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年英国会极力发展轻型垂直起降航母,这种轻型航母在未来还会不会有用处呢?

在如今英国皇家海军的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大型航母建成之前,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头10年,英国曾经一直依靠3艘“无敌”级轻型航母维持海军航空兵力,这种2万吨级的小航母,一度令皇家海军失去远征作战能力。其实,英国皇家海军一开始也不想发展这种只能使用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航母,毕竟战斗力实在是不行。

图为英国皇家海军“无敌”级轻型航母,曾是英国海军的绝对核心。

在“无敌”级轻型航母发展之前,英国皇家海军提出想要发展一种排水量超过6万吨的大型航母,装备有弹射器和阻拦降落装置,这种假想的CVA-01型航母的舰名叫作“伊丽莎白女王”级,和现在英国海军新服役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航母名字一致。不过,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要更加先进,甚至准备建造4艘之多。该计划于1963年春天正式提出,单舰预算为1亿英镑(当年币值),这个价格让英国财政部感到为难,表示只会批准建造1艘。

图为“无敌”级轻型航母结构图,他最早以“反潜指挥巡洋舰”名义建造。

1艘就1艘,英国皇家海军认为,只要能让海军有1艘大型航母,维持舰载航空兵和远征作战能力,皇家海军就还能强盛几年,于是列出了具体计划,打算在1972年将CVA-01型航母投入服役,取代垂垂老矣的“皇家方舟”号航母。但是令皇家海军没有想到的是,号称海军裁撤专家的英国工党在1964年10月赢得了选举,哈罗德·威尔逊首相一上任就把“锉刀”伸向了海军,砍掉了近乎一半的海军经费。

图为皇家海军追求多年的CVA-01“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英国有句老话:“击沉皇家海军大型舰艇最多的不是德国人,而是英国工党”,工党政府每一次赢得选举,都会大量裁撤皇家海军的舰艇和编制,缩减海军预算,这和工党政府强调发展社会福利不无关系。因此,没有了预算支持的CVA-01大型航母计划在1966年2月22日宣布下马。当天,皇家海军高层炸了锅,海军参谋部所有人员集体签名提交辞呈,不愿意呆在失去了尊严的皇家海军中,但是他们的辞呈都被时任海军大臣的鲁斯爵士拒绝了,鲁斯爵士转手自己向英国政府提交了辞呈,以悲壮的方式离开海军。

图为CVA-01设计假想图和线图。

但是皇家海军的航母梦并没有就此打断,二战时期建造的“皇家方舟”号航母显然是不能再用了,于是英国海军提出了一个“反潜指挥巡洋舰”的发展计划,发展一种装备燃气轮机动力、防空导弹,装备有完整指挥系统的巡洋舰。该计划于CVA-01型航母被裁剪1年之后就提了出来,皇家海军“瞒天过海”造航母的历程从此开始了。

图为“鹰”级大型航母,就是他的退役,引发了皇家海军对失去航母的“恐慌”。

计划最早是要建造一艘排水量仅为12500吨的反潜巡洋舰,并且指出:“最好和意大利海军的维内托级巡洋舰类似”,特征就是舰首装备了导弹武器、中部是舰桥和雷达排烟道等上层建筑、后部为一个飞行甲板,像极了苏联海军的1123型“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既然没有了“航母”这个头衔,财政部也就不再阻拦,编列了预算。专家下属忽悠外行领导,从来都是用一套理论把外行领导先搞晕,然后再实施自己的想法,皇家海军对英国政府也是这样。

图为“鹰”级航母,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退役,是皇家海军最后的正规航母,拥有弹射器和斜角甲板。

随后,皇家海军提出,如果把反潜直升机的数量从两三架,提高到9架,并且把飞行甲板改为全通式甲板,从舰首延伸到舰尾,并且增加类似于航母的垂直升降机(把飞机从机库提升到飞行甲板的设备),那么这艘巡洋舰的战斗力会更加优化,为此,皇家海军还进行了充分的科研论证,把论证结果交给了英国政府。这个计划看上去还行,于是英国政府通过了这个修改方案。于是,就在1967年,英国工党政府正在为裁减掉CVA-01航母而感到欢欣鼓舞时,却被皇家海军以“暗度陈仓”的方式编列了一艘“航母”进入计划。

上图为马岛海战中的“无敌”号航母编队,下图为两艘“无敌”级航母并行。

不过,英国皇家海军还是特别小心,海军部为了迎合英国政府内部政治家们的爱好,将该舰称为:“有全通甲板的指挥反潜巡洋舰”,首舰定名为“无敌”号。皇家海军还觉得不保险,怕被英国政府看出端倪,于是加快施工脚步,想在英国政府反应过来之前,把“生米煮成熟饭”。于是,该舰的设计在1970年就完成了,1973年开始建造,建造期间,英国海军又把最新研发的“海鹞”垂直起降战机列入了搭载飞机的行列,把排水量悄悄的提高到了19500吨,同时在1976年和1978年开工了2号舰“卓越”以及3号舰“皇家方舟”。

图为“无敌”级航母,他的个头不大,上图为“无敌”级和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并行,大小区别明显。

就这样,3艘轻型航母就在英国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英国皇家海军建造了出来!1982年的马岛海战中,皇家海军“无敌”号“反潜巡洋舰”使用“海鹞”战机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为英国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海军在总结中也首次把“无敌”号更名为“轻型航母”,面对如此卓越的战功,英国政府也不能再说什么,默许了皇家海军拥有3艘航母的现状。

上图为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下图为21世纪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设计方案中的弹射起飞、阻拦降落方案。法国海军拥有弹射器航母,是皇家海军孜孜追求弹射器航母的一大原因,但是因为预算问题,最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还是被设计为垂直起降战斗机航母。

但是实际上,皇家海军并不喜欢这种轻型垂直起降战机航母,还是想要大型航母,所以最后也还是发展了现在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排水量上升到了65000吨级,不过无奈的是,还是因为预算的问题,只能使用垂直起降战斗机。应该说,类似于“无敌”级的2万吨级轻型航母在未来还是有一定发展前途的,意大利海军还装备有2艘,分别是“加富尔”号和“加里波第”号轻型航母,也是只能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

上图为意大利海军“加里波第”号轻型航母,下图为意大利海军“加富尔”号轻型航母,轻型垂直起降战斗机航母在一些二线海军强国中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随着F-35B第五代垂直起降战机的研发成功,这样的航母也还会存在几十年的时间,不过这种航母战斗力最终还是不如正规的大型航母,所以大国海军还是以选择大型航母为主,不会在这种轻型航母上,下多大功夫的。

为何当年英国会极力发展轻型垂直起降航母,这种轻型航母在未来还会不会有用处呢?

英国发展轻型航母的本质是失去殖民地后国力衰退,与本国国家战略之间的矛盾。

英国从战略位置上讲,是一个欧洲岛国,他和法国不同,由于其身处大陆之外,对欧洲地区的影响力天生不及法国,而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英国有一定规模的海军,有堪用的军事投送能力,维持自己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并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苏伊士运河事件使英国认识到当与美国利益不一致时他们必须自己解决问题)

但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失利后,英国就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扩大军队规模带来的收益可能并不足以支撑扩军的消耗,而裁军的话,又会导致本国影响力下降,国力进一步萎缩。

对此英国人的解决办法就是:“牢牢地跟随美国的脚步,成为美国在欧洲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前进基地,以换取自己的国家利益。”

(区别只是,日本因为毕竟是战败国,所以他们的小平顶要等到80年代后)

正因为此,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军队发展思路,其实和地球另一边的日本非常相似,很大程度上讲,都是“以美国的仆从国军队”的标准去建设的。而另一方面,英军还要能够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在美国不帮忙的时候解决一些问题,毕竟“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作战”的需求仍然残存着。

英国海军要在战略上高度配合美国海军,同时还要自己搞定一些小麻烦。

而英国海军的轻型航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参考日本海自的发展,英国海军在战略上自然要高度配合美国海军,承担起大西洋反潜作战的任务。日本海自在这种环境下就发展了一大批反潜直升机母舰。

但是对于英国来说,独立的海外作战仍然是需要考虑的,那么英国的平顶船们自然还要能搭载固定翼飞机,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无敌”级航母。

实际上该级舰最早就被英国人称为“反潜巡洋舰”。不过在海军的一再坚持下,该舰也保留了搭载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能力。而该级舰也不负众望,首舰“无敌”号参加了1982年的马岛战争,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印证了英海军高层的远见。

(鹞式性能不比同期美军的固定翼,但搭载14架该机的无敌级欺负阿根廷也足够了)

英军官员曾评价道:“如果没有竞技神号航母,马岛战争的胜利会晚来半年,而如果没有无敌号航母,我们将输掉马岛战争。”

马岛战争以后,虽然海军裁撤专家“工党”势头一直都挺大,但是英国海军的待遇好了不少,得以维持最基本的远洋作战能力。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而俄罗斯继承前者衣钵之后,英国海军的发展战略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不仅要能够封锁大西洋上的俄罗斯潜艇,还要能够在这一地区直接正面对抗俄罗斯海军。

(新时代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已经有了舰队航母的派头)

今天的英国政府并不比冷战时期有钱,但却必须更多地替美国承担起控制大西洋制海权的目的。新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也就应运而生。相比之前的“无敌”级,该级舰更加强调固定翼舰载机的投送能力,吨位也从满载排水量20000吨级提高到了65000吨。

该级舰采用了包括综合全电推进系统等诸多新技术,标志着英国海军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该舰虽然没有装备弹射器,但是与20000吨的无敌级已经不是一种东西。

说到底,轻型垂直起降航母只是一个折中的选择,用处当然是有的,但是性价比不高,冷战时期的英国想省钱,而日本是战败国,所以他们选择造这种东西。当客观环境变化以后,他们当然也会抛弃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产品。

为何当年英国会极力发展轻型垂直起降航母,这种轻型航母在未来还会不会有用处呢?

作为最早发展航母的国家,英国本土不大,英伦三岛只有24万平方公里,但在二战后还维持有14块海外领土与领地,加在一起的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有维护这些领地安全的需要,没有航母的英国,如何保持自己的影响呢?

国力衰弱,造不了大的,2万吨的航母,可以多造一点,从1977年第一艘“无敌”号入役,到1985年,该级航母共服役了3艘。可以搭载15架“鹞”式战斗机,另有3架“海王”或AW101“默林”预警直升机,另可有6架“海王”直升机作为反潜和救援。

舰小,按其吨位,是最小的,但在当时,大多数国家没有航母的情况下,正是其中佼佼者。1982年作用于马岛战争,发挥了极大威力。虽然有惊险,但总算谢天谢地,保住了安全。当年制造时,经济还算可以,作为科技实力位在第三位的国家,打造3艘轻型航母,造得起,也玩得起。

进入新的世纪以后,随着国力的体降,“鹞”式战斗机渐老,性能明显落后,严重不符合其海军要求,只得相继退役了事。英国不要,当时正在为航母陈旧,正面临无航母可用的印度,对“无敌”级表示了极高的热情。然而英国考虑国际影响,宁肯3艘都卖给土耳其船厂,被相继拆成废铁,也没有作为二手舰出售的考虑,原因只有一条,那便是在退役时,其战力并不低。

如果当做二手舰寻得一个大方的好卖主,应该有一个不错的价钱,再加上改造费用,是笔不小的收入。五成新,如果被弱小国家购得,应该还能使用多年,发挥不小作用。可是做为昔日大国的英国,就怕人惦记。

为何当年英国会极力发展轻型垂直起降航母,这种轻型航母在未来还会不会有用处呢?

垂直起降战斗机起源于英国,轻型航母起源于英国,英国甚至提出了利用驱逐舰改装天钩航母的构想,也建造了多达三艘的无敌级轻型航母,但是英国皇家海军从来不喜欢轻型航空母舰,英国皇家海军需求很明确,那就是他们需要采用弹射起飞拦阻降落的大型航母。

1963年英国皇家海军向议会提出。建造4艘排水量为65,000吨级别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

英国议会表示预算过高,只能批准一艘。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英国工党上台了,身为拆建狂魔的工党,在他们再次上台的时候,一如他们二战之后的状态,

现在还有大型军舰?拆掉!

还有在建的大型军舰?不要了!

还有计划阶段的大型航母?捏死!断了这群人的念想。

在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心情可以说是绝望的。

所以只能巧立名目以反潜指挥巡洋舰为名,建立的一级采用直通式飞行甲板的反潜舰艇。

实际上,看到这里就能看出来,英国皇家海军和苏联海军面对的困境是一致的。

上层死活不同意造航母。海军和科学家忽悠上层,咱们建造一种前面是导弹,后面是飞行甲板的大型舰艇,来你看,前面是导弹,那它就能防空和反舰,后面是飞行甲板,它还能起降直升飞机来进行反潜任务。

而且一艘军舰的造价,比两艘军舰的造价低吧?

高层被忽悠晕以后,无敌默默的从长的跟莫斯科似的,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苏联也被忽悠晕了,但是库兹涅佐夫很谨慎 新居不要贪大求全,如果继续忽悠下去,没准连莫斯科都没了,赶紧造吧。

剩下的以后再说。

所以说无敌在70年完成设计的情况下,紧锣密鼓的建造,生怕工党反应过来又给砍了。

所以说无论是无敌级还是莫斯科及其实质仅仅是一种有总比没有强的舰艇,两国海军都不怎么满意,无非就是拥有舰艇之后的侥幸心理。

哎呀妈呀,好悬,差点连这东西都没了。凑活凑活吧。

实际上如果不是英国工党,英国的海军绝对会选择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在服役一段时间发现随着舰载机大型化,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右侧廊道已经无法满足舰载机的调度需求之后,在3号舰和4号舰的设计阶段中进行更改 将航母舰岛尽可能的右移。

所谓的,轻型航空母舰不过是英国和美国共同营造的一种用来忽悠其他国家的舰艇。

两国海军都很清楚 航母吨位越大,其战斗力越强。

一艘4万吨的航空母舰的战斗力要大于两艘2万吨的航母。一艘6万吨的航空母舰战斗力要大于4艘2万吨的航母。

至于82年的天钩航母计划,更是典型的编出来忽悠傻子的。如果自己瘸了,让其他国家更瘸,自己就不算那么瘸了

垂直起降战斗机确实可以在驱逐舰尾部那个方寸之间的飞行甲板上完成起飞。

但是垂直起飞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油量,这对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是极为不利的,会极大的缩减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也会削弱载弹量。

驱逐舰级别的舰体尺寸更是无法容纳多种多样的导弹鱼雷。

并且只能携带数量极少的油料持续作战能力极度堪忧。

而且起飞以后的降落难度也很大。

滑跃起飞垂直降落的轻型航母更是典型的看起来很棒,实际上很渣的典型。

因为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格斗能力都很糟糕,甚至于铁匠连雷达都没有 至于超音速更是痴心妄想。

怎么可能不被正规航母吊起来抽?英国皇家海军的算盘打得很好,美国海军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万万没想到英国工党给信了。

然后用皇家海军的大型航母无用论的论断往死里怼皇家海军......一次又一次的怼回去了英国皇家海军妄图建造大型航母的想法

皇家海军心里苦.....

至于女王?要是不砍两刀,工党就得因为预算太高,控制一下预算吧?要不砍一艘,海军看出来这种苗头以后,连夜改计划,还不满意,再砍,砍到了两艘航母的造价加起来也就比一艘完全体的女王多点还有限的情况下,工党那群人表示勉强接受......

为何当年英国会极力发展轻型垂直起降航母,这种轻型航母在未来还会不会有用处呢?

英国也想发展大中型航母,但是英国的国家实力不允许英国皇家海军拥有大中型航母,所以英国才会极力发展轻型航母!使用的舰载机是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比如大名鼎鼎的“海鹞”战斗机。

英国后来觉得这种轻型航母不能体现自己国家的实力,所以就决定发展中型航母,“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就诞生了,标准排水量就达到了65000吨,这是英国之前发展的轻型航母排水量的3倍!

但是英国还是高估了自己,英国目前的实力还是不允许英国皇家海军拥有中型航母。目前“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首舰已经服役两年多,但是英国却没有舰载机和配套的军舰,舰载机需要向美国海军陆战队借用。并且由于经费紧张,“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二号舰,英国表示暂时不再为其配备固定翼舰载机,只是作为直升机航母使用。甚至最近有消息说英国可能会因为经费压力,不得不把“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租赁出去。

不过英国发展的这类轻型航母在后来也在很多国家服役,比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意大利的“加富尔”号航母就是一艘中小型航母,满载排水量27000吨,一开始使用的固定翼舰载机就是“海鹞”战斗机,在未来有一款更为先进的舰载机服役!

这款舰载机就是美国的F35B型,也正是因为F35B的出现,让如今的中小型航母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比如目前世界各国虽然没有进行航母的发展,但是却纷纷发展了两栖攻击舰,这些两栖攻击舰,大多也都采用了滑跃式的起飞甲板,这是典型的航母才应该有的配置。

所以由于F35B的存在,这些两栖攻击舰就摇身一变,成了航母,所以这种新式的轻型航母在未来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不光能够执行常规的航母作战任务,比如进行制空权和制海权的获得,还可以进行两栖登陆作战,变成了一种军舰,多种用途,这对于那些国防预算有限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节省成本的方式。

所以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出现这种特殊的轻型航母,不但满足了航母的发展愿望,也做到了一舰多用,非常实用和划算。

为何当年英国会极力发展轻型垂直起降航母,这种轻型航母在未来还会不会有用处呢?

对于大国海军来说,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会是追求的目标,航母本身就是国力的象征,有时候装那啥13也是需要的。

航母所到之处,浩浩荡荡的一支庞大的舰队,就是力量、就是威慑、就是战斗力,即便在和平年代,也会让外界肃然起敬。

至于英国由于国力所限,当初,研发设计的是两艘满载排水量6.5万吨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常规动力航母,采用电磁弹射起飞阻拦索阻扰下降的方式,由于资金大幅超过预算,有议员在国会提出砍掉另一艘航母。

被逼无奈的英国海军只得紧急修改设计方案,将其改成了滑跃起飞垂直降落的方式,将预算资金降下来了,否则,第二艘航母威尔士亲王号能否顺利建造就真的非常悬了。

由于不具备阻拦索阻拦下降方式,英国海军只能舍弃原定的阵风战斗机,转而采购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美制F-35B隐形战斗机。

因此,仅采购舰载机就需花大量的资金,现在,第一艘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已经服役,第二艘航母威尔士亲王号也已经下水。

但每舰配备的36架F-35B隐形舰载机,到目前还遥遥无期,只采购了10余架而已,且都停在陆上基地,归英国空军管辖,海军动用F-35B隐形舰载机,还得经过空军的同意。

伊丽莎白级航母,以排水量来衡量,显然属于中型航母,而非什么轻型航母,尽管成了垂直起降航母,但只要每舰36架F-35B隐形战机配齐,应该说作战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毕竟F-35B是第4代隐形多功能战机。

但由于取消了原定的电磁弹射系统,导致E-2C固定翼预警机无法上舰,将严重影响这型航母战斗力的提高,都是英国国力有限所导致。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由于E-2C预警机无法上舰,F-35B隐形舰载机数量有限,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距离形成战斗力还为时过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