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锆石"导弹将列装俄多型舰艇,美俄海上力量格局是否或改变?
锆石反舰导弹是俄罗斯新研发的系列高超音速导弹之一,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介绍,他的飞行速度超过了7马赫,射程超过了500公里,而且已经开始试射,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这种反舰导弹是无法拦截的,而且确实是对美俄海上力量对比的极大改变。
图为俄罗斯展示的锆石导弹模型。
锆石反舰导弹是一种新概念武器,也就是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飞行的弹道比较高,不会掠海飞行,根据俄罗斯公布的设想图,属于一种乘波体结构导弹,这种导弹使用两级结构,先用一台火箭助推器发射到高空,推进导弹进入高速飞行,然后再释放出前部的乘波体,导弹逐步加速进入高超音速阶段,并且在最后飞行阶段下降高度进行攻击。
上图为锆石反舰导弹性能表,下图为锆石导弹模型。
锆石导弹将会装备于俄罗斯海军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目前正在改造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将是第一艘使用这款导弹的军舰,而目前唯一在服役状态的基洛夫级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将会在纳西莫夫号服役后进行改造。锆石反舰导弹将会装备在基洛夫级巡洋舰上新装的3S14U1垂发之中,取代目前使用的3M45花岗岩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
图为俄罗斯海军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他将会率先配备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锆石导弹算是打在美国的弱点上了。本来,攻击武器的发展就要比防御武器快,价格也要低一些,现在美国好不容易针对现有的反舰导弹研发并且不断完善了宙斯盾作战系统,同时建立起CEC联合接战系统等新的作战方式,本以为可以固若金汤的迎战其他国家海军,结果俄罗斯借着技术发展进步,直接拿出来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要对这种导弹进行拦截的技术目前还没有出现,由于导弹飞行的高度和速度问题,目前的美军舰载防空导弹无法对其进行拦截。
图为俄媒报道的3M22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他的飞行速度过快,500公里只要几分钟就能飞完,宙斯盾系统的雷达开机到导弹预热、发射、瞄准都需要时间,等到准备好,兴许就已经无法来的及拦截了,就算是利用CEC系统,后方的军舰可以拦截,那也需要能够拦截的弹药。高超音速导弹飞行在临近空间高度,反弹道导弹导弹无法拦截,防空导弹也无法拦截,正好是一个防御的空白。
图为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设想图。
锆石导弹射程很远,他的射程500公里以上,美国的舰载机作战半径也差不多就是600多公里,虽然实际标定半径要达到1000公里,但是考虑到航母作战的特殊性和实战中飞机无法飞直线、无法挑战最大航程极限(飞行员总是要留下一些燃料返回)等因素,实际上也就可以打击600多公里,俄罗斯军舰可以在美国航母战斗群作战的外沿进行进攻,基本不需要面对太大的威胁,所以这种新的打击手段有改变海战形态的可能性,至于锆石导弹究竟服役后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技术水平,我们到时候拭目以待吧。
俄罗斯“锆石"导弹将列装俄多型舰艇,美俄海上力量格局是否或改变?
怎么看待最新反舰导弹“锆石”,俄退役上将赫梅罗夫算过一笔帐,如果在美国东西海岸同时发射的话,5分钟内可以同时打击500公里外的目标,对手可以干什么,因为无法拦截,有40枚的话,至少指挥中枢会被瘫痪掉。6个马赫的速度,现有技术兵器着实无法拦截。
过去的“反舰三剑客”,2倍音速的“宝石”和“日炙”,3.5马赫的“花岗岩”,美制“标准6”拦截的概率不超过90%,速度越快越变得不容易。若问被打击发射平台呢,你懂得,一支航母打击群的作战范围达到了1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舰载机在预警机的支撑下,可以实现上千公里外的作战半径,你够不着它,它却可以打着你,意思不等你动手,它即可提前开火,打你没商量,绝不会给你留下任何机会。
然而这么算就心安理得,认为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就错了,并且大错特错。高激烈的对抗,并非一型兵器的对抗,比如水下的潜艇算不算,时不时会从防护森严的航母战斗群中,偷偷探出头来,离得很近几十米,所以大国对抗,不要过高估计航母的作战半径,太过于自信未必是件好事。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锆石”是最快的,也是最好的,被俄舰艇普遍列装。行不行,实战说了算,光说不练没有用。你来呀,在俄近岸兵力多种作战武器支撑下,叫你近身不得,动一动全部可以报销,难道不是吗?加装在舰船上,又可以向外拓展500公里的防御圈,这样里外里,就是小一千,不也挺好的吗?能叫对方不能靠近,就达到了研制“锆石”的目的。
俄罗斯“锆石"导弹将列装俄多型舰艇,美俄海上力量格局是否或改变?
一定会改变的,小舰大拳头,不起眼的东西,不定啥时候偷袭一下,一旦发射还无法拦截,成群发射还很致命,以导弹的威力,速度,被打一下很危险的,航母方一定非常紧张的,日夜不得安生。
俄罗斯“锆石"导弹将列装俄多型舰艇,美俄海上力量格局是否或改变?
“锆石”反舰导弹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一款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极快,末端速度高达8马赫。而这样的速度很难被拦截,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可以突破美国目前所有舰艇的导弹防御网络。尽管“锆石”是一款性能优异的反舰武器,但它还不足以改变美俄海上力量的格局。
(俄罗斯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锆石导弹是一款高超音速高弹道反舰导弹,它可以以5-6马赫的速度进行超音速巡航,弹道末端俯冲速度可达8马赫,射程为400公里。弹头内装有200公斤半穿甲高爆战斗部,凭借弹道末端巨大的动能,一枚“锆石”导弹就可以对航母这样的大型军舰造成巨大破坏。因此,“锆石”导弹对任何一种舰艇都是非常巨大的威胁。
不过,“锆石”导弹虽然性能优异,但是它却很难影响美俄的海上力量。首先,“锆石”导弹采用的是高弹道攻击模式,其作战指导思想还是以冷战时期戈尔什科夫的饱和打击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讲求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大量超音速导弹,让敌方防御体系难以支撑,进而达到突破防御体系的目的。
现如今,反舰导弹的突防方式已经向末端机动和隐身突防的方向发展。末端机动是指在反舰导弹飞行末端,导弹进行机动规避,使得拦截方难以预测拦截路线。隐身主要应用于亚音速反舰导弹,它有着隐身外形,且红外信号低,可以在很低的高度飞行,从而躲避敌方的探测系统。“锆石”导弹虽然速度极快,但是由于它是高弹道导弹,所以它的红外特征也会变得非常明显,这就增加了暴露的风险。而且,它也没有末端机动能力,所以“锆石”导弹也并非不可拦截。最重要的一点,“锆石”导弹的射程只有400公里,而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却在500-600海里,如果没有海空力量掩护,“锆石”导弹恐怕也很难接近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
(美军新一代LRASM隐身反舰导弹)
(美军航母战斗群)
自苏联解体后,俄海军的实力就开始逐渐下滑。除核潜艇外,俄海军舰艇大部分还是苏联时期的遗物,与美国海军的差距越来越大。“锆石”导弹是苏联时期饱和打击理论的产物,它也只适合俄海军目前的近海防御战略,即依靠俄海空军近岸作战力量的掩护,对入侵之敌发动饱和打击。虽然“锆石”导弹有效提高了俄海军的反舰打击能力,但是海军实力的强弱还是得看国家综合实力。
俄罗斯“锆石"导弹将列装俄多型舰艇,美俄海上力量格局是否或改变?
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海军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军种,也是机动性非常强。
世界军事装备的发展,不外乎就是攻与防,矛与盾之间的故事,万变不离其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始终是辩证关系的。
作为军事装备强国的美国,并非没有发展高超音速导弹,美国既然是先进装备技术国家,不会放弃针对防御性,美国也在激光武器装备上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实用性极强的激光武器装备,就是针对高超音速导弹防守目标来的。
俄罗斯航空母舰是无法继续下去了,飞机也无法突破战区防御导弹系统,只能依靠高超音速锆石导弹了,作为唯一手段。
俄罗斯“锆石"导弹将列装俄多型舰艇,美俄海上力量格局是否或改变?
咱们先把锆石导弹的数据简单看一下:最大速度8马赫,最大射程400公里。
8马赫、400公里,这个数据在现在其实并不算亮眼,只能说是比上一代的反舰导弹有所提高。而且俄罗斯在努力,其他国家也没歇着。美国也有新导弹:LRASM,虽然是亚音速,但采用的是隐身设计,射程更是达到了800公里-1000公里。
锆石对LRASM并不占任何优势,更别提东风21D、26了,射程2000公里-4000公里,末端速度十几倍音速。
跟以前的鱼叉、布拉莫斯、俱乐部比,锆石确实是强,但在邪门反舰导弹辈出的今天,锆石是略显下品。想依靠这么一款导弹就改变美俄海上力量格局,是太天真了。
锆石最致命的缺点非常明显:400公里的射程。太短了!而且400公里是俄国人打广告说的,正常来讲,还得扣除它100公里的水分。这就不深究了,即便是按400公里算,也是太短。
想用锆石导弹和美国海军抗衡,前提是得有个平台,得用军舰、飞机、潜艇搭载锆石,在距美舰400公里之内发射,这才行。
问题是,如果开战,任何一个国家的军舰、飞机、潜艇都几乎是不可能摸到美舰400公里之内。
上面说了,美国的LRASM导弹已经服役,F35战机也上舰了,F35+LRASM可以打击2000公里之外的敌方军舰。俄罗斯的战舰需要近到400公里之内才能对美舰发起打击,而美海军的舰载机则可以在2000公里之外就动手。两者差了1600公里的距离。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美国的导弹开始向俄罗斯战舰发射的时候,俄战舰以30节高速前进,向美舰靠拢,也得走29个小时。挨29个小时的轰炸,然后才能占领发射阵位......
用战机搭载锆石,更不行。俄罗斯航母趴窝了,它也没有舰载机可搭载锆石,有弹无机。就算是俄国的航母能出来,飞机能挂上锆石作战,问题是他那舰载机苏33都是198几年的产品了,总共也只能搭载20架。就算这20架苏33全能起飞参加战斗,他们在距离美舰1000公里之外就会遭到F35、大黄蜂+预警机的拦截,他们从1000公里冲到400公里,向美舰发射锆石,这个可能没有。俄国的航母能再次出海,这个可能就很低。出来以后能起飞10架苏33就不错了。苏33有多老,你要是没兴趣查,可以想想8几年的北京212吉普车。
剩下的就只有潜艇。但潜艇这种装备大家还是对它有误解,它不能跟水面编队的舰船打,那是作死。潜艇是刺客,它一般是用来袭击落单的战舰,但主要的还是欺负商船、货轮。
潜艇有两种使用方法:
1,编到舰队里,和驱逐舰、战机、直升机配合作战,就像美国的舰队。
2,自己单独出海,挑软柿子捏,吓的敌方民船不敢出海,封锁海道。
潜艇不能单独对人家的航母直接发起攻击。
美舰队的水下就有攻击型核潜艇,它就是用来清除敌方潜艇的。水上有驱逐舰和反潜直升机,这是潜艇最怕的东西。而反潜直升机正是围绕着航母编队的外围几百公里巡逻,水下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它就能听到,然后鱼雷就打过来了。
直升机、驱逐舰一过来,说难听点,潜艇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用潜艇发射导弹袭击舰船也不是不行,你那导弹怎么也得射程1000公里,潜艇在反潜机的巡逻半径之外发射,这才可以。锆石的400公里还远远不够。
面对美国的航母编队:
军舰,不可能从2000公里冲到400公里。
战机,不可能从1200公里冲到400公里。
潜艇,更不敢靠近400公里。
锆石导弹就没用。
这也是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东风21、东风26的道理。一款导弹想对美舰造成真正的威胁,射程必须是2000公里以上。2000公里之外,是一个绝对安全的距离,只有你打他,他不能还手。而且东风这2000公里-4000公里的射程还是非常有前瞻性。过去美军大黄蜂+鱼叉,它的打击距离是1300公里,随着LRASM和F35的服役,打击距离增加到2000公里,如果当初我们设计一款射程1500公里的导弹,现在又纠结了。
中美新一代的导弹都在追求大射程,相比之下,俄国的锆石恐怕是最差的。400公里的短腿,明显是前期论证出了问题,定位有错误。8倍的高速没有用,射程太近,没发射的机会。
航母上不占优势,空军不占优势,想靠导弹来弥补,导弹只能是超长射程。
东风21、26,不管它到底打的准不准,好歹能安全的把导弹打出去,这就成功了50%。锆石再猛,你靠近不了人家,不是白扯嘛。
而且锆石这个8倍音速的不可拦截是比较可疑的,因为这种高速导弹不能末端蛇行机动。
现在主流的反舰导弹基本上只有两种模式:
1,末端机动,就像鹰击12、鹰击18这类的导弹,它靠近敌舰的时候会东拐西拐,像打醉拳一样过来,你无法预测他走的路线,这就很难拦截。
2,隐身,就像美国的导弹。飞的偏慢,但尾部的红外信号低,再加上隐身外形,非常难被雷达发现。这也不容易拦截。
锆石只能是直来直去,一条直线过来。8倍音速它在来个机动蛇行,导弹就解体了。所以它也不一定比前两种模式更难拦截。高超音速武器走的是高空,而且速度快,红外特征极其明显,探测到它非常容易,只不过是速度太快,是眼看着它过来。
美国的导弹是偷袭,你看不到它在哪,不知道它啥时候过来。
鹰击12这些导弹是你能看见它,但它乱走,你不知道应该在哪拦它。
锆石是能轻松的看到它,但它太快了,能不能拦住是个问题。
所以锆石跟其他导弹比,也只能是各有千秋,风格不同。
俄罗斯现在能搭载锆石导弹的只有守护级护卫舰。注意,这是护卫舰,排水量2000吨。而且到现在这种护卫舰俄罗斯也只有3艘。用这3艘护卫舰搭载锆石,冲到距离美国航母400公里之内,然后发射,成功的可能性是:零。护卫舰都能干航母编队了,还有王法吗?
航母是10万吨的巨无霸,里面都是隔仓设计,扛沉性极强。锆石这种导弹不大,护卫舰都能装,威力肯定也有限。航母不还手,挨10枚沉不了,20枚也够呛。三艘护卫舰也就是打出12枚-24枚锆石,拿出两艘航母摆在那让你打,你都打不沉。
现在,相对美舰造成威慑,反舰导弹的射程,1000公里是入门。而且,1000公里射程的导弹必须要有更好的隐身战机来搭载,苏57都不行。只有靠谱的隐身机,你才有机会摸到航母编队1000公里的边缘,然后发射导弹。隐身机的数量还得足,最低200架,可以突袭一个双航母编队。100架掩护,100架发射反舰导弹,最低得安全打出200枚1000公里增程版锆石,才能对航母编队造成真正的伤害。
30年之内,俄罗斯没有装备能够把几百枚锆石安全的运送到距离美舰400公里之内,这款导弹也就没机会发射了,威力发挥不出来。当然,俄国人也可以赌一把,来一款集装箱版锆石,冒充货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