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云南王龙云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提到龙云,或许有些人对他比较陌生,但实事求是的讲,龙云绝对称得上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作为中华民国的陆军二级上将和滇军的领袖,龙云是当之无愧的“云南王”。

不仅如此,龙云的书法更是博采众长,以“端庄严谨”和“颇有风范”著称,在整个书法界都小有名气。尤其是,他亲笔题写的“石林”,一直留存于现在,并且成为了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和遗产之一。

主政云南期间,龙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新云南”的目标,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教育等方面,他都进行了积极的整改,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至今,这些功绩都被云南人民所纪念。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龙云领导下的云南立即就成为了国民政府最坚定的战略大后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助益良多。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龙云,一起了解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

龙云(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云南彝族人,字志舟,原名是登云。作为青年进步人士,龙云从早年起就开始参加反清斗争,一步步成为在了滇军的基层将领。

由于作战勇猛,龙云被当时的云南都督唐继尧所赏识,逐步从下级军官提拔成为都督府的侍卫队长。最后,又升任了滇军第五军军长,一跃成为了滇军中的实力派。

1927年,面对唐继尧的一系列倒行逆施,加之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龙云联合胡若愚等人发动了“二六政变”,迫使唐继尧宣布下台。后来,龙云又击败了胡若愚,成功出任了滇军的领导人,逐步整合了云南的各派势力。

1928年,龙云宣布忠于国民政府并被任命为云南省主席,正式成为一方诸侯。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实力有限,加之处于边陲重地,老蒋对龙云采取了积极拉拢之策。

利用这个有利契机,龙云也借助国民政府的旗帜,不断加强了对于云南的管控。在这段时期,龙云和老蒋之间的关系非常和睦,简直到了称兄道弟的程度。

甚至于,老蒋在私下曾多次表示:“龙云只想独霸云南,称臣纳贡,既无问鼎中原之心,也乏窥窃神器之力,不同于阎、冯、李、白,对龙云要容忍。只要服从中央,即使他在云南另搞一套,最后为我所用,也无伤大局。”

对于老蒋的拉拢,龙云积极应对,多次表示“一切服从国民政府”。同时,在蒋桂大战和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他都明确表态支持老蒋。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龙云选择了民族大义为先,多次代表云南表态,誓言为了抗击日本的侵略,滇军将倾尽全力。

在国民政府的号召下,云南第一批就派出了6个旅和12个团的兵力,组建了第60军,由卢汉率领去出滇抗战。

出滇以后,60军很快就参加了徐州会战,通过血战台儿庄,强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会战,延缓了日军侵华的步伐。不过,英勇的滇军也在正面战场损失惨重。仅台儿庄一役后,滇军就只剩下了一个师的兵力,其余全部阵亡。

随着抗战的继续,龙云又派出第二批的滇军抗战。这次,滇军共计3个军的编制,大约20余万人。

除了在正面战场积极参战以外,龙云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修建了滇缅公路,强有力的保障了援华物资的顺利供给。

需要指出的是,这条公路是龙云在资金、技术和设备全都缺失的条件下,依靠云南一省之力而修建的。据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

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得到。

不过,随着抗战进入中后期,龙云和云南对于老蒋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尤其是,老蒋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反共。

而龙云却始终坚持抗战第一,对于西南联大以及各类民主活动都采取一种理解和包容的姿态,甚至使得昆明有了“民主堡垒”的美誉。

1944年底,龙云秘密加入了民盟,加之中共在昆明的影响力,使得龙云思想转变非常明显。他的这些举动,更加深了老蒋的猜忌,进而下定决心要除掉龙云。

1945年10月,就在抗战刚刚胜利不久,老蒋便刻不容缓的对龙云下手,宣布免去他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实职,调任南京军事参议院院长的虚职。

龙云走后,卢汉接替他成为了云南省政府的新任主席。

回答完毕!

民国时期的云南王龙云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说起民国时期的“云南王”龙云,有人曾如此评价——乱世翻腾,终究有功,便是豪杰真英雄!

1884年11月19日,龙云出生于云南昭通松乐村的一户土司家中,祖上是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祖父曾担任部落酋长,父亲的汉名叫龙清泉,龙云除了汉名,也有一个彝族名字,叫“纳吉岬岬”。

四岁时,父亲龙清泉病逝,家道从此衰落,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带着他和妹妹回到娘家,投奔舅父龙德清,也算是寄人篱下。生活重新安定下来后,龙云跟随当地肖举人读过三年书,但因为生性好动喜武,之后他便荒废了学业,四处寻师学武,最后拜在了金沙江畔江湖术士马得胜门下。

龙云身形瘦小,但却有些骨骼清奇的意思,是块练武的材料。在马得胜门下,他不仅学得了一身好武艺,而且还与表弟卢汉、邹若衡结成了盟兄弟,当时号称“昭通三剑客”。

乱世出头人,多有侠义气概。

十九岁那年,龙云凭借一身好功夫,只身闯进绿林恶匪“顺江王”余海山的老巢,斩草除根,为民除了害。

然而,江湖意气正风发,磨难也接踵而来。

1911年春天,二十七岁的龙云带着卢汉、邹若衡一众兄弟外出收购木材,不料中途木筏被撞坏,货物沉没,二十几人被淹死。

龙云无颜返乡,只好一头扎出去,另寻活路。

那年月,习武之人投军不难,六月,龙云和卢汉、邹若衡在云南永善县城加入魏焕章的反清部队,跟着起义造反。等到辛亥革命爆发,这百十号人趁机加入滇军,龙云摇身一变成了滇军徐采臣营的上尉候差官。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后,龙云运气不错,随滇军开回云南后很快被保送进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骑兵科学习。

男儿当自强。

在讲武堂,龙云凭借一身好功夫,干了一件叫好又叫座的豪迈事——这一年秋天,有个法国大力士到讲武堂摆擂台,前几天连战连胜,就在这洋鬼子叫嚣要打遍天下无敌手时,正在生病的龙云穿着一双草鞋登上了擂台。

狠人话不多,三个回合没过,法国大力士便被打翻在地,龙云从此在滇军中名声鹊起,而且引起了云南都督唐继尧的注意。

从讲武堂毕业后,唐继尧有意栽培龙云,先叫他回老家任见习排长历练了一番,之后不久便将他调回身边做了贴身侍卫。

唐继尧是民国时期的西南狂人,很看重外表。初见身形瘦小的龙云,他曾戏言说,这小子言不压众,貌不惊人,在我身边有碍观瞻啊。

可就是这个有碍观瞻的小个子,出生入死,忠心护卫了唐继尧整整六年。

护国战争后,唐继尧拥兵自重,四处征战,最后在1921年被顾品珍打了一个落荒而逃。此番逃命,幸有龙云率领一百多人忠心护卫,唐继尧这才借道越南,逃到香港。

因为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唐继尧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先攻柳州,再占昆明,最后硬是干死了顾品珍,重掌了云南大权。

龙云作为效命主力,为唐继尧东山再起立下了汗马功劳。面上,唐继尧没有亏待龙云,先后任命他为云南警察厅厅长、好几个军的军长、好几个地方的镇守使。但实际上,眼见龙云壮大起来,有了尾大不掉之势,唐继尧暗地里却在酝酿着“削藩”之谋。

乱世之中,何为忠义?何为反叛?

强人自有一番道理。

龙云的做派就颇有代表性。乱世之中,没有忠义,那是无法安身立命,一呼百应的小人,但忠义不等于死忠,倘若恩公任人唯亲,离心离德,那就休怪强人奋起,取而代之了。

因为唐继尧穷兵黩武,不能容人,1927年2月6日,昆明镇守使龙云与蒙自镇守使胡若愚、昭通镇守使张汝骥、大理镇守使李选廷结盟,联手发动“二·六政变”,逼迫唐继尧交出了云南军政大权。

事成之后,胡若愚认为论资排辈,他是大哥,理应坐头把交易,但龙云却认为今后的云南应该强者为王。

谈不拢怎么办?

只有火并。

率先出手的是胡若愚,1927年6月14日,他联合张汝骥率军突然袭击了龙云的住所。龙云在对抗中左眼被炸伤,最终敌不寡众被胡若愚擒获。

说来也巧,就在昔日三兄弟火并的同一天,老蒋正式任命龙云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胡若愚因为忌惮老蒋,不敢杀,先是将龙云囚禁在五华山,关在一个特制的大铁笼子里,墙上还挂着唐继尧的遗像,叫龙云闭门思过,后来又慑于龙云的实力尚在,自觉火并只能换来两败俱伤,最后干脆握手言和释放了龙云。

人如其名,胡若愚是胡真愚。

反观龙云,深陷险境,他颇为懂得避其锋芒、韬光养晦的道理。此外,龙云还是个有福运的人,原配死后,他先后娶的两位夫人,不仅是同学闺蜜,名门闺秀,而且还是旺夫兴滇的贤妻能妻。

就说龙云这一次能够化险为夷,其二任妻子李培莲在其中就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不仅懂得花钱买人心,而且很有奔走营救的手段。

经过这一遭生死劫,重新出山的龙云异常狠辣,很快,他就打败了盘踞云南的其他势力。

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王后,龙云霸气十足,觉得自己是龙王降世,他墙上挂的、桌上铺的、椅子上垫的都是黄缎子、红绸子,府邸外面更是列十几重岗哨,有人入府求见,岗哨必须一声接一声地高喊,以壮声势。

很显然,这一时期的龙云就是气焰嚣张的地方军阀,既无理想,也无主义,只知道为了地盘,为了利益,乱世翻腾。

但到了国难当头时,龙云就不同了。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龙云誓要保家卫国,毫无私心地将二十二万滇军送上了抗日前线。台儿庄战役,滇军前仆后继,与鬼子展开肉搏,没有一人因胆小退出,没有一人因怕死逃跑。

此一战,滇军四万伤亡两万。

八年抗战,滇军伤亡十余万。

更让人钦佩的是,抗战艰难时,龙云主动请命,以不可思议的决心修筑了滇缅国际公路,使其成了当时的抗日大动脉。

另一点也值得一抒,云南在龙云手里,不仅防守稳固,而且各样建设搞的有模有样,没有他,难有云南这个坚固的抗日大后方。

老蒋终究是军阀的格局。

1945年8月,老蒋命卢汉率滇军主力去越南,接受日军投降。这其实是老蒋的调虎离山计,为守卫司令杜聿明突然发动兵变,控制空虚的昆明城制造便利。

一代云南王就这样败在了老蒋的手里。

1945年10月6日,老蒋派飞机将龙云接到重庆,表面上任命他为军事参议院院长,实际上就是幽禁。

龙云后来回忆说,他家门口对面的那个冷饮店,住的全都是监视他的特务。

1948年秋天,龙云在老朋友陈纳德等人的帮助下,脱离老蒋控制,逃离到香港。

在香港,龙云向北而望,看见了光明,最后投入了新中国的怀抱。

回归之时,龙云的一个举动犹让人感慨,他坚持戒掉了多年的毒瘾,这才踏入新中国的土地。

1949年12月9日,在龙云的劝导下,卢汉率兵起义,云南和平解放。

因为明智有功,龙云在新中国受到了礼遇,虽然中途被错戴了“右派”的帽子,但1962年6月28日,在他去世的第二天,这顶错帽子立即就被摘除了,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

周总理在同龙云遗孀顾映秋(第三任妻子)交谈中,肯定了昔日云南王三大贡献:第一、对中国民主革命有功;第二、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有功;第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坚决支持抗日,直至胜利,有功。

盖棺定论,龙云死后,骨灰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民国时期的云南王龙云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1884年11月19日,龙云出生于云南昭通松乐村的一户土司家中,虽为彝族,但自从投奔蔡鄂队伍后,开始接触进步思想,他与当时先进青年一样视满州贵族统治者为共同要消灭的敌人,于是龙云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汉族革命者,在孙中山领导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中,龙云因作战有勇有谋,当上了滇军徐采臣营的上尉候差官。

中华民国成立后,龙云被保送到当时的云南讲武堂学习。期间与朱德同窗。在讲武堂的时候,有一个法国大力士气焰嚣张,摆下擂台,扬言打遍中国无敌手,这下激怒了血性方刚的龙云。由于自幼习武,龙云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上台后,三个回合没过,法国大力士便被打翻在地,龙云从此在滇军中名声鹊起,而且得到了云南都督唐继尧的青睐,成为了他的贴身侍卫,并且这一干就是六年。

龙云和蒋介石

由于唐继尧狂忘无人猜疑成性,而且刚愎自用做事不公,很快被手下人掀翻,群龙无首后,龙云凭借自己的几万人马的实力和在滇军中威信,在蒋介石的支持下,最终统一了云南。

龙云有胆有识,观念超前,主政云南期间,龙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新云南”的目标,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教育等方面,他都进行了积极的整改,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至今,这些功绩还被云南人民所称道。

不仅如此,龙云还重情重义,当得知毛主席和他的老同学朱德率领的红军是北上去抗日的队伍后,对蒋介石下达的围剿任务,敷衍应付,‘’追而不打”暗中协助红军过了云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龙云表现出了应有的大气,这一点让当时的国民党高层钦佩不己。原因在于龙云是彝族,而云南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独立王国,但在国难当头之际,可以说龙云没有一丝的狭隘心理,正如辛亥革命时,他所说的那样,我是彝人,但我更愿做汉人,杀敌报国不分民族!

先期,龙云将滇军六个旅十二个团整编成陆军第60军,全军四万人,这几乎是滇军所有的精锐部队,留驻云南的仅剩一批保安团队。在军长卢汉的率领下参加了徐州会战。禹王山阻击战中,在卢汉将军的带领下,60军付出了伤亡过半的惨重代价,将日军阻击在禹王山阵地整整27天,有力地掩护了参加徐州会战的国军主力撤出战场。

第60伤亡过半,只能缩编为一个团,卢汉心疼的直掉眼泪。在云南的龙云再将地方部队升格训练,组建了第58军(孙渡)和新编第3军(张冲),两军于武汉会战期间开赴抗日前线,与第60军合编为新成立的第30军团,仍以卢汉为军团长。云南方面又新编成第93军,负责镇守滇越边境,这四个军几乎就是滇军的全部家当,不足8万人枪。别小看这不足8万的人枪,滇军在对日作战中,战斗力并不弱于蒋介石的嫡系的部队,表现可圈可点。

整个抗战,龙云先后将22万军队送上了抗日前线,在抗战结束时只有一半人活着回来。为了有力支持同盟国抗战,龙云举云南之力,修筑并打通了滇缅公路。其军事意义直接加速了日本的溃败。8年抗战,龙云功不可没!

然而,政治斗争残酷无情,作为云南王的龙云岂能置身事外。1944年底,龙云秘密加入了民盟,加之中共在昆明的影响力,使得龙云思想转变非常明显。他的这些举动,没能逃过蒋介石的监视。由于国民党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及派系之争,最终龙云失去了蒋介石原有的信任。1945年,蒋介石乘滇军主力部队外出的时候一手控制了云南了,龙云被软禁,后来逃出蒋介石控制的龙云在1948年回到新中国的怀抱。

周总理评价龙云,有功于民族,有功于国家,是一位值得赞颂的英雄人物!

民国时期的云南王龙云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龙云,彝族,他是爱国抗日名将,被誉为云南的风云人物。曾任被称为云南的黄埔军挍云南讲武堂校长,讲武堂走出过许多中外名人,龙云当过云南省主席,著名的滇缅公路是由他督办短时间内修通的,国际援华抗日的稀缺物资军火,医药等得以从畹町进入中国并运往重庆。龙云是滇军高级将领。头条搜索引擎里可搜到他许多资讯。

民国时期的云南王龙云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总结说来,“云南王”龙云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他对人民的事业有过重要的贡献,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作为一个云南人,我曾无数次看过关于龙云先生的事迹,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龙云先生的传奇一生。

擂台力战法国大力士,为国争光

龙云先生于1884年11月19日出生在云南省昭通,自小就展现出了他彝族率真耿直的性格,对见不惯的事情总爱“多管闲事”。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龙云先生小时候只是读过几天私塾,其余时间都是在和牛羊为伴。由于当时国外有很多自诩“武艺高强”之辈来挑战我们中华武术,这个从很多影视剧作品中可以看出,但大多数人只知道在广东和天津这些沿海地区这样的“比试”比较多,但其实当时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这样的场景,西方人想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下手,拿中国人最得意的中华武术开刀,想要以此瓦解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所以在中国各地当时兴起了一阵习武之风,年少的龙云先生通过各种报道看到了强壮的外国人各种欺负我们中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在放牛、放羊之余也疯狂迷恋上了习武。由于龙云先生的天赋还算不错,年少时得到了武术名师的指教,习得了一身武艺。

1914年,昆明来了一个法国大力士,他找到唐继尧傲慢地称要在昆明摆擂,只要三天内没有人能够打败他,他就要在昆明开馆教拳,反之则再也不踏进昆明这片土地。唐继尧见状也很恼火,于是就在滇军中和云南陆军讲武堂粘贴了告示,称只要有滇军的官兵可以击败这个法国大力士就官升三级外加其他奖励。

云南陆军讲武堂

第一天,法国大力士在擂台上直接拉起了横幅,上书道“打遍天下无敌手,十个打擂,十个滚下台”,引来了无数义愤填膺昆明百姓围观,希望有勇士可以将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打下台去,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法国大力士由于身体过于强壮,一般的普通人或者只有一点武术基础的人在他面前很难过上三招,结果纷纷被打下了擂台。到了第二天,直接就没人再敢上台和法国大力士交手了,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正当法国大力士认为昆明已经没有人敢挑战他准备收摊离开之际,一个其貌不扬,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年轻小伙跳上了擂台,这个人就是龙云先生。

龙云先生虽然其貌不扬,样貌远远谈不上伟岸,但他的眼睛目光如炬,十分有神。法国大力士见有人上台,刚准备热身好好教训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时,正好余光瞟见了龙云先生,于是大笑道:“你一个身高只到我腋下的小家伙上来挑战我是在找死!”

龙云先生置若罔闻,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军装脱下,换上布鞋后缓缓走向法国大力士并作出了一个请的手势。龙云先生的不在意的举动成功激怒了这个法国大力士,声称要好好教训下这个小黑子,比武开始后,龙云先生通过自己瘦小的身形灵巧地避开了几次对手的进攻,同时还借机给了对手几下,虽然由于敌人身材魁梧并没有给敌人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还是让对手吃痛不已。又是几个回合下来,受不了的对手叫了暂停,和裁判抱怨龙云先生身上带有铁器。裁判无奈之下只好示意龙云先生,龙云先生也不恼,干脆将身上的衣物脱掉,仅剩下背心和短裤,以此自证清白。

法国大力士无话可说后,比赛继续。由于在先前的比试中已经知道了对面这个小黑子的厉害,法国大力士谨慎了起来,这反而给了龙云先生更多的进攻机会。龙云先生先是一记“扫堂腿”,法国大力士后退避开,龙云先生见状直接一串“连环腿”跟进,不断后退的法国大力士还是露出了破绽。龙云先生趁对手重心不稳之际起身对着对手面门就是一记“八卦掌”,法国大力士见状吓的不轻,正准备矮身躲避,殊不知这只是龙云先生的虚招,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龙云先生将准备使出的“八卦掌”收回,一记铁山靠跟上,直接将法国大力士撞下了擂台。

顷刻间,擂台下方掌声雷动,不断传来“打得好,打得漂亮!”围观的百姓们开始为龙云将军欢呼起来,而这个法国大力士也在第二天一早灰溜溜了离开了昆明。

龙云先生

“追而不打”暗中协助红军过云南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后,老蒋想要借着追击红军的名义趁机将云贵的军政大权揽在手中,他命令薛岳所部追击红军突入了贵阳,“贵州王”王家烈就这样被剥夺了军权,龙云先生见状基本了解了老蒋的手段,但为了不表现出来异常,一面感谢老蒋送来的物资和粮饷积极备战准备阻击红军主力,另一面暗中与红军取得联系。

而当时龙云手下也是后来的抗日名将孙渡将军给龙云先生谋了一计,让滇军对红军直追不打,故意漏出缺口让红军通过,此计真合龙云先生之意,正巧此时龙云先生在红军中的老友罗炳辉将军托人送来信件,表明了红军只是路过云南北上抗日的目的,既不会攻打云南一城一地,更不会骚扰当地百姓,请龙云放心,同时希望龙云不要出兵堵截红军。

龙云看望信件后,跟来送信的红军战士说道:“你回去告诉你们罗司令,信我就不回了,以防半路被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托之事我一定照办。就这样,龙云先生下令让孙渡将军不准对红军开火,”尾行送客“就行。

龙云和老蒋会面

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1935年2月,红军来到赤水畔时,孙渡将军朝天鸣枪示警,当时红军还不知道滇军虚实,不敢贸然前进,于是朱老总派人给孙渡将军送去了一封信,内容是希望孙渡将军声明大义,让红军渡河。孙渡将军告诉来送信之人,让他回去转告朱老总,他孙渡若是擅自撤防,恐项上人头不保,而此刻老蒋在贵阳督战,那里只有国军一个团的兵力驻防,让红军佯攻贵阳,老蒋必然会让离贵阳最近的孙渡前往救援。

果不其然,不久后贵阳附近出现了红军的身影,生性多疑的老蒋当即就下令让孙渡将军率部协防,就这样,红军安全渡过了赤水河,之后孙渡将军又奉命回追红军,一路将红军“护送”到了丽江的金沙江畔,目送红军渡过了金沙江,红军在云南境内可以说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1936年3月,红26军团在云南宣威境内与龚顺壁旅部发生的激战了,这是因为当时命令下达不及时造成的,后来孙渡将军第一时间让龚顺璧停火,红26军团也趁着炮火停歇通过了宣威。

除此之外,龙云还让孙渡将军故意给红军方面泄露了薛岳所部的军用地图,沿途还不断给红军送去了不少物资,其中就包括很多当时被红军战士奉为“神药”的云南白药。凡是都是双方面的,龙云先生在对红军进行帮助的同时,红军的精神面貌,过境时的秋毫不犯都深深影响了这位“云南王”,让龙云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双方也因此结下了革命的友谊。

孙渡将军

民族大义面前,龙云毫不吝啬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龙云向全国无私输送了近30万滇军精锐,而这些云南的子弟兵在“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诸多战役中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们都是抗日英雄。龙云先生更是凭云南一省之力快速修通了滇缅公路,在广州等沿海城市陷落后,为中国抗战提供了最后一条对外的通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期间,龙云先生和八路军依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当时有一个密码本,双方通过这个密码本用无线电发报机联系,让老蒋对此事毫不知情。为何会如此,因为龙云在当时有过一次南京之行,所过之处都给龙云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龙云先生这位爱国将领对老蒋的消极抗日很是不满,于是准备私底下和积极抗战的八路军合作抗日。

对于滇军在全国抗战中以及边境保卫战中的表现,由于篇幅太长这里我就不赘述了。总之,龙云和滇军为抗战可谓是倾尽全力。

龙云先生

龙云和老蒋的决裂

到了抗战后期,老蒋的战略重心也从攘外转变到了安内,他下令让各地政府抓捕地下党员。这让龙云先生对老蒋的独裁专权更加更加不满,拒不配合。根据当时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的回忆,龙云不仅不配合,还帮助云南地下党人进行躲避,当时只有文山一个不大的支部被捣毁,人更是一个没抓,这让昆明在当时成为了民主人士的坚固堡垒。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老蒋的耳中,老蒋有多愤怒可想而知,本就觊觎滇军的老蒋当时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来,但早在心里计划着解决龙云先生这个心腹大患了。日本投降后,老蒋知道机会来了,他一面假意让卢汉率滇军主力去越南首都河内接受日军投降,一面趁昆明空虚,让杜聿明在昆明抓捕龙云。

当时龙云伺机逃脱了杜聿明的抓捕,但后来在宋子文的调停下,老蒋保证龙云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龙云答应了前往重庆,龙云知道此去重庆的结果肯定是被老蒋软禁,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了。期间发生了“十月事件”,让龙云对老蒋彻底的失望了。

重庆和谈期间,龙云很在意和谈的结果,但由于眼伤他没办法自己看报纸,只能让身边的人每天把《新华日报》的内容念给他听,每每得知有痛批老蒋的新闻,龙云先生都会叫好连连。而且龙云先生还逢人就让他看新华社的报道,说新华社的消息可信,南京方面的“造谣社”不可信。

被老蒋软禁三年后,一次机会,龙云先生在老朋友唐纳德的帮助下辗转逃到了香港,龙云先生在香港这段时间的生活并不算平静,老蒋一面声称是他批准龙云去香港休假的,一面则派毛人凤到香港去刺杀龙云先生,好在组织对龙云先生的保护,毛人凤没有得手。

但心念祖国的龙云先生每天都会朝着北方叹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祖国的情况,并将一门心思都放在了策动云南起义这件事上,在龙云先生积极地跑动下,滇军40000多官兵在1949年12月9日晚10时宣布云南起义,史称“一二·九和平起义”。

朱老总和龙云先生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龙云先生被任命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1月龙云先生被邀请前往北京,朱老总亲自接见了龙云先生。1962年6月27日,龙云先生因心肌梗塞病逝在北京,享年78岁。7月3日,陈毅元帅亲自主持了公祭仪式,仪式上众多领导人进行了吊唁。仪式后,龙云先生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民国时期的云南王龙云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龙云,民国时期国民党的陆军二级上将,滇军领袖,号称是云南王的存在,一手掌控了云南近二十年,虽然有着军阀的恶习,但实际上却也是一个有所为的中国军人。

龙云是少数民族彝族人,祖父时期曾是一个村落的酋长,但是家境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败落了,后来的龙云就走上了一条习武之路,后来在辛亥革命时期加入了滇军,自此开启了龙云的军旅生涯。

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龙云进入了当时的云南讲武堂学习,在讲武堂的时候当时7有一个洋人气焰嚣张,言称中国无人是其对手,这个时候龙云登上擂台同他对战,几下功夫就将他打败,于是受到了当时的云南总督唐继尧的看重,于是成为了唐继尧的贴身侍卫,并且这一待就是六年。

后来唐继尧兵败的时候也是在龙云的护卫下才逃到了香港,并且后来唐继尧在孙中山的帮助下宠幸夺回了云南。

而龙云作为从龙之臣,并且还多次护卫有功,身份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并且渐渐的在唐继尧的队伍中有了一番势力。

但是乱世之中,军阀割据,谁为人主,谁为人臣全在自己手中的实力。

因此,唐继尧自然也开始提心吊胆了,并且在出手打压龙云以后,终于,龙云伙同了张汝骥和胡若愚,李选廷几人发动政变,逼迫唐继尧交出了手中的权力。

在群龙无首后,龙云同这几人发生了火并,并且最后得到蒋介石支持的龙云的统一了云南。

后来在抗战时期,龙云一手把22万滇军部队送上了前线,在抗战结束以后最后只有一半人活着回来了,同时龙云还打通了滇缅公路,为同盟国在东南亚战场上提供了大量的支持。

1945年,蒋介石乘滇军主力部队外出的时候一手控制了云南了,云南王龙云被软禁,后来逃出蒋介石控制的龙云子在1948年投入了新中国的怀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