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显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私通为什么不处理?
谢谢邀请。
唐中宗李显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私通,身为皇帝却被绿到这种程度,眼看着妻子和别人秽乱后宫,自己知道却装作不知道,不理睬、不处理、这确实是以前我也想不通的问题,直到后来才知道了原因,韦后与武三思私通,李显知道也不能处理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想管管不了,为了委曲求全也不敢管,这中间有太多的不得已。
李显昔日的承诺
李显性格懦弱,母亲是武则天,他在朝中没有自己的势力,李显两次登基,第一次登基被自己亲妈武则天废掉了,只能委屈被流放做了庐陵王,李显和自己妻子韦后一起经历了十四年的患难生活,这期间是韦后一直在安慰他、鼓励他。
李显看到妻子对自己这么好,很感动,于是许下承诺:“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以后我们要是摆脱现在这个困境,你做什么,我都不管你”,一个丈夫对妻子许下这种诺言,看来李显的心真挺大的。这也变成后来李显纵容以及不管不问韦后和武三思私通的一条主观情感因素。
李显需要依靠韦后的扶持
李显终于熬到了再次登基当皇帝的一天,698年,武则天在自己反复思考以及朝臣纳谏后,决定把李显接回来当太子,后来武则天病重,被张柬之等五位大臣以及其他李唐王室逼下台,然后扶持李显登上了皇位,李显虽然登上了皇位,可是他不在朝廷这么些年,本来就没有势力的他依然孤身奋战,朝廷上没有自己的势力,当时的武氏家族权势最盛,李显身后站着的只有自己妻子的韦氏家族,既然得依靠自己的妻子韦后,那就只能对韦后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李显靠拢亲近武三思,自然默许韦后和武三思亲近
李显在朝廷中势力形单影只,光靠韦氏家族势力不行的,最重要的是靠武氏家族势力,这样必然需要亲近武三思,李显当时想依靠韦氏家族和武氏家族来对抗张柬之等大臣,然后培植自己的势力,所以韦后和武三思亲近私通,自己也不好说什么,一来是管不了,二来是大家都是利益共同扶持体,还得靠武三思去打压其他大臣,哪能撕破脸呢?
不仅不能撕破脸,还得巴结武三思,李显还把自己女儿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这样他们就成了亲家,没成想,武三思还是和韦后秽乱违规,当着李显的面玩游戏、亲昵打闹,李显看见也不敢管,为了委曲求全忍了吧。
李显被戴了绿帽子已经够悲惨的了,后来还被韦后和亲生女儿下毒毒死了,被老婆孩子毒死的皇帝只有他了吧,不过韦后也没好下场,后来被乱军杀死,死在了唐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里,李显算得上最窝囊的皇帝了,你们认为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我是小聪历史客栈,专注历史,坚持原创,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您的关注!
唐中宗李显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私通为什么不处理?
唐中宗李显是一个很悲情的人,韦后是一个强势霸道的人,而武三思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三个人碰到一起,似乎只有李显吃亏的份,那么事实是否真如此呢?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登上皇位的人,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组建自己的政治集团,好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初次登基的唐中宗李显也不例外,683年,李治去世,太子李显继位,为了对抗母亲武则天,他选择扶持外戚势力,也就是韦后娘家人,但李显太过稚嫩,也太过心急,当时的辅政大臣裴炎和武则天都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联合起来废了李显,李显成了庐陵王,带着做了不到两个月皇后的韦后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活。而韦后的娘家也遭到了打压。
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14年的共患难生活,在他们被流放到房州的路上,韦后还生下了两人最小的一个孩子安乐公主李裹儿。挺着大肚子长途跋涉,可见韦后确实吃了很多苦,而且最重要的是,韦后一直是李显的精神支柱,不管是李贤、李显还是李旦、太平公主,对母亲武则天的野心都一清二楚,所以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害怕母亲。被贬的李显更是成了惊弓之鸟,每次听到有使者到来就吓个半死,生怕自己会遭了母亲的毒手,在这个时候,韦后便是李显的保护神,给他抚慰,给他力量,告诉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糟糕的情况不过赐死而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李显许下承诺:“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这句话历来被解读为后来李显继位后纵容韦后和武三思私通的原因,其实不足为信,先不说有没有这句话,就算真有,夫妻俩共患难,丈夫许下将来定不负妻子、一定好好对妻子的誓言,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人?更不要说这种“将来你做什么,我都不干涉”的鬼话,可能有人会说“君无戏言”,李显那时候已经不是君了,况且君王最是擅长戏言。
698年,经过武则天的反复思考和朝中大臣的劝谏,武则天最终决定将李显接回洛阳并立为太子,然而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却又被武则天晚年长期生病而二张出来干政打破,705年,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和袁恕己等联合李唐王室人员(太子李显、李旦、太平公主)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二张,然后逼武则天下台,太子李显继位。
再次登基的李显和第一次登基的时候并没有大的区别,依然没有自己的力量。张柬之等五位大臣虽然逼武则天下台又扶立了李显,但他们在那时只是忠于李唐王室而非李显,李显一继位,他们五人就成了位高权重把持朝政之人,这不是李显愿意看到的。而李显的弟弟李旦也立下大功,成为安国相王,以宰相身份参与政事,李旦在朝中的势力远大于李显。再就是妹妹太平公主。这几方势力都很大,相对来说,李显就弱多了,他远离朝廷14年,根本没法和大臣们接触,更不用说培植自己的势力了,这也是当初武则天重立李显为太子的原因之一,让他没机会对武氏家族动手。神龙政变后武氏家族不仅没有被打压,反而权势更盛。
李显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韦氏外戚,还有就是武氏家族,李显的两个女儿都是武家媳妇,其中安乐公主嫁的就是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所以李显想依靠韦氏家族和武氏家族来对抗张柬之等五人,然后培植自己的势力。
李显做上皇帝后,和武三思很是亲近,后来发展到武三思和韦后也很亲近,《旧唐书》、《新唐书》都对两人的私通言之凿凿。而且李显很明显是知道的,但并没有反对。很多人说这是因为李显性格懦弱,管不了韦后,反而还要依靠韦后,又早先说过“不相禁忌”的话,所以对两人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四姑娘却觉得并非如此,关于韦后和武三思私通一事,很难说就是一种事实,史料都说是上官婉儿把武三思介绍给韦后的,但关于上官婉儿的一些事,史料记载和出土的墓志是有出入的,而且这种差别很大。
姑且认为韦后和武三思之间确有私通一事,并且李显是知道的,那么,很可能李显和韦后之间是有沟通的,两人之间就是相互扶持的利益共同体,所以韦后出面笼络武三思,将武氏家族拉到李显的阵营之中。后面,武三思和李显就把张柬之等人收拾的差不多了,但武三思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让儿子武崇训不停地在安乐公主面前说太子李重俊的坏话,怂恿安乐公主自请封为皇太女。这也就导致了707年李重俊发动政变,诛杀了武三思和武崇训父子,李显起兵镇压,李重俊兵败被杀,自此太子之位就是空的。
李显虽然性格懦弱,纵容韦后和安乐公主干政,但并非没有底线,安乐公主自请封为皇太女被拒就是一个例子,太子之位即便空着,也断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太女。那么,他又怎么会容许自己的皇后主动给自己戴绿帽子?
所以,韦后和武三思倘若真有私通的事实存在,李显并非那么无辜。
唐中宗李显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私通为什么不处理?
《资治通鉴》《新唐书》这样的一些史料记载,李显复辟,当了皇帝以后,武三思经常被韦后召进宫中,两人下棋,李显还会坐在旁边观看。有时候,武三思和韦后在龙床上玩游戏,李显还会给他们出主意,希望他们能够玩出更高级的东西。如果武三思有一天不进宫,韦后就会让李显前去问候他,把他接进宫来。
史料所用的是“春秋笔法”,虽然没有直接说武三思和韦后淫乱,但这其实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且史料还记载,当时朝中议论纷纷,甚至有大臣直接上奏李显,说武三思“秽乱后宫”,希望李显把武三思除掉。照理说,是个男人都害怕别人说自己老婆和别的男人有不三不四的关系,何况是皇帝。但是,李显不但没有猜忌武三思,而且还把揭发的人处以极刑。李显怎么会是这样的反应呢?
(李显剧照)
关于这件事,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李显是百姓思维。李显真不认为武三思和韦后有不正当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李显的人生经历非常特殊。由于武则天对他的防备和猜忌,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和韦后生活在民间。两人毫无尊严可言。所接触的,很多都是底层人士。韦后经常也是洗衣做饭,做各种苦力活。也就是说,那时候的韦后,和一般的民妇,并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不是贵妇人的感觉,自然所接触的男人不少,那已经成为习惯。李显虽然当了皇帝,他依然还是普通老百姓的思维,并没有宫内宫外的需要内外有别。武三思毕竟和李显、韦后是儿女亲家,如果用老百姓的思维来看,儿女亲家之间互相串门,下个棋,闹一下,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怎么会成为有不正当关系呢?
(武三思剧照)
二、李显是弱者思维。李显在当皇帝之前,一直是受尽屈辱,受尽欺负的。这种欺负,不仅仅来自于武则天,还来自于天下的人、身边的人。
李显虽然曾经当过皇帝,但是,正所谓“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虾为什么会戏龙?因为它们不认为那是龙。犬为什么会欺虎?因为它们不认为那是虎。李显的遭遇也一样。当他在落难以后,什么人都可以欺负他。就算有看得长远的,碍于武则天的淫威,也不敢和他有啥联系,怕给自己惹麻烦。
李显因为一直是一个弱者,他就形成了一种弱者思维。
要是别人说他的不是,他就会反应强烈地把自己保护起来。要是别人说他身边的人的不是,他也会反应强烈地把身边的人保护起来。至于别人说得对不对,他不会去考虑。他就是觉得,自己受了欺负,要反击。
而他那时候已经是皇帝,是具有足够反击能力的。所以,有人指出武三思和韦后关系不正常,李显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在欺负自己,要把这人处死。
(韦后剧照)
三、李显是疑人思维。由于长期处在武则天的高压打击之下,李显一直处在惊恐之中,觉得任何时候,都被被处死的危险。再加上唐朝初年的宫廷斗争非常激烈,而他都是被别人通过宫廷斗争推上皇帝宝座的。因此,李显形成了一种只相信韦后,不相信别人的思维。
在他的心中,还没有建立起皇帝的感觉,没有所谓“亲贤臣,远小人”这样的所谓“明君”的概念。而是认为朝臣都在算计自己,都是想祸害自己。
正因为他谁也不信,只相信韦后。因此,当别人说韦后的不是的时候,他才会坚决不相信。
(参考资料:《新唐书》《资治通鉴》
唐中宗李显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私通为什么不处理?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天才过人,心雄胆略,有着治国安民的才能。28岁时二度入宫,帮助李治跟朝内权臣进行政治斗争,40岁时武则天临朝听政,与李治合称“二圣”。武则天外战群臣,宫斗王、萧,杀亲姐、儿女、毒外甥女,终于在60岁时自立为帝。
公元683年李显登基,是为唐中宗,由于母后武则天太过强势,李显依赖於皇后韦氏一族,想将韦后的父亲韦玄贞从小小的地方参军直接提拔为中央级官员侍中(宰相职),组建自己的政治集团。武则天指使宰相裴炎抵制宗中宗这种任人唯亲的行为,李显生气道:就算我把我们李家的天下给我老丈人又能怎么样,何况一个小小的侍中! 裴炎将此事上报武则天,武则天大怒,将继位才55天的李显废黜,被母亲武则天废除皇位并先后被软禁于均州(湖北丹江口市)、房州(湖北房县)十四年只有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
698年,在狄仁杰、李昭德等群臣的劝谏及突厥进兵示河北,以武力拥立中宗的压力下,武则天仍为自己百年之后是由儿子还是坐侄子继承皇位问题上摇摆不定,最终在狄仁杰一句:“你儿子当皇帝,你的牌位还能摆在太庙里;你侄子做皇帝,你以什么名目入宗庙里去?”武则天才召回李显并立为太子。
705年,张柬之、桓彦范、等联合李唐王室人员(太子李显、李旦、太平公主)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二张,然后逼武则天下台,太子李显继位。
李显的弟弟李旦、妹妹太平公主此时势力巨大,张柬之等五位大臣虽扶立了李显,但他们也仅仅是忠于李唐王室而非李显,此时他们五人也就成了位高权重把持朝政之人,而李显他远离朝廷14年,根本没法和大臣们接触,所以他与第一次称帝时一样依然没有自己的政治力量。李显称帝后韦皇后私心迅速膨胀,仗着唐中宗的宠爱和纵容,韦后不但擅弄朝纲,主宰朝中大小事物,并想和自己的婆婆武则天一样操控天下,但自身力量还不足以和宰相张柬之等人抗衡。
武三思曾经是皇位的热门人选,但武则天死后他基本上丧失了话语权。如果能和韦皇后联起手,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两个心怀鬼胎的人马上就走到了一起,两人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皇后与武三思结盟期间,暗生情窦,奸情不断明朗化,平时韦后和武三思玩棋,眉来眼去,打情骂俏,中宗熟视无睹,为二人清点筹码,算是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最有“涵养”的观棋者了。而据某些史籍记载,李显、韦后与武三思及上官婉儿还曾有过多次并床之欢。
唐中宗知道后,却视而不见。就是因为他柔弱的性格所至,面对强势的韦后,胆小怕事、敢怒不敢言,只能对她的荒唐之举,睁一只眼闭一眼。至于说顾及的皇家的脸面,不能声张,纯是扯乎,满朝文武已皆知,天下能不知否,如他是朱元璋,一万个韦后也早诛九族了!公元710年6月,韦后和安乐公主用药饼鸩杀了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摄政,改制为唐隆,又欲学武则天称皇称制,朝野哗然!
李显是最窝囊的皇帝,没有之一,他对母亲恭顺,可母亲夺的他皇位、软禁他;对妻子言听计从,可妻子偷汉子、背叛他;把儿子立为太子,可儿子造他反;对女儿无比宠爱,可女儿最终毒死了他。李显, 这个“六位帝皇丸”,买块豆腐撞死算了!唐中宗李显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私通为什么不处理?
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
公元683年,李治离世,太子李显成为了唐朝的皇帝。
但是他虽然当了皇帝,对于朝中的大小事情,李显并没有什么决断的权力。
因为对朝廷权力相当感兴趣的武则天是不会放弃对朝政的掌控的, 但是李显也想摆脱母亲的掌控,当了皇帝还没权,李显当然不想这样,他想反抗想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是他跟他母亲对着干,他还嫩了点,最后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了二个月右右的皇帝,李显被母亲拉了下来。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五十岁的李显第二次登上了大唐天子的宝座。 世事的变幻无常让李显充满了感慨。
二十一年前的那个春天,母亲武曌悍然发动嗣圣宫变,把登基不过两个月的李显废为庐陵王,贬黜到了荒凉偏远的房陵;
二十一年后的这个春天,李显在五大臣的拥护下发动神龙政变,一举终结了母亲武曌的强权统治,把她软禁在了凄清寂寥的上阳宫……
李显第二次登基后,封韦氏为皇后,可是苦尽甘来的韦皇后也想拥有武则天曾经拥有的地位。
韦后看着朝阳之下满面红光的皇帝,幽幽地说:“皇上,还记得您当年说过的那句誓言吗?” 李显微微一怔。 韦后莞尔一笑,说:“‘如果上天垂悯,让我们重见天日,我一定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绝不禁止。’皇上可还记得这句话?”
慢慢地,李显终于回忆起来,他略显尴尬地笑了笑。
从此韦皇后的野心就显露出来了,她也想要掌控朝政大权,所以李显每次上朝,她都效仿武则天坐在的帷幔中。
李显对此也过度纵容,所以韦皇后就更肆无忌惮了。
韦后也是愈发不把李显放在眼里,李显一有不满她就拿出李显在房州时的誓言来压制他,说陛下曾经答应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而现在又来干涉自己,简直是出言无信!中宗见如此更是郁闷。
到后来,李显明知道韦皇后与武三思的不规行为,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只当不知道。
从此韦皇后利用李显对她的宠爱,和武三思串通一气,女儿安乐公主也想着母亲当上皇帝后,她就是皇太女,妄想有朝一日也能当上皇帝。
而最后,李显死在了韦后手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唐中宗李显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私通为什么不处理?
奇葩!这个皇帝不但放任老婆出轨,还送老婆去情夫家里睡觉…
01
历史上有个顶有名的皇帝,他的有名之处在于他自己是皇帝,他爹李治是皇帝,他弟弟李旦是皇帝,他儿子李崇茂是皇帝,他侄子李隆基是皇帝,他妈武则天还是皇帝,史称“六位帝皇丸”。
他就是唐中宗李显,这个一生都被女人操纵,最后死在妻子女儿手里的悲剧皇帝,最令人好奇的莫过于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心安理得看着老婆给自己戴绿帽。
武则天开创女帝先河后,唐代女子的心也一个比一个高了,既然已经有人开先例了,那么做个武则天二世,也不是不可能。
于是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韦后…皇家女人骨血里流淌的野心因为武则天的称帝重新沸腾起来,她们一个个都想取而代之,成就自己的女皇美梦。
只可惜,美梦不但没有成真,反而成了梦魇,唐中宗的老婆韦后,就是这么一个女人。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逝,中宗复位称帝,大肆加封韦氏一族,不但破格追封韦后的父亲为王,还让韦后参与朝政,效仿他的父皇李治,跟韦后共同处理朝堂上的事情。
宰相张柬之等人主张革新破旧,重整李唐王室,对于韦后牝鸡司晨的行为屡屡上谏都没有结果,与之相反的是以武三思为首的守旧排新派,他们力捧韦后臭脚,对革新派进行权力压制。
韦后更是让中宗立武则天原先的女丞相上官婉儿为昭容,代掌皇帝才有的生杀大权,专门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
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也被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这是韦后跟武氏等守旧派结盟的信号,并且为了权力,韦后与武三思私下也有些不可告人的交往。
02
武三思一直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野心家,他的终极目的是武代李氏,本来抱住了武则天的大腿,他就是最有希望成为皇位继承人的人。
谁知道张柬之等人横空出世,断了他的念想,武家失去武则天,势力去了大半,韦后的垂青恰到好处地重新燃起他心里的那把火。
结盟期间,两人不谋而合,频频交往之中孤男寡女暗通款曲,一时之间,满朝文武无人不知,武三思爬上了韦后的凤榻。
二人通奸把持朝政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群臣敢怒不敢言,作为这个事件的另一个主人公,唐中宗李显不但没有任何动静,还似乎非常喜闻乐见。
为什么唐中宗明明知道前因后果,还纵容二人私通呢?
当初,唐中宗和韦皇后把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之子武宗训,安乐公主不想看到夫家势力衰败,便极力维护夫家。
帝后势力和武家势力必须在抱成团,否则革新派的大刀阔斧会很快劈干净韦后的势力。
原本跟中宗站在对立面的武三思,能够跟中宗握手言和,除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极力促成外,昭容上官婉儿有着莫大的功劳。
03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心腹,武三思又深得武则天信任,善于揣测人心的上官婉儿自然知道怎么跟武三思做交易,以此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武则天去世后,上官婉儿攀上了李显,知道韦后在寻找合作伙伴,就把武三思推了出来。
后宫有上官婉儿出谋划策,前朝有武三思帮忙笼络人心,韦后的皇后之位坐的比李显的皇帝还舒服。
但韦后和武三思真正开始有肉体交易,是得到唐中宗的默许。
中宗某天跟韦后在宫里玩双陆,武三思进宫来请安,这个时候武三思和韦后还是合作关系,但中宗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让武三思陪韦后玩双陆,自己屈尊给两人数筹码。
一开始两人都还安分,后来见唐中宗不在乎,便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再往回便是神女有心襄王有梦,一拍即合共赴巫山了。
唐中宗的默许是出自一个男人对于一个女人的愧疚,他纵容韦后不过是为了年轻时候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的情分。
李显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想要组织自己的势力对抗武则天,结果被武则天给罢位赶去了房陵,过了十四年阶下囚的日子,每天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04
那时候陪在李显身边的,就是这位高瞻远瞩的韦后“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遂如是也!”
福气和灾祸变换无常,殿下现在一心求死,岂不是错过了将来翻身转运的机会吗?
濒临崩溃的李显,只能抓住老婆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并且许下誓言“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
将来只要我李显翻身了,老婆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以此来相报这段苦日子里,老婆对我的救护之心。
唐中宗确实时来运转,成功复位后他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不但对韦氏一族加官进爵照拂有加,更因为自己亏欠韦后所以任由她胡作非为,武三思隔三差五进宫跟韦后卿卿我我,被人看见也不害怕;如果武三思有事进不了宫,韦后又想他了,中宗就亲自微服私访,带着韦后去见武三思。
老婆当着自己的面跟其他的男人“调笑戏谑,对饮亲狎”,他不但不生气,还能“视以为常,陪着狎游”,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是旷古未闻了。
05
太子李重俊看不过去李显被韦后操控,在韦后设计害死张柬之等功臣后,发动了政变,斩杀了淫乱宫闱的奸臣武三思。
可惜敌众我寡,三千御林军没能敌得过韦后手中的权势,太子李重俊被贬出京,再没有人能阻止韦后母女,中宗彻底沦为了没有实权的傀儡。
除去了太子,韦后已经大权在握,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安乐公主要求中宗将自己立为皇太女,等到中宗宾天后,她就能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了。
中宗虽然昏聩,但并没有到这种是非不分的地步,他拒绝了安乐的要求,并说如果你想当皇太女,那就等你母后当上女皇吧。
安乐听了知道父皇不情愿,便狠下心给中宗下毒,毒杀了中宗。
不过她的皇太女之梦以及韦后的女皇梦并没有实现,李旦之子李隆基抢先发动政变清理了宫闱,重新匡扶了李唐江山。
可怜唐中宗,一生庸碌,先是被母亲武则天当做立威的傀儡,好不容易复位又被韦后拿捏,最后死于自己满心信赖宠爱的女儿安乐手中。
做皇帝做成这样,真的是不可谓不可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