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为什么北约不出兵?

因为马岛战争不是美国发动的战争,虽然北约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政治军事同盟,但是美国才是其中的主心骨,历史上都是美国出兵就要求北约出兵,而且他北约国家一旦出兵,大都是孤军奋战。

图为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他是美国海军布鲁克林级巡洋舰,原名美国海军凤凰城号巡洋舰,可以说他就是阿根廷的主力军舰之一,由此可见美国和阿根廷关系的不一般。

比如,科索沃战争由美国发起,整个北约参加;海湾战争由美国发起,整个北约参加;伊拉克战争由美国发起,整个北约参加。但是反过来,利比亚战争由法国发起,只有部分欧洲国家响应;马岛海战由英国主打,北约都没有参加。由此可见,只有美国在具有在北约国家中号召出兵的影响力,其余国家都还不行。

图为阿根廷装备的A4天鹰攻击机,这是原装美国进口产品。

当然,在马岛战争中美国不出兵有他的考虑,毕竟二战后,美国把阿根廷等南美国家视为自己的后院,而且阿根廷和美国关系一直非常不错,阿根廷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时的阿根廷被看做是新兴国家的样板,也是美国极力打造的南美经济自由主义模板。阿根廷和美国的良好关系,使得美国许多大型船舶通过麦哲伦海峡进入欧洲,包括其余南美国家也大都走这条传统的海上贸易通道。

图为阿根廷海军5月25日号航母,可见其航母甲板上搭载有A4天鹰攻击机。

事实上,在马岛海战爆发之前,阿根廷一直都是一个美国非常支持的小兄弟,在冷战时期,苏联大规模进入非洲,并且在南美输出意识形态,建立了古巴等苏联模式国家,这让美国感到担忧,美国想依靠阿根廷这个自己亲手打造的新兴国家模板成为阻挡苏联意识形态进入的长城。阿根廷在马岛海战中曾经大量使用了A4天鹰攻击机,这种攻击机就是美国出口给阿根廷的,从1965年开始,阿根廷一共购买了125架A4天鹰攻击机,这种攻击机也曾经大量搭载在美国航母上,可见美国对阿根廷的信任。

图为阿根廷铁矿山,阿根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工业、制造业的好地方,然而却被失败的经济政策毁掉了,成为美国的资源供应地。

另外,阿根廷在工业、贸易、金融上大量的挂靠美国,阿根廷能够崛起其实一开始就是沾了美国的光。二战期间,欧洲国家互相开战,整个欧洲都被战火洗礼了一遍,美国开足马力生产物资供应欧洲,作为一个资源型国家,阿根廷那些年大量的出口铁矿给美国,造就了阿根廷第一批重工业。二战后,阿根廷成为重工业发展迅速的新兴国家,曾经被看做是制造业大国,当时阿根廷的基尼系数一度低于0.35,算得上是一个富裕的国家。

图为麦哲伦海峡,该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美国大型货轮经常从这里通过。

即便是马岛战争之后,阿根廷依然和美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90年开始,阿根廷就把自己的货币比索和美国的美元挂钩,阿根廷也完全接受了美国为他开出的经济改革药方,当然这个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最后还是失败了,阿根廷也从一个重工业国家退化成一个农业国家,当然这都是后话,其实迄今为止,阿根廷也依然是西方国家的一员,只不过是和英国一家的关系不好罢了。

马岛战争为什么北约不出兵?

马尔维纳斯(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面积1.2万平方公里,周边渔产丰富,大陆架富含油气,它距阿根廷本土400公里,离英伦三岛1.3万公里,16、17世纪先后被英国、荷兰、法国等探险家“发现”并登陆,法、英都曾设立居民点,西班牙从18世纪后期控制该岛。阿根廷独立后宣布对其拥有主权,1833年英国赶走阿根廷人后在岛上驻军,阿根廷从未放弃对其主权诉求。

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政府发兵夺取马尔维纳斯群岛,75天后,英国特混舰队夺回“福克兰群岛”,使英国在整个80年代重拾国威与尊严。阿根廷人则从爱国与欢庆的巅峰坠入痛苦与愤怒的深渊,军政府由此下台。

北约成立于1949年,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针对苏联东方阵营的军事政治组织,东西方以欧洲为核心竞争区域,东北亚、中东等为次要地区,北约不助英国,原因如下:

1、远在南大西洋的马岛根本上就是英阿两家的事儿,它属于孤立的领土纷争,不危及除英国以外的任何成员,且在北约防御区域以外。

2、不少北约成员国(像西班牙)认为该问题属殖民遗留,某种意义同情阿根廷,因此英国在北约难寻帮手。

3、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态度。马岛之争让他尴尬,拉美是它的“后院”,早就不允许欧洲大国再来动粗,同时阿根廷也是美国“伙伴”。但毕竟英美“血浓于水”,他还是暗中向着撒切尔夫人,而动用北约万万不可,里根绝不会放行。

以上三点,决定了英国只能“单干”解决自家问题。

马岛战争为什么北约不出兵?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英国打的仗。北约出兵的都是什么时候,都是美国出兵打仗的时候,因为这些国家惹不起美国,美国是北约的主导,所以想不想去都得去。英国在北约可没那么大影响力,在北约国家眼里,这就是英国自己家的事,和它们的利益不搭边,北约为什么要以集体的名义出兵。

要知道从欧洲到马岛可是跑了一万三千公里,跨越半个地球,这一仗下来,不要说损失,消耗也很大,一直远征军几个月地在海上飘着作战,吃喝拉撒和武器弹药,加上军舰的油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还是在阿根廷的家门口打,这要是损失了,那代价就更大了。更主要的是长期孤悬海外作战,对士兵的心理也是很大的折磨,英国可是下了血本才打赢这场仗的,所以战争的成本让人望而却步。

所以从始至终北约国家只是给了一些支持,比如法国单方面终止了和阿根廷的军售合同,再比如说美国,给英国提供了阿松森岛作为中转站,从这中转物资和兵力,整个航程就缩短了一半,物资供给就更方便了。但是真刀真枪还是英国人自己去干,损失还得是英国人自己去承受。马岛附近可是有很可观的资源的,即便别的国家出兵帮英国拿下来,英国人也不会分它一点。

北约的国家多半都很小,对于大的战争损失承受不起,而一个国家的任何行为都是出于国家利益,感情再好,也得考虑本国现状和本国民众 ,所以对于它们来说,没必要为了这种盟友关系打一仗耗损国力。

马岛战争为什么北约不出兵?

这就是帝国主义人面兽性的体现,利益立场市场,国家关系决力的结果,,但必仅欧美法德是盟国北约成员,,,,英国谢菲尔的舰一击沉,,英国惊崩了,,照会法国在不能提供导弹和技术交流,,在英国的强势打击下阿根庭惨败,,二国不在一个量极,英国劳师远征,绕了半个地球,,如果它们能作战能力再强点,花样再多点,信系通讯在发达点,,英国也不会那么猖獗了,,,

马岛战争为什么北约不出兵?

原因很简单,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并不在北大西洋条约军事同盟条款范围内,所以福克兰/马岛战争并未触发北约军事同盟条款,北约自然不会出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基于《北大西洋公约》这一军事同盟条约组成,其军事同盟条款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四条 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认为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第五条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即终止。第六条 第五条所述对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包括对于欧洲或北美任何一缔约国之领土、法国之阿尔及利亚、欧洲任何缔约国之占领军队、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以北任何缔约国所辖岛屿、以及该区域内任何缔约国之船舶或飞机之武装攻击在内。

由条约文本可以看出,北约军事同盟集体防卫权条款触发条件,被第六条进行了地理限制,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英国所辖岛屿,而缔约国所辖岛屿受到武装攻击的触发条件,被限制在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大西洋海域)以北任何缔约国所辖岛屿,所以位于南半球福克兰/马尔维纳斯自然被北大西洋条约摘出去了(我怀疑这个范围限制就是针对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美国显然不会希望自己铁杆小弟之间的武装冲突把自己卷进去),所以在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发生的武装冲突,自然不会触发北约的共同防卫条款。

北大西洋公约把南大西洋摘出去了

马岛战争为什么北约不出兵?

美国为什么不出兵呢?对于美国来说,英国和阿根廷,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让他怎么出兵啊?虽然没有出兵,但是美国其实出手了,而且老冤家苏联也出手了,只是两个超级大国这次来了一次隐藏在背后的暗战。

马岛全名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十六世纪末被欧洲人发现,1764年法国率先在东岛建立定居点,随后英国在西岛建立定居点,1766年西班牙从法国手上买下东岛,并在四年后以武力从英国手上夺取西岛,自此西班牙享有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1816年阿根廷从西班牙独立出来,并继承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但是1832年英国重新登陆马尔维纳斯群岛后,历时一年夺取全岛的主权。自此,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问题,进行了长达百年的争论。

1981年,英国开始从海外殖民地撤军,驻留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英军也在撤军计划之内,这让被国内危机搞得头痛不已的阿根廷军政府总统加尔铁里看到了一举两得的机会,攻下马尔维纳斯群岛,以此来挽回民众对军政府的支持。1982年4月2日,加尔铁里下令武力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请求美国总统里根进行调停,但是加尔铁里居然拒绝接听里根总统的电话,这让里根总统很生气。 阿根廷军政府总统加尔铁里之所以能够上台,完全是靠美国在背后支持,现在这个小弟居然敢不听电话,美国只好展开了对阿根廷的军事制裁,禁止任何国家把武器装备出售给阿根廷。当加尔铁里总统听到英国出动两个航母编队和美国对自己的制裁后,他立刻目瞪口呆,这个完全超出了他的预计,马尔维纳斯群岛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岛,英国都准备从岛上撤军了,为了这样的岛屿,英国居然不远万里派遣海军过来,而且自己的好朋友美国总统里根还禁止其他国家销售武器给阿根廷。

加尔铁里收手了吗?武力夺取马尔维纳斯群岛后,加尔铁里的威信在全国达到了最高点,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政权,他不能收手,于是他向苏联寻求帮助。阿根廷与苏签订了核协定,苏联向阿根廷提供浓缩铀,回报是苏联可以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周围与阿根廷联合开采刚被发现的石油矿。不过,苏联实际上只为阿根廷提供了情报,并没有任何武器援助。说来也巧,在整个马岛战争的过程中,美国也在向英国提供情报,苏美双方在情报领域上来了一场大对决。 经过七十四天的战争后,阿根廷宣布投降,马岛战争以阿根廷战败结束,但是直到今日,阿根廷仍然在争取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马尔维纳斯群岛虽然隶属阿根廷,但它却是南半球两大洋交通的必经之路,为了南大西洋的制海权,英国不会放弃这块殖民地。阿根廷和英国都是美国的小弟,美国出兵打谁都不好,他能做的就是以关闭阿根廷的武器购买渠道来调停战争,不曾想苏联也偷偷参与进来,真的是冷战时期,哪里都有美国和苏联这对冤家的身影。

【我期待着你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