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有多少后妃?咸丰死后慈禧对她们怎么样?
咸丰皇帝在继位之初,确曾有过励精图治、中兴大清的雄伟抱负,下过求贤诏书,惩处过贪腐。但是,这哥们既没有先祖康熙那样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先祖乾隆那样的坐享福份。自登基起,就开始面临着内忧和外患的双重危机。
这货不说是积极进取,反而开始穷奢极欲,纵情声色。估计他想得就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祖业看来是快歇菜了,我赶紧好好再乐呵几天,不然以后没机会了。
咸丰帝沉溺肉林酒池之中,无论是贤德的中宫皇后,还是爱妒争宠的懿贵妃,还有其他的什么妃,什么嫔,心中都不爽。于是,女人们成天找咸丰哭天抹泪儿,还美其名曰“皇上要以龙体为重和江山为重”。咸丰皇帝没办法,稍稍消停了两天。
但是没多久,浑身难受,于是故态复萌,仍旧重操旧业。或许你会说,全天下都是人家的,找几个女人还有啥可说的?收编入宫就OK啊。
其实在当时,咸丰帝的后宫已经人满为患了,仅登记在册的就有皇后钮祜禄氏、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丽妃、婉嫔、玫嫔、祺嫔、璷贵人、吉贵人、玉贵人、禧贵人、容贵人、璹贵人、庆贵人等,还有答应啊、常在什么的不计其数。
现在我们看清宫剧,在晚上时,经常会有一个太监端着一个托盘,说:“皇上,该翻牌子了。”皇上还会显得很不耐烦。可要是在咸丰帝时,会有另外一番景象:咸丰嚷到,今天咋还不翻牌子啊?于是,赶紧出来好几个太监,端着好几个托盘让他翻牌子。因为咸丰的后宫已经严重超编,一个托盘放不下那么多的牌子。
即便如此,咸丰也还是产生了审美和视觉的疲劳,对众多嫔妃已兴味索然。咋办?重新选秀女呗。可能有人要问了,之前不是说咸丰的后宫已经人满为患,严重超编了么?对啊。咸丰同学干别的事不行,琢磨玩女人这种事,脑袋特别灵光。当即下令,第一,清退一部分后宫嫔妃。听说过有工人下岗的,在咸丰手里连嫔妃都有下岗的。第二,实在安置不开的话,新选的秀女搁到圆明园啊,避暑山庄等地居住。这样,问题解决了,开始选秀吧!
在清朝,选秀女是皇室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事关子嗣和传承。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女子,都必须参加,不得请假或者告病推托。被选中的秀女,有的作为皇帝的妃嫔,有的可能被指配给亲王、郡王或皇子们作妻妾之用。
一般情况下,皇帝选秀是她们一步登天的最好机会,如果成为皇帝的妃嫔,自己母家的地位便立即水涨船高,成为皇亲国戚。就算被指给了亲王、郡王们做福晋或者妾室,也算是不小的恩宠。
可是,咸丰时期却是例外。因为民间都知道,这个皇帝啥事都不干,就只干房事,荒淫无度啊。
选秀女进行期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半个大清都丢了。朝廷内外一片惊恐,可是,选秀的工作还得继续啊,谁让人家咸丰要求呢。
那些外省赶来的秀女,尤其是南方过来的,才刚逃出太平军的魔爪,一个个惊魂未定,疲倦不已,心中自然有气,纷纷议论:“如今太平军已经攻占南京,大清朝已失其半,皇上不思御敌平乱,却还贪恋女色,岂是明君所为?” 这些言论可真是石破天惊,被砍死几回都够了。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不知谁说的,但用在咸丰身上,一定是对的。
没几年功夫,咸丰对于后宫的美女们已经彻底失去了性趣。反而对民间汉族的小脚女人产生了兴趣。这货的风流简直到了荒唐的地步,几乎是来者不拒。民间有一位姓曹的寡妇,容貌秀丽,尤其是一双三寸金莲,直接迷倒了咸丰。古代认为寡妇是不祥之人,民间都非常忌讳,可咸丰却非要把她纳入后宫,碍于祖宗之法没有赐封,都以曹寡妇称之。
其实,后来不可一世的慈禧也是这么上位的。当年慈禧也就是后宫中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从业人员,那么多美女,咸丰哪能认识她啊。慈禧知道咸丰喜欢撩猫逗狗,便暗中贿赂太监,打听咸丰行踪,在他的必经之路哼小调唱小曲,一下勾起了咸丰的性趣,于是才宠幸了慈禧。不过,人家本人也争气,一发就命中,直接怀孕并且还生下皇子,由此开始发迹,最终晋为贵妃。
再后来,咸丰越玩越大,干脆“金屋藏娇”。将从民间弄来的四位风月女子加封位号,即牡丹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难道这货是学的《红楼梦》“元迎探惜”吗?也整了个“四春”。
更可气的是,咸丰帝还捧戏子。这,这!这是你皇帝该干的事儿吗!当时有一个雏伶叫朱莲芬,美貌过人,擅长昆曲甚至还能作诗填词,就好比是交际花或者高级妓女。咸丰听说以后,常常把她接进后宫玩乐,简直毫无体统,让所有人都超级无语持续中。
1861年,大清朝的第九位皇帝咸丰,在当了十一年皇帝之后,就以31岁的高龄去世了。他的一生,几乎屁事儿都没干,就只玩女人啦,最后还把自己给玩死了,留下了一个破破烂烂的摊子和一堆乱七八糟的女人。
回答完毕!
咸丰皇帝有多少后妃?咸丰死后慈禧对她们怎么样?
咸丰作为满清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他的存在感虽比不上康熙和乾隆,但较之雍正和嘉庆却要略胜一筹。咸丰一朝对内接连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对外又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可以说此时的满清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不过好在此时的咸丰开始抛弃了满汉之别,大量的起用了有真本事的汉官,包括曾国藩和胡林翼等人,而借助这些汉人,咸丰接连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但不管如何此时的满清已经日落西山,剩下的日子等于是苟延残喘。
当然现在的人最为熟知的不是咸丰,也不是他的“丰功伟绩”,而是他的妃子,那就是后世统治了满清半个世纪的那个老佛爷-慈禧太后。对于慈禧这个人,我想大家远比要知道咸丰的事情知道的多,想要了解慈禧的人也要比了解咸丰的多。就正如题主这般,既然题主想要了解咸丰死后,慈禧对咸丰留下的妃嫔是如何的,这里我就来详细的解答下。当然既然是问咸丰死后的事情,那么在咸丰一朝或者更早死去的妃嫔我就不介绍了。
孝贞显皇后孝贞显皇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在同治一朝与慈禧太后一起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之一的慈安太后。她是咸丰朝的皇后,也是同治的嫡母。在咸丰驾崩之前,她被赐予了“御赏”印章,即母仪天下的权力,可以说在当时她是满清权力和地位最高的人。而慈禧也就是在慈安太后的帮助下才最终击败了咸丰所任命的八位辅政大臣,并获得了垂帘听政的大权。
可以说在同治一朝权力最大的不是慈禧,而是慈安,慈禧对于慈安只能是顺从而不敢有任何的忤逆之心。《清宫遗闻》曾这样评价慈安,说她“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简单的说就是慈安的德行非常高,且政治才能也极其突出,是一位会治国的实干家。但是就是这么一位有能力的辅政太后却突然在光绪七年暴毙于钟粹宫,年仅四十五岁,而对其的死因至今还是一个谜,有说正常病死,有说被慈禧逼死或毒死,总之是人云亦云到现在都未有定论,死因还是个谜。
庄静皇贵妃这位皇贵妃与慈禧太后可是颇有渊源。咸丰元年她与慈禧同日被选中为秀女,又在同日被送往圆明园,之后更是在同日被封为贵人,她为丽贵人,慈禧为兰贵人。不过在晋升嫔的时候,她要比慈禧晚一个月,咸丰四年十二月二十四她被晋升为丽嫔。后在咸丰五年五月初七生下了皇长女,由于她是第一个为咸丰皇帝生下子嗣的妃子,于是因此被晋升为丽妃。
咸丰十一年咸丰驾崩同治登基为帝,因新皇登基都有大封群臣的传统,而后宫也不例外。十月初十一同治晋升丽妃为丽皇贵妃,居寿康宫。后光绪登基后,她又被晋升为丽皇贵太妃。不过在之后随着丽妃年龄的增长,加上她本身又体弱多病,最终在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五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端恪皇贵妃端恪皇贵妃是在咸丰八年入宫的,她是清朝唯一不是通过选秀而是由母家直接送入宫中的妃嫔,同年晋升为祺嫔。但是由于祺嫔不善于阿谀奉承,所以很快失宠,之后在咸丰一朝就再也未获得晋封。直至同治元年被晋升为皇考祺妃,后又在光绪元年晋升为祺贵妃。宣统元年再次晋升为祺皇贵太妃。
后在宣统二年因病去世,享年66岁。祺皇贵妃是咸丰皇帝活的最长的妃嫔,也是满清唯一历经五朝的皇贵妃。
玫贵妃玫贵妃是宫女出生,在咸丰三年因被咸丰宠辛得以从宫女之身晋升为常在。后因她十分会讨咸丰喜欢而在不久后晋升为玫贵人。但是由于之后她恃宠而骄,所以并被咸丰连降三级降为官女子,也就是重新回到了曾经宫女的身份。不过在八天后,咸丰又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所以就又将她晋升为贵人。
在之后玫贵人有幸为咸丰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但这位皇二子却很不辛的没多久就早夭了。不过咸丰帝还是念在玫贵人有功,遂晋升为玫嫔,但直到咸丰死去之时她也未再获得晋升的机会。同治帝登基后,按例她被晋升为玫妃。后慈禧和慈安太后又感念玫妃曾侍驾有功,遂发懿旨晋升为玫贵妃。直至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去世,享年55岁。
婉贵妃婉贵妃在咸丰二年入宫,于二月二十一日册封为婉常在,同年九月十一晋婉贵人。咸丰五年十二月晋升为婉嫔。同治元年晋升为皇考婉妃。光绪元年晋升为皇考婉贵妃,居寿康中宫。直至光绪二十年五月十七日去世,享年59岁。
璷妃璷妃是咸丰六年入宫,六月九日晋封为璷贵人,但因无子又不受恩宠所以咸丰年间都再未晋封。同治登基,按例她得以晋升为皇考璷嫔。后光绪登基,她又得以晋升为璷妃。直至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54岁。
禧妃禧妃原为御膳房厨役之女,后入宫为宫女。在咸丰九年因幸得到咸丰的宠爱,遂得以晋升为禧贵人。同治元年晋升为禧嫔。同治十三年尊两宫太后的懿旨禧嫔被晋升为禧妃。直至光绪三年五月十六日因病去世,享年36岁。
吉妃吉妃是咸丰八年入宫,五月十五日晋升为吉贵人。光绪元年,按例晋升为皇考吉嫔。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六日因病去世,享年59岁。
庆妃庆妃原为长春宫宫女,后于咸丰九年晋升为庆贵人。但由于她地位本就卑贱,又无子,又不受咸丰的宠爱,所以自咸丰一朝再无晋升。同治登基后晋升为庆嫔,光绪元年又晋升为庆妃。直至光绪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因病去世,享年45岁。
容嫔容嫔于咸丰三年入宫,后赐号容常在。咸丰七年晋升为容贵人。同治登基后尊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懿旨晋升其为皇考容嫔。同治八年五月十二日因病去世,享年32岁。
璹嫔璹嫔是咸丰二年入宫,后赐号璹贵人。同治登基后按例晋升为璹嫔。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因病去世,享年35岁。
玉嫔玉嫔是璹嫔的亲妹妹,她是在咸丰三年入宫,并被赐号为玉贵人。同治登基后晋升其为玉嫔,但是在不久也就是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就因病去世,享年20岁。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咸丰死后其妃子基本得到善终,除了慈安太后死因不明,其他的妃子都是终老而死。实际上慈禧在掌权后对这些同为咸丰的妃嫔都很不错,从未有过为难。而在现如今由于慈禧的名声真的不好,所以很多的电视剧都习惯给慈禧硬加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而其中谋害那些咸丰的妃子就经常出现。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很多电视剧都说丽妃的死跟慈禧有关,但是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中慈禧对于丽妃和她的女儿却是十分善待,比如按例妃子的女儿应该是封和硕公主的,但是慈禧却封她为荣安固伦公主,在正常情况下固伦公主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封,可以想象慈禧对于丽妃一家有多厚待。同时从其他的妃嫔都能善终,甚至端恪皇贵妃都能活到宣统年间,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慈禧对待这些后宫的妃嫔们都是善待的。毕竟作为后宫中人又皆是无子的妃嫔,慈禧也没必要过多的为难她们。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只能说慈禧太后虽有大过,但并不是什么脏水都能泼的啊。
咸丰皇帝有多少后妃?咸丰死后慈禧对她们怎么样?
除了退位的宣统皇帝外,咸丰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不仅统治时间是最短的,咸丰皇帝的寿命也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除出去顺治帝和同治帝这两位死于天花之疾外最短的,但是,这都不妨碍咸丰皇帝在有限的时间内广选嫔妃,毕竟,咸丰皇帝即位时,只有二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根据《清文宗实录》记载,咸丰一朝有名份的后妃就达到了十八位。其中皇后三位,皇贵妃两位,贵妃两位、妃四位、嫔四位、常在三位。这十八位后妃中,除了孝德显皇后外,还有三位常在死在了同治皇帝登基前,其余十四位后妃,都在同治、光绪年间去世,甚至还有一位活到了宣统年间,险些经历了清朝灭亡。在慈禧太后统治期间,这些嫔妃都居住在慈宁宫和寿康宫颐养天年,慈禧从未对这些曾与自己一同侍奉过先帝的嫔妃们进行苛责,反而却极尽关怀,在生活上给与了颇多照顾。
一、丽皇贵太妃的寡居生活: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一不著名的电影《垂帘听政》,影片中刘晓庆饰演的慈禧太后在咸丰帝驾崩之后将其生前宠爱的丽妃做成人彘泡在酒坛子之中的画面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受到电影宣传的效果,很多人认为丽妃在咸丰帝死后遭遇悲惨,然而历史上并非如此,丽妃不仅未受到慈禧太后的残酷迫害,反而在同治、光绪两朝深受礼遇,丽妃在咸丰死后屡次被两宫皇太后晋升位分成为了同治光绪两朝唯一的皇贵太妃,地位仅次于两宫皇太后。丽妃晚年身体不好,常年服用中成药,几乎到了药不离身的地步,慈禧太后经常赏赐给丽妃一些名贵中药,每当换季时也亲自到其宫中嘘寒问暖,极尽关怀,就连丽妃所生的荣安固伦公主,也被两宫太后所宠爱。而且咸丰遗留下的其她妃嫔贵人也按规矩晋级和封赠,并没有受到慈禧的迫害。
二、唯一历经五朝的皇贵妃:咸丰帝的众多寡居嫔妃中,有一位非常特别,他就是咸丰朝的祺嫔,祺嫔在咸丰一朝并不受宠爱,位份也止步于嫔位,但是这个祺嫔却在清朝历史上创造了两个第一:她是清朝唯一一位未通过八旗选秀进入皇宫,而是直接由母家送进后宫的嫔妃,同时也是为一位历经五朝的皇贵妃。咸丰帝去世后,无宠的祺嫔被两宫太后下旨晋为祺妃,同治十三年晋为祺贵妃,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又被晋为祺皇贵妃,宣统即位后,祺妃被晋为皇祖祺皇贵太妃,此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祺皇贵太妃成为咸丰帝唯一在世的遗孀,为表尊崇,摄政王载沣以宣统帝名义只做了一方“祺皇贵太妃之宝”的银玺授予祺皇贵太妃。从祺妃的晋升经历来看,在咸丰帝去世后,慈禧太后对他也是很照顾的,慈禧太后连受宠的丽妃都未加责难,又怎会为难一位长期不得宠爱的祺妃呢?
三、四春娘娘的安然离世:咸丰在位时,非常喜欢住在圆明园,而在圆明园中,有四位妃子,名字分别叫海棠春、 牡丹春 、武林春、杏花春,因名字中都带有春字,被后人称作四春娘娘.。牡丹春住在圆明园东偏;杏花春住在圆明园西室;武林春住在圆明园南池;海棠春住在圆明园北面。四春娘娘的封号分别是璷贵人、禧贵人、吉贵人、庆贵人,他们在咸丰中晚期深受咸丰帝宠爱,但是都却都没有生育子女,四人在咸丰驾崩后一起被同治帝封为嫔位,又都在光绪年间先后离世,慈禧对于她们也很是照顾,每逢年节,都有赏赐。
咸丰死后他的后妃贵人们并没有受到慈禧的迫害,而是按规矩晋级,由于咸丰死的时候她们都还很年轻,有的还不到二十岁,所以这些妃嫔大都活到了光绪年间,祺妃甚至在在宣统二年才去世。但是这深宫中的漫长岁月,虽然衣食无忧,但是想必她们也并不幸福。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咸丰皇帝有多少后妃?咸丰死后慈禧对她们怎么样?
相信了解喜欢中国近代史的人的对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不会陌生,她可以说是继一代女皇武则天以后的第二个女皇帝,虽未登基,但是实际操控垂帘听政,可以说是无冕之王,她掌握大清权力长达47年,可以说是个十分贪恋权位的女人。
这么一个善弄权心狠手辣的角色能走到这样的地步,和咸丰皇帝是有莫大关系的,可以说从作为咸丰皇帝嫔妃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宫廷后宫争风弄权直至幕后走到幕前,大家都应该知道,也了解历史,看过很多宫斗剧,后宫就是一个大染缸,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你不把她斗死,或许下一个死的就是你自己,这种环境下练就了慈禧太后阴狠毒辣的个性,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心中会有疑问,这么个很辣的角色对咸丰皇帝的遗孀究竟会怎么对待呢?
咸丰皇帝共有18名后妃,其中皇后有二位,妃二位,嫔四位,贵人七位,常在三位。由于我们这位咸丰皇帝寿命比较短,在位时间也不长,也就留下来一位皇子 那就是爱新觉罗·载淳 也就是同治皇帝。咸丰帝死后,六岁的同治帝登基,母凭子贵,本来已经受咸丰冷落的妃子一下子成为了太后,与东太后慈安 并称两宫太后。问题来了,好不容易凭着母凭子贵爬上太后高位的慈禧会怎么对待咸丰帝那些遗孀呢,正常思维,慈禧阴狠狡诈,善弄权肯定会把咸丰那十几位后妃全部搞死为快,不留后患。
事实并非如此,慈禧太后的做法确让人大跌眼镜,她并没有为难咸丰帝的那些嫔妃,更没有像影视剧演绎的那样毒死慈安,把丽妃做成人彘,把四春折磨的不像人鬼不像鬼,这些后妃不但没有受到迫害反而还得到了晋升,虽并为两宫太后,东太后慈安,为人平和,与世无争,没有权利欲,慈禧一家独大自然也就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去迫害慈安,完全没有必要还落人口实,至于剩下的那些嫔妃,最多也就在咸丰生前争个风吃个醋,咸丰帝一死大多也老老实实了,因此阴狠的慈禧太后也就和她们相安无事互不干涉了,反正有个儿子小皇帝,自己垂帘听政何乐而不为呢。
咸丰皇帝有多少后妃?咸丰死后慈禧对她们怎么样?
据宗谱记载,咸丰皇帝的后妃一共有16位,其中有三位皇后,即孝德皇后克达萨氏、孝贞皇后钮祜禄氏和孝钦皇后叶赫那拉氏。
(慈安像)
克达萨氏为咸丰还是皇子时迎娶的福晋,但是结婚一年半后,克达萨氏就因病去世了。咸丰登基后,追封她为孝德皇后。钮祜禄氏为咸丰即位后册立的皇后,徽号慈安。咸丰去世后,同治帝尊其为皇太后,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因性格懦弱,处处以慈禧为是。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暴卒于钟粹宫,有人怀疑是被慈禧毒死的。
(庄静妃像)
除了上面三位皇后,还有诞育了固伦荣宪公主的庄静妃,庄静妃他他拉氏,与慈禧同年入宫,后因生育皇女而晋为皇贵妃。庄静妃晚年相当安稳,光绪十六年(1890年)去世。婉贵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卒;珉贵妃,生皇子当日夭折,光绪十六年卒;容嫔、寿嫔等,在同治年间就因病去世了。
咸丰皇帝有多少后妃?咸丰死后慈禧对她们怎么样?
咸丰一生之中有名分的妃子一共有18位,其中就包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在晚清时期执掌风云垂帘听政的慈禧。
但是慈禧一生都没有当上当过皇后。咸丰一生之中一共有三位皇后,但是孝德显皇后、孝钦显皇后(慈禧)都是后来追尊的,只有孝贞显皇后也就是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才是真正当过9年的皇后。
在咸丰驾崩以后,慈禧的儿子同治帝登基称帝,慈禧母凭子贵一跃成为了皇太后,与慈安并列。
但是慈禧的地位是远远不及慈安太后的,慈禧虽然是同志的亲生母亲,但是慈安太后作为嫡皇后,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地位远在慈禧之上。
慈禧虽然掌权,但是影响力在当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就是在慈安太后去世前和去世后。同治登基后,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但慈安太后身份尊贵,地位远在慈禧之上,并且得到了当时朝廷大臣的一致认可,声望极高。
再次,慈安太后在世的时候,诛杀了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越过慈禧帮助同治帝确定了阿鲁特氏为皇后,就连恭亲王奕訢主持的“洋务运动”也是在慈安的支持下开办起来的。
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小事情都是由慈禧做主,但是涉及到真正的大事,必须要慈安太后拿主意。
所以慈禧在慈安太后的手底下是处处受到压制,并且在这期间也没有做出什么危害国家的事情。
慈禧是怎样对待咸丰的后妃的呢?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太后独自掌权,垂帘听政。对于压制自己已久的慈安太后,慈禧心怀恨意,肆意削减慈安太后入葬的规格,甚至还想在谥号上做手脚,但是在朝廷重臣的坚持下没有得逞。
其她的对于慈禧的统治没有丝毫威胁的后妃们,慈禧也并不像影视剧里表现得那么残忍,对她们还是比较宽容的。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对慈禧言听计从,一旦有人想要挑战慈禧的威严,像慈禧的儿媳阿鲁特氏郁郁寡欢,光绪宠妃珍妃更是被慈禧逼死。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