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只要航母不要攻击舰可以不?
只要航母而不要两栖攻击舰究竟行还是不行,主要看是对哪个国家而言了。不同的国家对于其海军承担的作战任务有不同的要求,航母和两栖攻击机虽然有相同之处,但其实是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设计的,需要这两种里的哪一个,还得看海军的需要。
上图为意大利海军最新的第利亚斯特号两栖攻击舰,下图为意大利海军加里波第号和加富尔号两艘航母组成编队。
这个世界上有些国家只有航母,比如俄罗斯、英国、印度等,有些国家则是只有两栖攻击舰,比如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巴西,还有些国家则是航母和两栖攻击舰都有装备,比如我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总体来看,只拥有航母的国家,大都是对大规模两栖作战需求有限,但是对海军远洋作战有一定需求的国家,而只拥有两栖攻击舰的国家,则更多是因为装备不起航母,他们其实也想要航母。
图为美国两栖攻击舰,美国是世界上两栖攻击舰和航母最多的国家,而且美国的两栖攻击舰是属于海军陆战队。
至于世界海军力量最强的中美两国,则是对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同时有需求,而且有足够的实力支持同时发展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就拿美国来说吧,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是两个不同的军种,虽然海军陆战队诞生自海军,但是目前也独立成家,在实际作战中,经常需要单独面对敌人,发起海空攻击作战,因此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就需要给自己购置两栖攻击舰,而且是可以起降垂直起降固定翼舰载机的两栖攻击舰,比如塔拉瓦级、黄蜂级和美国级。
图为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俄罗斯只有1艘航母,没有两栖攻击舰,俄罗斯需要两栖攻击舰,但是购买的3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被法国扣货了。
对于美国而言,其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经常执行远征作战,总是脱离本土和后方,需要建立一种基于海洋的、系统完整的海上力量体系,用美国的话说就是要把战争从海上发起、返回海上,海洋就是机动、作战的支撑点,因此美国需要在海上构建起完整的反导、制海、制空、运输、两栖作战、战略打击、海上防御等任务体系,航空母舰可以为这个体系带来完整空中力量,而两栖攻击舰则是投送部队的主力,所以对美国而言,这两者缺一不可。
图为法国海军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法国海军有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还有1艘戴高乐号航母,武力投送能力较强。
除了美国外,意大利海军也是两栖攻击舰和航母同时装备,对于意大利而言,他们的航母需要具备两栖作战能力,而他们的两栖攻击舰则需要具备执行航母任务的能力,算是世界海军中一个奇特的存在。意大利海军之所以要求这么独特,是因为其所处的地中海环境就非常特别。地中海非常狭小,从任何一点出发到另外一点都不会超过1天时间,海军在这里作战根本就施展不开,反倒是沿海岸两侧的空军基地会对地面部队构成威胁。
图为意大利海军加富尔号航母,他具有一定的两栖作战能力,有大型滚装通道。
地中海沿岸地区又是如今国际事件的热点区域,在地中海周边有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希腊、塞浦路斯、南斯拉夫、波黑等国,还有欧洲几个大国比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可以这么说,环绕地中海的区域就是如今世界大国国际战略的交汇处,对于意大利海军而言,要在这里立足需要具备快速的打击和兵力投送能力,对周边局势进行快速的干预,要具备这个能力,自然是航母和两栖攻击舰都需要装备。
图为我国海军的辽宁舰和075型两栖攻击舰,我国也是同时拥有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国家。
至于我国而言,我国是一个海陆并进的世界大国,如今也是一个拥有第二强海军力量的大国,我国也面临着远程兵力投送能力不足的困境,同时也需要发展强大的远洋海军,去保护漫长的海上生命线。在我国面临的海上作战任务中,两栖登陆作战是绕不过去的需求,也是我国海军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两栖攻击舰又是非常需要的,所以总的来说,我国同时需要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两种大型战舰,这是毫无疑问的。
你觉得只要航母不要攻击舰可以不?
航母是远洋决战,争夺制海权的装备。
攻击舰是由海到陆,投送地面部队的装备。
简单的讲,用航母,是为了在海洋上击败、歼灭敌人的舰队。我们经常看见美国的航母舰载机去轰炸地面目标,但这就属于干副业了,欺负小国。
攻击舰是拉这自己家的步兵,不远万里的去敌人沿海,然后登陆,向内地进攻。
所以,航母和攻击舰的使用是有先后顺序的。先由航母夺取制海权,然后才能派出攻击舰拉着部队登陆。注意,这是:必须滴!必须是先夺取制海权然后才能登陆,不能掌握制海权不能登陆。就像二战,虽然在欧洲大陆德军击败了英国陆军,但由于没有制海权,一直不敢派出陆军坐船登陆英国。
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登陆部队就是人家海军的靶子,一艘船上装几千士兵,这个险谁也不敢冒。之前探讨过这类问题,然后就又把爱国青年引出来了:我们中国人不怕死,没有制海权也要出海......哎,遇到这人咱也只能回避了。
在拥有攻击舰之前,一定要先拥有航母。一个国家海军核心装备的拥有顺序应该是:战略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航母→两栖攻击舰。只有在航母打了胜仗以后,攻击舰部队才能出发。
想拥有攻击舰必须先拥有航母。有了航母不要攻击舰可不可以呢?可以,但非常不划算。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对方屈从于自己的意志(这台词专业不?)。用人话讲就是:让对方服你。
在海战中,用航母编队摧毁敌方舰队,获得制海权,是一个很辉煌的成果。但仅凭这点恐怕也很难让对方屈服。想让对方彻底屈服,就得派出两栖舰队,派出攻击舰,远征军,在敌方的国土登陆,兵临城下,打到它的首都,这他才能彻底的服你。
如果只海战不登陆,仗属于只打一半。
如果想登陆,想彻底打服对手,需要登陆作战。而航母自身是无法进行登陆作战的。它体积太大,吃水太深,离海岸近,容易触礁搁浅,也容易遭到导弹、鱼雷、水雷的袭击。顶多能用直升机投送步兵,不能放出装载车辆的气垫船。
现在实施登陆作战最好用的装备就是两栖攻击舰。
可以搭载直升机进行越点攻击,把步兵直接投送的敌人背后。也可以放出两栖战车、气垫船直接进行抢滩。
而且对于两栖攻击舰大家估计都会有个误解,这是一款非常高大上的武器,很贵:不对!两栖攻击舰不贵。它是一款比较便宜的舰种,尽管看着很科幻。
攻击舰不需要起降大型战斗机,不用弹射起飞,没有拦阻降落。它甲板承受的重量和冲击、烧蚀要比航母小很多。也就是起降直升机、无人机、垂直起降战机,这些飞机对甲板强度的要求不高。所以攻击舰采用的钢材不用航母那样好,也不用那么厚。这就减少了很大一块成本。
攻击舰不用装弹射起飞装置,不用装拦阻锁。也不用装大型的相控阵雷达,没有垂直发射装置,更没有那些大型的防空、反舰、反潜导弹。顶多安几门近防炮,近程防空导弹。这都是军舰成本中占大块的。
驱逐舰、航母对速度要求高,必须在30节以上。攻击舰则不需要这么高的速度,通常只有20节的航速。在动力系统这块,攻击舰也用不上顶尖的。
美国的重型航母排水量10万吨以上,中国的中型航母排水量6万多吨,攻击舰的排水量也就是3万多吨到4万吨。它的主要成本就是船体材料,钢材、符合材料。而这些东西本身就不算高科技产品。
一艘两栖攻击舰的成本肯定不到国产航母的5分之1(这是高估的价格)。而未来20年,我国有4艘两栖攻击舰应该是够用了。不到1艘国产航母的钱。
法国出口俄罗斯的西北风单价不到6亿美元,这还是法国人的要价,俄罗斯人要还价。法国人的东西本来就死贵死贵的,再加上出口,还要赚一笔。要是咱们国家自己造西北风,自己用,最起码也得打个对折,3亿美元。算上这些年的通货膨胀,咱们的舰比西北方还要大一些,再使劲涨个价,也就是6亿。国产航母的价格是将近40亿美元。
我国的两栖攻击舰的造价应该低于055驱逐舰,不贵。
我们国家最近才开始搞两栖攻击舰,并不是说这东西有多高端,有多难,有多贵。主要是咱们上面说的,得先把核潜艇造好了,再把航母搞出来,然后才能做攻击舰,都得按套路来。先造攻击舰没用。
造攻击舰花不了多少钱,如果不造,打起仗来还欠缺。所以也只能造,不差那几个钱了。
你觉得只要航母不要攻击舰可以不?
能不能把航母当两栖攻击舰用?当然可以,毕竟你也可以将超级跑车当皮卡用。
航空母舰的一切设计围绕着舰载机展开,当舰载机翼展逐步增加时,航母的尺寸需要同步增加,所以航空母舰的吨位由二战中的2-3万吨增长到了如今的四万吨起步。
舰载机大型化导致舰载机短距起降能力下降严重,难以凭借自身动力实现起飞与着陆,所以航空母舰普遍搭载了滑跃甲板或者弹射器等起飞辅助设置和拦阻索这种辅助降落设施。以及围绕舰载机展开的机库设计,飞行甲板设计,上层建筑设计。
如果要将航空母舰修改为两栖攻击舰。
首先需要在航空母舰多侧舷开挖车辆滚装跳板,毕竟两栖攻击舰就是在敷衍也得搭载一定数量的车辆吧?
作为一艘两栖攻击舰还需要搭载一部分的机械化登陆艇或者气垫登陆艇,很明显航空母舰上没有两栖攻击舰的坞舱设计,所以航母两栖攻击舰化时,登陆艇的搭载形式只能是龙门架式的外挂搭载(参考澳大利亚悉尼号航母/快速运输舰)
斜角甲板,弹射器,拦阻索等航母特征在两栖攻击舰化之后也属于溢价配置,拆了就行。
澳大利亚的悉尼号航母在澳大利亚海军服役生涯的第二阶段,拆除了蒸汽弹射器,拦阻索,并在飞行甲板上安装四台大型起重机与6架吊挂小艇的龙门吊,机库用于存放车辆与物资存放,澳大利亚海军废物利用让悉尼号换发了第二春,但是没有车辆跳台导致车辆上下母舰需要通过吊车吊运,至于航速,倒是无所谓,毕竟航速快点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运输速度。
可是但是砍了这一大群之后得到了什么?一艘设计不合理,造价极高且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舰艇。
两栖攻击舰是航空能力强化的船坞登陆舰,而非加装坞舱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需要提供的是由舰到岸的运输能力 为此两栖攻击舰需要在船舱内部设计车辆甲板。两栖攻击舰需要车辆装卸能力 所以两栖攻击舰需要车辆跳台。
从近海到岸边的过程两栖攻击舰需要向陆地投射单位,所以两栖攻击舰需要通过坞舱的形式搭载气垫登陆艇或者机械化登陆艇。
但是单一依靠两栖车辆和气垫艇登陆效率过低,并且气垫艇使用条件较为苛刻,所以两栖攻击舰要求有一定的运输直升机搭载能力,(由船坞登陆舰向两栖攻击舰演进的理由)为了掩护运输直升机需要搭载少量的作战飞机(可以是战斗机 也可以是武装直升机)
因为两栖攻击舰多主要职责是两栖作战任务,所以两栖攻击舰不需要像航母一样常态化搭载大量战斗机,因此可以相对应的缩小航空燃油的储备量,可以降低航空指挥设施的数量,以及降低甲板的结构强度,甚至于直接使用民用标准,因此同吨位的两栖攻击舰的价格远低于航空母舰。更何况更加廉价的两栖攻击舰也更适合执行两栖作战任务。
两栖攻击舰与航空母舰形虽相似,然术业有专攻初代两栖攻击舰出现了航母降级使用的情况仅仅是因为二战时期航母造的太多了,根本用不过来,在新锐航母出现之后,老式航母更显得大而无当,所以将老式航母作为两栖攻击舰使用,是一种废物利用行为,而非老式航母性能不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造全新的,维护与运行成本更低的两栖攻击舰才是适合大国海军的选择。能够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甚至是加装弹射器与拦阻索的无人机两栖攻击舰携带各式各样飞行器的原因,仅仅是更好的执行两栖作战任务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航母压力仅此而已!
你觉得只要航母不要攻击舰可以不?
只要航母不要两栖攻击舰或者只要两栖攻击舰不要航母,这需要看这个国家海军的发展需要。目前世界上的蓝水海军必然是航母和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都必备,因为既要有挺进深蓝的能力也要有由海向陆的登陆能力,比如英国有海神之子船坞登陆舰和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海洋号两栖攻击舰已经转手巴西),法国有戴高乐号航母和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美国有黄蜂、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和尼米兹、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上述三个国家海军都是蓝水海军。足见对于两栖登陆和远洋作战能力的全面追求。
而蓝水海军或者说远洋海军并不多,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还是黄水或者绿水海军,远洋海军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远洋作战能力和两栖攻击作战的重要意义,当然也有走捷径的,比如西班牙、澳大利亚的胡安卡洛斯一世级战略投送舰和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兼具了轻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功能,实现了多面手的同时也可以快速转变职能。所以说,能够发展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多数国家还是会尽力追求的。
而目前国际上更多的,是航母和两栖攻击舰都没有的。当然,也有只发展航母不发展两栖攻击舰的,比如巴西;也有只发展两栖攻击舰而不发展航母的,比如埃及、韩国。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均是数万吨的尖端武器,不是一般国家玩得起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是只发展航母还是只发展两栖攻击舰,都需要根据该国实际海军战略需要和实际能力来决定,而同时拥有两栖攻击舰和航母是所有蓝水海军的共同追求。
你觉得只要航母不要攻击舰可以不?
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这是一个蓝色海军的标志和主体,三者缺一不可。他们各有分工,各有侧重,都有重叠,互相支援,这是真正的大国标志。
航母的主要作用是夺取制空权,实行空中打击,就是移动的空军飞机场。排量从2万吨到10万吨,作用都差不多,只不过是有强有弱,也是强国的明显标志。后两种舰艇相对来说有些不露身不露水了。
船坞登陆舰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中国的几座大山,昆仑山级。所谓船坞登陆舰里面是装备有登陆的气垫船的,能够实行水面登陆。气垫船上带有各种武器和人员,一般是500人左右,一个营的编制。
两栖登陆舰就是刚下水的075,也可以叫两栖攻击舰,只是叫法不同,船坞登陆舰也可以叫船坞攻击舰,区分在前面的定语:船坞,两栖,航空。两栖攻击舰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从两方面进攻,以空中为主。后面两种舰艇都能够开后门儿,可以下海登陆,而航母只是空中打击,不开后门儿。
美国海军最新的美国级船坞登陆舰,开始舰艇没有装备登陆艇,只有登陆攻击车辆,后来发现太吃亏了。于是最新型的美国登陆舰又重新装备了登陆艇,使战斗力更加全面。
三种军舰怎么分呢?还不太清楚,打个比方,可以按照国力来分,一般有点钱的装备船坞登陆舰,就像老百姓家买了一辆10万以内的车。再有点钱的装备两栖攻击舰,就像个小老板花30万买辆小奔级别的车。再有钱的就是大老板了,装备航空母舰,花百八十万买辆大奔,在世界上转一转,保卫世界和平。
我解释的清楚吗?
你觉得只要航母不要攻击舰可以不?
绝对不可以,因为只要大哥不要小弟就太不划算了,再者他们的作战任务不同,一个是主要出动舰载机对敌军进行攻击,一个是以舰载机为辅助进行两栖快速登陆。另外,像美国这种的土豪军队的都没放弃两栖攻击舰,还在继续发展,可见两栖攻击舰的重要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