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轰炸机、航母、核潜艇哪个应该优先发展?

战略轰炸机、航空母舰、核潜艇都属于军事强国才拥有的战略性武器装备,而且研发的难度都很大,不同的国家在选择优先发展的方向上也是不同的,这个和国家的军事战略有关系,也和国家的实力有关系。

图为俄罗斯海军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俄罗斯发展核潜艇用的力量比发展航母大得多,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核潜艇都在俄罗斯。

比如说俄罗斯,他就会选择优先的发展核潜艇,至于航空母舰倒是其次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现在经济力量不够,发展航母这么昂贵的兵器实在也是造不起、用不起,所以也先只能放一放。另一方面也因为俄罗斯毕竟海区分散,互相无法支援,而且孤悬于世界的最北边,不冻港也不多,本身发展海军的条件就不够成熟,所以优先发展核潜艇还能做到战略打击和破坏敌人的制海权,优先发展航母只能是花钱又没用。

图为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俄罗斯海军发展航母的力度比发展核潜艇要小的多,唯一一艘航母还是继承自苏联。

比如说,俄罗斯的北方舰队往北是北冰洋,往南下大西洋则需要绕过英国和冰岛之间的海域,在这个航线上有英国海军的阻挡,还有挪威、瑞典等国岸基兵力的阻挠;俄罗斯的黑海舰队更惨,要出黑海先得通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非常狭窄,除非土耳其允许,否则怎么也出不去,就算出去了,也要面对欧洲南翼的意大利、法国、希腊等国的阻拦,而且整个地中海也处于欧洲岸基部队的打击范围,就算是要出地中海,就还要出直布罗陀海峡,可真是怎么也出不去了,反倒是核潜艇还能隐蔽的出入。

上图为俄罗斯海军亚森级攻击核潜艇,下图为俄罗斯海军阿库拉级核潜艇。

但是如果是美国,则要优先的发展航母。因为美国是一个海洋强国,美国的全球军事霸权实际上是建立在海洋霸权之上的,对于美国而言,他们独立于全球而存在,整个北美洲除了美国的盟友加拿大和威胁不到美国的墨西哥。古巴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有实力的国家,美国东西两边靠着大西洋和太平洋,对于美国而言,只要能够拿稳了两洋制海权,就能稳坐钓鱼台,静观世界大局变化,因此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威胁到美国本土。

图为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对于美国而言,再没有什么比拿下制海权更重要的军事任务了。

对于美国而言,拿下两洋制海权就能稳稳的压制欧洲和亚太地区,而这两个地区恰恰是世界历史上大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只要美国能够发挥离岸平衡的战略,就能够居于大国竞争中左右胜局的决胜地位。因此,美国必须发展航空母舰,而且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必须要把拿下制海权作为美国军事发展的第一要务。所以,我们也看到美国发展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母力量。

图为我国海军的核潜艇,如今我国优先发展航母的同时,核潜艇也在迅速更新换代。

而对于我国而言,则需要优先发展所有的力量,因为我国是一个海陆并进的大国,处于东亚地区,周边邻国很多,其中也不乏俄罗斯、印度、日本这样在世界军力排名前十的军事大国,如果要在这个地区确保安全和发展,就必须要从陆地、空中、海上进行全面的发展。何况我国如今是第二大经济体,也有海上贸易线和陆地贸易线需要保护,必须有足够的能力确保发展利益。所以我国也是同时发展了航母、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虽然三者都没有达到世界第一,但是也都在第一梯队。

图为我国海军辽宁号航母及其战斗群。

所以说,不同的国家发展这三种战略装备的优先级不同,完全要从国家的军事战略需求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从经济力量上去看。

战略轰炸机、航母、核潜艇哪个应该优先发展?

当然是核潜艇了,战略轰炸机和航空母舰都需要拥有制空权才能发挥出作用,否则很难给对手以致命的一击,而核潜艇则不一样,长期在大洋中战备执勤的核潜艇是很难被发现和跟踪的,这样就使本国保持了战略核反击的能力,即便本土的陆基核力量被敌人的突袭而摧毁,隐藏在大洋中的核潜艇也可以向敌人的本土发起核反击,这就大大增强了己方的核威慑能力,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这一点是战略轰炸机和航空母舰难以做到的。

从冷战时期的美苏战略武器发展就可以窥知一二,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空军和海军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苏联只有在陆军方面占有优势,苏联海军为了对抗美国海军,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潜艇的研发上,组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潜艇部队,尤其是那些搭载了核战斗部的导弹核潜艇,可以长期的在大洋中进行战备执勤,保持着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能力。虽然苏联也拥有战略轰炸机,但是只能对西欧的各国形成威慑力,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航空兵为其提供掩护,在和拥有空中优势的敌人对抗时,战略轰炸机的作用非常有限,如何突破敌人的防空屏障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航空母舰是在远洋实施作战的重要武器之一,现代战争中制空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舰队在没有航空兵掩护下去和拥有航空兵的敌舰队进行对抗几乎毫无胜算。在近海作战中,己方舰队还可以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正常作战,一旦进入大洋脱离了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对于航空母舰搭载的舰载航空兵就非常迫切需要了。前苏联海军在走入大洋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航母的重要性,也开始发展能搭载垂直起降舰载机和固定翼舰载机的载机巡洋舰,不过苏联的舰载机主要担负防空作战之用,掩护己方的核潜艇安全进入大洋,核潜艇仍旧是苏联海军最主要的进攻力量。

另外,即便是拥有大量航空母舰和战略轰炸机的美国也没有放弃战略核潜艇的发展,冷战时期的美国核潜艇力量并不比前苏联弱多少,甚至核威慑能力比前苏联更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各大洋都拥有大量的海上基地,依靠这一地缘优势美国将核潜艇广泛的前置部署,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导弹到达苏联本土的时间,极大了增加了核进攻的突然性,使苏联位于战略纵深的洲际导弹基地面临着直接的威胁,苏联的陆基核反击能力遭到严重的制约。在苏联看来,美国前置部署的核潜艇集群远比那些航母战斗群要更具威胁,所以苏联海军非常强调反潜作战,几乎所有的水面舰艇都拥有强大的反潜能力,甚至还建造了专门用于反潜作战的大型反潜舰,就是为了摧毁或者逼退美国的核潜艇,增加己方的战略安全纵深。所以在没有能力全面发展这些武器时,核潜艇作为最致命的攻击武器必须得到优先的发展。

战略轰炸机、航母、核潜艇哪个应该优先发展?

三者都是大国需要拥有的最重要的战略性的威慑武器。但航母还有些不同,是否发展航母要跟一个国家的海洋战略和需求密切相关,如果需求不大,那么发展航母就不是最迫切的。而战略轰炸机和战略核潜艇之间则有可比较性。

通常来说,一个核大国的核打击能力是由陆海空三方面组成,也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陆基核力量主要指的是洲际弹道导弹,海基则是战略核潜艇,空基则以战略轰炸机为主。如果把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做比较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一个国家的战略核潜艇重要性远胜于战略轰炸机,二者之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对比。

首先从打击威力上看,战略核潜艇的打击能力远超战略轰炸机,以美军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和战略核潜艇为例,二者的代表分别是B-2战略轰炸机与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可以携带24枚三叉戟IID5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每一枚该型导弹都能携带最多12枚分导式核弹头。也就是说一艘美军战略核潜艇最多可以攻击288个目标,这相当于对一个大型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害。

然而一架B2战略轰炸机最多只能挂载16枚AGM-129型巡航导弹,或者是挂载16枚同级的核武器,例如16枚B-61核炸弹。相比之下,一艘战略核潜艇可以打击的目标是战略轰炸机的18倍之多,因此核潜艇的破坏力要远比轰炸机更强。

而对于一个国家的核力量来讲,二次核反击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在遭遇先发制人核打击之后,能否保留足够的反击力量,成为了这个国家核力量的关键指标。而相对于陆基核力量而言,战略核潜艇的生存性能无疑是非常好的。由于潜藏在深海之下,加上现在的核潜艇一般都有相当好的静音性能,核潜艇是最难以被捕捉和消灭的目标,大洋反潜几乎是大海捞针。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把战略核潜艇,当成是自己二次核反击力量的基石。

而战略轰炸机如果没有预先起飞,在空中待命的话,留在机场上的战略轰炸机是最好的攻击目标。所以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常年都有战略轰炸机执行空中核值班任务,绝对不会出现所有战略轰炸机都停留在地面的情况,即使如此,如果失去制空权,也很难保证战略轰炸机的安全,因此战略核潜艇的生存性能无疑要更好一些。

最后在全球打击能力方面,核潜艇和轰炸机平分秋色。战略轰炸机普遍具有全球打击的能力,其庞大的航程结合远程导弹武器基本上可以实现全球打击。而地球上70%多的面积都是海洋,核潜艇装备的导弹射程基本都在1万公里以上,实现全球打击也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在全球打击能力上,陆基核力量不能和空基以及海基核力量相比,后两者是基本持平的。

总的来讲,战略核潜艇比战略轰炸机有更好的生存性能以及更强大的打击威力,前者的重要性要远胜于后者。从俄罗斯军队的态度就能看出这两种武器之间的差异,普京曾经说过,就算把克里姆林宫卖掉,也要搞出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可见在他们心中,核潜艇比战略轰炸机重要多了。

战略轰炸机、航母、核潜艇哪个应该优先发展?

这个问题目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面临这样的选择,那就是美俄中三个国家,其它国家即使有想法,也都没有实力发展!下面我们就举例说明一下世界排名前二的两个国家,美国和俄罗斯是怎样选择的!

美国的选择

而这里面,前两个国家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思路,首先就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它在战略轰炸飞机、航空母舰和战略核潜艇三个方面没有选择,而是同时发展,齐头并进,哪个也都没有落下!

比如说航母,美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航母最多的国家,超过10艘,并且是清一色的超级核动力航母,一个航母战斗群就可以顶一个国家的海军和空军了。美国的航母作战实力强大,是美国维护世界霸主最有利的武器。

它在战争和非战争时候,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平时进行武力威慑,哪里有人不听话了,航母战斗群立刻就过去了。如果哪里需要发生战争,好几艘航母就过去了,就是美国移动的的海上基地!

接下来就是核潜艇了,这是美国战略核打击和核反击的重要力量,是对付俄罗斯这样的核大国最有效的武器,核潜艇虽然在非核大战时候,作用有限,威慑作用也有限,尤其是针对中小型国家,但是核潜艇并不可少,一旦发生核大战,核潜艇来无影去无踪的特点,可以非常隐蔽的打击对手!

最后就是美国的战略轰炸机了,这个美国自然没有落下,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就是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雷达隐身效果非常好,已经参与了多场战争,证明了自己,也是美国战略核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的选择

相比较美国,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俄罗斯,都把战略核潜艇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就连俄罗斯的国防部长都出来说,俄罗斯不需要发展太多的航母,俄罗斯的只要能击沉航母就行!

而完成战略核打击和核反击以及击沉航母,最有效的还是水下力量的贡献,所以俄罗斯即使是军费紧张,但是对于水下力量的发展一直没有停止,今年俄罗斯还出现了一次特种核潜艇的事故,导致14名俄罗斯海军工作人员牺牲!

而出事的那艘核潜艇,也是俄罗斯的水下杀手锏之一,下潜深度超过了6000米,可以携带射程超过10000公里的核鱼雷,是完美的航母终结者!

同时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也是非常隐蔽的,无论是遭受到对方核打击后的核反击,还是出其不意的首先发起核打击,核潜艇都是非常好的核武器的发射平台!

所以俄罗斯才大力发展核潜艇,对于航母和战略轰炸机,近几十年都没有发展更新,航母还是原来的那艘,轰炸机还是服役几十年的图95这样的老式机型,更谈不上雷达隐身!

所以从美国和俄罗斯来看,选择都不一样,这个其实也和国力有关系,俄罗斯只是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发展航母和战略轰炸机,如果经费足够,谁还会选择呢,肯定和美国一样,三者同时发展!

战略轰炸机、航母、核潜艇哪个应该优先发展?

其实三者都属于战略威慑平台,如果从工程化难易角度来看的话,明显战略轰炸机更容易一些,核潜艇和和核动力航母对国家工业加工能力要求太高,尤其是核动力系统,本来就已经拦住极大一部分国家了。▲小型舰船核动力系统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难题。

而且我们不仅要看三者本身的建造难度,还要看与其配套的武器、打击平台的要求,核潜艇与核动力航母仅是一个战略威慑平台,真正起打击作用的还是其配套的舰载机、洲际弹道/巡航导弹,而战略轰炸机的配套打击武器要求就简单的多的,说白了有远程巡航导弹就行。并且战略轰炸机还可以一机多用,不仅可以用作战略威慑,还可以用来做战术打击,更新换代也相对较慢,使用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一般来说应该会是优先发展战略轰炸机。当然,以上都是基于一般条件下的分析,特殊情况不在此列,你像蒙古国,它倒想发展潜艇跟航母它也发展不起来啊!

战略轰炸机、航母、核潜艇哪个应该优先发展?

强国愈强,都那么强,强国之间比一比,要想多出一口气来,只有均衡发展,人有我有,人没有的我也有,或者人有我有,我比他人更强,才能收到威慑的效用,至少能得以均衡。循着这一思路看三件重器,空中一个,战略轰炸机,海上两件,航母与核潜艇,说明一样事,寸险节短,大弩止戈,远战出大国,战略轰炸机都在1万多公里的航程,经过空中加油,作战半径也都在1万公里以上,但不及航母,地球表面四分之三是水,航母正是纵横海洋的利器,集制空制海制陆反潜反舰于一身,核潜艇也可以在全球航行,只是寻常看不见,威慑也无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航母正是威慑随时不在一利器,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能出现的地方,是现实重大威慑利器,我们的辽宁舰,刚刚形成战斗力,就有人给航母排名,给它排到最低,魂舞大漠在网上看到,讨论的热闹,什么技不如人呀,我们的航母发展任重道远,等等,这又是放弃又是一种智慧的变种,支持海洋强国,势必发展航母。要想不再受制,战略轰炸机、航母和核潜艇,哪个也不能拉下,下面让我们来详细说说,看看是否如此。

▲都是烧钱的重器。此三者,没有哪一样不重要,也没哪一样不是烧钱机器,烧钱的世上自然也就少,越烧钱就越少,世上能同时拥有这三件者,少之又少,国力不济碍难支撑,不仅仅技术不能支持。仅以美国而论,好像又不缺钱,也不缺技术,表面上看似是这样,所以这三样,他同时最多最强,世上无可匹敌,强者愈强,仍自不停向前发展,采购价格越来越高,空重71吨的B-2“幽灵”轰炸机,仅采购价格就高达24亿美元之巨,再加上终身维护、使用成本,每架至少50多亿美元,共采购22架就是500多亿,这真是敲骨吸髓的节奏啊,什么样的国家经得起这样折腾。新型“福特”仅采购价就在150亿美元上下,再配上150亿美元的舰载机和编队舰只,加上终生使用费用150亿,这样算来一艘就是45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大国一年的军费,要全面取代“尼米兹”,就采购10艘的话,数字就变得非常庞大。“弗吉尼亚”核潜艇,每艘也要在25亿美元左右,已经采购了15艘,也要在300多亿美元。个顶个的钱老虎,这真是烧钱无远弗届,现在除了美国谁也玩不转。

▲都是满满高科技。都是科技的堡垒,B-2自1997年入役,20年间无人能与之比肩而立;1975年开始服役的“尼米兹”级航母,谁又能逾之?何况现在更高水准的“福特”号?“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水下排水量7800吨,是第四代核潜艇,自2004年开始服役,咸说它的高科技,无人能及。三者技术门坎之高,远超一般国家想像,地理上有四塞之象的印度,有点不服气,向自造航母发起了冲击,自2006年开工到现在,已过去了13年时光,专家估计,到2030年能真正服役就不错了,下水可下三次,入役不能交付三次。全是他人配套,浑身上下看不出一顶点的印度制造,就是航母设计,也全是外来的产物。有意思的是,印度建造费用,只有300亿卢比,换算成美元是多少?4个亿!我的天,4亿美元要造一艘满排水近4万吨的航母,怎么听上去总觉得闹得玩似的,到今天有人简单算了一下子,大约已投进去70亿美元,航母还只是一个半拉子,要在舰载机还没有定下来,不知要选谁家好,航母正是一座高科技城堡,不是说谁想造便能造的。这样造出来,又有多少国产科技含量,万国配套,技术上能不能兼容,要知道,航母不仅仅在于建,更在于用,能否用好也是一个事。

▲一件也不能少。既然这么烧钱,既然这么高大尚,又是大国必须的,就一件也不能少,通过航母制造实现技术发展,拉动产业升级,正是优先要考虑的问题。现在成为中国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必也发展,轰-20、002级航母和095、096级潜艇,都渐渐露出了曦光,我们都有了一定物质和技术基础,因此正然可期。以轰-20而言,200吨大飞机,我们有了运-20,在结构上实现自造,突破了大飞机制造的技术难关。在隐身技术方面,我们有了歼-20,在材料、隐身技术上不再是难题。发动机,我们有了“太行”大推,动力上也不再有障碍。在人力、物力方面,均有了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制造四代战略远轰,没人怀疑。航母亦然,十年“辽宁”号,不但成功改造出一艘二手航母,多少下一代航母技术也得以被掌握。核潜艇方面,两代核潜艇已经入役多年,改造型号不断,要造四代核潜艇,无论战略的,还是导弹型,都有了坚实的实现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