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印度边境军力强,有的说印度军力弱,到底真相如何?

2月10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根据中印第九轮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共识,中印两军在班公湖南、北岸的一线部队,于2月10日当天开始进行有计划的脱离接触。换言之,自2020年6月开始出现的班公湖周边中印对峙,要告一个小段落了,虽然短期内有降温作用,但是长期来看,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军力对比,才是决定和平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图为印度阿帕奇卫士直升机,已经部署到列城基地。

总的来说,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军力部署是很强的。目前,印度在中印边境、印巴边境部署了超过70万大军,已经是印度全军的大部分兵力了。在中印边境,印度主要部署了6个军、13个师,其中包括2个精锐的装甲师和1个较强的山地师,同时,加上部署在列城空军基地的印度空军,印度在中印边境大约有140多辆坦克、200多辆装甲车、180多架作战飞机。在印巴边境,印度部署了20个师。

图为印度在高原部署的苏-30MKI战斗机。

军力的前置部署,是具有极强攻击意味的做法,意味着印度军队随时准备脱离本土,依靠前沿部署的部队和前置部署的仓库、基地,发动深入对方纵深地域的攻势作战。当然,这也是印度的一个无奈做法,毕竟印度的本土交通条件较差,运输能力有限,因此在战时调兵略显迟滞,几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几乎都是依靠边境部队完成作战,每一次本土部队到达时,都赶上战争的尾声,没有多大作用。

图为中印坦克部队在高原山地对峙,左边是我国坦克,右边是印度坦克。

为此,印度还搞过冷启动军事改革,也就是想要建设大量的快速反应部队,保持部队的战备状态,以便于战争发生时,一部分印度军队可以迅速完成平战转换,投送到战争一线。但是这一改革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在于印度庞大、复杂的军事体系,组织机构庞大,而且等级制度森严,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军队,是带有封建派系色彩的部队,加之自己没有办法对武器系统进行更新升级,只能外购,因此立足现有条件进行改革,只能以失败告终。

图为在高原训练的我国15式轻型坦克。

从武器上看,印度在中印边境主要部署了T-72M1主战坦克、T-90S主战坦克两种坦克,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支奴干重型直升机等直升机,以及幻影-2000、苏-30MKI、米格-29、米格-21等战斗机,以及C-17、C-130等运输机,还有P-8A海神巡逻机等电子战机。总体来看,质量还是不错的,性能也比较先进,对我们的一线部队是有一定威胁的。

图为印度边防部队。

但是,印度这些先进装备都不是为了高原作战专门研发,由于印度自己不具备军事装备的研发能力,因此无法针对高原作战进行针对性的武器发展和部队编成。我国就不同了,通过近期我国公布的一些高原部队训练画面,我们看见边境上的解放军主要装备的是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EA-03大型无人机、察打一体无人机、PCL-181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直-20直升机、山猫全地形车、第三代猛士轻型轮式装甲车等装备。

图为我军PCL-181自行榴弹炮在边境高原训练。

我国部署的装备,体现出很强的高原适应能力,总体上体现出轻型、高机动、易部署、作战准备时间段、到达能力强、展开速度快等特点,可以同运-20大型运输机,一次性完成完整战斗系统的投送。当然,这些高机动的部队一般都是二线的主力部队,主要用于反冲击和迅速的火力支援。在边境第一线,由于作战距离较近,坦克等武器有时候无法发挥火控和射击能力的优势,反倒是正面要接住敌人近距离的强直射火力打击,因此布置了一些96A和99A型主战坦克。

图为边境高原上的我军99A主战坦克。

同时,我国近期还把一批武直-10武装直升机调配到了高原地区,虽然武直-10只是7吨级武直,而且装甲、载弹都比印度手里的AH-64E阿帕奇卫士武装直升机要差,但是胜在数量大,是国产装备,可以快速调配到任何需要的地方使用,而且不怕战损和后勤保障、维护,印度的阿帕奇就不同了,单价超过1.2亿美元,比F-22A战斗机都贵,都是宝贝疙瘩,而且自己不具备维修保障能力,那是损失1架就少1架,因此无法放开使用。

图为高原上的96A主战坦克。

再者,我国过去不太重视在中印边境的高原地区部署先进战斗机,先紧着东南方向使用,但是现在不同了,在西部战区,歼-20、歼-16、歼-10C等第四代、第五代先进战斗机已经配齐,随时可以对印度的苏-30MKI、米格-29甚至包括阵风形成绝对的空战优势,一改过去用歼-7对付苏-30MKI的被动局面,因此就目前来看,中印边境地区的空中优势也在我国手中。

图为边境高原上的15式坦克。

也因此,我国在边境纵深地带部署了轰-6K战略轰炸机这样的大杀器,搭载的射程2500公里的CJ-10巡航导弹,可以在我国境内发射,直达新德里,这对于没有轰炸机的印度来说,威慑力是非常直接的。

所以说,印度在边境地区军力够强,占到了印度总军力的一大半,而且都是精锐部队,武器配置也比较完整。但是,这个强弱有时候是需要参照物的,和我国部署在边境及纵深的部队相比,印度还是差了很远,远不能在我们面前称强,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咄咄逼人,却总是在最后关头选择妥善退让的原因。

有的人说印度边境军力强,有的说印度军力弱,到底真相如何?

印军的士兵素质和作战意志远不如我军,这一点已经在1962的战争以及后来的几次边境摩擦中被一再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军远远弱于我军。

然而,长期以来,印军在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先进程度上,对我军拥有全面优势,其中优势最大的是空军。

印度依托其良好的国际环境,从苏联和西方国家那里得到了大批顶级装备,空军拥有米格21、米格23、米格27、米格25、美洲豹、幻影2000等战机,在不同年代里,它们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之一,印度将这些飞机部署在了中印边境,对我国形成了绝对空中优势。

我军当年,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只有歼5、歼6,国内最先进的歼7数量还很少,所以当时我国空军战机与印军相比有明显代差。而且歼5、歼6这样的轻型战机本来载油载弹量就很少,部署到西藏四五千米海拔的高原机场上时,起降性能和载荷进一步下降,而且在那样高的海拔作战,实际上都是近地作战,地形地物对视野和雷达信号干扰很大,没有雷达或只有简易雷达的歼6在高原上几乎失去了作战能力,因此当年空军在西藏很可能只是象征性存在。

相比之下,印度战机本来就先进,而且其机场地处平原,飞机起降性能和载荷不受影响,因而作战能力很强,米格25战机依仗高空高速,在西藏上空如入无人之境,肆意侦查窥探我方军事部署。

由于中印边境大多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高寒山地,巡逻和补给都非常困难,可是印军拥有大量进口的先进直升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困难,而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可以在高原飞行的直升机,直到八十年代从美国进口了24架黑鹰,才算弥补了这个空白,却也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那些年我们很憋屈,而印军则耀武扬威,信心爆棚,这就是他们几十年来敢于不断蚕食我国领土的底气所在。从这个意义上看,印军是很强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迅速增强,中印边境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军,尤其是空军力量已经可以与印军抗衡,随着我们新机型的不断入役,彻底压倒印军是早晚的事。

有的人说印度边境军力强,有的说印度军力弱,到底真相如何?

印媒:40比1,印度边防军数量优势明显,20万对峙数千

我是张文平锐评,一篇文章回答这个问题。

增兵,增兵,增兵,这大概是近段时间印度军方的主旋律。新冠爆发之后,印度内部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了转嫁危机,莫迪政府放任民族主义情绪,增兵行为也就势在必行。近日,《印度防务新闻》网站消息,印度XIV军团前后勤主管Amrit Pal Singh透露了印度边防军情况。

在敏感地区克什米尔,已经集结了近20万正规军以及后勤人员,为了保障过冬物资,印度后勤部队已经运输了10万多吨各类物资,此外,还有近30吨物资等待运输。据悉,这是印度军方第一次承认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总兵力达到了20万。同时印度《ThePrint》网站声称,印度边防军的潜在对手仅仅有数千人。

问题来了,明知道对方兵力不多的情况之下,印度为什么堆积了20万大军?《印度防务新闻》发表文章分析,第一:增兵至20万,是印度军方的一种态度,其战略意义大于军事意义。第二:这种40比1 的悬殊兵力,同时也说明了印度陆军的窘状。现代战争早就不是拼人数和重武器了。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对伊拉克的单方面“屠杀”已经说明了一切,现代战争已经不再讲究人数规模,现代战争是体系化作战,军队人数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可惜的是,在电子战和信息战中,印度落后世界潮流20年。除了个别武器,比如印度拥有了少量阵风战斗机,总体而言,印度军队实力和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并没有本质区别。

在坦克上,T-72依然是印度的主战坦克。防空导弹系统依然是老旧的萨姆系列导弹。在现代战争中,印度如何打赢?因此不停的堆砌军队,这在宣誓雄心壮志的同时,也是要发挥印度军队的近战优势,当然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无奈之举。本号张文平侃军事分析,其实印度媒体的分析很有道理。

近些年来,印度在军队建制方面,可谓大手笔。但是很多措施都是迷之操作。比如印度斥巨资向俄罗斯购买各种武器,其中大部分还是机械化作战时代的武器,比如依然购置大量坦克,购置常规枪支弹药。印度经济实力本来就不雄厚,有限的资金并没有花在刀刃上。

虽然印度斥巨资,和俄罗斯共同开发五代战斗机,但是苏-57的研制成功,其实和印度并没有多少关系,俄罗斯答应印度,帮助印度建立四代战机生产线,让印度能够国产四代战斗机,但是至今还没有任何实际性动作。印度军队数量众多,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关注本号,了解更多。

有的人说印度边境军力强,有的说印度军力弱,到底真相如何?

印军在边境的军事力量只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和本世纪初期的一段时间比我们强一点。主要原因是中国那时候主要精力在发展经济,军队投入不足,边海防条件较差。而现在则扭转了过来。

在中国新春佳节到来的当下,边境的解放军却没有松懈,尤其是在西部边境我军官兵更是还处在对峙前线,身上的担子无疑是很重的。不过在新年到来之际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中印就解除边境的对峙达成了新的共识。

2月10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根据中印第九轮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共识,中印两军在班公湖南、北岸的一线部队,于2月10日当天开始进行有计划的脱离接触。虽然这个消息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但却代表着边境地区出现了新的和解希望,虽然不能确定印度方面的明确态度,但这至少是一个可喜的转变信号。

双方同时组织有计划脱离接触的意思,既第一线军事对峙的区域,双方都要进行有计划的候车,从而结束近距离对峙的局面。虽然在之前的近距离对峙中,我军凭借着过硬的军力和士兵们的勇气没有让印度军方占到丝毫便宜,但长期进行近距离军事对峙,风险无疑是存在的。

从第一线撤军,便意味着局势的缓和,双方士兵的脱离解除将使得擦抢走火的概率大大下降,这有助于保障边境地区的和平。当然,脱离解除不代表着撤军,双方只是解除了第一线的接触,这是局势降级的信号,但不是双方军队会彻底撤走的信号。

无论如何,中印能够达成脱离解除的共识,证明双方都试图控制局势发展,避免出现新的恶化,能够达成脱离接触还是可喜可贺的。然而,这个好消息虽然出现了,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印度方面的真正目的仍然不明确,印度人可能也希望结束冲突,但也有可能恰恰相反。

从之前印度军方的行动来看,印度军方可谓咄咄逼人,再三制造冲突和事端,多次在双方军长级会议已经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违约,主动发起新的军事行动。去年造成多名印军死亡的事件,其实就是印度军方主动发起的偷袭行动,那不是印度高层的授意,而是印度军方军级以下指挥官作出的行动。更有甚者,印度之前不止一次地承诺撤军,结果印军等待我方后撤,自己却不撤,明摆着打算等待我军撤出之后向前抢占地盘。

虽然不能直接将印度直接判定为蓄势待发,但至少不能忽视印度假装缓和局势的可能性,毕竟去年印军的一轮大换将换上的都是强硬派,大量军事武器也持续供给北部和东北部,其可用军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而且,对于印军来说最困难的冬季即将过去,春季到来之后前线反而更加适合人员驻扎,实在不能排除印军假装同意脱离接触实为寻机抢地盘的可能性。对于边境地区的情况,既要抱有最好的希望,但也要做好应对一切变化的准备,对不顺利的局势发展也要做好预期。

总体来看,此次印度更大可能还是吸取了教训,确实准备为紧张的局势降温,接受中国释放的善意信号,接下来局势趋向平稳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我们来说,和西部地区邻居的关系缓和总是好事,如果在东部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西部持续存在较大压力,对我国的综合军事部署是不利的,对印度适当敲打即可,关系还是要继续发展。

有的人说印度边境军力强,有的说印度军力弱,到底真相如何?

印度边境军力强与不强是相对的,在印度的周边来说,肯定比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的军事力量要强,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人口规模、还有现役军人数量及军事装备先进程度都是最强大的。

但是与我国比较他还是要略逊一筹,无论是军事谋略、军人素质、装备水平等都与我国有差距,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印度在1962年被我国打的落荒而逃,一直耿耿于怀,那一次不仅从军事角度把印度打败,政治上更是让印度一败涂地,同时也把印度的大国雄心打掉了。

印度在边境上频繁挑起事端,不仅仅是想蚕食我国领土,更想找回大国尊严,在印度人心里一直都在做着大国梦,可是又不懂得反思,总想在我国面前立威,找回曾经的脸面,当年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选错了对手,让自己颜面尽失。

今天的印度又想重蹈覆辙,盲目自信的印度如果不收敛,会再次跌入万丈深渊。

有的人说印度边境军力强,有的说印度军力弱,到底真相如何?

现在印度正在向边境地区大幅度增兵,特别是像北部边境地区,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边境已经部署了70万军队,主要是为了能够打赢2.5线战争,本来现在印度方面表示,如今的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由此可见,印度方面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同时印度在拉达克地区部署了140多辆主战坦克,100多辆装甲车,2万多名士兵和100多名火炮,不过这个数量级还不足以发动一场战争,只能是一场小规模的冲突。这和在印巴边境部署的70万大军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由此可见,印度并没有想在达拉克地区挑起战争。印度的主要目的是逼迫巴基斯坦承认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占领部分的事实。

同时印度在这个方面也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支持,有些国家认为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占领部分是属于印度的内政。

印度现在的山地师还是非常厉害的,在拉达克地区印度开始着手军事基地基础设施和战备力量的建设,并在列城驻扎了一个第十四军团,同时在斯利那加助手15军团负责防守。第十四军团被称为火与怒的军团,下辖第3步兵师和第8山地师,一个装甲旅和一个预备役步兵旅,第3步兵师也被称为三叉戟师,其实这些人数也不是特别多,从数量上看,一个步兵也有1000多人,三个营组成一个组,三个女组成一个师,每个团有45辆主战坦克。

但是印度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部署了非常强的军力,维持70万的军队,完全可以打一场大仗,甚至摆出了和巴基斯坦打印巴战争的开始,而巴基斯坦与印度对峙的有20万军队,总的来说巴基斯坦处于劣势,但是巴基斯坦有温压弹和云爆弹,而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硬度没有。

现在印度方面决定在边境地区的机场部署400架战机,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印度空军司令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35年,印度计划购买多达450架战机,并且这些战斗机还将全部部署在印度的西部和北部边境,这450架战斗机能超过大多数国家战斗机的数量,不过印度这种方法还是非常老套的思维,因为过了35年已经是无人机的天下了,购买如此多的战斗机毫无疑。

印度想购买的这450架战斗机,有采购的114架多用途战斗机,以及36架从法国购买的阵风战机,还有200多架国产光辉战机,以及100多架国产先进中型战斗机,当然印度造飞机的能力也备受质疑,从国外采购还是比较有可能。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战争形势已经改变了,整个战争形势已经向着土耳其和叙利亚开战的时候那样的,就是用重火力吸引前线部队,然后用导弹摧毁敌方的雷达,然后发动无人机去袭击后方的指挥所,在这种战争的情况之下印度方面如果不改变战争思维是绝没有取胜的可能,因为人再多没有指挥系统就是一盘散沙,装甲系统碰到无人机就是铁盒子,现在战争讲的是不对称战争,并不是在比数量。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在北部边境部署的军队不是特别多,而且也不想挑起战争,但是印度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把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占领区固定下来,防止巴基斯坦偷袭,同时壮大北部边境的军力,关于印度35年以后的事情,显然现在的规划是绝对错误的,打不对称战争按照印度这种思维是死路一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