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俄罗斯空军全力生产苏-35S?
俄罗斯现在如果不全力制造苏35S,那未来10年将会面临主力战机极度短缺的情况,俄罗斯这是在还前面欠的规模旧账。俄罗斯有新一代战斗机苏57,但是量产型才制造了2架,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俄罗斯如果要依靠苏57为主力打天下,怕是还需要20年时间。
图为苏35S战机,他将成为俄罗斯空天军未来20年的主力机型。
然而俄罗斯现有的重型战斗机已经坚持不到那个时候了,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就没有大量生产过哪一种机型,从来都没有能完全替换掉苏联时期的老飞机。目前俄罗斯空天军装备有600架左右四代机,其中只有118架苏30SM和98架苏35S算是较新的机型,还有100架苏27SM系列战斗机比较堪用,其余的近300架老苏27A和米格29战斗机都在等待替换。
图为苏57战斗机,他才仅仅生产了两架量产型,远远跟不上替换速度。
在如此大的换装压力下,苏57战斗机的研发却非常缓慢,采购速度也不理想,俄罗斯去年下了第一批12架苏57战斗机的订单,其中2019年交付2架,也就是说,俄罗斯要到后年才能得到12架全新的苏57,生产线的速度会逐渐加快,俄罗斯预计到2030年会生产200架苏57,但是在此之前依然需要近300架四代半战斗机来替换老旧飞机。
图为苏30SM战机,他是俄罗斯空天军另外一种主力四代半战机。
目前,俄罗斯又打算再下48架苏35S的订单,使整个苏35S系列的产量达到146架,不排除还会继续生产的可能性。苏35S战斗机的性能也足够好,虽然属于四代半战机,但正如俄罗斯宣传的那样,苏35S战机具备4++代战机的作战能力,应该说,除了机体外壳不具备隐身能力外,苏35S的所有作战性能都在F35之上。
图为F35战机,他机体大、需要外挂武器,谈不上什么机动性,隐身能力也有限。
首先苏35S飞行速度比F35快,苏35S最大飞行速度为2.25马赫,F35才1.6马赫,刚刚超过音速不多,实战中就意味着截击作战的效率苏35S要高很多。其次苏35S作战半径更大,达到了1400公里,F35才800公里,差不多只是苏35S的一半,这意味着远程机动、纵深打击的能力F35都不如苏35S。
图为苏35S战机生产线。
再者,苏35S装备的雷达是专门用于对付隐身目标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对抗隐身目标时也有100公里以上的发现和火控距离,对付F35这种隐身做的不太好的飞机,优势很大。何况苏35S还有117S发动机,是三维矢量发动机,作为双发战斗机,机动性要比F35这个单发飞机高出一个档次来,本来F35也就是对地打击专长的JSF联合攻击战斗机,对上苏35S劣势还是很大的。
上图为等待装配到苏35S上的117S发动机,下图为俄罗斯展示该发动机。
所以说,苏35S未来撑起俄罗斯空天军20年的基础力量不是问题,而且他的性能也足够先进,俄罗斯完全可以大量生产苏35S来应对未来可能的威胁,所以才会大量的生产。
为何俄罗斯空军全力生产苏-35S?
因为俄罗斯空军已经把苏联老本啃到了极限,再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开拓新时代了。
其实俄罗斯在五代机上的尝试非常多,从苏联开始就有进行相关的计划和研究,但时不利兮,他们的研究始终没有开花结果。
但是苏联人似乎一开始就走进了弯路,他们对战机的定义没有建立在电子技术的发展上,而是一门心思玩起了战机本身的气动研究。结果苏联人在一段时间内制造出了许多的高性能怪胎,却因为电子技术的落后,让美国人渐渐甩开了距离。
苏联解体以后,实际上俄罗斯相关的航空研究统统停摆,很长时期几个设计局无事可做,飞机制造厂也得靠着外销订单过日子。所以有人说俄罗斯的飞机设计师们已经与世界脱轨了。
俄罗斯后来执行的先进飞机计划几乎全是苏联时代的冷饭,从米格1.44到SU-47金雕统统如此。而且2002年还在表演的“金雕”完全暴露了俄罗斯设计者仍然在搞老思维的杯具态度,一款没有任何价值的高机动战机,打着“将来要装备等离子隐身”的名头出现在世人面前,然后迅速的消失了。
所幸2000年以后俄罗斯的战机销量喜人,随着亚洲国家的纷纷崛起,对国防的需求刺激了俄罗斯的军机市场,尤其是苏霍伊和米格这二位。因此俄罗斯人也终于能够喘口气去研究新的机型,然而这条路实在是布满荆棘,坎坷万分。
俄罗斯放弃了SU-47这个不靠谱的东西后,其实也是急在心里。眼见美军的F22已经渐渐成军,F35也开始交付,他们却拿不出一款经得起比对的先进四代机。乃至于中国也开始了新型战机的研制,并且一出就是两款。再不拿点东西出来,俄罗斯的飞机设计能力将会被严重质疑,未来可能连天空都守卫不了。
于是他们搞了个短平快方案,甩脱SU-47后苏霍伊立马投入了T50的设计之中,这架战机说是SU-27的隐身型号也不为过,毕竟苏霍伊后面几年最拿的出手的只有SU-27和其改型。什么SU-30、SU-32、SU-33、SU-34、SU-35、SU-37等等,他们太满意27姬的盘子,不断挖掘其中的技术,熟悉其方方面面。
但即便如此,T50的设计仍然耗费了超过预期的时间,原定2008年的试飞拖到了2010年,而且中间还爆发过土星公司因为被拖欠经费罢工停止研发的事件,让普京算是冒了一鼻子汗。
所幸俄罗斯人这回逮住个冤大头——印度。三哥们心比天高,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想着能从别人那赖到更多好处,因此他们很快成为俄罗斯T50项目的合作方。严格的说其实只是“投资方”,俄罗斯方面压根就没转让过什么技术,也没有任何关键方案分配给印度,只是把他们晾在一边,美其名曰“开发双座T50”。
憋不住的印度人差点跑到国际上骂娘:“你妹的双座啊!单座是啥样我们都没摸到,就见到钱哗哗的流了”,整个俄印联合的PAK-FA“未来前线战斗机系统”越整越像出闹剧,分分合合到现在都没个准数。
不过还好俄军自己还是负担了部分自产自销的任务,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也对T50的前景表示乐观,认为能至少对外销出600架,起码未来几十年内亚洲市场可以拿下不少。
然而,T50究竟好不好这是个很难说的问题,这种仓促上马的战机一直被人所质疑,尤其是风传的“隐身能力重大缺陷”经久不衰,以及“俄罗斯放弃T50计划”的消息,都为俄罗斯的新战机蒙上了阴影。
搞到现在,T50项目似乎成了一个巨大的“技术验证计划”,而且套路高度雷同当年美国的“JSF联合攻击机计划”,就像是个缩小的F35套路,只为了捡个送钱的傻子罢了。假药停都能玩法拉第,国家玩起PPT你觉得会怎样?
总之,俄罗斯在发展T50的同时,确实获得了大批资金和新型技术,因此航展上的新型SU-27改型们也愈发的焕发光彩。SU-35就是这样一款战机,当年SU-35曾经就一度是各个飞行刊物和航展上的超级明星,是SU-27系列的顶级款,经历了多年的打磨,再应用了符合现代标准的电子技术后,其实力不可小觑。
所以在老本啃到今天这地步的情况下,所谓4代+++的“终极侧卫”SU-35成为俄军当前最现实的选择,毕竟这种战机还能保持着相当的先进性,并且未来还有大量来自于其它苏霍伊改型以及SU-57战机的验证技术可供开发。
但最重要的是,俄罗斯现有的SU-57战机根本无法维持对西方的优势,与F22和F35对抗都不敢打包票。俄罗斯不像美国,美国已经拿F35坑了一大票人进去,无论这款战机是砸锅还是超神它都已经奠定了一个时代。他们必须抢在自己空军还有航空业从二流变三流之前,维持住现在的战斗力和声望。
这个套路我们其实也不陌生,多年前放弃封存精锐的T80坦克,转而采用和发展T72改型不也是这样的么?只要换个T90的名字,撑过一段时间不也能迎来“阿玛塔”么?
至少SU-35还能压住“阵风”、“台风”一头,现在的俄罗斯已经离开苏联很多年了,路还长着呢。
为何俄罗斯空军全力生产苏-35S?
2018年9月的一天,在叙利亚,F-22远远地贼上了苏-35,盯了半小时,见苏-35没反应,采用公共频段告知了它,苏-35这才反应过来。因此F-22大喜过望,一路上差点笑掉下巴,还没开回家,俄罗斯就公布了雷达屏幕中F-22成像截图,在实事面前,美军飞行员也只得低下头来,这里用得着葛师傅《天下无贼》中一句名言,大意了。F-22这么棒的战斗机,生生给四代机苏-35生擒活捉,无论怎么讲,也说不过去。也许F-22过于大意了,以为没事,也许苏-35早就看见了它,所以这事开始变得非常怪异。不管怎么说,苏-35没有吃亏,总是真的。苏-35虽说是四代机,但其发现隐形飞机的能力,并不弱。远距离先敌发现,就能先敌开火,如果是这样,F-22在苏-35面前还真就没有什么便宜可言。也从而说明苏-35的设计思路是对的。既然这么棒,当然,俄罗斯会开足马力生产,现在已经生产了104架,包括给中国的24架。
▲还要生产多少?连卖加自己使用,生产线全开,再生产几年没问题。俄罗斯到了使用寿命的大量的苏-27系列飞机需要更换,少说也得生产400架,或者更多。苏-57未好,价格太贵,作为现役制空主力,与苏-30SM搞配合,前者制空,后者侧重对地攻击。我们知道苏-30SM实验版本,就是印度苏-30MKI,印度是作为制空战斗机来使用的,可见苏-30SM制空能力并不弱,但与苏-35比较而言,还是苏-35的制空能力要好些。两型飞机生产数量至少需要800架。看眼下这形势,也唯有开足马力生产,以满足军方作战需求。
▲终极侧卫。非虚誉,在航程,机动性,航速等方面,丝毫不弱于F-35,就是隐身能力差一点,不还有雷达发现能力吗?要比F-35强些,这样二者之间也不差什么。配合新研制的“游隼”光电瞄准吊舱,以及“彩色蜡笔”电子情报系统和翼尖电子干扰吊舱,现在的苏-35无疑如虎添翼。以为对苏-35,当可知道一样事,其原始设计,即对美国五代机的缺点而去的。百病缠身的美国两型五代机,要实现技术成熟,在可见的15年内是完不成的,苏-35正可以拿来练练身手,今后如叙利亚斗法这种事,美俄之间少不了。因此苏-35仍然大有用场。
▲苏-57是个狠角色。属于一击致命的那一种,苏-57可以为之冲锋陷阵。二者如果配合得好,用之制空作战,堪谓满满威力。这正像歼-20与歼-16的配合一样,提前发现以快打慢,五代取得了制空权,又可以伴随对地攻击。二国面临作战环境也差不多,所以空战考虑基本大同小异。苏-35不是没有问题,在武器平台上选择还不够多,或说发展有点慢,如果能把超远程的空空弹弄得成熟,那时的苏-35将会更加威风。即便这样,印度上门求购,俄罗斯还不卖呢,为得是及早弄一点钱过来,把苏-57早日研发成熟,与苏-35相比,苏-57毕竟是重中之重。
为何俄罗斯空军全力生产苏-35S?
这个问题一般会被大家解读为俄罗斯苏57性能并不好,所以俄罗斯不得已退而求其次选择大规模生产苏35S战机以数量优势来弥补隐身战机的性能缺陷问题,那么俄罗斯大规模生产苏35S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苏57的性能并不好?在隐身战机大行其道的当下,是不是现在的五代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呢?
苏57的性能真的那么不堪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俄罗斯没有大规模采购苏57战机?苏57作为俄罗斯研制的隐身战机,其综合性能在五代机中一直都是大家诟病的存在。几乎是全世界都在嘲讽苏57的设计是多么的落后,隐身能力有多么不堪。实际上这可能是大家对此的误解。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苏57的隐身能力和世界主流战机的差距,在空战中到底有多吃亏呢?
苏57的隐身能力被大家诟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遍布机身的铆钉设计,第二个是采用隔板进气道设计,第三个是违反平行原则,大量接缝处未进行锯齿化处理,这一系列的粗糙设计导致苏57的雷达反射截面积高达0.5平方米。这样的隐身能力和我国的歼20以及美国的F22存在着数量级的差距。接下来我们依照目前战机雷达性能来看一下,0.5平方米雷达反射截面积和0.01平方米雷达反射截面积在实战中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雷达的探测距离与雷达截面的四次方根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要把探测距离降到一半,那么雷达截面就必须降到原来的16分之一。现在一般机载雷达对3平方雷达反射截面积的探测距离在110到150公里左右。基本上,0.5平方米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被机载雷达探测到的距离就会减半了,也就是说,机载雷达探测0.5平方米目标的距离不会超过70公里,这已经进入了中程空空导弹的射程了。当苏57以0.5平方米的雷达截面飞行的时候,敌方战机探测到苏57的时候,其自身也已经处于苏57的空空导弹射程之内了,所以苏57如果不是进行攻势作战,而是依托自己地面雷达体系进行防守作战的话,基本上苏57可以算得上是隐身战机,机是隐身能力比F22低了一个数量级,但是主场作战环境下依然不弱于F22。
也就是说,俄罗斯的苏57战机虽然在隐身能力上稍有不堪,但是如果进行国土防空截击作战,其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既然苏57也可以算得上是五代隐身战机,那么为何俄罗斯不大量采购而将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苏35S的生产上呢?
一个国家的战机采购计划,并不是越先进越好。就像美国,最先进的F22战机也不过就采购了一百多架,而我国的歼20现在的生产数量依然不如歼10和歼16.隐身战机虽然很好,但是放在俄罗斯的现实防空需要却并不是那么强烈。俄罗斯大量的战机大多都是苏联时期的遗存,其机体寿命大多已经接近极限,而且很多战机的性能也已经落后。苏27系列机队的规模也并不大,诺大的一个国家仅仅只有三四百架苏27系列战机,跟我国还无法相比,何况这些战机很多都到了报废的边缘?
另一个原因,俄罗斯的国力持续衰退的过程中,俄罗斯首先想到的是防守作战而不是对外进行攻势作战。在可预见的将来几十年时间内,俄罗斯都无力发展成为一个攻势作战的空军力量,又因为俄罗斯始终处于欧美的制裁和战争威胁之下,能不能守得住自己的那一摊才是俄罗斯首先要考虑的。苏57隐身战机是不错,但是在军费并不宽裕的俄罗斯而言,显然更便宜的苏35是其最优化的选择。另外,俄罗斯在防守作战的环境下,其主场作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其地面大规模部署的反隐身雷达,虽然地方力量强大,但是依托大密度反隐身雷达的地面条件,实际上俄罗斯空军只需要四代机就可以应对家门口的威胁。
四代机的大载弹量优势在战时将是其最优秀的能力,隐身五代机或许将成为战机设计史上的败笔!五代隐身战机拥有优秀的空战能力,至少在设计指标这样的。而且在多年的实战演练中也有所表现。但是五代机采用武器内置的挂弹方式注定了载弹量很小。目前世界上主流的三款隐身战机F22,F35和我国的歼20,其内置弹舱内部都是选择的空空导弹作为主要的武器。也就是说,隐身战机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空战的,而不是用来对地对海打击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隐身战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怎样的?
当敌对双方开始战斗的时候,空战肯定是首先进行的。不过空战一开始打掉敌方的地面防空系统重要节点始终都是进攻方要进行的。隐身战机不具备相关的能力,怎么去进攻?很多同学反驳说隐身战机作为隐身刺客,发挥的是踹门的作用,您都不具备挂载踹门的武器的能力怎么去踹门?难道让隐身战机放弃隐身能力采用武器外挂去踹门吗?武器外挂必然破坏隐身性能,这样的战机和四代机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很多军迷会抬杠说隐身战机可以打掉敌方的空中力量啊,这个总不会错吧?确实,这是目前来看隐身战机唯一的用途。不过在反隐身雷达和预警机越来越先进的当下,隐身战机的隐身性能其实是大打折扣的,隐身和反隐身这一对矛和盾始终都在博弈中螺旋上升,现有隐身战机在未来的战场上能不能发挥现在的隐身作用或许才是一个关键因素。
近日,美国宣布将其F16战机的服役时间延长到2070年。从这点上看,即便是再过50年,美国人认为四代机依然不会落后。其实正是看到了隐身战机在实战中的种种弊端,所以保留四代机,或者空军主力机型的大部分保留四代机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会成为空军强国的共识。因为还没有经过实战检验就完全肯定隐身战机和完全否定四代战机本身是不科学的,或许美国正是考虑到这个才会考虑将其四代机延长服役时间的。而实际上美国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比如花费更大的代价去采购最新改进型的F15,而不是买更便宜的F35就是最好的证明。
实际上不仅仅美国这么做,我国的做法不也是一样的吗?我们现在全力生产的战机型号依然是四代机,歼10C和歼16在可以看到的未来,依然是我国空军主力采购的机型。歼20即使是再怎么先进,采购数量也不会超过任何一款三代机,这就是四代机的作用,大载弹量,大航程优势无论什么时候都将是主流。五代机因为追求超音速巡航和隐身能力,作战半径比四代机更短,载弹量更小。从战机的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似乎在开历史的倒车。
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决定了其战机采购计划,而不是战机性能的先进与否!苏35S号称最强四代机,俄罗斯将压箱底的技术都拿出来武装这架终极侧卫战机的结果就是,作为四代机中的最强者,除了隐身能力之外,几乎所有的性能都碾压当今的五代战机。上文我们提到过俄罗斯现在的军队建设任务,从国际环境来看,未来很长时间内,俄罗斯军力建设的重点都是近海或者本土防卫。隐身战机对其是有威胁的,但是可以依托部署在地面的反隐身雷达和预警飞机抵消掉隐身战机的隐身优势。
俄罗斯空天军需要更新战机,尤其是具备优秀空战能力和多用途能力的苏35战机。相比于仅仅具备空战能力的苏57,俄罗斯或许意识到了五代隐身战机终将是一款鸡肋武器,所以才转而大规模生产苏35这种4.75代的最强四代机。当然,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俄罗斯并非放弃隐身战机的研发和生产,只不过相比于隐身战机,俄罗斯更需要苏35而已!
俄罗斯苏35的研制起源于前苏联时期,其最初的定位是世界最强空优战斗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技术堆积之后,这架战机除了具备优秀的空战能力之外,还具备优秀的多用途能力,一架战机可以完成多架战机才能完成的任务,对俄罗斯来讲,在军费并不宽裕的当下,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空中平台,结合以上我们的分析,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为何俄罗斯空天军的采购重点在苏35S而不是苏57上。据说俄罗斯计划到2025年装备170架苏35S战斗机,这个消息反映的是俄罗斯对这架战机非凡的自信。未来空中作战,到底是四代机的天下,还是五代机的天下,现在来说还为时尚早。俄罗斯的选择或许代表了未来的趋势!
为何俄罗斯空军全力生产苏-35S?
苏35S是俄罗斯目前能量产的最先进战机,俄罗斯一方面要汰换老式苏27和苏30,面临先进战机数量严重不足的窘况,另一方面又要找到一款在苏57大规模服役前能够压制周边大量部署的F15、阵风、台风等,并能与F22、F35略作抗衡的机型,除了苏35,找不到第二款。所以,苏35的最终生产数量必然不会少。苏35“超级侧卫”
客观来说,苏35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作为苏27系列的深度改进型号,被俄方定位为4.75代战机,仅次于传统5代机。苏35S主要通过换装“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117S矢量发动机、新型航电系统等,获得大幅领先苏30战机的性能。“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117S矢量发动机苏35航电系统
除了满足国内换装需求,俄罗斯大力生产苏35的另一原因,也是为了满足国际订单。中国从俄罗斯订购了24架苏35战机,最后一批刚于去年底交货。另外,越南、印度等俄罗斯传统军贸国对苏35也颇感兴趣,不排除未来订购苏35的可能性。作为一款成熟可靠又不乏先进性的战机,苏35S足以令印越等国垂涎三尺,再加上价格又相对不贵,未来说不定订单会拿到手软。中国花费20亿美金购买24架苏35,目前已经全部到货
欢迎关注“兵者诡道也”,将持续为您带来原创解答。
为何俄罗斯空军全力生产苏-35S?
俄罗斯之所以大量生产苏35战斗机,是因为“被逼无奈”的。俄罗斯空天军也想要隐身战斗机,奈何俄罗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发,只能草草的制造出准四代机“苏57”,但其在隐身性能上,也不尽如人意。与其干等着无法与F22想抗衡苏57的服役,不如大量生产苏35战斗机来应急。
其实无论是苏35也好,苏57也罢,对F22来说性质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两者的RCS都达不到隐身机的标准,苏57的RCS为0.4平方米,苏35的RCS为3-5平方米。但是对于APG-77雷达而言,发现苏57的距离为130千米,发现苏35的距离为200多千米。但是两者被F22攻击时,距离都差不多。所以说,在苏57没有绝对的把握抗衡F22的情况下,还是生产一些质优价廉的苏35才是王道。
据报道称:俄罗斯空天军将在2027年采购76架苏57战斗机,而如今苏35的数量已经超过100架了。也就是说,在6年的时间内苏35生产了124架,而苏57准备用8年的时间生产76架,由此可知,苏57在俄罗斯空天军眼中是个什么地位。毕竟盼了好久的苏57,原本以为是可以与F22相抗衡的,但是结果却大跌眼镜,以至于俄罗斯空天军都不想要苏57。
其实,苏57相对苏35而言,性能并没有质的提升。仅仅在雷达系统,超音速机动性,隐身上稍微强一些。苏57使用了N036系列有源相控阵雷达,而苏35则使用的是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由于体制的差距,苏57雷达在跟踪目标,同时攻击目标的数量上要优于苏35。有资料表明,苏57可以同时跟踪60个目标,同时对其中的16个发动攻击。而苏35可以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8个展开攻击。
苏57安装了101-KS分布式光电系统,只不过该系统使用的是“紫外成像”技术。苏35安装的则是OAP分布式光电系统,其采用了为“红外成像”技术。就技术层次而言,101KS反而不如OAP了。
苏57的超音速机动性可不是苏35可比的,毕竟为准四代机,对超音速机动性还是很重视的。苏57的主翼后掠角明显比苏35大,也就证明了其十分注重超音速机动性。虽然苏57的RCS相对于苏35来说,大幅度下降,但也没有达到F22的标准。严格意义来说,苏57只是将被发现的距离压缩了,但是压缩距离并没有F22,歼20,F35那么强。在雷达看来,苏57与非隐身战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由此可知,苏57战斗机相对苏35来说,战斗力的提升并没有多么大。况且苏57迟迟未能服役,对于空防压力巨大的俄罗斯空天军来说,现阶段唯一的选择就是苏35战斗机了。如果说,苏57的RCS能够降低到F35的水平,那绝对是一架性能优异的战斗机。(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