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的美国倾全国之力生产航母,能否超过二战时生产航母的速度呢?
航母的生产速度和航母的复杂程度,以及造船产业的水平有关。美国在二战中虽然建造了120多艘航母,这个数字非常吓人,但是如果我们细究起来,大部分都是用商船船体和运输船船体建造的护航航母,或者还有用克利夫兰级巡洋舰舰体改造的航母,这样的航母占据了一大半,比如卡萨布兰卡级、博格级、普林斯顿级、突击者级等。
上图为美国海军如今的大型核动力航母,下图为美国二战中建造的护航航母,其结构差异巨大,不可同日而语。
图为二战中美国用巡洋舰舰体建造的普林斯顿级航母。
而且,二战美国航母造的快,主要还因为当时的美国造船产业非常强大,美国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工业产能占世界工业总产能的30%以上。造航母并不光是造船厂的事情,也需要配套产业的产能,比如航母使用的特殊钢铁、舰炮、雷达通讯设备等,比如美国海军当年大量建造的自由轮,他其实在地面工厂内就完成了几乎所有部件的制造,然后再运输到造船厂进行拼装,因此产能非常大。
图为美国二战中的护航航母,护航航母结构非常简单,大都是用自由轮等廉价船舶建造。
如今的美国海军航母产能肯定不会有那么快,而且要慢很多。这一方面因为航母的技术难度提高,系统变得非常复杂;另一方面也因为美国的造船产业和整个制造业都下滑了,美国已经不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工业产能的下滑带来了连锁反应,比如成本升高,比如配套产品不齐全等,这些劣势已经体现在了美国海军的航母制造当中。
图为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航母的画面。首先,美国航母的技术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比如美国海军的福特级航母,他的吨位达到了11万吨,舰长337米,宽71米,单从吨位来看,已经是二战航母的数倍,是美国大量建造的那些1万多吨的护航航母的10倍排水量。从航母的设备来看,如今的福特级航母需要搭载MFR雷达、VSR雷达、SPQ9B对空搜索雷达、电磁弹射器、光学助降系统、大型垂直升降机、密集阵近防炮、海拉姆近程防空导弹等,这些设备二战航母都不需要搭载,没有类似的设备。
图为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航母,他可以说是美国唯一一个可以完成航母建造的造船厂,巴斯钢铁虽然也可以,但是已经很久没有航母订单。
从动力来看,如今的美国航母是核动力+蒸汽轮机,美国二战航母是简单的锅炉+蒸汽轮机。如今的蒸汽轮机的功率更大、体积更大、结构更加复杂,核反应堆更是二战没有的,其建造和安装难度大大提高,核燃料棒需要小心的放入堆芯之中,就算是只更换核燃料都需要1年多的时间,可见其建造难度多大。
图为美国大造船厂英格尔斯造船厂,他如今依靠大量建造伯克级驱逐舰和传奇级巡逻舰支撑军舰业务。
除了设备和航母更加复杂,如今的美国造船产业非常疲软,美国如今能够竞标航母生产的只有巴斯钢铁和纽波特纽斯两家造船厂,过去能够制造航母的美国造船企业如今不是倒闭就是失去了相关能力,毕竟过去的航母小、简单,是个船台就能造,如今的航母大、复杂,必须要在专用的大型船坞内搭建。而长期不建造航母的美国造船厂就逐渐失去了这个能力,巴斯钢铁和纽波特纽斯是美国平均分配订单,专门保留下来的造船企业。
图为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内正在建造的航母。
美国需要扶持这两家造船厂,毕竟这两家任何一家倒闭,直接后果就是美国只剩下1家可以建造航母的船厂,到那个时候航母的成本还要提高,毕竟坐地起价没有竞争对手,产品的价格就会飙升。在这个局面下,美国先不谈航母一年能造几艘,先把能造航母的船厂保护好就是一件大事。所以美国现在完全无法达到二战时的航母产能了,各种条件都不具备。
如果现在的美国倾全国之力生产航母,能否超过二战时生产航母的速度呢?
像二战那样生产航母,当然不行!当时航母与今天航母,完全是两个概念,当时的航母,重点面对的作战对象,是日本,其是二战发达国家中最低者,如果搞一个排列,应该是美英法德,最后才能排到日本。日本是当时技术水平最差的,无论是航母,还是大炮,潜艇,水面战舰和航空炸弹。即使这样,美国航母共生产了138艘,共被击沉了7艘。作战制海重器,所在珍珠港的航母,如果不是跑得快,太平洋战争的历史当重写。被击沉击伤,与当年质量有关,也与作战对象密不可分,如果面对德军作战,美军航母不说不堪一击,被击沉的数字远不只7艘。除了作战对象,也与作战思想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今天,现在,一旦在作战思想上差之毫厘,速度再高也没有用,因是生产速度不再是大问题,以下我们详细来说说。
欺负弱小手拿把掐二战以后,一般只有一两艘,开出来浩浩荡荡。国际上有个大事小情,其总统每会问得一句,航母在哪,成为干涉他国内政的重器与利器。地球70%尽是水,航母以水而兴,可以满世界疯跑,秘密在于大部分国家要造没有美国强,欺凌弱小完全不是一个事儿,但要面对苏联作战,总是小心了再小心,再多也不够人家打的。世间却叫响了美国航母大名,美国从而也显得满是精神,造了一艘又一艘,一型跟着一型。面对强国海军作战,根本不顶事儿,比如俄罗斯的“波塞冬”核鱼雷,还有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等等,都说美国航母造价贵,从来以军用标准而打造,最为结实,如果挨一枚核鱼雷,可以试试,一发入梦,再发入魂,根本不会这样横冲直撞,这是他的航母面对大国老老实实的根本原因呀。再多也不够打的。当年苏联发展导弹与核潜艇,正为航母而设。
航母不是神器是武器都有弱点,就像世上有矛必有盾,航母正是海上进攻一枝矛,以攻而守,才是它提高生存能力的大关键。进攻在于它的舰载机技术水平,美国发展了一型又一型,从一代到五代,均可称得上先进。因是航母有多少不重要,舰载机才是重中之重。把所有陆战兵器都搬到海上,空中力量是取得陆海战斗的关键。没有制空权,什么仗也打不下来。F/A-18“大黄蜂”进步为F-35C“闪电”,要面对三代机和四代机,没有问题,怎么说F-35也是一款准五代,还是只能欺负弱小,面对高端的型号,比F-22还先进的五代机作战,一仗也打不下来。别看美国发展航母精神,心里边也在不停犯嘀咕,由海向陆,航母究竟是否神器,不能确定,这也是美国一边发展航母,一边保留有几百处海外军事基地的原因呀。
如果现在的美国倾全国之力生产航母,能否超过二战时生产航母的速度呢?
欧美造船工业的萎缩,根本不可能支撑大规模造船。而现代航母建造工作量远不是二战可以比的。
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全世界制造业中心是在欧美,造船业中心也在欧美,其他国家里面再加上个日本。所以二战时期,美国和英国造船工业水平和能力,就已经代表当时世界最高水平。但是在二战后欧美造船业开始持续衰弱,造船工业向新兴市场转移,其国内已经不具备“爆船”的条件。
根据美国造船行业理事会(SCA)的统计,美国现在从事船舶建造的总人数只有10.62万人,其中有两年以上船舶建造工作经验的熟练技术工人已经不足3.5万人。美国造船工业的70%是跟军事相关,为军舰建造和修理,民用船舶建造中最大一块是建造豪华游轮。在造船能力上,美国目前所有军舰都是在4家船厂的5个船坞内建造,能够建造航空母舰的,只有纽波特纽斯船厂的12号船坞才能建造,该船坞也是所有尼米兹级航母的建造场所,目前在建福特级航母二号舰约翰·肯尼迪号。
相比较下美国二战时,单纯可以建造当时大型舰队航母的造船厂就有纽波特纽斯船厂、纽约布鲁克林海军船厂、费城海军船厂、诺福克海军船厂、前河造船厂五家船厂,每个船厂至少两个船坞用于建造航母。此外还有英格尔斯造船、西部钢管、西雅图-塔科马造船厂、新泽西联邦造船厂、宾夕法尼亚太阳船厂、华盛顿凯撒船厂等建造轻型护航航母。这张拍摄于1958年的美国存放二战军舰的照片足以说明当年的强大
从造船速度上看,4.5万吨的中途岛级大型舰队航母在战争期间用了两年时间,战后用了3年时间;3.08万吨的埃塞克斯级大型舰队航母在战时建造用时最快的是14个月;1.06万吨的独立级轻型航母建造用时最快的是10个月;而轻型护航航母里面,建造最快的仅用了76天。这代表那个时代的最高工业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航母的建造工作量和复杂程度远不是二战时可以比的。二战航母不需要弹射器,拿沙袋绑上绳子就是阻拦索,建造难度和复杂程度比战列舰都还低(同样是战争状态,衣阿华级战列舰建造都还要3年半时间呢)。中途岛级航母代表二战美国航母最高水平,但实话说该船建造工作量还不如现在4万吨级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大。
而现在美国建造的福特级航母,排水量10万吨以上,比中途岛级高一倍以上,比埃塞克斯级高两倍以上。电磁弹射、核动力、综合电力管理系统、重点部位凯夫拉装甲等。其工作量和难度要比二战时不知道高多少,相比较下其7年的建造周期,对比二战造船速度来说其实并不显得慢,毕竟70年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真正限制美国倾全国之力造船速度的是人的因素,现在全世界商船建造吨位的90%以上是集中在中、日、韩三国,中国和韩国交错争夺第一,日本稳居第三。美国造船业之所以萎缩,就是因为即使跟日本比,同等级商船建造,美国的建造成本是日本的三倍。而船舶建造,尤其是军舰建造,是非常依赖熟练工人的行业,不说别的焊工、钳工是一时半会就能培养出来的吗?更别说要达到造航母的技术要求。这些不起眼的,长期在有毒有害环境下辛苦劳动的造船工人,才是决定一个国家造船能力的上限!
另一方面在建造设备上,美国的干船坞都是企业自己经营的,这就导致能造航母的船坞就只有纽波特纽斯一家有,其他船厂拿不到航母的单子,也没法造大型民用商船,自然不会留10万吨级的船坞烧钱。还有像大型龙门吊这样造船相关设备,造船业都萎缩成这样了,还想造船设备行业?纽波特纽斯船厂的龙门吊是当年向德国进口的,已经用了40多年了,现在德国那家龙门吊企业早已倒闭关门,大型龙门吊企业就中国的振华重工在生产,英国造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龙门吊就是买振华的,特朗普你是买还是不买?
如果现在的美国倾全国之力生产航母,能否超过二战时生产航母的速度呢?
可以明确的回答您,即便是美国现在全力生产航母,速度也赶不上二战时期。我们只需要比较一下二战时期的美国航母生产速度和现在美国的航母生产速度,以及二战时期美国能够制造航母的造船厂和现在美国航母造船厂的数量,就可以很清楚的得出答案。
一、二战时期美国航母的生产速度有一个数据显示,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太平洋战争结束,这个期间,也就是不到4年的时间,美国一共生产了大约147艘航母,其中的113艘属于轻型护航航母。平均下来美国每年生产航母36艘。其中仅1943年一年时间,美国就生产了50艘护航航母,几乎每周就有一艘航母下水,这个速度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二、现在美国航母的生产速度二战结束之后,如果从1950年开始算起,到1959年截止,美国共服役了5艘航母。整个1960年代,美国共服役了5艘航母。整个1970年代,美国海军服役2艘航母。整个1980年代,美国服役3艘航母。整个1990年代,美国服役3艘航母。进入新世纪之后,到今年2019年截止,美国海军共服役了3艘航母。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美国建造航母的速度平均下来每十年不到3艘,远远落后于二战时期。
三、二战时期美国能够制造航母的造船厂二战时期,美国的航母生产速度快,是因为能够建造航母的造船厂较多。比如美国纽波特造船厂、福尔河造船厂、布鲁克林造船厂、费城海军造船厂、通用动力公司诺克福海军造船厂,都生产过“埃塞克斯”级航母。其中仅费城海军造船厂一家,在二战期间就生产了26艘大型航母、9艘轻型航母。
四、现在美国能够生产航母的造船厂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是现在美国唯一能够生产航母的造船厂。从“企业”级航母开始,到后来的“尼米兹”核动力级,再到现在的“福特”级航母,全部都是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的。
从上可以看出,即便是不考虑外部条件,开足马力全力生产航母,仅凭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一家,根本不可能达到二战时美国的航母生产速度。
如果现在的美国倾全国之力生产航母,能否超过二战时生产航母的速度呢?
很多朋友迷信于美国的“正无穷”工业能力,觉得战时的美国造超级航空母舰就跟二战那样轻松。但是二战航空母舰和现代航空母舰存在本质上技术差距,如果从二战的“埃塞克斯”算起航空母舰至少已经向前推进了4代,就算欧美造船不出现萎缩倾尽全力也不会出现以二战速度建造现代航空母舰。但是反过来说,就算数量赶不上,1艘现代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挑战干翻1个二战时期的“航母特混舰队”。
下图为二战时期美国建造的几个级别的航空母舰,分别是“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空母舰、“博格”级护航航空母舰、“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塞班”级轻型航空母舰、“埃塞克斯”级大型航空母舰和“中途岛”级大型航空母舰。而美国在二战期间开工的航空母舰数量虽然达到120艘以上,但是其中除“埃塞克斯”级和“中途岛”级吨位超过3万吨,其他的全部为1-2万吨级,甚至“卡萨布兰卡”级刚刚达到10200吨。所以美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大部分都只是由商船和轻型巡洋舰为基础研发的护航和轻型航空母舰,最快速度76天建成,这才堆出100多艘的数量。而作为大型舰队级航空母舰,排水量33000吨的“埃塞克斯”级普遍建造速度为14个月,而更新一代的45000吨“中途岛”级工期更是达到23个月。所以即便在战时建造大型航空母舰也是很费时间的,不是想象中的几个月甚至1个月一艘。
而作为现代美国航空母舰,“尼米兹”级的吨位达到105000吨(CVN-71后),“福特”级更是达到112000吨,分别是“中途岛”级2.3倍和2.5倍。吨位上的差异带来的是建造过程的复杂。就比如下图分别是“长岛”级护航航空母舰和“林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二战航空母舰普遍还是采用拼接起来的木甲板(“中途岛”带装甲甲板)。而现代航母为了抵御喷气式战斗机的高温喷气流和增大防滑能力,除了以50毫米左右的钢板作为基础之外还要在表面增加“54%的铝(钛)+46%的陶瓷粉末”涂层,而起降F-35B和V-22还要专门使用“Thermal Spray Nonskid热喷涂防滑”涂层。这个细节就足以表明现代航空母舰和二战航空母舰存在的技术差异,最终带来的是增加建造的成本和时间。
就像我们上面说的那样,现代航空母舰所使用的都是大型喷气式战斗机,像F/A-18E/F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9.8吨,而F-35C更是达到31.5吨。相比较起来,二战时期的舰载机F4U最大起飞重量只有6.6吨。所以现代航空母舰必须用弹射器进行辅助起飞,这就有了我们现在熟悉的C-13型蒸汽弹射器。下图为C-13-2蒸汽弹射器的大致结构图,整套弹射器重量达到538吨,占用空间达到1133立方米。所以就每艘航空母舰装备4套蒸汽弹射器,在工期上也比二战时时期每艘2台常规火药和压缩气体弹射器要长的多(二战弹射器利用率很低,舰载机可以独自起飞),航空母舰本身也复杂的多。
而弹射器频繁的使用带来的是动力系统的负担,就C-13-2来说,该弹射器单次弹射输出能量为134MJ,但考虑到蒸汽弹射器的整体效率只有5%左右,所以实际上一次弹射消耗的总能量达到2680MJ。“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在进行8次弹射之后就要就从30节降低到22节航速,此时需要恢复蒸汽压力保证继续弹射和航行。为了保证持续性的作战能力和部署范围,美国的航空母舰通常采用核动力,其技术难度远比常规燃油锅炉要高。下图为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使用的A1W型核反应堆。二战时的航空母机基本都是燃油锅炉+蒸汽轮机为动力,舰队级航空母舰航速在30节以上,但是更多的那些护航航空母舰只有18节的航速,动力系统也比现在简单的多。
其他的还有阻拦系统、光学助降系统、武器系统、导航和雷达等等,远非二战时期能够相比的。所以技术上出现质的飞跃导致现代航空母舰的建造周期和花费也出现了突增。二战时期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1942年造价72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5-20亿美元。而最新一代的“福特”级航空母舰造价已经达到138亿美元,远远超过二战时期那些航空母舰,从经济负担上来看也不支持美国像二战那样无限制建造航空母舰。
从现实角度考虑,美国二战时期建造的航空母舰由于吨位小、技术简单,所以二战时期大量国内船厂都在同时承建各类型航空母舰,包括纽波特纽斯船厂、纽约布鲁克林海军船厂、费城海军船厂、诺福克海军船厂、前河造船厂、英格尔斯造船、西部钢管、西雅图-塔科马造船厂、新泽西联邦造船厂、宾夕法尼亚太阳船厂、华盛顿凯撒船厂等等。而现在,美国能够承建10万吨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只有纽波特纽斯这一个,其他的船厂因为没有相关的订单都已经多年没有建造航空母舰的经验和设施。要是战时,这些船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恢复,而且不是半年一年能够完成的。
另外,能造航母还要配齐航空母舰舰载机。考虑到现代三代/四代战斗机的技术复杂性远远超过二战,像二战那样一天下线几十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代战斗机除了动力之外还有武器、航电、飞控等等,将常规自由落体弹药升级为精确制导弹药和导弹。即便战时,一条生产线每个月能达到30架就非常不错了,短时间内要配齐数个舰载机联队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但是航空母舰和舰载机技术上的提高带来是“质换量”,毫不客气的说现代一个航空母舰打击群就足以挑战二战时期一个5艘航空母舰以上组成的“航空母舰特遣队”,预警机可以在距离对方500公里以上就掌握整个战场环境,舰载机携带反舰导弹可以在100公里外发起攻击。而且决定损失的是取决于现代航空母舰所携带的弹药。
如果现在的美国倾全国之力生产航母,能否超过二战时生产航母的速度呢?
杞人忧天了,它美国不傻,最喜欢一天到晚嚷嚷人权了,怎么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呢?除非抱拳自己又打击中国的,可是我们也不傻软柿子,放心生活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