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怎样造出来的?
1905年,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空理论,即“狭义相对论”。由此开始,整个物理学界都诞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足以影响现代物理的一大基石形成了。而在十年之后,他再接再厉又提出了全新的引力理论,即“广义相对论”。
在相对论的指引下,美国军方于1942年6月开始秘密试验,希望利用核裂变的反应来研制原子弹,史称为“曼哈顿计划”。几乎与此同时,德国纳粹也在积极进行核武器的研究,希望扭转战场的颓势。
为了取得先机,美国、英国等国几乎集合了当时西方国家最优秀的科学家,动员了十多万人的技术研发和后勤补给队伍,前后耗资数十亿美元。到了1945年7月16日,终于成功进行了第一次的核爆炸,顺利制造出了两颗能用于实战的原子弹。
眼见日本军国主义还在负隅顽抗,为了减少自己的人员伤亡,更为了加速战争的进程,美军于1945年8月5日和8月9日,使用B-29轰炸机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对此,当时位于延安的《解放日报》这样刊登消息:
战争技术的革命,原子炸弹首袭敌国广岛。东京承认广岛所有生物被烧死,该城烟火弥漫,高达四万英尺。
日本天皇裕仁没有犹豫,很快就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二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1946年8月,美国记者路易斯·斯特朗来中国访问,特意赶到延安拜访毛主席。在杨家岭的窑洞前,她与毛主席进行了一次认真的长谈,除了中国问题以外,还聊到了国际时局,聊到了原子弹。对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毛主席表现得非常坦然,甚至颇有轻蔑的意味:
它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性武器,但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
从此以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成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影响到了国家的方方面面。但是,毛主席虽然在战术上藐视敌人,但在战略上却高度重视,他在许多场合都多次强调:
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所以要重视。
建国以后,毛主席更加高度的重视核武器,因为深知如果没有核武器,那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随时都会被别的国家核讹诈。
1950年1月,他在第一次访问苏联时便要求观看进行原子弹试验的纪录片。从此,内心便萌生了中国人自己研究原子弹的目标。
由于新中国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所以底子非常薄。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亲自过问,力主创建和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建立自己强大的国防力量。
1955年1月,毛主席特意听取了钱三强、李四光等人关于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可行性报告。经过中央多次讨论,终于做出了要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决策。
之后,中苏两国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原子核物理研究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在苏联的尽力援助下,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很快,毛主席在数次指示后,逐渐形成了“自力更生为主,外方援助为辅”的指导方针。
在1956年4月,毛主席发表了他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中就提到:
过去我们没有飞机、大炮,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现在,我们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不过,伴随着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弥漫,两国关系出现了裂痕。在赫鲁晓夫的指示下,所有的援华专家撤走,所有的援华项目终止,其中最先撤走和最先终止的自然就是核武器的研发。
从此开始,中国的外援再也没有了,完全成了独立自主的核武器研发。期间,毛主席多次为科研人员打气鼓劲,明确提出中国不仅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有,而且都要超过国际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的核武器试验场成功试爆,彻底轰动了全世界,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全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到了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也成功试爆。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短短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彻底奠定了自己核大国的基础。
在成为核国家后,中国政府随即做出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庄重承诺。
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在原有承诺的基础上,出台了“核武器使用三原则”:
一、在中国核武器、核设施遭遇敌人核武器或者常规武器袭击的情况下;
二、在中国航母、战略导弹、核潜艇等遭遇敌人核武器或者常规武器袭击的情况下;
三、在中国本土的城镇农村、重要设施、水利工程或者民众聚居地遭遇敌人袭击的情况下。
此举,并不是意味着我国政府放弃了原先的承诺,而是在这一承诺的基础上进行了明确和完善。同时,也有效应对了美国企图先发制人式的蛮横袭击和霸权行动。
迄今为止,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有核国家,谁都没有做出过类似的明确承诺,包括最大的两个核国家美国和俄罗斯。不难看出,中国是一个有担当、爱和平的世界大国。@文史不假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怎样造出来的?
谢谢邀请:
美国是1942年6月开始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当时在“二战”还未结束之时,集中了西方许多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与,耗资达20多亿美元,历时3年时间,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完成了原子弹的试验,苏联在1949年也研制出了原子弹,随后英国52年和法国60年也相继有了原子弹,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成功试爆了原子弹,是继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如果要追溯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源头,应该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了,当时北平刚刚和平解放,1949年4月,中共中央派出代表团参加法国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作为物理学家的钱三强也是代表团的成员,当时他正负责培训原子核的科学干部和筹建实验室,他向有关方面提出,想借此去法国的机会,托他法国留学时的老师约里奥.居里教授帮助定购一些有关原子能研究的设备、仪器和有关的资料等,报请中央后,中央领导人表示支持,并拨出专款20万美元作为这次采购的经费,由此迈出了中国核武器研制实质性的第一步。
由于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科技基础十分薄弱,原子核的研制的进度也十分缓慢,一直处于理论方面的研究阶段,中央尝试着争取苏联的援助,但作为“老大哥”的苏联不希望分享他们的核武器的秘密,对中国发展核武器采取不合作的态度。1953年3月5日,在核技术上对中国极为吝啬的斯大林去世了,赫鲁晓夫为了战胜政治对手,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就开始调整对华政策,1954年10月他访华时,中国再次提出,希望得到苏联核技术方面的帮助,1955年1月17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将对中国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研究予以援助,这样就拉开了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序幕。
在原子弹的研制上,苏联不仅提供设备、图纸和技术资料,还派了上千名专家到中国指导工作,从工厂的选址,设计,到设备的安装,调试,特别是在培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为此在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抽调了几千名毕业生接受了苏联专家的培训,中央也从全国各地和中央各部门抽调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行政干部充实到研发的第一线,到1958年9月,苏联援建中国生产原子弹的关键设施——7000千瓦重水反应堆和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移交中国,标走着中国正在向原子能时代的跃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苏联自1960年7月28日至9月1日,撤走了全部在华的专家,同时停止了原定设备材料的供应,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面对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中央领导人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研制任务,好在中国已有了援建的基础,又有了一支经过培训的研发队伍,再说,在中苏断交之前,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经过4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努力,突破了一道道尖端技术的难关,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谢谢阅读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怎样造出来的?
谢邀请。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罗布泊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升起的蘑茹云彻底打破了美国的核封锁,震惊了敌对的西方国家,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当美国监测到当量为十万吨TNT的数据,深深感到世界上东方巨人没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从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四年,美国的U2侦察机不断飞临我国纵深地带窃取情报,被我导弹部队击落数架,生俘跳伞的台湾飞行员,加之我国保密工作尽善尽美,外界对我国的举动一无所知,无数官兵和科学家从五五年至六四年十年间的辛苦努力,克服荒漠风沙的侵袭,生话上的不便,硬是在帐蓬和干打垒土窝里几百人用算盘计算原子弹的相关数据,至到数据完全吻合,容不得毫厘差错,在临爆前,数万官兵以爆心原点,每隔五公里放置建造混凝土高搂,退役坦克,汽车,飞机,牛马猪羊粮食等实验用品,为的是检验原子弹的爆炸后的冲击波,光辐射,热辐射,电磁波的测试数据,这期间,全中国人民节衣缩食,生活有困难。再难,也得从嘴里省出吃的用的,供原子弹试验用,陈毅老帅曾说过: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搞出原子弹。不负党中央,毛主席的重托,祖国人民的殷切期望,在科学家和官兵的努力下,终于成功了爆炸了威力十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爆心半径五十公里,也就是直径一百公里内所有的建筑物成粉未,坦克飞机汽车雾化,牛马猪羊不见踪影,一百公里外的荒漠沙棘胡扬成灰。当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宣布消息时,举国欢腾,困难时期的饥饿早抛到九宵云外,陈毅外长腰扳硬朗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试看天下谁能敌。有个小插曲,原子弹试爆前,部队数千人成放射线从爆心出发,主要防止有人误入罗布泊试验区,离爆心不远处发现有近百人衣着褛乱不堪,头发遮面,原来是逃窜荒漠的马步芳残匪三百余人,十多年的荒漠生活仅靠猎取黄羊,野狼,野牛等动物充饥,语言功能几尽丧失,仅剩下百余人,搜寻部队请示领导后,立即启动予案,及时把百余人残匪送往安全地带,供给食品养营品及医疗保障。做到万无一失后,高层定下时间,1964年10月16日,随着倒计时,10,9,8,7,6,5,4,3,2,|,0。起爆,刹那间,大漠撼动,腾空而起一朵蘑茹云。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怎样造出来的?
- 1961年是我国原子弹理论研究最关键的一年。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原子弹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项关键性试验都取得了成功,获取了大量技术数据,叩开了核裂变的大门。而研究工作最终能不能成功,还要靠实弹试验。因此原子弹试制就提到日程上来。
一、调查研究,摸清家底,编制全国协作计划
1962年初春的一天,国防科工委某局的胡若嘏叩开了二机部某研究所副所长程开甲办公室的门。该研究所是原子弹理论研究与试验的主要承担者。
胡局长开门见山地对程所长说,原子弹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军委首长认为我们的核武器研究己见到曙光,应该考虑下一步工作。
程开甲问,总参的意思是指核试验?
胡若嘏点点头说:军委分析了国际形势,要求我们加紧完成核试验。首长认为,有必要制定一个日程表。组织全国有关企业进行协作,提出具体的生产进度,研究进度,规定一个大约的试验时间。
程开甲为之感到振奋,激动地问,是代总参起草计划吗?
胡若嘏说,可以说,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起草方案!这项工作需要全国协作,沒有这个权威是不行的。
在此之前,张爱萍,刘西尧等领导,已带人赴全国调查, 走遍祖国东西南北, 深入与核制造有关的矿山,工厂,科研院所,生产一线,调查我国核材料的资源赋存情况,生产情况,加工能力与工艺水平,摸清家底,为编制计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经钱三强协调,程开甲请来了忻贤杰与陆祖荫两人,共同组成了计划编制小组。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调查研究,在张爱萍的领导下,程开甲这个班子提出了一份详尽的原子弹生产与试验的技术进度报告。提出要在两年内进行第一个核装置爆炸试验的时间表,并以这一限度,详尽地规定各个协作项目的完成时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制计划出台,时间在1962年中。
二、专家调度,全国协作,几百家企业齐心攻坚原子弹
1963年是我国原子弹试制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北京、上海、天津、西安、长舂、哈尔滨等14个城市的几百家生产厂同时投入.协作生产,产品课题研究投入了全国40多所科研院所。在基础工业生产与技术研究还比较落后的中国,一下子投入这么多企业及研究机构,并按部就班,还是第一次。作为核武器理论研究的负责人之一,程开甲承担起了协助总部协调各厂,所的研究与生产进度,解决他们的难题与领导管理工作。
专家技术调度是协助各厂所研制原子弹的主要特色之一。
程开甲调度的主要工作地点在西直门招待所。在这里,他操办了数百个专业课题会议。每次会议,钱三强都来坐镇,他们共同向各地来的厂所交代课题,交待产品要求。因为新中国的技术力量太薄弱了。一个刚刚脱离手工生产的国度,要立即投入世界上先进的原子弹研制,的确难度很大。几乎每次专业课题会都变成了技木性极强的专业讨论。厂家有无数的问题请教,程开甲他们不厌其烦地解答。有的项目一时在京难以解决,便立即指派专家随厂指导。
胡若嘏逗乐说,各厂所轮番轰炸西直门,程开甲微微一笑。是的,他和钱老送走一批,又召来一批,继续轰炸,直到项目结束。
到1963年夏天,各生产厂家的产品陆续完成,9月份纷纷运到北京交货。 (资料图)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人朝气蓬勃,干劲十足,连原子弹部件试制都提前三月完成,可见其生产效率之高。开句玩笑,如果情况允许的话,1963年就可放大炮仗了。
原子弹的整弹装配工作是在试爆前在试验基地完成的,时间大约在核弹部件提交一年后。
三、研制原子弹,为中国后来的技术创新树起了一座精神上的丰碑
举国协作研制原孑弹,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1962年至1963年那段时间,中国企业联手合作,对后来的企业发展影响很大。我们知道,64年中国核爆之后,两弹一星研制发展加速,全是63年那个年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现在,它的影响仍在继续。众所周知,中国现在的尖端武器研究,卫星发射与空间技术,造船工业与核潜艇技术,大飞机项目,在全世界都走在前列,全是那个时期,曾经被人讥讽为闭关锁国的时期打下基础。一提到原子弹研究,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邓稼先,原子弹理论研究的先驱者。其实程开甲的作用也不小。如果说,邓稼先研究出了技术成果的话,那么程开甲就推广了它,转化了它,把一堆密密麻麻的公式与数据,变成了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品。
现在,人们仍津津乐道于谈论总部经济,产业链等经济概念。而中国最初的总部经济就是由西直门的程开甲他们玩的。最初的产业链也是由程开甲操作编织的。新中国的技术成果推广会,技术知识培训会全是那个时期形成的。当然还有好多个新中国第一。从那以后,新中国的工业技术能力提高了一大截,并为后来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榜样。前一段时间,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受伤,出现中兴事件,人们马上就想起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制这个榜样,无形中为中国投入力量研制芯片添加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是的,中国原子弹都能制造出来,还怕芯片攻克不了难关?
【有问必答】是一种品质,体现了对题主及邀请人的尊重。你的提问,无论我是否知道答案我都会给予答复,及时响应。
我的兴趣在晚明史研究,苏军二战,抗日战争,两弹一星,青年创业,乡村振兴,电子商务研究,社群管理,家居新零售等方面。希望题主在这些方面邀我答题。即使我答不下来,也会转邀朋友答题!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怎样造出来的?
要想了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研制始末可以观看北京卫视播出的揭密《档案》44分48秒纪录片祥细介绍与解读。我国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成功爆炸第一颗完全由自己研制的原子弹,从1955年开始起步到1964年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制造出来到试验成功,是苏美国逼的,是毛主席党中央全国人民同心协力,聂帅、钱学森等一大批科研人员和无数军工共同参与才有了原子弹的试爆成功。当时是最高机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的保密原则。几十年后有些当年科学家的名字从媒体上报道才让世人得知,这些当年的人已变成老人,他们是共和国的栋梁,也是无名英雄,让我们肃然起敬,今天的和平年代,幸福生活,是源于他们的无私付出把青春智慧知识乃至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落后就要让人欺负会挨打。强军强国才能有好日子过。今天我们拥有核武器是为了防御来犯之敌,保卫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怎样造出来的?
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不畏艰辛,顽强意志加上对国家、民族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