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能翻新4.5万吨的旧航母,但为何却造不出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
主要是因为没钱,其次2万吨级的登陆舰不是简单的登陆舰,而是2万吨级的“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两栖攻击舰虽然也是登陆舰舰型,也属于两栖作战舰,但是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登陆舰,世界上能够完成两栖攻击舰国产的国家,和能够建造航母的国家基本一致,都是凤毛麟角。
图为俄罗斯为印度改造维克拉玛蒂亚号的场景,当时印度出资23亿美元,改造在破旧的地面空地上完成。
俄罗斯翻新4.5万吨的航母是印度海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原来是俄罗斯海军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巴库号,也就是戈尔什科夫号,俄罗斯能够把一艘载机巡洋舰,朝着完全意义上的航母方向进行改造,并且成功交付印度海军,说明俄罗斯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完成航母的建造。但是这只是具备了建造航母的技术,不代表俄罗斯有钱进行新军舰的建造。
图为改造完成后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图中可见其飞行甲板上的米格29K舰载机,印度在此次改造中被形容为“冤大头”。
俄罗斯戈尔什科夫号改造为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是用的印度的资金完成的改造,俄罗斯当然可以完全无忧无虑的进行改造,甚至还可以中途加价,在这种宽松的资金环境中,就算是再大的困难也是很容易克服的。但是俄罗斯自己给自己建造排水量2万吨的“拍岸浪”号两栖攻击舰,那就难度大多了,首先钱就需要自己出,其次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开发。
图为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俄罗斯为了具备强大的远程武力投送能力,原本打算从法国进口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结构因为美俄关系的恶化,导致这些两栖攻击舰最终被法国扣留。
俄罗斯一开始并不完全具备自己开发两栖攻击舰的技术能力,因为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海军产业链就断掉了,就算是有钱,也是以购买其他国家的两栖攻击舰为主,也就是从法国订购了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法国完成了其中2艘的建造后,将军舰扣留,并且转售给埃及,这下俄罗斯吸取的了教训,决定自己去开发,于是设计了自己的“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这款两攻也和西北风级非常相似,都是2万吨的两栖攻击舰,都只是搭载20多架直升机,外带坞舱搭载气垫登陆艇,进行两栖登陆作战,不需要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
图为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结构图,其实两栖攻击舰结构比航母简单的多,但是没有建造过的国家就难以具备相关技术,毕竟也是载机舰,全舰的系统也算是比较复杂。
按理说,这样的军舰技术难度并不高,但是考虑到冷战后俄罗斯建造的最大的登陆舰也不过是8000吨左右的伊万·格洛夫级船坞登陆舰,考虑到俄罗斯在冷战后建造的最大的海军作战舰艇也不过是4500吨的22350型导弹护卫舰,因此俄罗斯不具备2万多吨的两栖攻击舰的建造能力实在是太好理解了,毕竟俄罗斯全国上下连一个可以容纳2万吨级两栖攻击舰建造的船坞都很难找到,唯一具备生产条件的红星造船厂,又还没有形成军舰生产制造能力,刚刚完成设备的购置和安装。
图为俄罗斯涅瓦设计局设计的拍岸浪级两栖攻击舰。
所以说,俄罗斯可以花别人钱的改造4.5万吨的航母,但是自己拿不出钱给自己建造两栖攻击舰,也因为冷战后水面舰艇生产断代,因此没有形成足够的军舰制造技术能力。
俄罗斯能翻新4.5万吨的旧航母,但为何却造不出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
目前,俄罗斯建造两栖舰的手艺很低。例如著名的11711型大型登陆舰“伊万·格伦”号,该舰航速18节,长120米,排水5000吨(比中国老旧的072坦克登陆舰稍小一点点),能够装载13辆60吨的重型坦克,或者36辆两栖装甲登陆车辆,甲板上配备1门76毫米舰炮,舰尾的甲板可搭载1架卡-29直升机。该舰于1998年开始设计,2004年开工建建,2012年在加里宁格勒下水,期间三次修改建造方案,到2015年初,俄海军再次推迟交付,直到2018年,该舰才正式服役,从开工到服役,历时14年。
由于综合了航母和登陆舰的要求,两栖攻击舰的建造技术极为复杂,并不是所有强国都有能力建造,例如俄罗斯就不行。
2011年6月,俄罗斯与法国签署了购买两艘“西北风”的天价军贸合同,合同总价高达18亿美元,单价9亿美元。为什么说天价呢,因为相当贵,按照俄法两国的采购合同,法国造船商的利润快赶上毒品贩子了,法国自用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造价仅为2亿欧元,折合2.6亿美元。而且这18亿美元仅为造舰合同,不包括气垫艇等两栖战舰必须的配套装备。
向来只占便宜从不吃亏、啃骨头不吐渣的俄国人,为何甘当冤大头。原因有三个,一是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久科夫正在锐意军事改革,青睐西方技术,大力倡导进口西式武器改良俄军日益旧的武器装备体系。二是俄罗斯海军迫切要求,从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海军无任何大型两栖舰艇服役,海军步兵部队现有舰艇均为苏联时期的老旧登陆舰,早已不堪使用。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和2014年克里米亚回归,这些问题暴露严重,促使俄海军下定决心淘汰老旧,采购最先进登陆舰艇,决心大到饥不择食,进口也行。三是苏联解体后,设计和制造大型两栖舰艇的机构、造船厂和配套企业,多留在乌克兰,实际上,俄罗斯本身并没有设计建造现代化大型两栖攻击舰的经验,俄罗斯如果想短时间占领这个领域,需要从头做起,做一系列工业配套的调整,需要上马大量配套项目,再加上两栖舰艇的建造数量比较少,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于是才有购买法国两栖舰的决心。然后,到了2014年,由于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内战,西方制裁俄罗斯,法国拒绝交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现在,这艘西北风归了埃及。
对比一下中国,依靠基础和规模都雄厚无比的造船工业实力,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普通坦克登陆舰到大型综合登陆舰的飞跃,陆续装备3艘船坞登陆舰,正在建造直升机两栖登陆舰,而且气垫登陆艇等配套装备完全自主研发。可以说在两栖舰船领域,中国完胜俄罗斯。
俄罗斯能翻新4.5万吨的旧航母,但为何却造不出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
谢邀。这是我们有了“小航母”之后又开始看不起其他人了吧?
俄罗斯并不是造不出2万吨级别的登陆舰,而是——他们的战略并不需要这种舰船。
在很多人对军事的了解上往往都会以美国作为一个蓝本来认识军事体系的架构(现在逐渐以我们自己作为蓝本,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变)。但是军事体系模型并不一定要和美军完全一样。
世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军事体系架构,我们也不能说谁对谁错,总之,这些架构都是他们本国认为目前最合适的。
为什么俄罗斯并不需要大型登陆舰呢?
苏联时期秉承的是一种全面战争的作战思想,一旦开战就会往死里锤对方。而且苏联时期他们的领土是这样的:
这是一片东西长度达到9000公里的巨大国土。只要通过陆运输就可以迅速地达到周边绝大部分地区和国家,在二战的时候,苏联横扫整个欧洲也完全不需要利用大型登陆舰,只需钢铁洪流就可以扫荡世界了。
在苏联时期其实是有自己的登陆舰的,例如蟾蜍级登陆舰:
或者短吻鳄级登陆舰:
尤其是蟾蜍级登陆舰,它的标准排水量为2200吨,满载排水量为4400吨。别看船不大,但是装备了一门76mm舰炮、两门57mm速射炮、2具120mm30联装火箭发射器、4具Strela-2防空导弹发射器以及2座AK-630六管近防炮。与其说这是一艘登陆舰不如说这是一艘护卫舰。在蟾蜍级登陆舰上可以装10辆坦克和340名全副武装的步兵。人家装士兵可以说是捎带脚装上的。
这一点和苏联的Mi-24雌鹿武装直升机的思路是一样的,运输仅仅是作战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并不是主要用途。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战略思想和地理位置上都有不同的布局。例如今后蒙古强大了,我们是不是也会说蒙古为啥不弄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苏联海军其实也和蒙古海军一样,都是受制于地理位置的产物。苏联时期仅仅只有4个很好的深水不冻港。在这些港口周围是苏联的四大海军舰队。但苏联更多的则是发展出了不太需要深水港的各种不同的潜艇。从北冰洋出发来威慑全世界。
到了现在俄罗斯接过了苏联的衣钵,但传承的还是苏联的作战思想,以克里米亚危机来说,俄罗斯的确派出了6600吨级的伊凡格林级登陆舰。
运送了一定的物资和武装力量到前线。但是更大的需求其实俄罗斯并不是没有,而是受制于自己的作战体系会发现即便是2万吨级的登陆舰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性,至于南千叶群岛俄罗斯也更在意如何对日军做出合理的实质性的打击,也并没有一昼夜陈兵过万的需求。
俄罗斯能翻新4.5万吨的旧航母,但为何却造不出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
2014年购买的法制“西北风”要交付时,俄声称要将其部署太平洋舰队,引起世间莫大动静,可见他并非不需要两栖攻击舰,只是要自个造的话,依其当时军工实力,着实有点费劲。
4艘“西北风”,因遭遇乌克兰危机,最终不了了之,之后俄罗斯两次曾计划建造类似的舰只,可惜都因技术实力的原因,均胎死腹中,可见两栖攻击舰并不好摆弄。
作为苏联造船遗产最重要的继承者,人才流失严重,各大船厂几十年技术停滞不前,更难说创新,想建造一艘现代化的大型舰船,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不然就不会花大钱求助于法兰西了呢。
2011年与法国签订4艘“西北风”的时候,英国人笑了,那么现在,轮到了大不列颠自己,也要求助于法兰西了。
外购既失败,在与法国合作过程中,俄罗斯基本弄清了2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的设计思路与结构,第一次的计划是2025前建造两艘2.5万吨的“激浪”级,比2.1万的“西北风”略大些,理想虽丰满现实太骨感,但因经济不能支持而做罢。
第二次,也就是今年亮出的模型,也在2.4万吨左右,大致的参数与“激浪”并无根本不同,按其设计可搭载16架卡-52攻击直升机,以及多架卡-27系列直升机,500名伞兵,50辆装甲车,还有正在研发中的高速登陆艇等。以其给定参数分析,具备均衡装载的概念,不谓是一型成功的设计,可是工程力量能不能达得到,有多大的资金窗口等,到底还是一个未知数。
网上传的段子,不如与中国合作云尔,说是说,倒不失为一件快捷打造途径。
俄罗斯可以改造一艘4万吨的航母,毕竟还保留有当年图纸,然两栖攻击舰,毕竟第一次造;如果人才不是流失得那么厉害,仅靠自己力量攻关也没问题,可是现在不是当年,加之建设资金不给力,实在难上加难。
俄罗斯能翻新4.5万吨的旧航母,但为何却造不出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
俄罗斯还真的就造不了2万吨级的登陆舰!它建造一艘排水量5000吨的11711型登陆舰(伊万·格伦号)就耗时14年之久,简直就和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母一样难产,它连这种类似坦克登陆舰的老装备都造不出来,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根本就是妄想,至于正在建造的23900型两栖攻击舰,看看模型就知道,它就是很多传统技术拼凑的成果,恰恰说明俄罗斯不具备建造2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的能力。
(上图是23900型两栖攻击舰,和下图的11711型登陆舰对比,似乎舰首保留了释放登陆艇的舱门,实在不像是现代化的两栖攻击舰)
2020年年初,普京亲自到克里米亚的刻赤船厂为23900型两栖攻击舰剪彩,但外界普遍不看好这个船厂,它在苏联时代是个造潜艇的单位,苏联垮台以后基本没接到什么像样的工作,如今一上来就要开建2万吨,甚至4万吨的两栖攻击舰(具体吨位不得而知),实在有些儿戏了!
(普京亲自参加开工典礼,足见重视程度)
(刻赤造船厂又称海湾造船厂,它负责的都是些小战舰)
此外,俄罗斯在建造11711型登陆舰期间,先后经历了格鲁吉亚战争、克里米亚危机等改变国际秩序的动乱,为了压制一心想加入北约的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俄海军急需要可以对海岸目标快速行动的新型战舰,甚至比对航母的需求还要急切!因为美国航母从未真正威胁过俄罗斯的安全,这些不老实的邻国才是俄海军的主要目标。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俄罗斯就开始认真考虑强化海军的对岸攻击能力了,于是引出了后来购买4艘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故事。
(西北风级可是高科技产物)
尤其是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之时,俄海军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快速行动也只能控制这个港口城市,对塞瓦斯托波尔对岸的敖德萨则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俄乌克兰人被镇压!因为俄海军当时的装备只有1164型光荣级巡洋舰和11356M型护卫舰,前者是号称航母杀手的苏联战舰,后者是只有4000吨排水量的新型护卫舰,仅有36单元防空导弹和8单元反舰导弹,这两款战舰都不具备快速向陆地投放军事力量的能力,前不久1164型的首舰莫斯科号被乌克兰反舰导弹击伤后沉没,就是最好的证明。
(苏联时代的装备不仅老,而且还不适合俄海军使用)
俄罗斯造不出两栖攻击舰真是因为缺钱吗?不可否认,钱确实是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全部因素。
为了快速改变海军发展思路,俄罗斯忍痛退役了大而无用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以及一大批苏联时代的攻击核潜艇,甚至封存了基洛夫级万吨大巡洋舰,以便节省出资金用于开发适合新战术的装备,其中建造11711型登陆舰只是一种自我尝试,结果却以失败告终,俄罗斯最希望的还是引进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有了这种战舰,俄海军的作战目标将从前苏联时期争夺大洋上的制海权,转变为有效投送兵力、保持对岸攻击的能力!进而威慑周边那些企图加入北约的邻居,确保自己最后的安全地线不被践踏。
如此紧迫的需求下,如果俄罗斯自己有能力建造两栖攻击舰,实在没有理由拖到今天还未建成,更不至于低下高傲的头颅向法国购买,法国开出的价格极其昂贵!两艘21000吨的攻击舰合同总金额不低于15亿欧元(2009年的币值,法国自己采购两艘的价格是6.85亿欧元),而俄罗斯帮助印度改装航母的总费用,也才9.74亿美元(后来又追加了13亿美元),很显然,如果俄罗斯真的有建造两栖攻击舰的能力,完全可以把这15亿欧元花在自己的造船厂内,没必要去求法国人。
(法国自用的西北风级有2艘)
而且,俄罗斯购买法国装备从一开始就很不顺利,首先是来自美国的压力,法国不敢得罪这个老朋友!一直犹豫不决,在2008年8月俄格战争爆发后,更是不得不停止有关谈判,尽管强硬的普京已经在这一年的5月份将总统权力交接给了梅德韦杰夫,但俄罗斯在对格鲁吉亚的军事打击中暴露出对两栖攻击能力的极度渴望,加快了相关设备的购买力度。最终在2009年11月末,一艘在法国海军服役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访问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法国这是要主动推销这款战舰了,原因就在于梅德韦杰夫比普京更温和、更亲西方。
(西北风级包括复杂的陆战队生活舱,机库和车库有三层,还有船坞)
别的不提,仅仅是西北风级那套复杂的整合式电力推进系统就是俄罗斯永远掌握不了的高科技,法国负责开发这种动力系统的公司就是鼎鼎大名的阿尔斯通(Alstom),目前它已经被美国吞购。俄罗斯在与乌克兰分手之后,连舰用燃气轮机都做不出来,更别提电力推进系统了。
此外,两栖攻击舰和普通登陆舰最根本的区别是,它拥有复杂的指挥、后勤、航空运行系统,航母上该有的东西它都有!看看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维修进度就不难明白,俄罗斯缺的不仅仅是钱,它确实不具备建造两栖攻击舰的能力,需要一个老师手把手的教学。
俄罗斯能翻新4.5万吨的旧航母,但为何却造不出2万吨级的登陆舰呢?
俄罗斯翻修排水量4.5万吨的旧航母,肯定不是单纯的为了卖给印度那么简单!俄罗斯肯定不会目光短浅的仅仅为了挣印度的改装航母的费用,而是借维修航母,熟悉航母的建造流程,并培养掌握建造航母的技术。
当然俄罗斯也并非造不出排水量2万吨的两栖攻击舰(或者称之为直升机护卫舰,又或者称之为登陆舰)。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不建造两栖攻击舰呢?
问题是俄罗斯现在的国家军事战略下,需不需要这种两栖攻击舰呢?有没有建造两栖攻击舰的资金呢?
其实俄罗斯迟迟不建造两栖攻击舰,主要原因是两方面:其一,俄罗斯的国家财政不允许。其二是俄罗斯当前的军事战略没有迫切需要。
当前的俄罗斯财政还是非常紧张的,俄罗斯的军事战略在从苏联解体后,采用的是优先保证俄罗斯的核战略的威慑力量,其次是在俄罗斯财政相对宽裕的情况下,可以适度的发展装备较为高端的武器系统。俄罗所有大量继承自苏联的登陆舰,虽然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或者处于封存的状态,但是对于俄罗斯目前登陆作战的需求已经足够,大不了重建恢复之前的苏联登陆舰,已经可以满足俄罗斯海军目前的作战需要。
不过就在7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赤海峡造船厂出席了,俄罗斯建造的直升机护卫舰的铺设龙骨的仪式,很明显俄罗斯已经开始建造这类大型的两栖攻击舰,相关的动力系统和建造技术也必然已经有了解决方案,那么这会是俄罗斯大规模建造两栖攻击舰的开始吗?
笔者认为,俄罗斯不会大规模的建造新的排水量巨大的两栖攻击舰,目前开始铺设龙骨的两栖攻击舰也只会限定两艘,俄罗斯海军的建设目标,还是会趋向于建设远洋海军的目标,例如建造排水量更大的拥有区域防空能力的大型远洋护卫舰,同时也会在建造两栖攻击舰的过程中,培养建造航母的技术和产业。结合俄罗斯为印度维修的航母积累的经验,可以预见,俄罗斯新航母横空出世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