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何?

俄罗斯打算在2020年开建自己的首艘两栖攻击舰,他就是此前俄罗斯已经公开展示模型的“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排水量2.5万吨,使用柴燃联合动力。

俄罗斯“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是在引进法国海军“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失败后,俄罗斯自己建造的同类型军舰。

图为俄罗斯“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

此前,俄罗斯虽然也具备自己建造两栖攻击舰的能力,但是自己的造船厂产能不足,而且制造速度偏慢,俄罗斯又急于使用这种军舰,当时俄罗斯已经估计到要在如今面临大规模海外派兵和作战行动,比如叙利亚战场等,因此俄罗斯引进了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俄罗斯当时和法国并没有太大矛盾,法国也愿意为俄罗斯建造,于是俄罗斯一口气下了4艘的订单。

图为俄罗斯海军“伊万·罗戈夫”级船坞登陆舰,他是目前俄罗斯海军远洋武力投送的支柱,但是也才5000多吨。

但是此后因为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法国扣留了原本已经建成准备交付俄罗斯海军的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并且取消了后续2艘的订单。这已经建成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在被扣留后,经俄罗斯的同意,又转卖给了埃及,这让俄罗斯感到非常失望。俄罗斯从那个时候开始设计自己的两栖攻击舰。

图为“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

“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的各种性能和“西北风”级类似,但是更加强大,他可以同时起降6-7架直升机,一共可以装载20多架卡-31预警直升机、卡-27反潜直升机、卡-52攻击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他也同样和设置了坞舱,但是俄罗斯并没有类似于LCAC的通用气垫登陆艇,因此还需要再单独研发。

图为被法国转卖埃及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原来他们都准备要交付俄罗斯了。

和一般的两栖攻击舰不同,“拍岸浪”级装备了舰首的登陆通道,这意味着“拍岸浪”不但可以进行超越地平线的登陆作战,还可以执行冲滩登陆和港口快速卸载任务,这在地形复杂、海区狭窄的欧洲海域非常有用。“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的这种特性,恰好反映出俄罗斯海军的一大作战任务:支援陆军作战的滨海侧翼。

图为俄罗斯展示的“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模型。

俄罗斯一共准备采购2艘“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服役后,俄罗斯在执行类似于支援叙利亚、乌克兰等作战任务中,将会具备更加强大的武力投送能力,届时俄罗斯海军的远洋行动将会大大增加,说不定能开启一个俄罗斯海军发展的新时期,这些我们都拭目以待吧。

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何?

大家可能还记得2009年俄罗斯向法国采购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最后法国毁约赔付俄罗斯近12亿欧元(约85亿人民币),只能感慨昔日的海洋大国在经历了苏联解体之后的阵痛还没有完全恢复,军工研发实力一落千丈,沦落到2万吨级的战舰也要进口的程度。

外购不如意再加上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修复入役遥遥无期,对于两栖攻击舰的需求自然更加迫切。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28日报道称,俄罗斯将于2020年开工制造两艘全新两栖攻击登陆舰,首舰计划于2020年5月开工建造,预计将于2025和2026年交付使用。

该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2.4万吨,可以搭载16架卡-52攻击直升机、卡-29运输直升机、卡-27多用途直升机,500-900名陆战队员以及50辆装甲车辆及10辆坦克。船坞中还可以容纳6艘登陆艇,性能上和法国西北风级类似。

该型舰航程约11000公里,武器装备包括76毫米AK-176M火炮、30毫米AK-630近防炮、铠甲-ME防空系统等。性能上还是相对中规中矩,虽然这次是实打实确认研制及服役周期,但以俄罗斯目前的造舰水平估计要打点折扣。以往苏联时代航母随便造,现在只能造点护卫舰在人员和工艺方面的损失不是短期内可以弥补,当然大国海军还是要点像样的战舰支撑要老式舰艇服役年限越来越长的情况下,抓紧时间造两栖攻击舰成了最近切要求。

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何?

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模型。从外形看上去,与法制“西北风”不尽相同,但在设计上一改过去传统风格,充满了浓浓法国风。

2020年,俄罗斯也要建造两栖攻击舰了,订单已经下给了刻赤造船厂,排水是2.4万吨,计划2025年要交工,一建就是两艘,设计可搭载16架各类直升机,500名伞兵和50辆装甲车,并能使用“岩羚羊”登陆舰,要问性能怎么样,比此前采购的法制“西北风”相差无几,它比西北风略大,也可以理解为多所借鉴参照,引进计划虽未成,但思路相同。

法国毁约在先,与俄之间多有沟通,煮熟的鸭子飞了没错,并不吃亏。因技术能力不高,建设条件有限,投入资金不多,2万多吨正合适,主要是作战需求如此。登陆夺岛,“西北风”正合适,不大不小,计划部署在太平洋舰队,以作用于北方四岛方向。采购法国装备,一是自个没有设计和建造技术,二是为得应急,现在有了实现的基础,因此再不犹豫。

不比谁长孰劣,有,即能满足使用,实用才是第一位的。俄罗斯的考虑,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分别依托克里米亚和堪察加,在岸基力量支撑下,一边一艘,即能满足海上武装力量投送需求,无论从作战强度,还是技术难度,都不在话下。后续发展,技术需要积累,眼巴前迫切的现实需求就是最重要的。然而,自俄罗斯独立以来,毕竟此次要建造的两栖攻击舰,正是排水吨位最大的,下了大决心向大吨位舰只努力,能不能按期完成,也是有待观察的。

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何?

你等会儿想要找出比俄罗斯所谓的新型两栖攻击舰性能更差一筹的舰艇还真有点难,俄罗斯将计划在2020年开工建造两艘两栖攻击舰。

满载排水量1.5万吨,预计在2027年交付。

2027年,这是什么概念?整整8年时间,8年时间才能造两艘满载排水量都不超过2万吨的小船

八年!

咱们国家计划在2025年以前拥有核动力航母,二零二七年怎么着也得有两艘核动力航母下水了吧?

在美国的一再放任一下,日本到那个时候自建五万吨左右航母也造的差不多了(至于是中途岛一郎,还是明治天皇级,那是另一个问题)就连韩国计划建造的四五万吨左右的舰队航母也该差不多了吧。(类似于戴高乐的船型,毕竟松链总不能一下都松了。)

就连印度海军的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2025年也该服役了!

等到二零二七年,1985年就下水的库兹涅佐夫,已经40岁高龄了。是不是也该退役了?

为俄罗斯奋斗40年的彼得大帝,是不是也该得到安息了?到那时的俄罗斯的还能剩多少水面舰艇,他还没有多少主力战斗舰呢。

俄罗斯口中所谓的领袖级核动力驱逐舰没有下文,暴风雪级航空母舰没有下文野牛级航空母舰没有下文,总之各式各样的的基本都没有下文。

俄罗斯所谓的新型两栖攻击舰战斗力如何可以说不堪入目。

对于两栖攻击舰种类的舰艇而言,其设计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甲板的外漂程度来判断。

外漂大的技术不一定强,但是外表小的技术一定差。

俄罗斯这个两栖攻击舰的飞行甲板完全是按照舰体形状搭建,外飘程度接近于无。按照模型上的舰岛来判断。上面也没有应用什么新型的电子装备技术(例如集成桅杆),也就是说本级两栖攻击舰更像是在俄罗斯国家整体经济萎缩的背景下,为了尽可能降低资金压力,弄出来的仅具有两栖攻击舰基本职能的两栖攻击舰,至于像垂直起降战机的可能可以忽略。

而且这个吨位低于日向,独岛,迪里雅斯特,也就高于意大利的加里波第了.....

战斗力茶几,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更何况这个级别还能够使用大量商船标准,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说人话就是穷啊,买个奥拓得了,非买奥迪那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何?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28日引用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报道,俄罗斯海军将在2020年开工两艘全新的两栖攻击登陆舰,舰上的直升机将在刻赤地区的塔甘罗格直升机制造厂建造,首舰计划于2020年5月在俄克里米亚共和国刻赤市造船厂开工建造,这两艘通用登陆舰在2020年铺设龙骨,分别于2025和2026年交付俄海军。这两艘战舰比较类似法国西北风级的两栖攻击舰。在2011年6月,俄罗斯与法国签署了购买两艘“西北风”合同,总价18亿美元,单价9亿美元。到了2014年,由于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内战,西方制裁俄罗斯,法国拒绝交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法国终止向俄罗斯供应“西北风”通用登陆舰合同后,俄罗斯准备了几个备选方案,2015年提出建造“激浪”通用登陆舰,这艘登陆舰排水量14000吨,自主续航能力达60天,航程达11000公里。“激浪”登陆舰计划部署8架卡-27直升机和6艘登陆艇,此外,这艘登陆舰最多可运送500名伞兵和60辆装甲车。此次建造的两栖攻击舰,实际上是俄罗斯克里洛夫斯基国家科学中心提出的直升机母舰方案,它体积更大,排水量达24000吨,这艘两栖攻击舰的航速超过20节,航程与“激浪”登陆舰相同达11000公里,但自主续航能力只有30天。武器装备76毫米AK-176M火炮、30毫米AK-630“二重奏”近防炮、一套“铠甲-ME”高射炮装置和“包裹”反潜装置。可部署16架卡-52攻击直升机、卡-29军用运输机和卡-27多用途直升机,可运载多大500名伞兵和50辆装甲车,海军陆战队用“岩羚羊”高速登陆艇登陆,具备比较均衡的作战能力。苏联两栖攻击舰和外国的有很大区别:苏联认为登陆战属于次要的,通常使用大型登陆舰来运送和登陆海军陆战队;它更担忧的是敌人的核潜艇。1960年代,苏联想建造一艘直升机巡洋舰来对抗潜艇,它能在离基地很远的地方探测、追踪和摧毁潜艇。几年后黑海舰队装备了两艘1123型秃鹫级反潜巡洋舰“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机库部署了多达14架反舰直升机,轮流进行战斗巡逻,在海上部署水声浮标,进行侦察。秃鹫级反潜巡洋舰载有强大的雷达设备和武器。巡洋舰配备了反潜导弹系统,包括核弹头弹药、533毫米鱼雷发射器、导弹发射器、防空导弹系统和火炮装置。

但也存在不足,这艘巡洋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来维护,船员人数可以达到800名水手和军官。但它成功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执行任务。特别是在1974年,“列宁格勒”号被派往苏伊士运河执行排雷任务。这艘巡洋舰于1991年退役,并被卖给了一家印度商业公司;“莫斯科”号巡洋舰于1993年退役。

西方建造两栖攻击舰的经验更丰富,美国更胜一筹。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塔拉瓦公司一直在为美国海军提供通用登陆舰。大型远征舰可以运载多达两千名海军陆战队、数十辆装甲车辆和直升机。“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一直服役到2015,取而代之的是更现代的“黄蜂”号。此外,美国已经建造了一系列新的“美国”两栖攻击舰。值得注意的是,苏联也有建造类似美国的登陆舰的计划,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设计了11780型通用登陆舰,排水量超过3万吨,可运载雅克-38直升机、部署1000多名伞兵、40辆坦克和15辆装甲运兵车,但由于苏联解体该方案未能实施。

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何?

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何,现在恐怕还没有人知道,因为俄罗斯的新型两栖攻击舰还静静地躺在图纸上。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先来给大家盘点一下俄罗斯这些年来没有兑现的造舰计划。俄罗斯曾经宣布要建造核动力航母,结果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连核动力航母的计划都没有制定,更不要说去建造核动力航母了。俄罗斯还曾经提出过暴风雨级常规动力航母,结果该航母拖到现在还没有开工,未来开工的希望也基本等于零。

俄罗斯还提出过领袖级驱逐舰的计划,结果一直到了现在,俄罗斯海军超过万吨的水面战舰,仍然是苏联时期留下的老古董。在2000年的时候,俄罗斯凭借着苏联的老家底,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海军,到了2010年的时候,俄罗斯凭借着苏联时期的老家底,还算是比较的强大。而现在俄罗斯的海军舰艇普遍老龄化严重,新舰艇的建造计划又迟迟不能进行,未来海军实力肯定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网上关于俄罗斯新型两栖攻击舰的计划非常多,实际上俄罗斯的两栖攻击舰目前还在图纸上,连正式开工都没有,更不要说战斗力如何了。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海军只下水过5000吨以下的护卫舰,两栖攻击舰的吨位普遍超过万吨,俄罗斯是否还有建造这类舰艇的能力,现在仍然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且俄罗斯的造船设备都已经老化,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进入维修厂之后,不仅没有修好后出厂,反而连续发生了两次事故,现在已经在维修厂里面呆了两年多。而俄罗斯给印度改装的航母,从服役至今问题频发,已经返厂维修多次。这些问题都从侧面说明了造船业的衰落,从俄罗斯造船业的现状来看,俄罗斯两栖攻击舰服役的时间最少要在10年后,因为俄罗斯两栖攻击舰还没有正式的计划,我们现在还无法对其作战能力进行评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