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豪格的妻子为什么改嫁给多尔衮为王妃?
皇太极一共有11个儿子,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虽然豪格母亲不受皇太极宠爱,但是豪格本身军功卓越,也得到了皇太极的欣赏。
豪格本来有自信在皇太极死后,自己能成为皇帝,可是因为皇太极死的太突然,还没来得及立储君,由此展开了多尔衮和豪格之间争夺皇位的序幕,两人的仇恨也由此开始。
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虽然两人都有实力,可是两人互相不服,如果两人因为当皇帝而引起内讧,会导致八旗分裂,因此两人退出皇位争抢,两人各自让一步。
后来多尔衮联合多方势力,拥护了庄妃的儿子福临为储君,最后选择了福临为新皇帝,福临登基后,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但是豪格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和多尔衮的仇恨却越来越深。
多尔衮当了摄政王以后,大权在握,开始对豪格的清算,先是对豪格进行了削爵位,在豪格打了胜仗回来以后,被多尔衮定了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大牢里,在监狱的豪格受尽屈辱,在四十岁的时候就死在了监狱里。
豪格死后,他的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中,豪格的福晋出自博尔济吉特氏,属于科尔沁贵族,名叫博尔济吉特氏杜勒玛,她是蒙古科尔沁部赫礼台吉吉桑阿尔寨的女儿。
博尔济吉特氏和孝庄太后属于同一家族,是哲哲皇后的堂侄女,孝庄太后的堂姐妹,是多尔衮嫡福晋之妹。
同时博尔济吉特氏和阿济格、多铎的福晋关系都很好。她在崇德元年七月,嫁给豪格,崇德四年十一月册封肃亲王大福晋。
在豪格死后,多尔衮并没有抄他的家,更没有株连他的妻儿老小,原来多尔衮早看上了豪格的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在豪格死后,博尔济吉特氏曾经去宫内给孝庄太后请安,被多尔衮碰见,虽然博尔济吉特氏已经嫁为人妇,已经生过孩子,可是依然风韵犹存,青春貌美,有沉鱼落雁之容,于是多尔衮动了心。
多尔衮对博尔济吉特氏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博尔济吉特氏并没有拒绝,虽然按理说多尔衮是她的叔叔,还是自己的姐夫,可是在当时并没有礼教的束缚。
况且博尔济吉特氏知道自己一个弱女子,刚死了丈夫,根本没办法和摄政王多尔衮相抗衡,因此一来二去,就答应了多尔衮,改嫁给他当王妃。
博尔济吉特氏嫁给多尔衮是侧妃,因为当时多尔衮的嫡福晋还在,婚后,博尔济吉特氏和多尔衮感情很好,虽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两人仍然恩爱如初,对于博尔济吉特氏而言,这也算是不错的归宿了吧。
历史上豪格的妻子为什么改嫁给多尔衮为王妃?
多尔衮与豪格本是叔侄关系。因争夺皇位而反目成仇,慢慢演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关系。清太宗皇太极突然猝死,让建国不久的大清平静的水面起了微小的波澜。因为皇太极撒手人寰前并没有确立自己继承人。而满清来源于后金,当时并没有可以依赖的皇位继承制度。于是乎,大清的皇位成为了众人互相争夺的焦点。
当时,皇太极的弟弟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的实力最强,争皇位的声音最高,冲劲最足。
由于都是皇太极的至亲,都有可以骄人的赫赫战功,都在军中拥有了声望,而手中的权力又相差不大、能力难分伯仲。又没有一个权威人物能震住其中任何一方,所以,在令人垂涎的皇位面前,二人都互不相让,都有志在必得气势。
这样,叔侄二人无论是谁继承了皇位都遭到另一方的拚死反对,导至了二人成为势同水火仇人。唉,古往今来,在权力面前,亲情的力量总是很孱弱的!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亲情在政治人物面前都是适用的。三国时的曹丕与曹植如是,宋朝的赵匡胤与赵光义如是,明朝的朱祁镇 与朱祁珏如是。多尔衮与豪格来自游牧民族,在皇位面前亦如是,人类真有点悲哀。当时,大清政权仍在关外,而皇太极之逐鹿中原以取得天下的伟业仍任重而道远,这个时候,手握重权的二位皇家人物却开始了内斗,非常危险!
大清的王公贵族们自然不会让这种危险持续下去!头面人物都想方设法协调二人的关系!最终形成了折中方案,双方各退一步,都不当皇帝!而由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多尔衮第一摄政,豪格第二摄政。
由于福临年幼,实际权力尽落多尔衮之手!这样,曾经的竞争对手豪格就成了多尔衮打压的重点对象。
多尔衮以皇帝的名义派豪格去征讨盘踞在四川地区的张献忠。显然,如果豪格铩羽而归的话是没好结果的!
豪格死于狱中,大福晋改嫁多尔衮。
豪格能征惯战,凯旋而归。顺治帝亲自到太和殿设宴慰劳豪格。而和睿亲王多尔衮却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将豪格被下狱,不久即死于狱中,年仅40岁。豪格死后,豪格的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曾经去宫内给孝庄太后请安,无意中被多尔衮撞见了。虽然博尔济吉特氏已为人妇,还生过孩子,可是依然风韵犹存,风姿绰约、明眸善睐,这沉鱼落雁之容,让多尔衮动了心。
多尔衮不失时机对博尔济吉特氏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博尔济吉特氏深谙自己民族的传统,她还没被中原贞操观念同化,父死子娶后母、兄死弟娶长嫂在她的民族司空见惯!她也没有拒绝睿亲王,就改嫁给多尔衮当了他的王妃。
历史上豪格的妻子为什么改嫁给多尔衮为王妃?
导语:豪格的妻子博尔济锦氏是在豪格被政敌多尔衮迫害致死以后,被多尔衮强行纳为妃子的。据说,博尔济锦氏非常美貌,多尔衮对她早就垂涎三尺了。
(博尔济锦氏)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在皇太极死后,清朝的统治阶层分化成两派:一派是以豪格为首的“皇子派”;另一派是以多尔衮为首的“多尔衮派”。围绕着皇位继承的问题,这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而这两派政治势力可谓是势均力敌,一时间也分不出高下来。
(豪格剧照)
豪格身为皇太极的长子,早早从军出征,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立下了很多战功,是大清王朝重要的开国功臣之一。皇太极对豪格很是器重,晋封豪格为肃亲王;并且让豪格执掌户部,等于是掌控清朝财政的财政部长。后来,皇太极又让豪格与济尔哈朗、多尔衮、阿济格一起,共同“裁决庶政”,于是,豪格就成为清朝政府的四巨头之一。可见,皇太极是把豪格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
遗憾的是:皇太极突然病逝,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了。
豪格一派与多尔衮一派互不相让。双方在国政会议上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一时间陷入了僵持状态。
就在这最为关键的僵持阶段,豪格突然作出了让人为之无限惋惜的举动来。
只见豪格从座位上站起来,对大家说:“我福小德薄,哪能担当如此大任?”说罢,豪格竟然离开了会场。
这可以说是豪格一着极其愚蠢的臭棋!可能豪格玩的是以退为进的小把戏,但是他玩过了头。
(多尔衮画像)
豪格一走,他的支持者们纷纷发作,与多尔衮一方剑拔弩张,一场血腥火并一触即发。
政治斗争经验异常丰富的多尔衮,眼见形势不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既然你们说一定要立皇子,而肃亲王豪格自己谦让,不愿作皇帝;那么,我们就立先帝的另一个皇子福临吧。只是福临年纪还小,最好由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掌管八旗事务。待到福临长大,我们两人立即让他亲政。”
多尔衮这个主意一出,双方剑拔弩张的场面立刻就化解了。
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赞成这个建议。
豪格的主动退场出局,无疑是非常拙劣的臭着,致使自己永远不再有执掌朝政的机会了。而自己的政敌多尔衮却驾驭住了局势,从此大权在握,把豪格玩弄于股掌之上。
结语:清朝入关后,豪格被派往四川平定了张献忠大西政权。在他完成使命班师回京以后,多尔衮指使人员对豪格进行了诬告,最终把豪格问罪下狱,圈禁致死。
就这样,极有希望继承皇位的豪格,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但自己被政敌多尔衮迫害致死,而且自己那貌若天仙的妻子也被多尔衮给霸占了。
历史上豪格的妻子为什么改嫁给多尔衮为王妃?
此女本是多尔衮的侄媳妇,有了多尔衮的骨肉后,竟改嫁了多尔衮
早期的清朝建立其实是玄之又玄,满族可以入驻中原,实在是让人免不了感慨是天意,而在皇太极死去之后,清朝也是差一点陷入混乱之中,当时皇室中最可能继承皇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另一个则是皇太极之子豪格。当时这两个人之间争锋相对,而最后的结局却是谁都没当成皇帝,而是让不过六岁的福临成了皇帝。
之后多尔衮便是开始拓展自己的势力,他先是将曾经和自己争夺皇位的豪格想办法弄死,接着,便是开始收复八旗的势力。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主人公则是豪格妻子这位多尔衮的侄媳妇。豪格死后,多尔衮便是将其纳入房中。
这两个人其实早就已经有所勾搭,当时豪格带着自己的妻子去给多尔衮拜寿,而多尔衮便是起了色心,之后多尔衮将豪格调到偏远地区作战,并且还多次前往自己这个大侄子家中看望对方的妻子,这背后藏着的心思大概是路人皆知了。所以,多尔衮灭杀自己的侄子,可能既是因为他曾经和自己争夺皇位,还因为这位美人。
在豪格死去之后,这个侄媳妇便是嫁给了多尔衮。很多人对于这对婚姻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这个侄媳妇却是不过七个月就给多尔衮生下一个孩子,所以真相也就很明显了,多尔衮早就已经霸占了这个美人,而这虽然无从考证,但是不过七月怀胎,实在是让人无法相信。朝廷中也不会有人傻的去触他霉头。
不过,顺治帝倒是比较够义气,因为豪格是顺治的哥哥,所以在多尔衮死去之后,顺治也是开始谋划着给自己兄弟报仇,顺治将权力渐渐的集中在自己手中之后,便是开始秋后算账,他将自己叔叔的坟墓挖开,然后把叔叔的尸体挖出来,向世人公布他的恶行,并且还将其鞭尸后割头示众。不知道多尔衮如果知道自己死后被如此对待,当初还会不会那么霸道的去对待自己的侄子们。
帝王家总是多谋算和利益,至于多尔衮和自己的侄媳妇之间,大概更多的也只是相互利用吧,豪格的妻子有没有想过反抗自己叔叔的做法,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如果她足够刚烈,相信她一定会选择自尽甚至拉着对方一起死,只可惜,结果很明显并非如此。
历史上豪格的妻子为什么改嫁给多尔衮为王妃?
多尔衮与豪格乃是亲叔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对“死敌”,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至高无上的那把龙椅。
因争夺皇位而势同水火的亲叔侄。清太宗皇太极突然猝死使得刚建国不久的大清为之震荡。因为皇太极生前并未留下遗诏,加上没有有据可依的皇位继承制度,大清的皇位成为了众人互相争夺的焦点。其中以皇太极的十四弟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以及皇太极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的实力最强、呼声最高。两人都是皇太极的至亲,又都常年在军中拥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手中的权力也几乎对等。正因为如此,不论是谁继承皇位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誓死反对。一对亲叔侄因为皇位的争夺变成了有你无我,势同水火的大仇人。没办法,皇位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古往今来多少兄弟至亲因此自相残杀,而多尔衮与豪格只是其中的一对而已。
顺治继位,多尔衮掌握大权清除异己。多尔衮与豪格两位实权王爷的对抗争夺可以说将整个大清置于险境。没有入关的大清任重而道远,拥有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野心。如果此时多尔衮与豪格因为皇位发生内斗导致大清无力入关争夺天下,那么多尔衮与豪格不论是谁坐上皇位都将成为大清的罪人。而大清的上层贵族自然不会让这种“悲剧”发生,最终商量让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而多尔衮则成为了掌握大权的摄政王,名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则享受着皇帝的待遇。而曾经的竞争对手豪格自然也就成为了多尔衮打压的第一对象。这也是人之常情,很好理解。而豪格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在争夺皇位失败后,他就知道了自身的处境很不利。为了避免在朝中的相遇,豪格被派去征讨盘踞在四川地区的张献忠。
豪格死于狱中,大福晋改嫁多尔衮。豪格虽然打了胜仗归来,但已经掌握大清大权的多尔衮岂会轻易放过昔日的“死敌”,随便安一个“作战不利”的借口就将豪格送入了大牢。而豪格在大牢中也很快被“弄死”。豪格一死,留下的女眷怎么办?放心,这点忙做叔叔的还是可以帮的。最终豪格的大福晋改嫁了多尔衮。
这里要说一下豪格的这位大福晋,她跟多尔衮的关系可不一般。她不仅仅是多尔衮的侄媳妇,更是多尔衮的小姨子。她的亲姐姐是人称“小玉儿”的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多尔衮的嫡福晋。有着这一层关系在,多尔衮与豪格大福晋的关系自然亲近不少。还有就是满族的习俗,接收、改嫁族人留下的女眷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再现实点说,豪格一死,他的大福晋自然是无依无靠,而正好她的美貌又被多尔衮看中,多尔衮又是当时朝中权势最大之人,不论是出于现实考虑还是形势所迫,豪格大福晋改嫁多尔衮无疑是一种必然。
加上从豪格这里“夺”过来的这位大福晋,多尔衮的妻妾超过了十位,然而却依旧没有留下一个男嗣继承香火,不知是上天的惩罚还是多尔衮自身的问题?对此,大家怎么看?
历史上豪格的妻子为什么改嫁给多尔衮为王妃?
关于豪格的福晋改嫁这个问题,提问者的问题中有几个错误需要纠正。首先,豪格改嫁的福晋并不是他的嫡福晋而是侧福晋,而且她只是被摄政王多尔衮纳为了侧室,同样不是多尔衮的嫡福晋!虽然都是博尔济吉特氏,但豪格的那位侧福晋却不是多尔衮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不过,这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的关系倒是非常近,多尔衮纳的这位侄媳妇其实就是自己的小姨子,她是多尔衮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的亲妹妹。因此,说豪格的妻改嫁多尔衮其实并不准备,准确说她只是豪格的妾。所以,改嫁之说也同样不成立,因为多尔衮只是纳了这位小姨子为妾,同样不是娶妻。在中国古代,妻和妾的地位是有天壤之别的!
除此之外,还必须说一说豪格的其他两位福晋,说福晋其实有些托大了,她们其实都是豪格的侧室,都是妾!在多尔衮纳了小姨子为妾之后,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也收编了豪格的另一位小妾。同时,二人的堂兄济尔哈朗也收编了豪格的一位小妾。换言之,接管豪格小妾的不知情多尔衮一人,还有豪格的另外两位叔伯阿济格和济尔哈朗。一位是亲叔叔、一位是堂大爷!如果用汉民族的传统道德来衡量,叔叔、大爷纳了侄媳妇为妾,简直就是“乱伦”!可是,我们必须要清楚,事情发生在清初,这对于刚刚从渔猎民族过来的清王朝统治阶层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女真人的收继婚制在女真时期,包括后金时期、清王朝初期,女真人长期实行的收继婚制一直是事实存在的。虽然彼时女真贵族已经没有了早年生活所迫的不得已,但出于政治联姻的需要,这种传统的收继婚制实际上还是被予以保留了。最著名的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立代善为汗储之后所说的那句话了,清太祖曾公开表示,自己百年之后大妃乌拉那拉氏(多尔衮的生母)及其所生之子交给代善抚养。这句话说得比较隐晦,实际上清太祖的意思就是自己死后大妃乌拉那拉氏改嫁儿子代善!继母尚且可以“合法收编”,更何况侄媳妇?
再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儿子收编继母。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之一、清圣祖康熙帝的表叔兼老丈人遏必隆。他的生母是清太祖的女儿,在遏必隆的父亲额亦都去世之后,清太祖做主将自己这位女儿改嫁额亦都的儿子图尔格、也就是遏必隆同父异母的亲哥哥!清太祖为何如此,不言而喻,他看中的就是额亦都背后的钮祜禄氏家族,他要的不是女婿,而是女婿背后的家族势力。至于这位女婿是谁,不重要!如此一来,遏必隆的哥哥图尔格便成了他的继父……够乱吧?但事实就是如此!所以说,多尔衮纳了豪格的小妾为妾,根本谈不上什么……
宣示胜利者的权威多尔衮之所以纳豪格的侧室为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宣示胜利者的权威。豪格是早年与多尔衮争位的主力军,没有之一!多尔衮与豪格之间虽然是叔侄,却是竞争对手、是政敌。在整倒豪格之后,接管豪格的所有财产理所当然!自然也包括豪格的小妾。在女真人的意识中,小妾和财产并没有本质区别。
当然,这里面多少也有多尔衮的一些私心。从多尔衮违制追谥自己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为元妃来看,他和自己这位嫡福晋的感情应该还是不错的。豪格倒了,自己这位身为豪格侧室的小姨子生活自然不好过。把她收编为自己的侧室,实际上也是变相拉了小姨子一把。毕竟,作为摄政王的侧室要远比跟着豪格一起倒台好得多……
政治联姻的需要清王朝皇子、公主们的婚姻史就是一部赤裸裸的政治联姻史。自清太祖始,清朝皇帝、宗室的婚姻大多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清太宗为了安抚外藩蒙古各部不仅娶了博尔济吉特氏姑侄三人,而且还娶了“蒙古帝国末代大汗”林丹汗的两位遗孀,凑在一起就是所谓“崇德五宫福晋”。
多尔衮虽然不是皇帝,但彼时的他与皇帝只差一个名分而已。他纳谁为妾,恐怕也不仅仅是用小半身思考的问题!把自己的小姨子纳为了侧室,等于是将岳父家族彻彻底底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与此同时,阿济格和济尔哈朗所纳的两位,多少也有这方面的一些原因。作为摄政王、亲王,他们要多少年轻貌美的女子没有?为何非要霸占侄儿的遗孀?用脚趾头想恐怕都能想明白吧?
至于豪格的那位侧福晋为何愿意改嫁姐夫多尔衮。这就更加没什么可说的了。她与豪格的婚姻本就是一桩政治买卖,豪格已经倒了、多尔衮却如日中天,试问她还如何抉择?更何况,清初保留了浓厚的女真残余,女子更多地还是作为男子的“财产”、附庸,作为天下名义第二、事实第一的摄政王,多尔衮想纳她为妾,她有拒绝的权力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