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那个以卖肉起家的猪肉才子,如今怎么样了?
提到“猪肉贩子”,很多人会联想到遍布大街小巷的摊位,也有人会联想到《国产凌凌漆》中的周星驰:“你这样拉风的男生,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稀嘘的胡喳子,神乎其神的刀法,还有那杯DryMartine,都深深地迷住了我”。
当您笑过之后,也许会这样想:“这只是出现在周星驰电影中的搞笑桥段罢了,现实生活中断不会出现这样的‘猪肉王子’”。不过,真相会让人大跌眼镜,在现实生活中竟然真的存在如此非同凡响的猪肉贩子,他就是以西安市长安区(长安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的陆步轩。
本着尊重事实和还原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为您讲述陆步轩的人生经历。为了抵制抄袭,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66年,陆步轩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县鸣犊镇的高寨子村,家境并不是很好。母亲常年患病无法动弹,仅靠父亲一个人下地耕种维持生计,时常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成了村里的低保户和贫困户。
陆步轩的父亲虽然囊中羞涩,脑中还是很有见地的,尽管尚不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理,但却不想让儿子成为一个“睁眼瞎”。眼见同村的孩子们纷纷辍学务农,他却咬紧牙关供小步轩读书学习。
陆步轩天资聪明,加之勤奋好学,历来就是所有家长眼中的“别人家孩子”。从小学开始,他始终都是班里的第一名学生,无论大考小考都是轻而易举,破败的家中贴满了各种奖状。
1974年,陆步轩的母亲因病过世,家庭的重担更是落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九岁时的他已经开始懂事,主动挑起了所有的家务,在学习上依然高歌猛进。小学毕业后,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鸣犊中学重点班读初中。
三年的初中生涯,对于陆步轩而言依然所向披靡,中考时毫无悬念地被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录取。只不过,因为学费和住宿费难以筹措,他只得就近选择了引镇中学就读。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各项事业开始初见成效,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高中的三年间,陆步轩面对繁重的学业同样是游刃有余,也不出意外地赢得了高考并被西安师专录取。
不过,这显然不是他所期望的结果。在陆步轩的坚持下,父亲最终同意他进行复读,目标直指北京大学。
1985年7月,陆步轩再次参加高考,终于以531分的成绩取得全县文科第一名,终于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消息一出,整个长安县都轰动了,父亲也难得一次笑逐颜开,甚至还买酒买肉大宴亲朋。
1985年8月28日,陆步轩背起行囊告别了家乡和父老,第一次只身出远门前往北京大学去报到。在他看来,光明的前途正在向自己招手,但无情的现实却将美梦化为了泡影。
陆步轩所在的班级一共有21名学生,全部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而且,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城市里的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外,在音乐、美术、体育和摄影等方面都是人才辈出。
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和不足,陆步轩继续之前的学习劲头,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在大学的四年间,他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更没有谈过女朋友,只有和同宿舍的几个舍友关系亲近。
1989年,随着四年的大学生涯结束,从北大毕业的陆步轩被分配回了西安等候具体工作落实。为了能够进入一个好的单位,他骑着自行车四处自荐,可由于文科专业所受限而屡屡碰壁,无奈进入了即将破产的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
该厂早已经步履蹒跚,对于这个新分配来的北大高材生,他们只能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了入职手续。不过,陆步轩刚完成报到,很快就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这也是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所乐见的结果,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开销。
从此以后,堂堂北大毕业的高材生陆步轩,只得以临时工的身份在计经委下属单位工作,这一干就是3年的时间。期间,他只能住在家属院的门房内,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拖地、抹桌、烧水和沏茶等额外工作。
即使如此,陆步轩也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和礼遇,一次次被人顶替了原本应该属于他的转正机会。多年以后,当他回到北大演讲时,还充满感慨地对在场的学弟学妹们表示:
愈小的地方愈封闭,裙带关系愈严重,一枝随风飘摇的浮萍很难扎根。
1993年,计经委进行改革,陆步轩的临时工岗位也没有保住。而且,当时全国各地的下海经商成风,他也终于狠下心来“逼自己一回”,成为了一名弄潮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缺乏从商经验的陆步轩,很快就被现实浇得哇凉哇凉,仅存的一些积蓄也赔得一无所有。唯一的收获,他结识了一个名叫“陈小英”的女人并且与之组建了新的家庭。为了生存,夫妻二人在县城里开店卖猪肉,还被人笑称为“北大屠夫”店。
北大的毕业生卖猪肉!高考的状元卖猪肉!这则消息不胫而走,甚至还登上了报纸报刊的头条,陆步轩变得更加沮丧了,认为自己给母校抹黑了。一时间,“读书无用论”也再次甚嚣尘上,充斥在整个社会中间。
2003年7月,随着《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的新闻持续发酵,陆步轩又一次成为了全国舆论的焦点。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慕名群众都前来肉店买肉和拍照,他也由最先的躲避转变为坦然。
意外成名之后,陆步轩成为了“网络红人”。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推荐下,他获得了几百家单位的邀约,甚至还有老外出资邀请他开连锁店。
就在陆步轩“卖猪肉”的同时,还有一位同样北大毕业的陈生却在“卖鸡肉”。1997年7月,他的“天地壹号”正式上市并且当年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元,一种生态土鸡引领了农业领域的新潮流。
经过媒体的曝光,让同属北大毕业,让同属“卖肉”的陈生和陆步轩走到了一起,二人一拍即合决定联合卖肉。而且,他们还决定不走寻常路,要做符合高端市场需求的品牌猪肉。
陆步轩和陈生不仅坚持“自养自卖”,而且还拒绝使用定位栏圈养,使用半开放的方式进行自由放养。甚至于,他们还在猪场内安装了许多音响设施,定时定点播放各种舒缓音乐给猪听,大胆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2010年,陆步轩和陈生凭借多年的养殖和卖肉经验,还合伙开办了专门的职业屠夫学校。根据各自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甚至亲自编写讲义和亲自上台授课,内容涵盖市场营销、饮食健康、烹饪礼仪和营养搭配等方面。
现如今,陆步轩和陈生一起经营的猪肉品牌,已经达到了几十亿元的市值。同时,他们开办的屠夫学校也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个成体系、成规模的专业猪肉学校,填补了太多的历史空白。
随着事业的节节高升,陆步轩也收到了自己母校北京大学的邀请,请他回学校做一次个人演讲。于是,他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典型,骄傲地站在了“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的讲台,分享了自己的就业坎坷和人生经历。在讲话中,曾经这样表示:
我们属于北大的丑角,但我们是正面的,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挣钱。
现如今,陆步轩依然从事卖猪肉的事业,只不过他的连锁门店已经超过2000家,员工也拥有了上万名。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事业成功的同时,他始终不忘感恩母校,陆续捐款多达9个亿改善教学环境和资助贫困学生。
2019年4月,陆步轩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和头条账号,截止今日已经拥有了几十万的粉丝。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猪肉王子”,依然还在继续谱写着自己的非凡人生。@文史不假
北大那个以卖肉起家的猪肉才子,如今怎么样了?
当年陆步轩为了生计开始了卖猪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陆步轩具有了慧眼食肉的本领。当初自己开始卖猪肉之前,自己的校友陈生就告诉自己:“卖猪肉甚至比卖电脑更加有技术含量。”如今陆步轩是真的想清楚了,电脑的组装都是很严格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规范。但是猪是自然生长的个体,每个都不一样,卖肉还是要凭借经验来把握。08年陆步轩创办了屠夫学校,有很多经验又有文采的陆步轩负责编写屠夫学校的教材。
《北大“屠夫”》这个小册子其实只是一本关于猪肉的小册子,主要是揭秘猪肉的各种内幕,教你如何购买猪肉才能够吃到放心的猪肉,就是因为自己创业过程中吃了太多的亏,所以不希望其他人继续吃亏。现在陆步轩已经不用再为生活而奔波,他想要做更多的公益来回报社会,这正是一个好的企业家应该做的。
创业不分高低贵贱,陆步轩虽然以卖猪肉出身,但是现在照样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以公益活动回报社会,是我们应该尊重的企业家。
北大那个以卖肉起家的猪肉才子,如今怎么样了?
这个猪肉才子叫陆步轩,他是北大的高材生。那么身为天之骄子的他为何会选择卖猪肉呢?如今又过得怎么样呢?
(陆步轩旧照)
陆步轩是典型的“寒门贵子”,他生于西安长安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早逝,家庭贫困。
对于陆步轩而言,他的童年是伴随着饥饿度过的。
那时候,由于粮食供应不足,他一天只能吃两顿,并且都是苞谷碴子煮的稀粥。由于晚上没有吃食,于是大多数夜里,他都饿得难以入眠。
好在家里虽然贫穷,但是父亲却认定“唯有读书高”,所以不管怎么贫困,还是把他送进了学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陆步轩在父亲的灌输下,也认定了想要改变“穷命”,只有刻苦读书。所以他从小就勤学好读,再加上他读书很有悟性,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4年,陆步轩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考上了西安师专。可是陆步轩非常不满意,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能考个更好的大学。所以他不顾父亲的劝阻,把西安师专的入学通知书给撕掉了。
次年,经过不分昼夜的苦学,陆步轩考出了全县第一名531分的高分,而他也因此如愿地考上了北大中文系。
据陆步轩回忆,当时学校领导还专门到他家来报喜。父亲非常高兴,尽管平时非常节约,在得知陆步轩考上北大后,竟破天荒地办了两天酒席。而他也被羡慕的乡亲们称为“文曲星下凡”。
心怀壮志的陆步轩来到北大后,他发现比起同班同学,他除了学习,对很东西都不知道。比如哲学,天文地理等,因此为了能融入到同学之中,他除了上课,就是泡在读书馆里,或者听一些教授讲座等。
四年时间弹指而过,陆步轩觉得他在大学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自信。
可是,毕业分配的时候,陆步轩却被分到了一个濒临倒闭的柴油厂。
(工作中的陆步轩)
由于陆步轩是北大才子,后来被主管上级借调到计经委写材料。他在那里除了写材料,每天还要打扫卫生,端茶倒水。可是他属于借调人员,因此既没有公务员编制,也享受不到该有的福利待遇,就连单位分房也轮不到他。
1992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陆步轩所在的柴油厂由于经营不善宣布破产,而陆步轩也因此沦为了第一批下岗职工。
当时,陆步轩考虑到工作本来就不顺心,所以下岗反而让他觉得有机会“下海”去扑腾一番。
在这之后,陆步轩办过厂,养过羊,开过商店……可是,命运仿佛在和他开玩笑。他虽然非常努力,但是干啥都亏损,以致到了最后,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了一屁股债。
就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的前妻因为嫌他没用,和他离了婚。
想想所受的委屈,陆步轩非常难过,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靠酒精麻醉自己。他总觉得“读书改变命运”完全都是自欺欺人,而他居然相信了那句话,结果读了那么多书,却活成了一个笑话。
所以,陆步轩在很长时间都害怕听到别人介绍他是北大才子的话
转眼到了2000年,此时的陆步轩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二任妻子。
结婚后不久,随着女儿的出世,陆步轩决定努力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在妻子的建议下,陆步轩租了个门面做起了卖猪肉的生意。
之所以选择卖猪肉,是因为这个营生门槛低,回钱快,而且不需要像样的门面。
当时,陆步轩很穷,为了节约钱,他把店面隔成了两部分,前面做肉案,用来卖猪肉,后面则成了一家人生活的地方。
自从做了屠夫,陆步轩更加害怕别人知道他是北大毕业的大学生。
(陆步轩和他的北大文凭)
不过,陆步轩天生喜欢琢磨,比如卖肉后,他就对生猪多有研究,再加上他刀功好,又不缺斤少两,因此生意做得相当不错。
2003年,西安一家媒体得知了陆步轩的经历后,为他做了一期专访。
专访一经刊登,立刻引起了很多媒体的注意,并且还纷纷转载。
一时间,默默无闻的陆步轩成了新闻人物,而他的现状也让很多人议论纷纷。
有人指责陆步轩这是浪费教育资源,也有人对陆步轩的现状非常同情,认为这是对人才的浪费,是社会的悲哀……
一些企业则向陆步轩伸出了橄榄枝,希望能聘请他为公司员工。
2004年,长安区档案局的领导也找上门来,请他到档案局上班,主要负责编撰县志,同时还给他解决公务员编制。
在陆步轩的内心,对自己做屠夫也颇为抵触,所以他接受了档案局的工作,成了一名公务员。
在单位里,陆步轩的工作是比较清闲的,于是他利用闲暇写了一本自传体报告文学《屠夫看世界》。
新书出版后,引起了更大的轰动。来采访他的媒体更是络绎不绝,比如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都来采访过他。
2009年,陆步轩收到同是北大毕业在广州卖猪肉的陈生的邀请。
原来,陈生在这一年创办了屠夫学校,他看了《屠夫的世界》后,认定陆步轩对生猪的成色、宰杀及销售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属于屠夫中的教科书级的人物。所以他请陆步轩到屠夫学校授课,并给予了他“荣誉校长”的称号。
陆步轩为了能教出高素质的屠夫,专门编写了一本《猪肉营销学》。这本书里囊括了营养学、烹饪学、营销学及礼仪学等方面的知识。
除了教授书本上的知识,陆步轩还要求学生们要屠宰场去,了解生猪的饲养、宰杀等方面的知识。
(陆步轩卖猪肉)
直到这时,陆步轩才从自卑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他曾告诉记者,之所以他能胜任屠夫学校的工作,是因为他既不是只懂得卖肉却不懂得总结的普通屠夫,又不是知识渊博却没有屠杀生猪的实践经验的大学教授。他是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所以不谦逊地说,他真能排得上是国内顶尖的猪肉专家。
到2013年的时候,陆步轩不光声名在外,他还把猪肉店开到了北京城,并且一开就是12家连锁店。
此时,虽然陆步轩不用站在肉案子前卖肉了,但他不时也会亲自指导,甚至还现场卖肉。
至于陆步轩在长安区的两家肉店,由于没有精力打理,他已经分别让弟弟和徒弟负责。
有意思的是,每年高考之前,许多家长都会专门跑到他的肉店里去买“状元肉”,希望能讨个好彩头。
由于陆步轩的名气越来越大,北大校长许智宏曾邀请他回学校做过一次演讲。
在讲台上,陆步轩给学弟学妹们还有坐在前排的学校领导们鞠了一个躬。在演讲的开始,他就表示他给北大抹了黑,丢了脸。
北大校长许智宏却认为,北大毕业的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也可以做科学家,当然也可以卖猪肉,只要干得好,都是值得学校为之骄傲的。
2016年,陆步轩把猪肉卖到了北京农展会上。
此时,陆步轩的新书《北大“屠夫”》已经出版,于是他把黑猪肉和新书摆在了一起,没想到,这样的摆放竟吸引了很多人围观,不少人专门买上一本,请他签名。
为了能把猪肉卖得更好,陆步轩辞掉了公务员的工作,并在电商平台上做起了销售猪肉的直营店。
2018年,在陆步轩的努力下,他一年的猪肉销售额竟达到了18个亿。
现在,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陆步轩转战到网络,不仅开起了直营店,还做起了猪肉相关问答及视频等,由于陆步轩传奇的经历,再加上他专业的解答,他很快就成了网红人物,而他的猪肉也因此销售得越来越好。
对于陆步轩的成功,一些网友纷纷在他的视频区留言,很多人感慨,虽然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这正是陆步轩成功的原因。
(参考资料:《北大“屠夫”》等)
北大那个以卖肉起家的猪肉才子,如今怎么样了?
去年他向母校捐了一个多亿,他的卖肉公司上市了,他还写过一本《屠夫看世界》,他后来讨的老婆给他养了个儿子……
我就只知道这些了,还有不清楚的请哪位对他有兴趣的再补充一下……
我关心他的目的是想告诉孩子们:不管什么时代,读书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别相信那些读书无用之类的蠢话!
北大那个以卖肉起家的猪肉才子,如今怎么样了?
又在忽悠人了,现在的教育,连教师,教授,导师都搞不懂了,到底教育是以教德为先,以教人为本,以授知为识,以报国为忠,以孝家为荣,以创业为本呢?现在一切都变了,一切向钱看,师不讲德,老师上课不授知,课后捞钱补课,书改无忠无孝,学业不精,冒挂各种名牌,到处坑蒙捌骗。
北大那个以卖肉起家的猪肉才子,如今怎么样了?
1985年,陆步轩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家乡某一机械厂。后来因为经济压力,他辞掉了该工作,开始了卖猪肉的生活。后来,他的经历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轰动效应,当地政府招录他进入了当地档案局工作,负责编写地方志。
2008年,陆步轩迎来了人生的大转机,同为北大毕业生的陈生邀请他去广州一起从事猪肉生意。他们还开办了“屠夫学校”,培养高校毕业生成为猪肉行业的经营人才。其学校所用的几十万字的教材均由陆步轩亲手编写。
如今的老陆已经不用每天起早贪黑地在档口招揽顾客,而是成了在“屠夫学校”给学生们授课的校长,也是知名猪肉品牌的创始人之一。他们公司的生意也已经扩展到了全国多地,销售额惊人。
自身认同的改变曾经的陆步轩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者”。北大毕业后的他没有成为达官显贵,也没有飞黄腾达,很多人看不起他,包括他自己。他曾受邀回北大演讲,可他面对北大师生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给北大丢脸了”!
后来的人生转机不仅解决了陆步轩的经济压力问题,也让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他开始成为了人生赢家。如今的他闲庭信步、自信从容,他活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说实话,我都替他高兴。
大众眼光的改变以前陆步轩在老家卖出肉的时候,一位女士曾指着他对身边的儿子说:“那个叔叔就是北大毕业的!”也许那位女士没有明显的恶意,但当时很多人对陆步轩都充满了惋惜和嘲笑。陆步轩也曾被那些声音深深地困扰。
如今时代变化很大,大众对人才的看法不再有那么多的局限和偏见。北大毕业卖猪肉也不再是什么丢脸的事,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合法地赚钱都很值得自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现象越来越多,社会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元化了。
写在结尾陆步轩的人生已经变得越来越好了,从他的身上我们也应该懂得无论出身、学历如何,即使不被看好,只要不断地去努力,总有好转的那一天。哪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平淡自足的生活也很不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