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吕雉,却还立她为皇后?
谢谢悟空邀请。
刘邦当上皇帝后,原配妻子吕雉已经人老色衰,刘邦自然谈不上多喜欢她,可是却依然还得立她她皇后,这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当时局势所决定的,刘邦不得不立吕雉为皇后。
首先吕雉是刘邦夺取天下后唯一的皇后人选,从宗法观念上来看她是刘邦的原配夫人以及合法妻子,也生育了嫡子,从吕雉本身的能力来看,她完全可以胜任后宫之主,母仪天下。
在刘邦的心中,吕雉虽然已经人老珠黄,可是毕竟对自己有恩,当自己还是个小混混的时候,吕雉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他,这对患难夫妻情意无价,自己如果成了皇帝以后,抛弃发妻,不仅自己心理上过意不去,其他满朝文武以及百姓也会瞧不起他的薄情寡义,刘邦不仅能够知人善任,而且是个很拎得清的男人,知道自己结发妻子最靠谱,因此依然立吕雉为皇后。
再者说,别看吕雉是个弱女子,可她也是个响当当的女政治家,辅佐刘邦定天下,得到了很多吕雉的支持,吕雉在朝廷中势力很大,很多文武大臣都是吕雉手下的,和很多重臣还都是同生共死的老革命和老熟人,地位巩固,赢得了朝臣的一致爱戴和拥护,刘邦也知道吕雉的地位不可撼动,况且在治国方面,吕雉是自己最合适的贤内助,没有其他女人可以替代。
综上所述,于情于理,吕雉成为皇后是名正言顺,尽管刘邦不大喜欢吕雉,可是他是皇帝,也不能被女色冲昏头脑,为了大局着想,也要让吕雉母仪天下,成为后宫之主。你们说是吗?
我是小聪历史客栈,本文章首发于悟空问答,坚持原创,每日更新,喜欢请关注我哦!
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吕雉,却还立她为皇后?
刘邦不仅喜欢吕雉,还深爱着这位发妻,因此尽管刘邦另有新欢,但是他还是在感情上、法理上册立吕雉为皇后。吕雉能受封皇后,除了夫妻感情好外,还在于吕雉是刘邦明媒正娶的发妻,另外吕雉还获得了沛县功勋集团的大力支持。不论是什么年代,发妻的地位是高于其他妻妾的,古代发妻的子女为嫡子,有继承权。现在有钱人也是财产留给妻子,感情留给小三。刘邦作为一个明白人,他自然知道立吕雉为皇后,不会立小三戚夫人为皇后的。
刘邦原本是秦国小吏,他属于哪种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三四十岁了都没有讨到老婆,却跟村里的曹寡妇有染,生下了长子刘肥。吕老汉也不知那里学了面相之术,一看到刘邦就认定这是他的乘龙快婿;阅人无数的吕雉向来眼高于天,却看见刘邦后就义无反顾的嫁给了刘邦,丝毫不嫌弃刘邦人丑家穷品德差。所以说缘分天注定,刘邦跟吕雉就是天生一对,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刘邦起事后吕雉家族全力支持,最开始沛县数千兵丁能聚在一切,离不开吕雉家族的钱粮支持!刘邦在芒砀山上落草为寇时,饿得快要死了时,也是吕雉不远千里送粮食接济才活下来。刘邦斩一条小白蛇,吕雉就到处说刘邦是赤帝之子,给刘邦笼罩了一层神秘面纱,许多吃瓜群众就追随刘邦起事,不离又不弃。楚汉相争时,刘老汉跟吕雉被项羽捕获,也是吕雉在楚营处处照顾刘老汉,替刘邦尽孝道。在刘老汉眼中,儿媳妇只有吕雉一个,戚夫人、曹寡妇、薄姬他都不认识。吕雉的家人都在汉军中任职,彭城之战时刘邦损兵折将而逃,路上吕雉兄弟收兵数千追随刘邦,让刘邦又有了兵!吕雉的妹妹还嫁给了樊哙,吕雉跟沛县的功勋都认识,大家都认他这个大嫂。如果刘邦不立吕雉为皇后,沛县功勋集团都不会答应的,所以刘邦权衡利弊,最终册封吕雉为皇后。吕雉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史记载的皇后兼皇太后!
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吕雉,却还立她为皇后?
汉魏之前,君王都信奉立嫡不立庶,不论有没有感情,只要吕雉过了门,并且生了第一个皇子,就必须立她,除非他急着走秦国老路。
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吕雉,却还立她为皇后?
吕雉绝对不是刘邦最喜欢的,但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却是不可替代的。可以说刘邦传位于孝惠帝刘盈,而没有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废长立幼,最大原因是吕雉是刘邦最值得信赖和可以保持大汉“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国策的人。
刘吕的联盟关系立后的重大意义并不亚于选择储君的人选,孝惠帝刘盈羸弱而吕雉刚强,选择吕雉为后,目的之一就是确立吕氏一族和刘氏一族密不可分的联系。尽管在史书记载中,对于吕氏一族除了吕雉之外仅有只言片语,但是从这些只言片语里,还是可以看出吕氏一族,为刘邦争雄天下出了大力、立下大功。
吕后自身的能力吕雉和戚夫人相比,好比一个高参和一个花瓶,说到能歌善舞吕雉无法和戚夫人相比,但说到辅助刘邦治理天下,确实没有人可以和吕雉相比的。从被项羽俘虏后的隐忍不言,到除掉彭越的心横手辣,再到未央宫诛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见光不杀”的韩信,再到面对匈奴单于冒顿书信欺辱时的委曲求全,顾全大局。吕雉表现的成熟和老辣,相对于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吕雉守护的是大汉江山,是刘邦最值得信任的人。
关于喜欢与信任诚然刘邦是十分宠爱戚夫人的,已经不是喜欢的问题了。那么刘邦对于吕后到底是一种什么感情呢?我的答案是信任。信任的原因是吕雉是刘邦最坚定的追随者,秉承刘邦的国策,干了很多刘邦想做而不能做的事,说的直白一点,脏活累活我来干,成绩是刘邦的。喜欢的人不一定值得信任,信任的人不一定让人喜欢。立后不是对于喜欢的褒奖,而是对于信任的一种认可,因此立吕雉为后合情合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吕雉,却还立她为皇后?
这个问题不能这么说,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妻子,不能说不喜欢,不然怎么会跟他结婚呢,只是说,刘邦称帝之后,喜欢其他年轻貌美的夫人为什么还是立吕雉为皇后,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吕雉从刘邦沛县之时就跟着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还有长子刘盈
第二,中国古代传统的价值观念
第三,刘邦立后立嗣除了他自己的喜好,不能忽视的是朝廷官员的话语
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吕雉,却还立她为皇后?
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吕雉,却还立她为皇后?这个问题问得有失水准。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正室,早在刘邦还未发迹之时,吕后便嫁给了刘邦。虽然在吕后嫁进门之前刘邦已经在外面和其他女人(史称“外妇”曹氏)生下了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但是因为一些主观和客观原因,刘邦并没有把曹氏娶进门,甚至都没有将曹氏纳为侧室。因此,吕后是货真价实的原配正室!
很多人认为,古人是一夫多妻,实则不然。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子可以与许多女子发生关系、生孩子,也可以将这些女人都接进门。但是,正室、也就是妻只能有一位!其他女人只能作为侧室、也就是妾存在!古人对于妻的地位是有法律保障的:唐朝规定“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三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 ”宋朝规定“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明、清规定“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若有妻更娶妻者,亦杖九十,离异。其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也就是说,除非妻亡故、或者犯了所谓“七出”被休,在南宋以前还有“和离”之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离婚”,男子是不能随意将妻妾倒置的。即便是出现正室亡故、被休或者和离,侧室扶正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秦汉时期虽然没有后来法律规定得那么细致,但对于妻的地位也是有相关法律保障的。
因此,刘邦在成为汉中王、乃至皇帝之前,只要吕后没有重大过失,是不能随意休妻的。而这期间,吕后帮着刘邦赡养父亲和继母、抚养儿女,不仅没有过失,反而是有功的,尤其是在楚营为质期间。事实上,这一点刘邦也是认可的。虽然刘邦发迹之后身边美女如云,侧室也纳了不少。但是,在称帝之时,依然册立了吕雉为皇后。刘邦立吕雉为后,说到底就是基于以上两点原因。一是名分早定,吕后本来就是正室!二是,彼时刘邦根本没有理由否定吕后,更加没有休妻的理由!有妻在,皇后之位自然没有妾的份。除此之外,刘邦称帝时已经不是当初的刘老四、刘亭长,而是大汉王朝的皇帝,他必须给后世之君留下一个“范例”,立侧室为后,后患无穷!刘邦再好色,也不可能拿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开玩笑。
但吕后毕竟年龄大了,怎敌得过岁月这把杀猪刀?和刘邦后宫那些年轻女子相比,自然不受刘邦待见,而这也为后来戚夫人吹整头风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个人认为,刘邦之所以后来想废长立幼、废嫡立庶,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好色。可能更多的还是觉得时任皇太子、汉惠帝刘盈性格过于温和、甚至有些懦弱,而赵隐王刘如意性格方面和自己更接近,刘邦觉得这个儿子更适合做皇帝。以刘邦向来视女人如衣服的作风,为了一个女人动起易储的念头,恐怕说不过去。不过,刘邦虽然好色,却是非常理性的。在经历了群臣反对、张良甚至搬出了商山四皓充当刘盈之师之后,刘邦发现吕后与时任皇太子刘盈的羽翼已经丰满、完全可以控制局面,于是便放弃了易储的念头。如果刘邦真的是用下半身思考的主儿,他断然不会如此,不是吗?
除此之外,刘邦之所以立吕雉为后,而且后来放弃废后易储的念头,可能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刘邦称帝后已经准备铲除异姓诸侯王,但自己亲自出面有所不便,而且还会在史籍上留下骂名。于是,吕后便成了刘邦最好用的一杆枪,夫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吕后自然也会卖力帮助刘邦剪除异己。而且,吕后帮的不仅是丈夫,也是在替儿子提前除害!如此一来,由吕后在台前做恶人、自己在幕后操控,刘邦既把事情办了,还能不在史籍上留下恶名,何乐而不为?而这一切,戚夫人做不到!她仅仅是个“尤物”“玩物”而已,而吕后是这个家、这个国的女主人,有权势、有地位、有党羽、有能力、有气魄,只有她适合当这杆枪!
在放弃废后易储之后,刘邦就更加不会动吕后了,即便他知道吕后强势,将来可能会弄权。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汉惠帝刘盈是吕后的亲儿子,吕后再弄权,也不会危及刘盈的地位。相反,吕后还可以帮刘盈起到稳定局面的作用。如果换了其他人,以刘盈温和、懦弱的性格,会不会出现后来的霍子孟、甚至曹孟德就很难说了!试问,汉初那些大咖,哪个是省油的灯?不得不佩服刘邦的眼光,终吕后一生,虽然弄权,却从来没想过要取刘而代之,即便是刘盈去世之后,吕后所立的“傀儡皇帝”依然是自己的亲孙子、刘盈庶出的儿子,而不是吕家人。至于给吕家人封王,无非是利用他们巩固自己的地位,吕后从来没想过让吕家人接班掌权。如果吕后真有此心,刘邦庶长房的那几个孙子还能活着发动“剿灭诸吕”的政变?做梦去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