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除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以外,还有哪些话值得我们骄傲自豪?

璀璨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的豪言壮语,无数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令人无比骄傲自豪。陈胜、吴广曾经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曹操曾经说过“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王安石曾经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鲁迅曾经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不过,笔者个人记忆最深的一句话还是毛主席说过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暂时失去一个延安而换取全中国的胜利”。接下来,我们一同回顾历史,深入了解这句话的前因后果和深远影响。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悍然撕毁了“双十协定”,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又在多地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全面内战由此爆发。在军事条件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蒋介石气势汹汹地发起了所谓的“全面进攻”。

1947年2月28日,蒋介石亲临西安举行绝密级军事会议,召集胡宗南、裴昌会和盛文等人研究“重点进攻”的方案,准备集中兵力进攻陕甘宁边区。会上,素来被人骂作是草包的胡宗南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方案去袭击延安,令蒋介石甚为满意。这一计划的核心是以整编第76师和整编第82师为班底,兵分三路合击陕甘宁边区的庆阳县和合水县,从而吸引我军西援。然后,趁延安兵力空虚之际,由整编第1军为主力一举突破占领。

当时,延安周边形势的确有些凶险,并没有多少主力部队。因此,蒋介石基本同意了这套作战方案,由国防部制定更为明细的计划,并于3月4日正式任命胡宗南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具体执行这次进攻延安的作战任务。

熊向晖和妻子

然而,就在这套方案和这个任命新鲜出炉之时,潜伏在胡宗南身边担任机要秘书的熊向晖却已经向延安进行了汇报。难怪,周恩来同志多次称赞隐蔽战线的同志,先有“龙潭前三杰”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又有“龙潭后三杰”熊向晖、申健和陈忠经。

换句话说,正当胡宗南为自己进攻延安的全盘计划而沾沾自喜时,延安方面早已经是洞若观火。什么“声西击东”?什么“闪击延安”?完全就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走马上任后,胡宗南秘密赶赴洛川召开军事会议,向师以上的高级将领布置了作战任务。这次作战动用34个旅共计25万多人,由刘戡的整编第29军和董钊的整编第1军为主力,组成了东西并进的两个集团,准备以钳形攻势占领延安以及整个陕甘宁边区。

这次简单的“以多打少”和“以强打弱”,却被胡宗南视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还在军事会议上煞有介事地表态:

只要你能打仗,能打胜仗,我就能保证你的光荣和名誉,不论你是陆大、军校还是行伍出身。我们要以道义和精诚相勉,以光明和前途相见,故而不能作俘虏,更不能投降!

当时,我军的主要兵力都分布在各个解放区,守卫延安的只有部分陕甘宁边区部队,总兵力不足3万人。在接到熊向晖同志的密电后,有人主张尽快调集陈赓所部回援,也有人主张总部机关尽快撤离陕北,都被毛主席一一否决了。

为了配合全国战场的形势,为了减轻各个解放区的压力,毛主席在审时度势后,以超人的胆量和智慧,毅然决定亲率总部机关继续留在陕北。而且,他还要将胡宗南的几十万精锐都牢牢钉在陕北地区。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正式下令全面出击,延安战役由此打响。为了增加胜算,蒋介石还调集空军从上海和徐州等机场起飞,轮流分批进行轰炸。

有了飞机大炮和美式装备壮胆,胡宗南更加变得不可一世。很快,他就骄横地向“蒋校长”保证,自己一定能够“三日内占领延安”。

为了打击胡宗南的嚣张气焰,我人民解放军依托地形对敌实施了节节阻击和层层抵抗,打得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龟速前进,每天推进都不足5公里。看来,胡宗南要为自己“三日内占领延安”的狂言啪啪打脸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胡宗南,毛主席沉着冷静地分析形势,认为只有主动撤离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许多中下级指战员却要誓死保卫这里,因为延安是红色革命之都,是总部机关所在地,如果一枪不放就放弃实在是难以理解。

《大决战》剧照

为了统一思想,为了解开疙瘩,毛主席多次召开动员会,多次重申暂时放弃延安的重要意义。他这样讲道:

自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以来,我军为什么能够由弱变强不断取得胜利?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暂时失去一个延安而换取全中国的胜利!

1947年3月18日,胡宗南大军进攻延安的炮声已经越来越近,毛主席却显得非常从容。他与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同志打扫完各自的窑洞,随着总部机关一起告别了居住十年的延安,从此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征程。

虽然陈武的整编第90师率先抵近了延安,可胡宗南却命令他转攻宝塔山,而由自己的整编第1军去摘取“光复延安”的殊荣。3月19日,胡宗南的部队进入了“空城”延安,除了向蒋介石报捷,他还在日记中大言不惭地写道:

午后五时,攻克延安。

听闻“光复延安”,不苟言笑的蒋介石竟然也欣喜异常,不住地称赞胡宗南堪当重任。甚至于,还发来嘉奖电文“抬举”自己的学生为“老弟”,电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宗南老弟:将士用命,一举攻克延安功在党国,雪我十余年来之积愤,殊甚嘉赏,希即传谕嘉奖,并将此役出力官兵报核以凭奖叙。

在蒋介石的嘉奖电文中,除了赞许胡宗南外,还交代他要恢复秩序、接待记者、优待俘虏、安抚百姓和“改良”地方等。可是,除了在接待记者方面可以发挥一下,其他方面根本就无从谈起,因为“占领”的延安就是一座空城,何来百姓可以安抚?何来俘虏可以优待?

胡宗南虽然打仗不行,但投机取巧的本领却很在行,深知蒋介石不惜调集重兵进攻延安,除了军事上的目的,还有政治上的目的。为此,他开始在宣传上大吹大擂,首先在西安进行夸张的报道,不遗余力地庆祝所谓的“大捷”。而作为陕西省主席,祝绍周还应邀“助演”并且发布了公告:

胡长官以猛冲猛打和两翼包抄之神妙战术,歼灭共军两个旅毙敌3000余人。

南京的《中央日报》也紧随其后,更把无中生有的“歼敌数字”翻了好几番,反正语不惊人死不休。于是,头版头条位置出现了这样的报道:

国军收复延安,生俘共军一万余人。

随着这则消息的传出,这场“胜利”被形容得有鼻子有眼,很多中外记者都纷纷介入报道,甚至还要亲临延安采访和参观。这下,胡宗南彻底傻眼了,他希望借机造势宣传自己不假,可也没想到会这样吹得没有边际。

为了能够圆谎,胡宗南下令在延安周围设立了10座战俘营,仓促中抓来周边的500多个村民充数,还从自己部队中挑选出1500多名“演员”。至于说,那些所谓的缴获物资和战利品就容易多了,从国军部队里挑选一些老旧武器冒充即可。

胡宗南本人从3月24日自洛川出发,抵达延安后暂住于窑洞内。因为担心安全问题,竟然还抽调了五个旅的兵力来守备自己,可谓心虚至极。即便如此,他还是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记载:

一夜未睡,感慨无限。

事实上,毛主席和总部机关撤离延安后并没有离开陕北,而是依靠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有利地形开展了“蘑菇战术”,与比自己多出十几倍的胡宗南大军在陕北的沟沟坎坎中周旋。此举,不仅缓解了全国战场的压力,而且还为我军寻机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7年3月29日,机关总部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召开了临时会议,主要讨论下一步的行动问题。经研究决定,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人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和董必武等人前往河北平山。对此分配,毛主席形象地形容为“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为了便于迅速行动和保密安全, 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和军队总部人员进行了严格筛选和精简,只保留了800人组成的精干队伍。安全起见,毛泽东使用了“李德胜”的化名,周恩来使用了“胡必成”的化名,任弼时使用了“史林”的化名,在极其艰难危险的情况下转战陕北各地并指挥中国革命,又一次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5月12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由周恩来同志亲自改写的《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胡宗南》社评。其中,不仅乐观地看待着当前局势,更一针见血地表示:

蒋介石最后的一张王牌,现在陕北卡着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胡宗南是骑上老虎背了。命运注定,这位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常败将军一生劣迹必在这次军事冒险中得到清算,而且这也是蒋介石法西斯统治将要死灭的象征。

即便如此,胡宗南还是得意洋洋地回京述职,并且得到了蒋介石的召见。当被询问“陕北战事何时可结束”时,他信心十足地表示会再接再厉,争取数月之内击破陕北的解放军主力部队,简直是大言不惭!

白崇禧

在南京期间,面对众人的吹捧,胡宗南有些飘飘然了,他甚至忘了延安并不是自己攻克的,而是共产党主动撤退的。不过,军中很多将领却不相信他真有能力取胜,被称为“小诸葛”的白崇禧就第一个表示了怀疑,二人的关系也更加紧张起来。

为了给自己的得意门生鼓劲,蒋介石决定亲自前去延安参观。得知此事后,胡宗南激动不已,还派出飞机把蒋介石夫妇及其随行人员的所有生活用品都提前运抵延安,接待工作搞得异常细致。

1947年8月7日,蒋介石携妻子宋美龄、儿子蒋经国和侍卫长俞济时等人乘坐“美龄号”专机秘密飞抵延安,下榻于原“边区交际处”。据胡宗南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载:

委座下午到达延安,坐吉普车过延水桥到清凉花园休息,一路都在问询延安城的情形,笑容满面,喜形于色。

当天晚上,胡宗南设宴接风,席间再次得到“校长”和“夫人”的表扬,俨然一副“天子第一门生”的姿态。之后,蒋介石召集高级军官开会再次研究陕北战事,强调“陕北为主要战场,为首脑所在,如不肃清将后患无穷”,要求放弃目前“稳扎稳打”的战术,转而进行“猛攻猛打”的战术。

第二天,蒋介石在里三层外三层的簇拥下“视察”了延安。他对胡宗南表示,自己一定要去杨家岭、枣园和王家坪实地看看,了解一下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共产党领导人是如何生活和工作的。当走进毛泽东居住的窑洞,看到毛泽东工作的书桌,他被眼前的简陋所惊呆了。

《大决战》剧照

回到住地后,蒋介石神情凝重地审定了胡宗南的下一步作战计划,突然决定要乘飞机离开,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延安之行。至于原因,胡宗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在日记中这样记载:

下午二时,在延安市民众的欢送中飞向西安。

蒋介石走后,胡宗南在延安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在彭德怀的攻势下,继青化砭战役后,羊马河战役和蟠龙镇战役也相继打响,陕甘宁边区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被收复。

面对军事上的窘境,胡宗南开始“自我安慰”,扬言要追捕中央机关,听起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事实上,他的十几万大军一直都被牵着鼻子满山跑,逐渐被拖垮拖瘦了。

随着全国战局的变化,毛主席着眼于更大的一盘棋。在3月16日,总部机关发布了一道军事命令:

边区各兵团及一切部队,自即日起统归彭德怀、习仲勋同志指挥。

1948年3月23日,在成功完成转战陕北的战略任务后,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人率总部机关离开陕甘宁边区,从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后,他们抵达兴县蔡家崖,再途经神池、雁门关和五台山后抵达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与先期到此的刘少奇和朱德等同志汇合。胡乔木同志曾经这样评价:

毛主席力排众议把党中央留在陕北,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也是他自己一生历史辉煌篇章中的“得意之笔”。

回顾毛主席和总部机关转战陕北的371天,除了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以外,生存条件更是凶险异常。最危险的一次,胡宗南两支部队同时向王家湾突袭而来,而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刚刚离开,几乎就迎面碰上,稍有不慎就会被发现。

在逐渐掌握了西北战场的主动权后,彭德怀率军北上榆林地区,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消灭了敌整编36师,彻底扭转了敌强我弱的态势。之后,除了继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外,还乘胜打到外线去,威胁到关中和宝鸡。

4月16日,解放军长驱直入发起了西府战役,兵锋直指胡宗南的后方辎重基地宝鸡,迫使其调动所有的机动部队回援。于是,尚有两万多人的整编17师就成为了陕北的一支孤军,随时都有被围歼的可能,整日处于风声鹤唳之中。

作为该师的师长,何文鼎不断请求后撤却遭到了胡宗南的拒绝。事实上,他也深知延安无法坚守,但南京刚刚召开“行宪国大”,蒋介石刚刚登上总统宝座,而且还在大会上刚刚吹嘘过:

既然国军能占领共产党的政治中心延安,就能占领共产党的经济中心烟台。

如果胡宗南在这种背景下弃守延安,将会置蒋介石于何地?

一直拖到4月20日,胡宗南才无奈同意了何文鼎的撤退请求,下令延安的所有国民党军政机关都撤离。为了确保能躲过解放军的围堵,何文鼎甚至提议率部绕道宁夏和甘肃后再撤回西安,终于引起了胡宗南的勃然大怒。

试想一下,延安刚刚到手一年有余,自己就灰头土脸地撤了回来。而且,部队撤退还要从宁夏和甘肃借道,岂非让人笑掉大牙,今后还有何脸面自称“西北王”?

1948年4月22日,我人民解放军终于胜利收复了延安,全国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正如毛主席形容的那样:

放弃延安是暂时的,我们现在的放弃,是为了将来的收回,我们要用失去一个延安的代价去换取全中国的胜利!

杜鲁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黯然离开后,杜鲁门政府发表了一份白皮书。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国民党攻占延安曾经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胜利,实则是一个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

本文内容为“文史不假”个人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为了杜绝原文抄袭才附加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您关注支持和评论转发,我们一起学习历史!@文史不假

中国历史上除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以外,还有哪些话值得我们骄傲自豪?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让人血脉偾张,骄傲自豪的话。从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再到伟大毛主席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每每听到都让人振奋不已。

毛主席还说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最让人振奋还是那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毛主席的诗句和话语大气磅礴,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势和魄力,值得我们所有人骄傲和自豪!

中国历史上除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以外,还有哪些话值得我们骄傲自豪?

悟空问答,寅哥解惑!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是不断奋斗前行的民族,是即将迎来伟大复兴的民族。借先人之言说今日之事,列举一些振奋人心的豪言壮语: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秦始皇南巡时,刘邦: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彼可以取而代之!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安石: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畏!

完颜亮: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汪精卫: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彭德怀:西方国家靠着坚船利炮就可以在中国大地横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岳飞:还我江山!

马援:马革裹尸!

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鲁迅:我自我血荐轩辕!

朱镕基:给我准备一百口棺材,99口给贪官,剩下一口留给我自己!

毛泽东: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毛泽东:涉及到主权问题,一点余地都没有!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于谦:粉身碎骨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中华民族不缺英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希望大家添砖加瓦,我是寅哥解惑!用自己浅薄的知识能为大家带来快乐是我的追求!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关注!

中国历史上除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以外,还有哪些话值得我们骄傲自豪?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中国历史上能给国人提气的令人自豪的名言很多,不同时期我们对这些名言的感触绝不会一样。

在今天的形势下,我觉得最能打动我的就就是毛主席的八个字: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1949年8月,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社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当时中国形势一片大好,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布了涉及中国问题的白皮书《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暴露了美国实施的反共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撰写《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社论指出:

“自我批评的方法,只能用于人民的内部,希望劝说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反动派发生善心,回头是岸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组织力量和他们斗争,然后,才有希望在平等和互利的条件和外国帝国主义国家打交道。”

毛主席要求先进的人们,有责任去团结人民内部的中间阶层、中间派、各阶层中的落后分子、一切还动摇犹豫的人们(这些人们还要长期动摇、坚定了又动摇、一遇困难就要动摇),叫他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同月,毛主席又发表了另一篇著名的社论《别了,司徒雷登》。

《别了,司徒雷登》,在我上学的时候学过,而《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今年我才看过全篇。

在今日中美关系的情况下,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指望西方国家发善心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力量和他们斗争,只有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的力量,西方国家才能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中国。

中国历史上除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以外,还有哪些话值得我们骄傲自豪?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站立起来了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传遍了全世界

中国历史上除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以外,还有哪些话值得我们骄傲自豪?

最值我们骄傲自毫的就是毛主席语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