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鹰无人机这个贵,性能应该很牛,为什么会轻易被打下来?

伊朗20日宣布击落一架入侵该国领空的美军无人机RQ-4“全球鹰”

因为全球鹰这个无人机不是无人战斗机,而是无人侦察机,侦察机的特点就是飞的慢,比较笨重,唯一的防御方式就是隐身+飞的高,只有这样才能躲过地面的防空火力。无人侦察机的最大特点是小,雷达反射面积小,而且安静,在夜间行动很难被发现。

但是这次伊朗还是给打了个准,主要不是因为全球鹰不够先进,性能不够牛,而是实在是美国太没拿伊朗防空力量当回事了,这次美国全球鹰无人机进入伊朗空域,被伊朗仿制美国的标准1导弹给击落了,这款导弹飞行速度快,但是最大射程和射高都不是很高,远远不如区域防空导弹,而全球鹰最大能飞2万多米高,能飞25000公里,而标准1的射程只有46公里,射高也够不着全球鹰,本来是不足以确保揍下来最大升限状态下的全球鹰的。

可是美国无人机飞的很低,而且飞的很慢,在霍尔木兹海侠上空,沿着伊朗的边境线飞行,一会进入伊朗,一会又飞了出去,仿佛是在挑衅。伊朗自然不能咽下这口气,要说伊朗目前的防空能力其实也不行,伊朗没有区域防空导弹,其国土防空系统是不完整的,虽然有大型的相控阵预警雷达,但是没有配套导弹可以使用,除了标准1也只有不死鸟的地面发射型和从俄罗斯引进的山毛榉导弹了。

但是即便如此,伊朗人还是很顽强的,根据伊朗媒体的报道,伊朗边境的防空雷达逐次开机,实现了对这架无人机的全程跟踪,而伊朗的防空导弹部队也表现出很高的专业素质,在20分钟之内就完成了所有的发射准备,导弹完成预热,火控雷达也完成了参数装订,一切都在最合理、最简便、最规范的程序下完成,而最后,导弹在上升段,在自己的动力阶段就完成了对无人机的打击,说明伊朗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

因此,这次美国先进无人机被击落,完全是美国托大和伊朗的重视,或许并不能直接体现出两者的军事技术差距,但是还是应了那句话: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毕竟决策是人做的,再先进的武器,就算是无人的,只要大意了,还是要被打下来的。

全球鹰无人机这个贵,性能应该很牛,为什么会轻易被打下来?

RQ-4“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也是全球最贵的无人机,高达2亿美元的单价可以和F22战斗机拼一下价格问题了,甚至一度因为过高的单价差点被美国国会给砍了。不得不说“全球鹰”这么高的单价其性能是非常牛的,但是他的牛不在于飞行性能,而是内部的侦查的那一套电子系统,以及他的大航程和长时间滞空的能力。至于飞行性能和机动能力,看看他那对长达35.4米的翼展就知道非常非常一般!

RQ-4“全球鹰”作为美国“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ACTD)计划的一部分,其研发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款长时间滞空侦查的无人机。“全球鹰”可以连续滞空时间高达42小时,航程高达25000公里,最大速度在650公里/小时,这些性能指标是都相当牛的,直接可以从美国起飞到达全球任何地点进行侦查,可以在热点地区进行持续几十小时的不间断侦查,后续很多类似无人机其实都是参考着全球鹰进行设计研发的,但是性能都无法达到全球鹰的性能。

全球鹰更牛的地方就是他的侦察系统,他可以在高达2万米高空对地面实施侦查,机上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电视摄像机、红外探测器三种侦察设备,以及防御性电子对抗装备和数字通信设备,这些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一般,我们的查打一体机也有这样的功能,但是全球鹰能在2万米高空穿透云雨等障碍连续监视运动目标,准确识别地面的各种飞机、导弹和车辆的类型,甚至能清晰分辨出汽车轮胎的齿轮,而且这些侦查结果可以直接通过数据链与前线指挥系统连接。

全球鹰一天之内可以对约13.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侦察,可持续执行任务飞行6个月不维护(伊拉克战争时不知道因为性能故障还是被击落,掉了2架,不维护的长时间飞行还是值得怀疑),只需1—2架即可监控某个国家,特别是监控恐怖分子活动非常适合,恐怖组织很难获得有效的防空系统,即使肩扛式的对5000米高空飞行的目标失去了杀伤力,因此全球鹰可以逍遥自在的侦查!

虽然全球鹰在这些性能上都很牛,对付恐怖分子这种没有防空能力是非常好的,但是也改变不了他飞行性能非常弱的特点。为了获得较大的升力,RQ-4的翼展高达35.4m,虽然让其获得了高达25000公里的航程和42小时的滞空时间,但是其飞行性能和其他侦查无人机一样,都是非常弱的,基本就没有什么机动性可言,一旦遇到防控体系是稍微强一点了,一旦被锁定只能通过电子干扰让来袭导弹失去目标,如果失败就根本没有逃脱的可能性,面对伊朗这种国家,其防空体系还是相当完备的,甚至都拥有S300这样的防空系统,对付全球鹰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被锁定击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美国也是经常利用无人机对伊朗的领空范围边缘打插边球,甚至利用无人机侵犯伊朗领空,当年RQ-170哨兵无人机就是深入伊朗境内侦查结果被伊朗捕获,而这次RQ-4“全球鹰”被伊朗击落应该是美军错误的军事判断,认为伊朗不敢对美国动武,不敢打下美国的无人机,结果对于伊朗这种国家来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直接将其用防空导弹给打下来了,那么可以预见未来如果伊朗无人机再次去骚扰美国航母的时候,估计也会被美国直接打下来吧!

全球鹰无人机这个贵,性能应该很牛,为什么会轻易被打下来?

谢谢邀请。“全球鹰”有点贵,2亿美元一架,那是因为其搭载的电子设备价值不菲,作为一款高端无人机,美国的战略侦察的眼睛,打造不惜血本,自2000年入役至今,频频出动,都没有出过事。这次轻易被伊朗给击落,原因嘛,可以套用电影《天下无贼》一句台词,大意了。以前没出过什么事,那是因为它总是活动在己方控制的空域,今天有点小得瑟,以为无鞋不扎脚,大胆侵入伊朗领空,实在有点小过份。伊朗的装备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沉旧落后得没法说,而“全球鹰”多么先进的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怎么会被伊朗击落呢?魂舞大漠的看法是,像“全球鹰”这种自身没有携带作战武器的无人侦察机,莫说伊朗动用S-300防空导弹,就是使用俄制“箭”-2单兵防空导弹,照样可以轻轻松松将之击落。

为何脱离安全飞行区域?

明知危险,美国海军还是飞了进去,犯人领空。长期以来,以为常事,美军多型侦察机被生擒活捉,即为明证。损失了也并没觉得什么,它自以为值得。获取伊朗高价值的目标信息,对于美国来说,才是十分重要的。侥幸冒险,自视无碍,骨子里拿伊朗防空系统没当一回事,伊朗防空系统一是少,二是落后,以为根本搞不掂自己。一次次犯人领空,一次次出事,完全不接受教训,任性得很,大意得很。“扫描鹰”和RQ-170,都逮住的是活的,伊朗通过电子干扰,将其生擒,表现出的技术水平并不低。今年掐断伊朗油气运输通道,美军想知道目前都做了哪些军事部署,因是飞得欢实,想通过高端的RQ-4C"人鱼海神”,一个“全球鹰”的海军型号,来获取军事情报,心急了一点,胆子大了一点。按照国际法,伊朗击落侵犯自家领空的军事飞行器,完全属于正当权利。

有矛即有盾

“全球鹰”性能先进,没人否认,先进只在其先进的侦察设备,致于自卫能力着实不敢恭维。在现代防空系统面前,即便是先进的隐身轰炸机和战斗机,对防空系统,也是小心翼翼,在没有干掉对方防空系统以前,亦不敢轻易进入对方领空,何况这种无人的侦察机呢?“全球鹰”是有一定的隐身能力,但隐身水平一般,所以部署20年从来不敢轻易得瑟,只有在自己控制的安全飞行空域,才能确保此种无人机的安全。我们知道,伊朗被西方制裁多年,武器更新缓慢,防空系统大多失之沉旧,即便这样,打无人机没有问题呀,更何况伊朗现在装备着俄制先进的S-300呢。大意就要着家伙,谁都一样。

全球鹰无人机这个贵,性能应该很牛,为什么会轻易被打下来?

谢谢邀请赏阅评论转载和点赞!

美国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性能的确非常优秀和凸出,不过优秀和凸出的地方,在于其强大机载的侦查系统和加密数据传输系统方面,作为平台的机体,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地方!

全球鹰无人机,是一款非常庞大的无人机,翼展接近34米,宽度甚至超过一般的三代战斗机的宽度,不过这款无人机却并不具备三代战斗机的高机动性能,其飞行速度也就区区不足700千米每小时,一般的民航客机的飞行速度也基本上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但低航速却可以让该无人机拥有极长的滞空时间,最长可以滞空时间长达42小时,在两万米的空中高度通过装备的各型侦测设备,清楚的探测地面目标!并可以通过数据加密链条,与后方实时共享数据,这样的能力和性能决定了这款飞机的绝佳的侦测性能!

不过这款战斗机优良的性能,也决定了它的生产和装备量,即便是美国也不大可能装备太多该飞机,当然或许还有可能出口美国的亲密盟友,但总数也不会太多,飞机装备的高性能侦测设备需要单独研制,这无疑会提高每架均摊的研发成本,美国的F22F35价格在初期都比较高,主要还是因为均摊的研发费用太高,F35到如今价格仍然高的离谱,即便已经装备美国、以色列、日本、意大利等国,而只有大规模生产和装备,才有可能降低均摊成本!

全球鹰无人机,自身的机动能力让该机遭遇拦截和攻击时几乎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被击落也是很正常的的事情!

全球鹰无人机这个贵,性能应该很牛,为什么会轻易被打下来?

这次击落的RQ-4N型无人战略侦察机。

战略侦察机是为获取战略级别的情报而设计的,其常常需要处于高风险环境下进行侦察活动。50年代的U-2、60年代的SR-71都受制于传感器技术,必须穿越领空。因此,这类平台性能要求很高,要么飞得比防空导弹高,要么飞得比防空导弹快,这样才能保证侦察任务的遂行。

但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搜索、探测、数据记录、硬件规格都在发展,侦察机可以搭载的传感器越来越丰富,搜集的数据也越来越全面。这种情况下,侦察机可以不必进入领空也能搜集足够的情报,而依托国际法认可的“航行自由”和“无害通过”,在领海外执行侦察任务。这可以大大降低平台性能的要求,节约成本。在应对浅纵深的国家或者重点在沿海地区的国家而言,这种侦察机完全够用。

RQ-4是美国研制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其拥有8700海里的航程,最大飞行速度310节,使用罗罗-北美公司的F137-RR-100型涡扇发动机,滞空时间可以长达28小时。RQ-4可以监视地面部队的动向、搜集电子信号、监听敌方通讯等。RQ-4的驾驶需要1名飞行员,并配合1名传感器操作手。

RQ-4生产了4批,第一批为Block 10型,有7架,在2011财年被退役;第二批4架Block 20批次,被改装为EQ-4型电子侦察机,搭载机载战场通讯节点(Battlefield Airborne Communication Node, BACN);第三批Block 30搭载了光电、红外、合成孔径雷达、高低频电子信号传感器等,2011年8月服役,有11架;第四批Block 40批次则安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仅可以监视还可以跟踪地面移动目标。美国海军则利用空军退下来的RQ-4A Block 10机体改进出了MQ-4C,而MQ-4C加装了光电探测系统,可以降低飞行高度跟踪海面小目标。本次被击落的则是RQ-4N,其为广域海上监视和发现型(Broad Area Maritime Surveillance-Demonstrator),装备HISAR侦察系统。

但是,设计上,RQ-4N的飞行性能并不强,与一般的大型喷气式飞机没有什么区别。以现代防空导弹的打击能力来说,在零干扰环境下打RQ-4N与打固定靶没有任何不同。

全球鹰无人机这个贵,性能应该很牛,为什么会轻易被打下来?

这个问题很奇怪哎,你手里拿着刷头条的手机贵不贵?!再蹩脚几百块总还是值的吧?你到淘宝买把十块钱包邮的榔头,就能砸个稀巴烂,但按你的逻辑,手机这种价钱和技术含量远超榔头的产品,应该把榔头砸烂才对啊。全球鹰无人机确实很贵,要是光考虑做个不容易打烂的合金坨子,反倒要不了那么些钱,它的功能不是跟导弹怼头铁,它是侦察机,大部分钱都花在发烧级的远距离,大范围侦察精度上了,如果对此没有概念,可以尝试了解一下民用商品里类似产品,比如高级点的照相机镜头,尤其发烧级的镜头,参数上多一点点进步,价钱都是翻着跟斗朝上翻,但是民用商品这种参数,去跟顶级的军事产品比,那真连屁都不是,这还仅仅是光学镜头。而不管无人有人,侦察机挨过一导弹,哪怕飞回来,这些珍贵的镜头组件,都是最容易损坏而失去价值的东西。飞机上侦察系统的软硬件,价钱都小不了。其二既然是飞机,那么核心的发动机,我们国家对此花进去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何其庞大?但目前的情况就是发动机这块上差距依然很大,无人机这块也一样,美国制造本身成本远比我们高,同样先期研发成本也便宜不到哪去,之所以比我们先进,难道就不是钱堆出来的?我们后发追赶,尚且投下如此海量资金,美国在前面填坑踩地雷的,最后弄出这类不能量产,拖着不敢乱卖的产品,单价奇高,不是很好理解吗?但是这么多钱却并没有花在无人机防御上面,这东西可以当它没什么防御能力,也就是面对伊朗,有点欺负人的意思,人为操作上过于大剌剌的,结果被人给揍了下来。伊朗在综合国力上,确实不怎么样,但工业能力在中东这一块,还真是阿拉伯国家的龙头老大,一直被美国逼的很紧,在国土防御防空上面,长年累月的绞尽脑汁,再说它背后要说没有别的大国技术支援,就问你敢不敢相信?所以说这个很“容易”就打下来,说的亏心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