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机床相对落后,军工发展却如此迅速?
因为我国机床并不落后,且军工发展又不光靠机床,而是对综合国力的考验!
总有人说,我国的机床发展不如日本、德国等机床强国,但是却忽略了一点:机床也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民用机床上,我国机床确实不如日本、德国,鲜有的几款先进机床,也无法占据市场;但是军用机床不同,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把掌握的先进技术都堆上去,毕竟也不用考虑市场占有和盈利,只要能达到需求花多少钱都可以。所以,我国有机床的技术,只是民用机床占据不了市场,发展的没有日本和德国那么好。
图为研发高超音速飞行器所需的高超音速风洞设施。
关于机床的问题,其实和汽车有些类似。比如,我国的汽车出口就不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价格也没有这几家卖的贵,但是能说我国的坦克就没有这三个国家造的好吗?显然不能。首先,民用的汽车主要还是一种商品,市场对一个国家汽车的认可度,决定了你的销量、收益,但是并不代表真的就能从技术上强出来太多。比如,一些国产汽车的配置更高、设计更好,但是却卖的比进口、合资的汽车便宜,而且还卖不动。一些合资汽车,用着塑料的车尾门、落后的鼓刹、全塑料的内饰,甚至连发动机都是3缸的,可就是比全皮内饰、大屏幕配备、四轮碟刹、用料扎实的国产车卖的贵、卖的好,这能说是技术原因吗?
可是军工不看这种市场的认可度、市场的占有率,军工产品要的就是技术性能,你能飞多远、你能跑多快、你能打多远,这才是一个国家体现自己高精尖技术的舞台,在这个层面上较量,像日本和德国这种被包装出来的“一流工业强国”,就会露怯。比如,我国的照相机镜头一直不如欧洲的卖的好,但是我国嫦娥探测器上的3D高分辨率成像镜头,却能绘制出月球整个表面的立体图像,你能说这个技术是落后的吗?相反,日本和德国目前都没有这种镜头技术。
图为在风洞内进行测试的飞机模型。日本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大型风洞设施。
再比如,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比美国的GPS要少的多,甚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没有完全占据我国的导航终端市场,很多民用领域都还没有用上北斗导航,我们的汽车也大都用的GPS导航。但是,北斗导航的导航精度、定位方式却比美国的GPS领先很多,其民用设备的导航精度已经达到了1米级。那么,你能从民用市场来看我国卫星导航的技术实力吗?但是军事上不同,我国的导弹、卫星制导炸弹就是用的北斗导航,我们在军事上却实实在在强大起来了。
图为苏-57战斗机在静力试验台上测试飞机各方面的强度,这样的测试设备日本没有,只能送到美国进行相关测试。
话说回到机床上,我国虽然没有在民用机床领域占据太大的份额,尤其是高端的高精度机床领域,甚至几乎看不到国产机床的身影。但是,我国却实实在在研发出了全球技术性能最好的机床之一,也就是国产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另外,我国也研发了高速高精度五轴立式机床,这些机床都获得了我国军工企业的订单,民用领域很少看到,还是因为一些人对国产先进设备的“偏见”,这一点在机床、汽车领域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图为日本的XF9-1航空涡扇发动机,号称推力可达18吨级,世界并没有阻止日本发展航空技术,只是日本自己不行罢了。
总有人说日本机床全球领先,但是请看看日本的军工,日本到现在不能国产战斗机,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的所有战斗机,不是直接进口、就是许可组装生产,就连日本的民用飞机,也没有太大的突破,丰田的MRJ现在还没有走完测试流程,至于大型科技、支线客机更是一片空白;日本的直升机也不行,直升机三大件旋翼、变速箱、传动轴,日本一概没有国产产品。有人说日本是不是隐藏实力,是不是被限制了,显然没有,美国等国一直在支持日本发展航空产业,给了日本组装F-15战机、F-35战机、F-110发动机的特殊许可,但是日本自己就是不行,这怪不得别人。
图为日本的F-2战斗机和美国F-16战斗机的外形对比,F-2相当于在F-16基础上放大得到。
由此可见,民用技术搞得好,真不能代表军工,毕竟民用市场是广告、市场、宣传、性价比等多方面说了算的,不是只看技术。只看技术的话,超级跑车性能那么好,有多少人会去买呢?日本制造业的崛起,是从日常的家电和机械制造开始的,但是不代表他们真的就有多强。况且,军工涉及复杂的体系,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完整建立军工体系的。
图为我国海军055大型驱逐舰,集成了先进的导弹、雷达、动力、火炮、垂发、近防、直升机、通讯等技术为一体。
就拿飞机的研发来说,需要大型风洞、超音速风洞来进行飞机的气动外形调整,需要先进的材料科技来应对飞机对韧性、可加工性的需求,甚至还需要考虑吸波性能、隐身性能、红外抑制性能,而发动机所用的单晶材料,还需要考虑耐高温的能力。此外,还需要雷达、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飞控技术等,来组成战斗机复杂的航电系统;还需要有先进的3D打印技术、数字模拟技术、静力试验技术等,这些技术加到一起,才能研制出一款战斗机,光有民用机床能顶什么用呢?
图为我国海军航母舰队,所有军舰和装备完全依靠国产,这是一套无比庞大的工业体系才能支撑的军力。
所以,虽然没有世界上最好的、最贵的、市场占有度最高的民用机床,但是我国确实制造了世界一流的机床,也确实能满足军工所需,而且我国有一整套军事工业体系,无论是飞机、战车、军舰、导弹,我们都能依靠自己研制解决。正如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厂长马克洛夫在回答“如何才能建成航母”这个问题时所说的话:“我需要苏联……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他。”
图为我国的运-20大型运输机。
换言之,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建造航母需要8000家配套厂家,需要600个相关专业,需要9个国防工业部门才能完成,这是一个小小的机床能比的吗?所以,千万不要陷入从民用看军工、从民科看军科、从小的市场领域推测大国实力的逻辑中,看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还是得看他在绝密的实验场所里,搞出来的那些东西!得看51区、得看苏霍伊、米格,得看成飞、沈飞,得看大连造船厂、江南造船厂,而不是看那些制造普通商品的所谓“先进进口机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