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在马岛战争失利,是否因为飞鱼导弹数量不足?

如果飞鱼导弹数量充足,阿根廷是不是就不会输掉战争?

20世纪80年代爆发的马岛战争中,英国付出了2艘42型驱逐舰被击沉(谢菲尔德号、考文垂号),2艘21型“女将”级护卫舰被击沉,“无敌”号航母被击伤的惨重代价,最后才利用核潜艇的优势拿下了阿根廷。当然,这也和阿根廷武器不是国产有关系,战争后半段,阿根廷没有了“飞鱼”反舰导弹,也就无法对英国海军再构成大的威胁了。

图为马岛战争中的阿根廷空军超级军旗攻击机队。

但是其实,在那场战争中,即便是阿根廷海军有足够的“飞鱼”反舰导弹,也一样会败北。原因很简单,阿根廷最终失败不是因为一样先进武器不够用,而是因为对海军作战理论的缺失,从装备上看,主要是在核潜艇、航母等领域的差距太大。阿根廷海军当年发动战争的时候,专门挑中了英国皇家战后最弱的时期,当时,英国海军只有1艘轻型航母“竞技神”号,当时“无敌”号轻型航母还没有被称为航空母舰。

图为发射飞鱼导弹的阿根廷空军超军旗攻击机。

同时期,阿根廷海军拥有1艘轻型航母“五月二十五日”号、1艘巡洋舰“贝尔格拉诺海军上将”号,还有1艘英国产的42型导弹驱逐舰,和当时英国海军最先进的驱逐舰是同级别。阿根廷由此认为自己的海军力量足以在南大洋拦截成功英国海军。但是问题在于,阿根廷海军从一开始就犯下了和当年满清北洋海军一样的错误:消极避战。

图为英国皇家海军42型导弹驱逐舰被飞鱼导弹命中起火。

阿根廷海军为了保存实力,并没有将自己的舰队悉数派出,尤其是在被核潜艇击沉了“贝尔格拉诺海军上将”号巡洋舰后,干脆禁止海军出港。而海军是天生必须要机动才有战斗力的,否则毫无意义。阿根廷将其“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作为陆地机场使用,这相当于自己从来就没有过航母,航母就是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和位置上,出动舰载机发动袭击,这一点英国做到了,阿根廷一直很难找到英国航母的方位,但是阿根廷没有做到,从一开始英国就知道阿根廷航母在哪里,甚至懒得去打他。

图为42型驱逐舰,是英国海军当时最先进的驱逐舰。

图为被英国核潜艇击沉的贝尔格拉诺海军上将号巡洋舰。

从作战的体系来看,英国皇家海军虽然当时很弱小,但是有一个成熟的作战体系。在英国当时的舰队中,42型驱逐舰主要是前出进行舰队预警,发挥哨舰的作用,活动在航母战斗群的外围,与此同时,会派出1艘21型护卫舰在他的附近提供防空和掩护支援。在舰队的内层,则是22型导弹护卫舰,主要负责反潜作战,他没有搭载舰炮,反舰能力也一般,防空主要依靠“海狼”近程防空导弹,比起42型驱逐舰的“海标枪”防空导弹要差很多,所以他们任务分工明确。

图为皇家海军特混舰队在马岛海域巡航。

同时,英国海军的2艘航空母舰则依靠“海鹞”战斗机和直升机获取敌人的情报,同时争夺制空权,掩护海军舰队切断阿根廷本土和马岛之间交通线的任务,阿根廷虽然多次派出“超军旗”攻击机对英国海军进行打击,却始终没有办法拿下马岛上空制空权,最终军舰和运输机都无法到达马岛,导致马岛守军弹尽粮绝,选择投降。

图为马岛上的阿根廷守军。

英国海军的核潜艇更是阿根廷无法直面的挑战。核潜艇航速快,水下都能跑20节以上,几乎无限的续航力,无需浮出水面进行发动机氧气补充,阿根廷海军无法探测核潜艇,更无法对核潜艇进行围猎,自己没有制海权,也没有足够的反潜军舰、飞机,面对核潜艇的打击,阿根廷只能选择龟缩起来,不然自己的海军怕是不够核潜艇塞牙缝的。

图为阿根廷攻击机击沉大西洋输送者号。

图为阿根廷攻击机。

其实,就算是阿根廷当时拥有足够的“超级军旗”攻击机和“飞鱼”导弹,也无法完成对庞大、成体系的英国海军舰队的打击,在英军登陆马岛的时候,其实就宣告了阿根廷战败的开始,一方面是阿根廷始终无法拿下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另一方面是英国海军源源不断向马岛投送部队,压迫阿根廷守军的防线,并且拦截其保障物资,阿根廷岂有不败之理。

图为阿根廷海军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整个战争期间没有发挥作用。

事实证明,军事力量的强弱有时候不仅仅是武器系统的先进与否,更需要军事理论的改革创新,最起码要能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兵力。阿根廷从头到尾就是依靠“超军旗”攻击机和“飞鱼”导弹,一旦失去了这些武器马上瘫痪,这不是一个现代化军队该有的样子。当然,阿根廷的失败也失败在综合国力上,这是根本性原因,因为阿根廷自己无法拥有先进的军工体系,无法实现军事装备的自给自足,在弹药消耗之后,都无法自己补充枪支弹药、导弹炮弹,这又如何打一场长期的战争呢?

图为马岛海战形势图。

所以,经历了马岛海战的阿根廷自己就自觉的放弃了军事斗争的准备,阿根廷知道自己是全方位的和英国有差距,阿根廷即便是再努力,也无法具备英国那样的军事科技体系,这个世界上能单独打赢五常的国家还没有出现,阿根廷做不到其实也并不丢人,相比来看,阿根廷能以弱抗强,击沉英国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准航母(能搭载并起降海鹞战斗机大西洋输送者号),已经实属不易了,也已经打的很漂亮了。

阿根廷在马岛战争失利,是否因为飞鱼导弹数量不足?

很多人一直误以为,马岛战争中阿根廷军队只有5枚飞鱼导弹,但实际上,阿根廷还有更多,甚至在马岛丢失后还被英军缴获了不少!

发生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让很多武器在一夜之间成名,其中著名的就是法国研制的飞鱼导弹,通过此战扬名世界。

按照很多文章的说法,阿根廷空军原计划从法国订购14枚飞鱼导弹,但在战争爆发前只到货了5枚。阿根廷空军仅凭借着手中的5枚飞鱼导弹,就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吨位最大的运输船大西洋运送者号、甚至盛传击中了英军的航空母舰无敌号,尽管英国海军并不承认第三个战果,但五枚导弹至少击沉英国两艘军舰,这个战果就足以震惊世界,这也是世界战争进入现代化之后,各国海军逐渐意识到,即便是海洋作战导弹也很可能会成为战斗的主力武器,而并非传统的舰炮和鱼雷。

由于马岛战争发生之后,欧洲对阿根廷实施武器禁运,法国暂扣了剩余9枚,阿根廷空军只收到了第一批的5枚,却也造成了如此大的杀伤效果,很多人也都在设想,如果当年阿根廷得到了14枚飞鱼导弹,甚至得到更多,那阿根廷是否可以改变马岛战争的最后结果?

个人的看法是:恐怕改变不了局面,不否认在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的表现值得外界的尊重,但事实上他们没有改变过马岛战争的进程。

不否认在马岛战争中飞鱼导弹展现出了不俗的技能,但是也不要过高吹捧飞鱼导弹的价值,事实上在马岛战争中,飞鱼导弹的成功命中,多集中于英国皇家海军舰队防备上的疏忽,也就是除了飞鱼导弹本身的性能优良之外,飞鱼导弹的成功命中,也依赖了很大的客观因素。

飞鱼导弹的首次战果,击沉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当时射向谢菲尔德号的两枚飞鱼导弹,早在几十里外就已经被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发现并采取了反制行为,并成功干扰一枚飞鱼导弹坠海,但要命的是,飞鱼导弹瞄准的主角: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由于自身设备重新启动的问题,在这一时间节点对外侦测设备竟然处于关闭状态,加上周边军舰缺乏有效沟通,其他军舰在发现有导弹袭来的情况下没有将这一情况向谢菲尔德号通报,造成谢菲尔德号在最后一刻才发现有导弹向自己飞来,结果被击中。

而被击中的第二艘船只——大西洋运输者号,完全是一艘大型运输船,虽然这艘船只载有大量的武器装备,甚至有多架支奴干大型直升机和海鹞战斗机,但由于船只本身毫无战斗和防空能力,飞鱼导弹飞来时周边的其他军舰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保护自己,而忽视了这艘运输船,大西洋运送者号面对导弹的来袭也只能被动挨打。

所以综合来看,如果在英国舰队在有所防备的情况下,阿根廷空军即便有多余的飞鱼导弹,也许能够多一些战绩,但很难给英国海军舰队以重大杀伤,尤其是对战斗军舰的杀伤。

事实上很多人忽略了另外一个现实问题,马岛战争开战初期阿根廷空军选择突然袭击击沉了谢菲尔德号之后,英国海空军开始全面戒备,也间接造成了阿根廷的飞鱼导弹,难以命中英国海军的战斗军舰,而当年阿根廷除了引进空对舰飞鱼导弹之外,还大量引进地对舰飞鱼导弹,并且在英军舰队来临前大量装备于马岛本土,换言之这些陆基导弹虽然无法机动,但以马岛为中心,足可以护卫马岛周边70公里的范围(按最大射程标准)。

然而在空军的飞鱼导弹用光,英国皇家海军掩护陆军步步紧逼马岛情况下,驻守马岛的阿根廷军队直接使用地对舰飞鱼导弹向英国海军发起攻击,但在英国海军舰队已经有所防备的情况下,这些陆地上的飞鱼导弹再也没有创造出神奇的战果,只有击伤一艘的战绩,飞鱼导弹虽然一战成名,却改变不了阿根廷逐渐走向失败的困境。

阿根廷在马岛战争失利,是否因为飞鱼导弹数量不足?

飞鱼导弹的数量不足,只是阿根廷输掉马岛战争的一个次要原因,阿根廷输掉马岛战争的主要是因为阿根延和英国硬实力的差距。在马岛战争爆发前,阿根廷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支非常强大的陆海空力量,而英国从二战后便开始衰落,世界霸主的地位逐渐被美国夺走。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综合国力更加衰落,为了减缓国内的压力,英国开始放弃一些海外领土。

阿根廷看到英国的国力衰落,便要求英国把马岛还给阿根廷,英国派出了代表跟阿根廷谈判,双方谈判十分的顺利,英国几乎同意把马岛转让给阿根廷。到了八十年代初期,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英国对马岛问题开始有所强硬,不过双方仍然有谈判的余地。然而阿根廷军政府上台之后,阿根廷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阿根廷军政府决定发起对马岛的争夺战。

实际上阿根廷军政府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英国海军的实力,1981年的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三海上强国,而阿根廷海军的总吨位还不到英国海军吨位的六分之一。而且英国的海战经验非常丰富,盟友数量众多,从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开始,英国曾经在海洋上横行了数百年,即使英国和阿根廷海军实力相当,阿根廷也无法击败英国。

马岛海战开始后,英国海军和阿根廷海军的差距很快就显现出来,阿根廷海军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而且美国和大部分北约国家都支持英国,阿根廷的处境越来越危险。最后阿根廷不得不承认战争的失败,将原本能够通过谈判要回来的马岛,拱手又让给了英国。因为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实力差距十分明显,即使给阿根廷再多的飞鱼导弹,阿根廷也无法击败英国。

阿根廷在马岛战争失利,是否因为飞鱼导弹数量不足?

当年,阿根廷人判断其军队,只要上岛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以后,龟缩在北大西洋英伦三岛的英国人要想夺回此岛,就要展开一场跨越1万余海里的跨海远征,对当时江河日下的英国人来说,是与登月计划一般的天方夜谭。

于是,1982年4月2日,大批阿根廷陆军,在其海军水面舰艇的掩护下,登陆马尔维纳斯群岛,将英国驻岛守军礼送出境。

让阿根廷人士算的人,在其军队占领马岛的当天,时任英国首相有“铁娘子”绰号的撒切尔夫人,就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做出与阿根廷断交,并派出特混舰队收复失地的决定,成立了以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日已落帝国的反应可谓非常快速。

海军上将约翰·费德豪斯亲率以无敌号和竞技神号2艘轻型航母为核心的包括根据战时动员法令征用的其他58艘约66万吨民船在内的317特遣舰队,浩浩荡荡地开赴英国人称的福克兰群岛,与阿根廷军队进行了决战。

马岛战争,被视为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这场战争同时也创造了海上战略投送的经典战,英国人根据战时动员法,征用了58艘各类民用船只,总吨位约66万吨,总共运输了10万吨各类物资、95架战机和直升机,包括油料、弹药、淡水、食物等,基本上满足了马岛作战的需求。

最终,马岛战争,以英国海军特混舰队收复被阿根廷军队所占据的福克兰群岛,1万余名阿根廷驻岛守军投降,英阿双方各一名少将和上校出席献降书签署仪式而结束。

马岛战争,阿根廷之所以战败,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两国综合国力不对等所导致,此时的英国尽管江河日下,但为了争夺福克兰群岛主权,不惜倾其国力组织了庞大的远征特混舰队,包括大量征用的民船也参与其中,高达10余万吨各类战争物资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马岛前线,保障了英国海军征战群武器弹药、油料、淡水、食物的供给。

反观阿根廷,对战争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判断其军队占领马岛以后,英国人不会远隔万里劳师远征,只能吞下马岛被占的苦果,因此,岛上守军的粮弹其实并不充裕,缺乏长期坚守的准备。

英国海军征服者号核潜艇,用重型鱼雷击沉了满载排水量1万余吨的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导致全舰320余名官兵死亡以后,令阿根廷海军上下军无斗志,包括其他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在内的主战舰艇,全都龟缩在军港内,不敢出击与英国海军特混舰队一决高下,成了马岛战争的旁观者。

因此,阿根廷军队海军全体将士的畏战,等于陆海空三军自废了岛礁战争最重要的海军的武功,提前埋下了马岛战争的失败的伏笔。

此外,阿根廷陆军,也是极度畏战的,高阶军官平庸无为,未认真组织抗登陆准备,英国军队登陆达尔文,基本上没有遇到像模像样的抵抗,特别是英军斯坦利港以后,阿根廷陆军就选择了举手投降。

马岛战争就似乎就是阿根廷空军在独自作战,用数量有限的A-4“天鹰”和“超军旗”攻击机,采取超低空飞行,突然跃起临空投掷普通航弹,或发射“飞鱼”空射对舰导弹的战术,击沉了英国海军特混舰队的42型驱逐舰“考文垂”号、“谢菲尔德”,21型护卫舰“羚羊”号、“热心”号,以及“格拉海德爵士”号登陆舰、“大西洋运送者”号滚装船等,包括击伤其他驱逐舰4艘、护卫舰11艘、登陆舰4艘和扫雷舰1艘。

阿根廷没有自身的国防工业体系,空射“飞鱼”反舰导弹是从法国进口的,储存数量有限,战争开始以后,当美欧等对阿根廷实施军火制裁时,战损的战机、“飞鱼”空射反舰导弹的消耗就得不到及时补充,陷入弹尽援绝的困境,导致阿根廷空军在后期攻击力明显减弱。

尽管阿根廷空军在马岛战争中,对国家甚至对世界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但由于战机和“飞鱼”空射反舰导弹的消耗,得不到有效及时补充,也是阿根廷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阿根廷在马岛战争失利,是否因为飞鱼导弹数量不足?

英阿两国之间的马岛战争,一直都被人津津乐道,因为关于这次战争,有太多讨论的地方,比如著名的飞鱼反舰导弹击沉了排水量4000多吨的谢菲尔德级驱逐舰、阿根廷飞鱼导弹险些击中英国无敌号航母和英国核潜艇击沉了阿根廷战列舰等,其中讨论的重点就是阿根廷飞鱼反舰导弹,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阿根廷手里的飞鱼反舰导弹数量再多一些,是不是就可以改变战争结果?

飞鱼导弹

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岛的归属权一直存在争议,原本这个争议都没有引起冲突,但是当时阿根廷国内出现危机,当时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迫切地需要转移国内矛盾,所以加尔铁里想到了距离阿根廷本土不远处的马岛,在经过周密的部署后,阿根廷军队突然登陆,岛上的英国守军由于寡不敌众,直接投降了。

消息传到英国本土,国内一片愤怒,短时间内就决定反击阿根廷,收复马岛,庞大的特混舰队就可以出发,其实当初英国心里没有底,毕竟马岛相距英国超过1万公里,距离阿根廷只有数百公里,阿根廷占据优势,并且阿根廷海军也有一定的实力,比如拥有航母,不过英国总体实力超过阿根廷,英国虽然没有那么大把握,但是英国也有一定的信心。

英国航母

在开战后,阿根廷军队手里的一件武器,让英国海军损失严重,英国先后有多艘军舰被飞鱼导弹击沉,在一次作战当中,阿根廷海军发现了英国无敌号航母,连续发射了两枚飞鱼导弹,英国海军发现后,立刻对其进行了干扰,一枚飞鱼导弹偏移了目标,另外一枚还是飞向了无敌号航母,关键时刻,英国一艘运输船出面了,飞鱼导弹把它当成了无敌号航母,然后命中并击沉了运输船。

大西洋运输者号货船

阿根廷飞鱼导弹给英国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让阿根廷有了信心,但是阿根廷手里的飞鱼导弹数量有限,阿根廷便向法国提出要求订购更多的飞鱼导弹,并且立刻交货,而英国也早就通知了法国,要求法国停止向阿根廷交货,同时英国还向其它拥有飞鱼导弹的国家发出了通知,要求它们不要向阿根廷转售飞鱼导弹,由于当时英国还拥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阿根廷并没有再获得飞鱼导弹。

携带飞鱼的超级军旗战斗机

如果阿根廷军队拥有足够数量的导弹,那么阿根廷就会获胜吗?并不会获胜,阿根廷还是会失败,马岛战争归根结底是两国实力的对比,阿根廷实力远不如英国,英国虽然已经不是昔日的海上强国,还是对付阿根廷还是有胜算,英国拥有核武器、核潜艇、航母和战略轰炸机等战略武器。

英国核潜艇

若战争升级,英国军队可以攻击阿根廷本土,而阿根廷没有能力攻击英国本土,只要英国攻击阿根廷本土,那么阿根廷就会主动要求停战,因为战火蔓延到阿根廷本土,阿根廷民众肯定不满,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只有主动停战,才是合适的选择,所以即使阿根廷飞鱼导弹充足,战争的结果也不会改变,英国不会坐视阿根廷收复马岛,这关系到英国人的脸面。

阿根廷在马岛战争失利,是否因为飞鱼导弹数量不足?

我是冬雨AK,说下看法

阿根廷飞鱼导弹数量不足确实是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根本原因,如果阿根廷拥有更多的飞鱼导弹,可能会给英军造成更大的损失,但不会改变战败的命运

决定战争结局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绝不是一两件先进武器,马岛战争爆发的1982年,英国的综合国力远超阿根廷,而当时的阿根廷在1981年经济危机之后,国内的通货膨胀率高达600%,阿根廷国内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大罢工,局势动荡,而阿根廷军政府却无能为力,于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阿根廷政府制定了夺取马岛的作战计划,挑起了马岛战争。

英国闻讯大怒,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强硬要求下,英国组织了强大的特混舰队远赴马岛作战,当时的英国特混舰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之一,阿根廷政府深知不是对手,于是不与其正面对抗,而是使用超军旗战机携带飞鱼反舰导弹突袭英舰队,战果是辉煌的,阿根廷空军一举击沉皇家海军的骄傲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震惊世界,可惜法国拒绝再出售飞鱼给阿根廷,阿根廷的飞行员只能挂在航弹使用最原始的方式超低空攻击!

后世很多人说如果阿根廷再有20枚飞鱼,结果很可能改写,我不敢苟同,上文说过决定战争结果的是国家实力,即使英军在飞鱼打击下损失惨重,暂时失利,英国也有实力再次继续组织作战。况且当时英军已经成功登陆马岛,岛上的守军多是新兵和老弱病残,军官的指挥能力低下,而英军多为职业军人士气高昂,结果就是阿根廷岛上守军大败,而且阿海军的主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也被英军击沉,阿根廷败局已定。

所以,马岛战役的结果必定是英军胜利,阿军失败,不是飞鱼导弹所能改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