,身着裹臀裙更是美丽动人。当时的苏联女军服下身都是裙子,并不适合作战。但是在男兵大量伤亡的情况下,她们穿着裙子冲上了前线,因为她们没有选择,为保卫国家只有奋不顾身。

苏联女兵穿着裙子都要奔向战场,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时,没有旁观者

1.苏联放松了警惕

苏联领导层早已得知情报,德国意图对苏联发起进攻。但是由于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再加上情报的不确定性,苏联领导层仍处于观望状态。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兵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进攻,打了个措手不及。在德军进攻的前一天,苏军统帅部才得知德军的行动计划,为时已晚。

2.德军攻势迅猛

德国单方面撕毁与苏联的和约,会同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共集结了560万军队,包括190 个师、3700 辆坦克、4900 架飞机,47000 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分别从苏联的南方、北方、中央三个方向进行闪电式突袭。第一天就击毁苏联1200架飞机,多数边境苏军被德军包围。

3.苏联即将亡国

在战争初期的18天内,德军突进苏联国土600公里,到5个月左右时间,苏联45%人口地区已经沦陷,国土面积大半已经被德军占领;苏军伤亡人员超过400万人,被俘超过300万人,节节败退,希特勒狂言3个月要灭亡苏联。

二、在男兵损失殆尽时,苏联女性应征入伍

1.斯大林发出号召

苏联红军虽然进行了殊死抵抗,但是以巨大的牺牲仍然没有阻止德国的攻势,德军即将攻陷莫斯科。有一句话表达出当时人们的悲愤心情:“苏联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斯大林号召苏联人民团结起来,抗击德国侵略者。当时,由于苏军战死和被俘较多,兵员非常紧缺。苏联共青团发出了总动员,号召18至25岁没有儿女的妇女,穿上军装,用青春和鲜血保卫国家。

2.女性踊跃参军

国难当头,苏联女性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报名参军异常踊跃,那些不满18岁,或者超过25岁,还有已经当了母亲的女性们,都积极来报名入伍。据统计,在战争期间共组织了5次女兵入伍征招,大约有80万名女性应征入伍。苏联拥有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女兵部队。

3.红场阅兵

在德军即将攻入莫斯科的危难之时,苏联领导人决定按时进行红场阅兵,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著名的阅兵行动之一。受检阅部队包括女兵们在阅兵结束后直接开赴作战前线,打击侵略者。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也坐镇莫斯科亲自指挥。这次阅兵标志着莫斯科保卫战的开始,也标志着苏联红军大反攻的开始。

三、在当时条件下,有裙子穿总比没有好

1.苏联军裙的历史

人类最早的裙子是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为了防护身体不受外伤。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裙子适合女性的身体特点,成为女性特有的服饰,在欧洲得到进一步的美化发展。到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宫廷女性收窄了腰部,用裙子衬托了细长的腰部,并逐渐在欧洲女性中流行起来。这种影响也渗入到军队,苏联女兵的服饰便采用了裙装样式。女兵着穿上下分体的军装,裙子中间用腰带束腰,下配长筒靴。

2.与裙子配套的军装

德军进攻苏联的季节正处于严寒的冬季,为了作战行动和身体保暖需要,女兵们既要穿裙子,也要穿棉裤、棉鞋,所以裙子就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服饰特点而沿用的。由于样式适体简捷,因此对作战行动并没有负面影响。在《这里黎明静悄悄》电影中可以看到,女兵们在战场上穿的是裙子,里面穿的是棉裤。

3.便于快速装备部队

大量征招女兵后,军装的生产保障在当时条件下是个大问题。但是裙子的优点是较军裤工艺简单,一个筒相对于两个筒更容易大批量快速加工生产,至于其他棉服男女都可以通用,一切为了打仗需要。

四、为了胜利不怕牺牲

1.男女都一样

前苏联女性身材高大、身体健壮,入伍后迅速被分配到作战部队,70%的女兵分到了主力作战部队,除了担负医疗卫生和通讯等保障兵种外,更多的还从事狙击手、机枪手、侦察兵、坦克兵,还有驾驶战斗机作战的女飞行员等。据说当时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参战部队有3个飞行团全部是女飞行员。她们战斗在一线,不怕流血牺牲。

2.建立功勋

女兵在苏联国内各个战场冲锋陷阵,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女狙击手,共有1000多名从女子射击学校毕业的女兵,在战争期间共击毙德军2万余名;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有2个女飞行团英勇无畏,战功卓著,荣获苏联"近卫团"英雄称号;空军女飞行员利迪亚共击落11架德军敌机等等。女兵在保卫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奥德萨等战役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90多名女兵被授予了苏联英雄称号。

3.牺牲巨大

据战后统计,苏联女兵在二战期间总人数超过80多万人,其中伤亡人数超过了60万人,伤亡率达到75%,苏联女兵为了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牺牲。大家都熟知的苏联女英雄卓娅,被德军俘虏后,不仅遭到非人般的侮辱,还被吊死在绞刑架上,尸体被悬挂了一个多月。和她有相似遭遇,甚至遭遇更惨的女兵更是数不胜数,她们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

结论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有2700多万人死亡,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战争来临时,没有男女之分,更没有着装之别。男人在战场上打没了,女性即使穿着裙子,也要拿起武器走上战场。

裙装五彩缤纷、风情万种,这是在和平时期。如果没有和平,也就没有了裙装之美。

愿世界永远拥有和平!

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女兵穿着裙子都要上阵杀敌?

众所周知,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只能是无尽的灾难,因为大部分的民众都是渴望和平的,希望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当中。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男的才会在战场上厮杀拼命,其实不然,在二战的时候,苏联的很多女兵也选择了参与到战争之中,为了自己的国家效力。看惯了男兵,突如其来的女兵则是战场之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实女兵论打仗的话是丝毫不逊色于男兵的,但是二战中苏联女兵的穿着却有些奇怪。

穿裙子打仗的苏联女兵成了战场上的一大亮点,其实稍微有点常识都会知道,穿裙子在很多场合下都是很不方便的,就拿我们小时候上体育课来说,体育老师都会要求女同学们不要穿裙子来上课,因为怕有意外发生嘛。难道苏联女兵真的如此自信吗?即使在自己不方便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将德国人杀得屁滚尿流?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她们战力很强,但是穿裙子作战对她们的战斗力还是有一些影响的。那么苏联女兵为什么还敢穿裙子作战呢?

其实苏联女兵穿裙子作战是欧洲的一大传统:因为在当时如果女兵要是穿裤子的话会被视为不雅,裙子才是她们的正装,作战时也有规定一律裙装作战!其实美国当时也是如此的,在西方国家中有裤子穿的历史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而苏联相比于其他国家是要早一些的,二战中苏联女兵穿裙子上战场是最失常不外的工作,如果穿裤子的话,她们自己都会感到羞耻。

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苏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二战中,苏联军民共计2000万人失去了性命。大致有五百多万的苏联士兵官兵死在了德军的屠刀之下,一时之间苏联的兵力资源十分稀缺,苏联的高层统帅采取了招纳女兵的政策,为了国家很多女兵都响应了政策,为了守护自己的国家她们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较短时间内苏联就征召了80万左右的女兵,而这些女兵大多都是较为年轻的女子,苏联的组建的这支女兵队伍也是人类史上最为庞大的一支女兵部队。

总的来说,在二战的时候,女子选择穿裤子的还是很少的,大部分的都是接受的政府制定的工作服,这让女性十分不悦。然而在战争结束后,美国掀起了一股牛仔裤的潮流,众多女模特引领潮流,牛仔裤这一设计一出来便受到了大街小巷女子的喜爱。女子穿裤子的文化逐渐也就生根发芽。

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女兵穿着裙子都要上阵杀敌?

苏联女兵身材高挑、妩媚俊秀,身着裹臀裙更是美丽动人。当时的苏联女军服下身都是裙子,并不适合作战。但是在男兵大量伤亡的情况下,她们穿着裙子冲上了前线,因为她们没有选择,为保卫国家只有奋不顾身。

苏联女兵穿着裙子都要奔向战场,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时,没有旁观者

1.苏联放松了警惕

苏联领导层早已得知情报,德国意图对苏联发起进攻。但是由于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再加上情报的不确定性,苏联领导层仍处于观望状态。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兵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进攻,打了个措手不及。在德军进攻的前一天,苏军统帅部才得知德军的行动计划,为时已晚。

2.德军攻势迅猛

德国单方面撕毁与苏联的和约,会同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共集结了560万军队,包括190 个师、3700 辆坦克、4900 架飞机,47000 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分别从苏联的南方、北方、中央三个方向进行闪电式突袭。第一天就击毁苏联1200架飞机,多数边境苏军被德军包围。

3.苏联即将亡国

在战争初期的18天内,德军突进苏联国土600公里,到5个月左右时间,苏联45%人口地区已经沦陷,国土面积大半已经被德军占领;苏军伤亡人员超过400万人,被俘超过300万人,节节败退,希特勒狂言3个月要灭亡苏联。

二、在男兵损失殆尽时,苏联女性应征入伍

1.斯大林发出号召

苏联红军虽然进行了殊死抵抗,但是以巨大的牺牲仍然没有阻止德国的攻势,德军即将攻陷莫斯科。有一句话表达出当时人们的悲愤心情:“苏联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斯大林号召苏联人民团结起来,抗击德国侵略者。当时,由于苏军战死和被俘较多,兵员非常紧缺。苏联共青团发出了总动员,号召18至25岁没有儿女的妇女,穿上军装,用青春和鲜血保卫国家。

2.女性踊跃参军

国难当头,苏联女性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报名参军异常踊跃,那些不满18岁,或者超过25岁,还有已经当了母亲的女性们,都积极来报名入伍。据统计,在战争期间共组织了5次女兵入伍征招,大约有80万名女性应征入伍。苏联拥有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女兵部队。

3.红场阅兵

在德军即将攻入莫斯科的危难之时,苏联领导人决定按时进行红场阅兵,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著名的阅兵行动之一。受检阅部队包括女兵们在阅兵结束后直接开赴作战前线,打击侵略者。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也坐镇莫斯科亲自指挥。这次阅兵标志着莫斯科保卫战的开始,也标志着苏联红军大反攻的开始。

三、在当时条件下,有裙子穿总比没有好

1.苏联军裙的历史

人类最早的裙子是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为了防护身体不受外伤。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裙子适合女性的身体特点,成为女性特有的服饰,在欧洲得到进一步的美化发展。到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宫廷女性收窄了腰部,用裙子衬托了细长的腰部,并逐渐在欧洲女性中流行起来。这种影响也渗入到军队,苏联女兵的服饰便采用了裙装样式。女兵着穿上下分体的军装,裙子中间用腰带束腰,下配长筒靴。

2.与裙子配套的军装

德军进攻苏联的季节正处于严寒的冬季,为了作战行动和身体保暖需要,女兵们既要穿裙子,也要穿棉裤、棉鞋,所以裙子就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服饰特点而沿用的。由于样式适体简捷,因此对作战行动并没有负面影响。在《这里黎明静悄悄》电影中可以看到,女兵们在战场上穿的是裙子,里面穿的是棉裤。

3.便于快速装备部队

大量征招女兵后,军装的生产保障在当时条件下是个大问题。但是裙子的优点是较军裤工艺简单,一个筒相对于两个筒更容易大批量快速加工生产,至于其他棉服男女都可以通用,一切为了打仗需要。

四、为了胜利不怕牺牲

1.男女都一样

前苏联女性身材高大、身体健壮,入伍后迅速被分配到作战部队,70%的女兵分到了主力作战部队,除了担负医疗卫生和通讯等保障兵种外,更多的还从事狙击手、机枪手、侦察兵、坦克兵,还有驾驶战斗机作战的女飞行员等。据说当时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参战部队有3个飞行团全部是女飞行员。她们战斗在一线,不怕流血牺牲。

2.建立功勋

女兵在苏联国内各个战场冲锋陷阵,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女狙击手,共有1000多名从女子射击学校毕业的女兵,在战争期间共击毙德军2万余名;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有2个女飞行团英勇无畏,战功卓著,荣获苏联"近卫团"英雄称号;空军女飞行员利迪亚共击落11架德军敌机等等。女兵在保卫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奥德萨等战役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90多名女兵被授予了苏联英雄称号。

3.牺牲巨大

据战后统计,苏联女兵在二战期间总人数超过80多万人,其中伤亡人数超过了60万人,伤亡率达到75%,苏联女兵为了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牺牲。大家都熟知的苏联女英雄卓娅,被德军俘虏后,不仅遭到非人般的侮辱,还被吊死在绞刑架上,尸体被悬挂了一个多月。和她有相似遭遇,甚至遭遇更惨的女兵更是数不胜数,她们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

结论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有2700多万人死亡,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战争来临时,没有男女之分,更没有着装之别。男人在战场上打没了,女性即使穿着裙子,也要拿起武器走上战场。

裙装五彩缤纷、风情万种,这是在和平时期。如果没有和平,也就没有了裙装之美。

愿世界永远拥有和平!

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女兵穿着裙子都要上阵杀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苏联的女兵几乎都不穿裤子,而是身着裙装作战,要知道前线的环境十分恶劣,苏联女兵穿裙子难道不会影响作战吗?真实原因让人无比心酸,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经历最大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全世界约有9000万人在战争中伤亡,在欧洲和亚洲这两个主要战场上,苏联和中国是遭受损失最大的两个国家,当时为了抵抗德国的进攻,苏联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共同作战,当时就有很多女兵参加军队,但是起初这些女兵都没有上场杀敌,而是当通讯员或者卫生员等,当然这些工作也十分重要,后来因为苏联军队的伤亡实在太大,女兵们也担任起男人的角色,纷纷走到前线为国杀敌,苏联时期的女兵可以说是世界战争史上独特的存在,因为在那个时期,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女兵一个接一个来到前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的伤亡非常严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苏联的姑娘们拿起枪赶到前线保卫自己的国家,据统计二战期间,苏联至少有80万女兵像男人一样上战场。

苏联士兵中有许多女性,这自然会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毕竟她们的举动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苏联女兵的这一特点是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苏联女兵在战场上不穿裤子而是选择裙子,要知道,在战场上穿裤子肯定是最好的选择,裙子这种衣物在平时穿穿还可以,但是如果在战场上穿裙子,会对女兵的活动造成太多限制。

也就是说,她们的衣物不适合在战场上作战,我们就非常的好奇,为什么女兵选择穿裙子而不是裤子,原因是非常尴尬的。

其中一个原因是苏联的传统思想,苏联在1922年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苏联之间绝大多数的地方都属于沙皇俄国,因此也导致了苏联的文化传统,艺术思想等方面与沙皇俄国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保留了沙皇俄国传下来的许多传统思想,沙皇俄国基本上就是现在的俄罗斯。

虽然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亚洲地区,政治上也一直反对欧洲国家,但是俄罗斯的文化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沙皇俄国的前身是莫斯科大公国,这个国家的公民都来自欧洲,因此大公国的公民总是承认自己是真正的欧洲人,而在沙皇俄罗斯成立后,这个国家的公民就会认为自己是欧洲人,这个想法一直延续到现在,正是这种思想的存在,沙皇俄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思想逐渐向欧洲靠拢。

在当时欧洲的观念是,女性出门的时候必须穿裙子,否则会被视为不雅观的形象,如果她们在政治迫害时期穿上裤子出门,甚至会直接被人们认为她被魔鬼上身,一些极端分子甚至会活活烧死这名女子,可以想象当时的沙俄女子外出时必须遵守所有的规范。

随着沙俄的坏习惯在苏联时代的传播,沙俄的妇女不能在国内外出的想法,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骨,形成了和我国古代裹小脚类似的陋习,后来这种陋习也就传到了苏联。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如此多的苏联女兵选择在二战战场上穿裙子打仗,此外当时的整个世界基本上,都处于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中,所以男性基本上看不起女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苏联确实缺少军队,不得不从女性人口中挑选士兵,因此国家允许女性参军,这其实也打破了苏联人的底线,毕竟她们要和女兵一起战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苏联的女性和男性的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但是这样很多男人无法接受,所以说,如果她们让女人穿和男人一样的裤子,基本上意味着女人和男人的社会地位是完全一致的,这对于那些傲慢的男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所有苏联女兵在参军时都必须穿女装,以实现男性的心理平衡,我们也可以从这里看到,这是第一个原因。

苏联女兵穿裙子上战场的第二个原因是,裙子一直是苏联女性的传统服饰,在许多苏联人的价值观中,我们可以理解苏联人认为女性穿裤子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

虽然在现在的我们看来,这样的想法是无法理解的,但这些确实发生在苏联女性身上,苏联人无法忍受女性不穿裙子,所以这也导致了所有苏联人的观念,都是女性在任何场合都必须穿裙子,这里提到的任何场合,自然包括战争期间。所以她们只能穿裙子来表达对国家社会的尊重。

在二战时期,当盟军看到所有的苏联女兵,在战场上都穿着裙子的时候,他们都感到非常不理解,他们不明白穿裤子和裙子的女人之间有什么区别,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苏联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还要坚持自己所谓的底线,盟军之间的反应也蔓延到了苏维埃政府的耳朵里,随着战争的不断延续和时代的不断发展,苏联政府和男性士兵也逐渐相信女性在战争中穿裤子比穿裙子更方便,之后她们开始允许女兵在冬天穿裤子。

后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她们终于打破了,女兵必须穿裙子的原则,允许她们在任何战斗中穿裤子,后来苏联凭借其强大的人力和物力,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为了赢得这场胜利,她们确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场胜利不仅取决于,苏联人民在二战中的崛起,还取决于苏联女兵的存在,很多人说,苏联女兵在战争后期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和允许她们穿裤子有关系。

事实上,苏联女兵日后的强大,并不是由于最终她们被允许穿裤子,而是在她们心中,她们知道如果国家战败甚至灭亡,她们可能要迎来更加悲惨的结局,倘若在战场上杀敌的苏联女兵在战败被俘之后,肯定要接受非人的待遇。

因此她们只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以死报国,才能让自己的下场没有悲惨,作为女兵,一旦上了战场,对于她们来说就没有了回头路,残酷的形式推动她们前进,事实上许多国家在二战期间,都会选择训练女兵,但是恐怕唯一真正让女兵上战场,亲自出战的只有苏联,据统计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苏联,约有100万妇女参加了对德国的战争,其中85人甚至被苏联授予了战斗英雄的称号,更有15万名女兵,被授予了嘉奖,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这里看到这是一支高素质的女兵部队,她们脱掉了美丽的外衣,穿上军装进入前线保卫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期间,我们可以在战场上的任何危险任务中,看到女兵的身影,侦察兵坦克兵,甚至狙击手,飞行员都有女兵身影,正是她们出色的表现,使她们在各种非常重要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们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如果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苏联女兵穿着裙子作战的问题,可以说这对女性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但是那个时候,如果女兵不站出来保卫祖国,战场失败之后,她们肯定要受到更加残忍的报复,因此对于女性来说,她们不能永远置身于任何战争之外,因为最终只有女性才会受苦受辱,其实如今在一些国家,人们对女性的态度还是有些不公平,但是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世界上对女性的种种不平等,终究会变得越来越少。

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女兵穿着裙子都要上阵杀敌?

我们在看反映二战影片时发现,苏联在前线作战的女兵最多。

比如苏德战争,一些苏联女性都到了前线,主要负责救治伤员,甚至有的还成了狙击手。

有句话叫做“战争让女人走开”,苏联女人为什么要上前线呢?

这是因为苏联男人在战场死得差不多了,斯大林没办法把这些女性也调到了前线,在保家卫国的危机关头,无论男女都有责任。

这些女性无一例外都穿着裙子上了战场,成了当时残酷战争中的一抹亮色。

苏联女兵为什么要穿裙子上战场,穿裤子不好吗?

有人猜测是不是和当初的水兵喇叭裤一样,方便水兵落水后脱裤子?还有人说女兵穿裙子是为了刺激苏联男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其实这些猜测都是错误的。

苏联女兵穿裙子并不是为了脱着方便,也不是为了刺激男人们的肾上腺激素,而是欧洲的一种传统风俗,那就是女人不能穿裤子,只能穿裙子。

前苏联地处欧洲,同样受到了这种传统的影响。

欧洲最早的女人是不能穿裤子的,只能穿裙子。也就是说只有男人才有穿裤子的权利。

有人说最早欧洲女人穿裙子是为了取悦男人,方便嘿咻,这种观点我不赞同。

真正的原因是最早宫廷的女人为了追求美,把腰勒得很细,然后用裙子来衬托腰部的纤细。

到后来这一办法在民间流行起来,许多欧洲女人纷纷效仿,于是女人穿裙子就成了正统。

如果女人穿裤子上街,会被人骂伤风败俗,这就是世俗的观念。

这就好比我国古代女人裹脚一样,是为了追求美,男人裹脚就会被人看成是异类,因此裹脚是古代女人的专利。

中国有一句典故叫做“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也就是说上面喜好什么,民间就会流行什么。这就和当初的唐朝杨贵妃发明了诃子(肚兜、乳罩的前身)一样,流行什么有时候真无法解释原因。

二战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苏联女人上战场都是穿着清一色的裙子,也就是说她们在家里平常装束就是这样。

二战结束以后,女权主义逐渐抬头,争取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时候欧洲的女人才穿上了裤子。

文/秉烛读春秋

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女兵穿着裙子都要上阵杀敌?

这个观点是伪命题,是不成立的,我只是很奇怪这样的观点是如何流行开来的?是某些网友意Y出来的??苏联卫国战争中苏军女兵有大量的穿长裤,无论是一线作战部队,还是后方医疗部队或者游击队,都有大量的苏联女兵和苏联游击队员穿着长裤,因为更方便更利于保暖,比如说下面的两图。

被德军处决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军被俘虏将近600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尤其是在战争前期,比如说基辅保卫战、苏军被俘67万人,比如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军被俘55万人,比如说克里木战役中,苏军被俘25万人,这样大量的成建制的苏军被俘虏,给当时的苏联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后来苏联统帅部在1942年8月,颁布相应的指令,允许女兵(18-35岁,没有生育的)补充到一线作战部队还有其他作战岗位,以此来缓解苏军大量被俘带来的兵员压力,整个苏联卫国战争中,共有80万-100万苏联女性拿起钢枪走向了前线。

苏联女兵穿裤子跟男兵一起行军

再回到本问题,在苏联卫国战争前,苏联包括欧洲国家,女性确实有穿裙子的传统。苏联的重心在欧洲,自己定位也是欧洲国家,所以当时的苏联女性大部分都是穿裙子。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个有点类似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裹脚,也是美的一种代表。当时欧洲也包括苏联,认为女性就应该穿裙子,女性不穿裙子是"有伤风化的"。所以女性必须穿裙子在当时的苏联还是有一定的民间基础的。也就是说,苏联女兵确实穿裙子,这是不否认的,因为有民间风俗的基础存在。

苏联女兵确实装备有裙装,但也有军裤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在兵员大量消耗的时候,女兵走向了前线。这个时候,就没有强制女兵一定要穿裙子,相反,在一线作战部队中越来越多的女兵开始穿军裤,而且苏联军方也鼓励。当时一切为了战争的需要,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高效怎么来。

首先,一切为了战争,再给女兵配置裙子,后勤压力也大; 再次,军裤生产比裙子更简单,更主要的是,男女兵可以混合,男兵的军裤也是可以给女兵穿的;最后,苏联冬季尤其寒冷,更需要军裤的保暖,当年德军保卢斯军团就是让苏联的寒冬给冻蒙了,你觉得苏联军队高层会傻到让自己的女兵在零下30多度的情况下,穿裙子跟德军作战吗? 逻辑上就讲不通啊!

军裤、裙子都可以自行选择

真实情况是,苏联军队高层从来没有发布一项命令,要求女兵必须穿裙子的,这完全是个别有特殊不良取向的网友意Y的。当时的苏联女兵是军裤和裙装都有,可以自行选择,或者基层军官来统一,绝对不存在零下30度的天气下, 要求女兵穿着裙装去对抗德军的。一线作战的女兵大部分是军裤,因为保暖 因为方便 因为行动的时候更轻巧,后方医院或者二线部队,确实有女兵穿着裙装,这是以前苏联的老传统的一种表现,仅此而已。

如果有女性穿着裙装跟德军作战情况,也不奇怪,比如说在非严寒的冬季,跟德军作战,那完全是可以穿裙装的,总之,没有强制命令必须女兵穿裙装,或者女兵必须穿军裤,选择权限在作战基层单位。

俄罗斯女兵阅兵

俄罗斯女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