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电磁炮能上舰可以复活战列舰么?
战列舰党是军迷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日复一日的想象现代战争条件下如何复活战列舰,但是要复活战列舰,首先就是要有他的用武之地,一艘价值堪比航母、吨位巨大的海军头等舰,总不能天天炮击陆地目标吧?
电磁炮上舰也不能复活战列舰,因为找不到他的作战定位。虽然电磁炮确实优于传统化学火炮,比如他的精度更高,舰炮没有后坐力,也不会有炮口风的影响,弹丸的速度可以由计算机设定,弹丸还可以使用精确制导炮弹,射程可以很远,现代技术已经能把电磁炮的弹丸投送到100公里之外,而且精度在10米以内,完全可以射击点目标。
我们设想一下,战列舰党想要复活的战列舰,其实就是全舰主要武器是大口径舰炮的军舰,“多铆蒸刚”“口径既正义”。考虑到一点也不用导弹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艘主要依靠舰炮的现代战列舰,还需要装备导弹,比如防空导弹、反舰导弹等。我们现在以这样一艘军舰展开论证,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生存的位置。
电磁炮战列舰用途是什么呢?考虑到现代海战是航母的天下,战斗机作战半径远、打击威力强,而且功能多,所以一时半会无法被取代,所以战列舰就算复活依然是给航母舰队护航,那么他可以提供哪些帮助?比如防空,这些任务由宙斯盾驱逐舰就可以完成,比如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我国的052D型驱逐舰等。
对地打击?这倒是电磁炮战列舰一个大的用途,但是对地打击有必要耗费和航母一样的价格去建造一艘海军头等舰吗?其实像055大型驱逐舰这样的万吨级大型驱逐舰,装备130毫米单管速射舰炮和112单元垂发,发射YJ-18对地打击型巡航导弹,就已经足够对地火力支援所需了,再不济还有两栖攻击舰和航空母舰提供航空火力支援。
从生存性来看,战列舰就是个灾难。战列舰目标太大,是武器的高度集成体,和现代分布式的军事系统格格不入。现在都强调专舰专用,这样把不同的功能分布在不同军舰上,仿制一艘军舰被击沉就损失全部的舰队战斗力,比如击沉一艘伯克级驱逐舰,也不会影响到美国海军一个舰队的整体作战效能。
但是战列舰不同,他的花费很大,一艘战列舰要挤占至少10艘驱逐舰的经费,这样一艘军舰一旦被击沉,对舰队战斗力的打击很大,而且他确实很容易被攻击,由于目标太大,在精确制导武器大行其道的今天,要命中他简直形同游戏,太简单了。何况,战列舰很怕鱼雷,战列舰吨位大,一旦被鱼雷命中,就很容易出现舰体巨大的晃动,自身的重量都会压垮自己的结构。
现代海军也不是没有类似于战列舰的装备,比如俄罗斯海军2.4万吨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在英国简式防务的分类中,就被划分为“战列巡洋舰”,他拥有120毫米的主装甲带,在舰首的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上,还覆盖了30毫米的装甲,全舰有100多发区域防空导弹,还有24枚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可以发动核攻击,装备有3架反潜机、12座近程防空导弹/近防炮,战斗力很强。
但是“基洛夫”又是公认的落后装备,毕竟他的总体战斗力逐渐被新一代的055大型驱逐舰等万吨级驱逐舰超越,建造一艘武器堆积的大吨位战舰真有必要吗?所以,世界上再也没有国家建造战列舰了,因为实在是没有费效比,花费和收益真的是不成比例呀。
如果电磁炮能上舰可以复活战列舰么?
没办法复活,因为战列舰毕竟是二战时期的老物件了,虽然经历过现代化改造,但那也只是基于战列舰的底子,进行了一次max化改装,当初已经改装到了极致。
电磁炮属于是未来科技感满格的下一代武器,属于是无火药大炮,而战列舰无论是在建造上还是结构布置上,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那个时代的火炮所配置的。如果强行改造那么改造成本要远高于建造成本,倒不如造一艘新船能够完全配合电磁炮来布置。
另外以现在电磁炮的性能来看,其自身性能还完全无法与导弹想疲惫,可是单发造价却是80万美元,比一发常规导弹少不了多少,所以在近些年不要说是为了电磁炮而造船,把电磁炮搬上军舰恐怕都不显示。
如果电磁炮能上舰可以复活战列舰么?
从17世纪开始,世界上的海权国家就开始建造风帆战列舰(木质帆船为基础,主要武器为火炮);到19世纪中叶,以钢铁为船身、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铁甲舰(现代战列舰的前身)开始出现;再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大炮巨舰”理论的战列舰走向历史高峰;直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列舰逐渐式微,并最终在航母时代的退位!
战列舰的存在可以说是统治了全球海战至少上百年的时间,为此,这种以大口径火炮为攻击、以厚重装甲为防护的也吸引力许多的铁粉(俗称“战列舰党”),而而在这些人中有不少都希望在现代海战中能复活战列舰,特别是电磁炮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一丝战列舰复活的希望!
目前,公开研制电磁炮并已经进入实验阶段的国家至少有中国、美国、土耳其等,而根据公开数据来看,这些实验中的电磁炮理论射速都在2.5千米/秒(约合7马赫)左右,最大射程在200公里之上,这样的电磁炮在数据上相比于现代舰炮的射程、速度上都有不小的优势。
不过,战列舰的基本特征是“重炮厚甲”,对于现代海战来说重炮可以有、但厚甲也就算了吧。要知道,在战列舰的高峰时代其防护装甲厚度至少达到200毫米,有甚者更是达到400毫米的厚度。而现代驱逐舰的舰体装甲厚度大多为20毫米-50毫米,远低于昔日的战列舰。
这主要是因为现代海战中,远距离超视距作战的反舰导弹才是主流,昔日战列舰上那种数百毫米厚的防护装甲反舰导弹已经没有太多存在的必要,在反舰导弹的攻击下,30毫米的装甲和300毫米的装甲没有太多的区别,一样是击穿炸毁。
而且,战舰的装甲越厚该舰的排水量也就越大,在动力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其航行速度必然会降低,而要达到现代战舰30节以上的速度要求,装甲越厚的战舰所需要的动力也就越强劲,同时续航力也就越低。换句话说就是采用“厚甲”的战列舰,很难达到现代大型驱逐舰30节的航速+数千海里的续航力。
总之,电磁炮虽然相比于现代舰炮有着明显的优势,但“重炮厚甲”的战列舰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即便电磁炮上舰也不能让战列舰成功复活。而未来电磁炮的上舰方式,很大可能是在现代大型水面舰艇上装上1-2门电磁炮,取代现代主舰炮。
如果电磁炮能上舰可以复活战列舰么?
肯定不会😎
战列舰之所以庞大,就是为了多码管子。
这种行为,
说好听的,是为了增加火力密度。
说难听了,就是打的不准[呲牙]
在精度有保障的情况下,一两根管子,造十艘。或者一二十根摞一艘。这个很好选吧。
如果电磁炮能上舰可以复活战列舰么?
首先 电磁炮费电 而且很费电 所以 能源问题不能解决 啥舰也上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