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枭龙对抗印度苏30和阵风,在超视距和近距格斗中分别是什么表现?
在今年的2月,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战斗机击落了一架印度的米格21战斗机,印度吃了一个哑巴亏,但是印度仗着自己拥有苏30MKI这款先进战机,也愣是让巴基斯坦不敢轻易突入印度国境,那么究竟枭龙和苏30MKI究竟可否一战呢?答案很复杂:看是第几批次的枭龙战机了,前2个批次的枭龙战机都不是苏30MKI的对手,但是BLOCK 3型枭龙战机就可以与苏30MKI一战。至于阵风战斗机,印度还没有拿到手,就姑且先不说了。
图为印度的苏30MKI战斗机,属于一种重型双座战斗机,还算是比较先进的。
枭龙战机是一款轻型四代战机,只用一台中等推力的RD93发动机就可以作为他的主动力来源,这款发动机最大推力仅仅8吨,因此很难提供战斗机足够的能量进行高速、远程和高机动的空战所需。苏30MKI则不同,他是一款典型的重型四代战斗机,装备了两台AL31FP发动机,单台发动机的推力为12.5吨,但是该发动机可以做上下15°的矢量偏转,因此苏30MKI的发动机能量储备和整个飞机的高速、机动性都要强于枭龙。
相比于苏30MKI,枭龙可以说是典型的第四代轻型战斗机了。
枭龙战斗机BLOCK1/2两个批次的战斗机都不具备和苏30MKI中距离空战取得优势的能力,苏30MKI虽然更老,但是他装备了N001M无源相控阵雷达,这款雷达和俄罗斯的雪豹E雷达有些相似,都具备集中波束对特定角度的战机进行集中扫描的能力,在这个模式下,他对于已知方向的战机有300多公里搜索距离,还是比较强大的,就算是在一般的扫描模式下,也有200公里的搜索距离,大于枭龙战机KLJ7雷达150公里的发现距离,占据先手优势。
图为枭龙战斗机过去使用的KLJ-7平板缝隙雷达,他的性能不如苏30MKI的N001M无源相控阵雷达。
但是对于枭龙BLOCK3型战机而言情况就略有不同了,枭龙BLOCK3型战机装备了KLJ-7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是一种小尺寸的相控阵雷达,他可以基于一般的平板缝隙雷达后端硬件、软件设备,通过直接更换雷达的天线,实现扫描方式的巨大变化,直接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而且探测距离扩大到200多公里,扫描精度非常可观,可以同时打击的目标数量也获得提高,在这个局面下,枭龙BLOCK3战机的雷达就对苏30MKI取得了优势,加上PL10E外贸中距离空空导弹的存在,足以在超视距距离上击落苏30MKI。
图为枭龙BLOCK3战机使用的KLJ7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他的技术水平就比KLJ7高多了。
但是在近距离格斗方面,由于枭龙战机的发动机能量储备不足,因此还是难以和苏30MKI近距离较量。当然,也不是说枭龙在格斗中就完全没有机会,要知道苏30MKI的发动机虽然是矢量的,但是属于机械控制矢量,并不是数字操控技术,因此并不能在高机动状态下和飞机其他翼面配合动作,只能依靠飞行员的手动操控使用,因此主要意义还是缩小飞机的转弯半径,提高飞机的爬升率,至于其他的暂时也谈不上,苏30MKI在近距离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加速快、能量储备足了,这也是他对枭龙BLOCK3战机的唯一优势了。
巴铁枭龙对抗印度苏30和阵风,在超视距和近距格斗中分别是什么表现?
枭龙3.0有能力与苏30MKI和阵风一战。
超视距空战。枭龙3.0的雷达航电先进,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70公里,抗干扰能力强。苏30MKI的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是130公里,枭龙3.0明显占优势。枭龙3.0的中距空空弹是霹雳15,最大射程150公里。霹雳15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让导弹在末段也有很高的速度。在空空导弹方面,枭龙3.0相比苏30MKI有明显优势。枭龙3.0的另一个优势是雷达反射面积小。
枭龙3.0相比阵风战机,雷达直径更大,意味着枭龙3.0的探测距离比阵风更远。霹雳15与流星导弹大致相当(或略占优势),相比米卡导弹则优势明显。超视距空战,枭龙3.0对苏30MKI优势明显,与阵风也有一战之力。
近距空战,枭龙3.0处于下风。苏30MKI装备矢量推力发动机,有不错的机动能力。阵风是鸭式翼布局,机动性能同样非常出色。而枭龙3.0则动力略显不足。巴基斯坦的飞行员驾驶枭龙战机参加沙特的军事演习,枭龙在近距空战中战胜了台风战机。可见,近距空战的时候飞行员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枭龙面对机动性能更强的对手,同样有一战之力。
枭龙3.0的优势是超视距空战,面对苏30MKI和阵风的时候,应该尽量在超视距空战击落对手,避免进入近距格斗。
巴铁枭龙对抗印度苏30和阵风,在超视距和近距格斗中分别是什么表现?
在超视距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面对印度空军的苏-30MKI和阵风并不落下风。因为超视距空战对于战斗机的机动性要求不高,更多的考验信息化能力、指挥控制能力、机载雷达的探测与跟踪能力、中程和中远程空空导弹的性能等等。
枭龙Block2所装的X波段KLJ-7(V)2脉冲多普勒(PD)雷达性能还是很先进的,因为我国在引进以色列EL/M-2032雷达之后,逐渐摸清了先进PD雷达的技术,研制的机载雷达采用1553数据总线、全软件控制、模块化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旁瓣、双轴单脉冲等特点。KLJ-7(V)2雷达的重量只有120公斤,对空和对地模式多样,在对空作战时对5平方米雷达反射截面积的目标,上视探测距离为130公里,下视探测距离为110公里,可同时跟踪10-12个目标(边扫描边跟踪),同时打击其中2个。
苏-30MKI战斗机的N001M无源相控阵雷达虽然号称有400公里的最大探测距离、200公里的跟踪距离,但这是对轰炸机类的大型目标,对雷达反射截面积5平方米的空中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为120-140公里,并不占多大优势。而且这款雷达总重高达600公斤以上,且只有40度的扫描角,小于机载雷达普遍采用的60度,因此在大角度扫描中利用机械转动的方式所带来的目标数据刷新率要比枭龙的KLJ-7(V)2天线慢。其在边扫描便跟踪状态下可同时跟踪15个目标,同时打击其中4个。
印度采购的阵风F3R版本是很先进的,但是阵风的机头设计的比较尖,雷达罩尺寸较小,所采用的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直径仅535毫米左右,只有838个砷化镓材料制作的T/R模块,探测距离较弱。有一些分析认为其对5平方米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为200公里,这个可能有水分,但多数分析推测其对5平方米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为160公里,可同时跟踪4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4个。
超视距空空导弹方面,枭龙携带的SD-10A与俄制R-77处于同一水平,射程也基本相当,明显高于阵风所采用的米卡雷达型。
所以,枭龙在与苏-30MKI进行超视距空战时,自身雷达和超视距空空导弹都不逊色,并且都能得到预警机的支持。而且ZDK-03预警机和枭龙都是中国研制,在通信方面是很顺畅的;而印度的A-50I与苏-30MKI的通信是否顺畅还很难说。也就是说,在体系上,巴空军的枭龙与ZDK-03组合要优于印空军苏-30MKI和A-50I的组合。
至于阵风F3R,虽然自身雷达探测能力较强,但是与A-50I之间的兼容可能问题更大,很难得到预警机的信息支持。而且其所携带的米卡雷达型导弹在射程上也比较小,所以在超视距空战中不见得能占优势。
枭龙的进一步改进型Block3则要换装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其直径为600毫米,集成了1000个T/R模块,对5平方米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70-200公里,这样对苏-30MKI还形成了明显的探测优势,也略优于阵风F3R,再配和预警机,在超视距空战中将会占据较大优势。
在近距格斗中,现在的枭龙Block2是难以和苏-30MKI、阵风E3R对抗的,因为机动性和后两者差距甚大,而且携带的霹雳5E2格斗弹相对于R-73、米卡红外格斗型导弹也居于劣势。
但是,升级的枭龙Block3面对苏-30MKI、阵风F3R就有格斗之力。这是因为挂载射程16-18公里、机动过载40g、最大速度2.5马赫的霹雳5E2格斗弹,在格斗中对战斗机的机动性要求较高,而这是枭龙的劣势。但是,现在的先进格斗弹射程越来越远,对于战斗机的机动性要求已经不是那么严苛。因为战斗机再能机动,也赶不上导弹的机动性。枭龙Block3配有头瞄,可发射最大射程可达50-60公里、机动过载60g、离轴发射角约90度、最大速度4马赫、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的霹雳10E格斗弹,在格斗空战中对于携带R-73格斗弹的苏-30MKI反而还具有可观的优势。
对于阵风F3R,枭龙在格斗中仍然相对逊色,因为阵风不仅机动性比枭龙好得多,而且头瞄和米卡红外格斗弹同样很先进。但是只要不是与阵风F3R相距太近,有头瞄和霹雳10E格斗弹的枭龙也还是能够对战。(S)
巴铁枭龙对抗印度苏30和阵风,在超视距和近距格斗中分别是什么表现?
我是虹摄库尔斯克,喜欢我的回答就请点赞关注吧!
目前,枭龙战斗机是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战机,而印度空军装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苏30战斗机,未来还可能购买阵风战斗机。
虽然枭龙战斗机和苏30、阵风战斗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代差,互相比较有点不公平。但是落后就要挨打,战争中从来就没有公平可言,所以我认为对比枭龙和苏30、阵风还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我们首先来看枭龙。枭龙战机是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第三代半战斗机,相对苏30、阵风等第四代,甚至是第四代++战斗机来说,差距是很明显的。
该机可以看成了歼-7战斗机的超级超级魔改,除了机体尺寸近似外,基本上已经没有相同处的了。最新的枭龙Block2系列和未来即将装备部队的枭龙Block3系列战斗机,都将安装最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但鉴于枭龙头锥的尺寸问题,这个雷达的尺寸将小于苏30那个大雷达,比阵风的也会稍有不足。这决定了在机载雷达的对抗上,枭龙战斗机将处于明显的下风。
从武器装备来看,枭龙战斗机拥有7个外挂点,如果抛开两翼副油箱,全部挂载导弹,也只能携带6枚,其中可以按照4枚中距弹和2枚近距弹的部署方式来配置。而苏-30战斗机可以不携带副油箱,所有的12个外挂架全部用来携带导弹,就算用去2个翼尖挂架挂电子干扰吊舱,还能够携带起码6枚中距弹和4枚近距弹。阵风战斗机则由于携带的米卡导弹兼具中距和近距弹的性能,可以携带8枚导弹。从这个上面看,枭龙仍然处于全面劣势。
但是,现代空战并不是单打独斗,也不可能飞机上去一对一的格斗,体系作战代替了独行侠。
因此,枭龙战斗机在对抗苏30、阵风战斗机的时候还是有胜利的可能的。主要原因是,从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的军力和战略抉择来看,巴基斯坦处于守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种情况下,枭龙战斗机在巴基斯坦地面雷达或者是预警机的指挥下,执行防空任务的可能性也就大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枭龙可以最大限度进行静默飞行,而由预警机发现印度飞机的动向,由于中国产中程导弹的性能要比苏30上面的性能好,射程上又比法国的米卡远,所以可以携带中程导弹进行首轮打击。
枭龙战斗机虽然也拥有较好的机动性,但是考虑到内部燃油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里面战胜同样超机动能力的苏30和阵风,因此最好不要拖入近距离格斗,而应该借助于整体防空体系,对敌人进行一击得手就撤走的虐袭。
另外,目标最好定位在对携带对地导弹、炸弹的苏30、阵风上面,而不要对那些执行空中掩护的空优战机开火。因为沉重的对地弹药会限制这些战机的机动性,更加容易被击落。而机动灵活的空优战机,躲过导弹袭击的可能性也更大。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快点研制生产枭龙的隐身型号,这个目前中国和巴基斯坦正在共同研制,只有进一步提升枭龙战机自身的作战能力,才能够真正在战场上对抗敌人!
巴铁枭龙对抗印度苏30和阵风,在超视距和近距格斗中分别是什么表现?
即使拿最新的枭龙与印度苏30MKI、阵风来比,也只能说在超视距空战中略战优势,而在近距格斗中的劣势却很大。
在现代超视距空战中,比拼的不只是雷达导弹,还有各种传感器的态势感知能力和电子战能力。
新枭龙有KLJ07A有源相控阵雷达和PL15远程空空导弹这对超强组合,而且还有ZDK03预警机的指挥引导,但毕竟枭龙只是正常起飞重量不足10吨的小型战斗机,功能较少,对复杂作战环境的适应性较差。而且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实战环境的复杂性,新枭龙的雷达和导弹并不能达到它们的理论性能。
枭龙只能算小型战斗机
苏30MKI的N011E雷达虽然是无源相控阵体制,但毕竟天线孔径巨大,功率强劲,对战斗机的有效侦测距离可达140千米,并不比KLJ07A差多少,虽然R77空空导弹的射程远不及PL15,但苏30MKI有全方位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能够及时释放干扰。另外,在它的翼尖挂载了印度国产的自卫电子干扰吊舱,新枭龙不一定能在超视距空战中占得优势。
苏30MKI毕竟是重型战斗机,开发潜力和适应能力比枭龙强得多
阵风虽然机头直径比枭龙还小,但其RBE2却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对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号称有200公里左右,这虽然有点夸张,但至少也应与KLJ07A没有大的差距,虽然米卡导弹的射程还不如R77,但阵风的电子战能力比苏30MKI要强得多。
阵风为了减小尺寸和重量以便上舰,牺牲了机头直径
阵风的“频谱”电子战系统主要由3个雷达告警接收机和3部有源干扰机组成。告警接收机发现对方的雷达信号后,通过与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对比,可进行精准识别。其对雷达目标的探测精度达到了0.1度,是传统雷达告警接收机的10倍以上,已经达到有源雷达的水平,且有效作用距离可达360公里以上。足以使“阵风”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锁定目标,发动攻击。
3部有源干扰机采用有源相控阵体制,能同时干扰8个目标。干扰机可进行空间辐射能量的管埋,形成敏捷波束,在干扰一个目标时,不会被其他目标截获,暴露自己的位置。面对阵风强大的电子战能力,新枭龙的雷达能不能锁定目标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准确命中了。虽然出口版本阵风的性能会有缩水,但电子战能力强于我国的未经特别改装的任何三代机,不得不说,印度还是识货的。
阵风的电子战能力很强大,只有歼16D那样的专用电子战机才能压制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雷达性能的发挥有赖于充足而又持续的电力供应,但新枭龙的一台中推在功率上与苏30MKI两台大推和阵风双中推都有极大的差距。实际上给枭龙装备KLJ07A雷达颇有让小马拉大车的味道,难以物尽其用。
近距格斗就更不用说了,苏30MKI和阵风都是双发战机,在推重比上本来就对单发的枭龙有很大的优势,况且苏30MKI的三翼面布局+发动机矢量推力控制和阵风的鸭翼三角翼近距耦合布局赋予了二者超强的机动性,新枭龙取胜的机会十渺茫。
总之,巴基斯坦只有批量购入重点强化电子战能力的歼10CE才能在实战中压制苏30MKI,抗衡阵风。
电子战型歼10CE是巴基斯坦的必然选择
巴铁枭龙对抗印度苏30和阵风,在超视距和近距格斗中分别是什么表现?
巴基斯坦空军目前装备了超过100架的JF-17枭龙战斗机,这是一款单发单座超音速战斗机,但是枭龙战斗机是一款轻型战斗机,其定位与俄罗斯研制的苏-30MKI和法国达索的阵风战斗机是不一样的。不管是超视距还是近距离格斗中,枭龙和苏-30MKI或者阵风战斗机都是比较危险的。
苏-30MKI战斗机是一款先进的重型战斗机,该战斗机除了采用鸭翼结构之外还装备有大推力矢量发动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大批装备的携带矢量发动机的传统战斗机。苏-30MKI战斗机配备的火控雷达的探测距离是远远大于JF-17枭龙战斗机的,所以JF-17根本就无法先发制人,这样在超视距打击能力上就失分不少。
印度花费超过87亿美元购买了36架阵风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将在2019年开始交付。法国达索公司研制的阵风战斗机是一款采用2台M88涡扇发动机的多用途战斗机,这款战斗机目前已经有超过180架的订单,法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已经接收了150架以上的阵风战斗机,这是该国的主力机型。阵风战斗机是一款先进的中型战斗机,其各项指标都是在JF-17枭龙战斗机之上。法国在航空电子和空空导弹技术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就目前的JF-17是无法和达索的阵风战斗机进行抗衡的。
枭龙JF-17是一款轻型战斗机,这个前提已经决定了与苏-30MKI和阵风战斗机的差距明显,不管是超视距打击还是近距离格斗都是出于弱势地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