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可以扩展为双发放大型吗?

发展双发歼10毫无必要啊,这样只会得到一个歼11,难道不是吗?试想一下,一架重型四代机,用两台AL31FN作为动力,然后非常的强调机动性,比俄罗斯的苏27中距离交战能力强一些,这不就是歼11是什么?

我们不要总是盯着一个武器的弱点去看,然后想办法要弥补他,而是要看到,他这样设计的理由是什么,要看他在整个军事系统中的地位在什么地方。没错,歼10是腿短,没错,歼10挂载不强,没错歼10作为一个中型战斗机,却只是一个单发飞机。似乎,歼10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放大机体,增加动力来解决,但是,我们似乎忘记了什么。

那就是,歼10是整个国土防空体系中的前卫线上的战斗机,他小巧、机动、灵活,易于维护和大量生产制造,他是我国面对其他国家空中威胁时最快能够进入战区的飞机,他不是米格29,但是他是F16。没错,歼10是中型四代机,世界上有两种经典的中型四代机,一种是米格29,一种是F16,从用途上看,歼10就是F16,用来弥补重型四代机的数量不足。

如果我们放大了歼10,那么他就不会是歼10的特点了,他不再简单易于维护,不会快速反应,不会大量的制造,于是我们又会回过头去寻找一款可以大量生产、密集部署的先进四代机,最好还是多用途的,价格不能太贵,因此必须是单发,于是我们又造出来一个歼10,那我们何必要去把歼10放大呢?

歼10可以扩展为双发放大型吗?

单发战斗机发展成为双发战斗机,在理论上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不乏实际应用的成功先例。单发改双发的好处,主要就是在机体结构和气动布局基本不做大改动的情况下,提高整机推重比、增加航程载弹量,使得战斗机的总体作战能力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对于那些研发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来说,倒不失为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好办法。

幻影4000战斗机

比如法国就曾经为幻影2000加装了一台发动机,搞出了幻影4000(法国人给飞机编号命名的方式可谓是简单粗暴),据称综合性能不亚于美国的F15,也是欧洲唯一推出的一款重型战斗机,只可惜由于成本问题最终没有能够投入装备。中国也在单发歼7的基础上开发了双发歼8,当时的设计经验严重不足,觉得用歼7放大一下比较稳妥,于是成就了“枪挑F22”的一代网络神机。

“枪挑娘娘”的8爷

歼1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现代化战斗机,打通了型号装备研制的全流程,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这样优秀的平台如果能够改成双发,无疑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潜力。但是在歼10列装之前,我国已经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双发重型战斗机,并且进行了许可生产、逆向仿制,赋予国产编号歼11。要是再推出一款双发版歼10的话,很显然就属于盲目重复投资了。

双发版歼10

一个国家当然没有必要同时研制装备两款重型战斗机,因此双发版歼10仅仅用于项目预研和技术储备。不过它的存在无意当中成就了一个战略忽悠的经典案例,也让张召忠教授一战封神稳坐战忽局局座的头把交椅。时间还要追溯到2009年,当时关于中国四代机即将首飞的传言甚嚣尘上,对于我们实现韬光养晦的战略意图极为不利,张教授临危受命亲自出马给国内外舆L降温散热。

战忽局局座一战封神的经典案例

张教授面对镜头一脸从容,声称美国搞F22花了20年,中国刚搞出三代机才多长时间,哪有能力搞什么四代机,最多就是歼10大改而已。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深以为然,纷纷称赞张教授老成谋国、见识深远,科学技术需要循序渐进,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现阶段改改歼10已经很不错了。直到一年多以后歼20横空出世,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惨遭打Face的美国前防长盖茨还在回忆录中痛斥中国人欺骗了自己(这位仁兄曾经预言中国2020年也搞不出四代机)。

歼20跟双发歼10颇有神似

其实我们仔细看看歼20,还真是多多少少有着双发版歼10的影子,包括同样的鸭式布局,同样的腹鳍,同样的静不稳定设计等等。可以肯定的是,歼20充分借鉴了双发版歼10的优势特长,比如前鸭翼+小边条翼+涡流增升气动方案,大大提高了超音速配平能力、大迎角可操控能力和机头快速指向能力。为了改善隐身能力,摈弃了腹部进气道,改用两侧DSI进气道。双发版歼10尽管没有能够飞上蓝天,但是也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在我国的四代机身上得以延续。

作者:刻雨无痕

歼10可以扩展为双发放大型吗?

[捂脸]还是别了吧,在扩展就要变成歼20了

歼10可以扩展为双发放大型吗?

单发到双发、轻型到重型,改变的不仅是增加一个发动机,随之而来的气动布局、作战用途等等相当于重新设计一架飞机。在歼-10战斗机已经发展如此稳定,和歼-16、歼-20空中三剑客分工如此明确的情况下,再去做这种改型基本是不可能的。

回顾各国航空史,由现役战斗机单发改双发最典型案例,莫过于歼-7进化到歼-8、幻影-2000进化成幻影-4000。前者相对成功,后者成功了但被放弃。

歼-8战斗机,1969年首飞成功,1979年定型。研制背景是上世纪50-60年代,美制高空高速无人机频繁入侵我国领空,原有歼-5、歼-6无法有效应对。由于当时的科研实力太弱,为稳妥起见在米格-21/歼-7基础上进行放大改型。

歼-8战斗机较歼-7性能提升包括:最大速度马赫数2.2、最大升限2万米以上、最大航程2000公里,装备性能更好的雷达以及改进设计的航炮和空空导弹。采用两台涡喷7甲发动机,飞机推重比为0.89,性能优于歼-7战斗机。

这种简单的放大型战斗机,突出的是高空高速截击效果,基本上算是改型相对成功。因为和歼-7灵活的机动性相比,两者的作战目标和强调的性能完全不同。歼-7最大起飞重量8.6吨,而歼-8达到13.8吨,两者在气动布局上差异不大,只是歼-8追求高空高速变的更像竹竿。

幻影2000战斗机的成功大卖,让达索公司异常兴奋,一向喜欢标新立异的法国人,如果能打破美、苏对双发重型战斗机市场的垄断,其意义非凡响。因此,在幻影2000基础上安装两台M53发动机的重型幻影4000立刻提上日程。

幻影4000与幻影2000相比,全长增加了20%、翼展增加33%、翼面积增加80%、最大起飞重量更是从17.5吨增加到32吨,携弹量从6吨变成8吨,燃油携带量是后者的3倍。两台M53发动机使幻影4000拥有超过1.0的推重比,性能全面超越后者(和美制F-15/F-14类似)。

飞机设计性能绝对成功,由于采购单价过高3000万美元(1983年),本国订单太少,再加上国际上同类机型的大卖,造成幻影4000设计大成,但销售太差,只能回炉了。

同样的,大家在谈论我国歼-10为什么不改双发重型战斗机,找到几组数据进行对比看看还有没有改装的必要。

以上面的幻影4000改进性能做参考,歼-10作战半径1100公里,有效航程2500公里。改进成双发布局,放大一倍最大航程达到5000公里,携弹量从7吨到9吨。

而目前我国正在批量生产中的歼-16战斗机,有效航程3900千米,作战半径1500千米,最大携弹量达到12吨。相比之下歼-10双发大改完全没有必要,并没有性能上的突出优势。

歼10可以扩展为双发放大型吗?

可以改但完全不划算,工作量太大,而且目前根本不需要

只要肯花大力和代价,改都是可以的,但关键是值不值的问题。历史上单发战斗机改双发的就有两个,一个是歼-7改歼-8(你没看错),另一个就是幻影2000改幻影4000。歼-8I就是在歼-7基础上进行放大,装两台涡喷-7发动机,1965年批准设计指标和研制任务,1969年首飞,于1979年定型。

其实苏联这边,也试验过双发米格-21,推出E-150和E-152“大米格”,北约一度根据侦察卫星照片认为这是米格-23。

另一个则是达索老爷子临终前最大的遗憾,幻影4000战斗机。他是将幻影2000进行放大,容纳两台M53发动机,以图圆重型战斗机之梦。幻影2000与幻影4000进行编队飞行,幻影4000开始时间只比幻影2000晚一年,但是没争取到法国和沙特的订单只造了架试验机后放弃。所以如果想要改,只要肯花代价,想怎么改,改到它老妈都认不出来都没问题。比如恐怕米格-21的总师格列维奇做梦也想不到,他的米格-21到现在居然可以改到歼-8F和山鹰高教机这个样子。但问题是值得吗?付出的代价和时间成本划算吗?

战斗机对于重量和空间相当严格,很少会预留富余空间给升级用。那怕换个发动机都麻烦的要死,看看尾部发动机舱装的下装不下,接口位置对应的上对不上,改后还要看进气口的进气量供应的上还是供不上。英国当年想给自己引进的美制F-4E战斗机上,换用自己的RB163 MK202斯贝涡扇发动机(就是我们引进的那个斯贝,仿制出涡扇-9秦岭),结果因为发动机舱不合,进气道气压和流量不足,暴力硬上之后性能反而大幅度下降。

双发歼-10的PS图

所以如果要放大的话,那个工作量,更是差不多用推倒来形容,整个飞机尾部和机身横截面都要该,从正圆形要改成椭圆形;发动机进气口和进气道结构布局都要改,不然气流供不上;机身空间要大幅度增加,必须设计更大的内部油箱;机翼面积要大幅度增加,要不然翼载荷太大,升力不足。飞机整体要上增加一个级别,歼-7改到歼-8I,空重从5.25吨变成9.7吨;幻影2000改成幻影4000,空重从7.5吨变成13吨。以此类推,歼-10约8.8吨的空重,改成双发的话,空重达到15吨左右较为合理,这个空重比F-15E战斗轰炸机要稍微重一点,完完全全是重型战斗机水平。幻影2000和幻影4000的对比图,机翼和气动结构都改变了

问题是我们现在需要这么改吗?这个工作量可是不亚于重新设计款战斗机,歼-8I当年从开始设计到最终定型用了14年,那怕现在技术好不用太多新技术,打个对折也要7年吧。研发出来后给谁用?重型战斗机,三代机里面已经有几百架苏-27的一票国产兄弟,歼-11B、歼-15、歼-16,信不信沈霍伊像歼-8X一样给你组个足球队出来?而且折腾7年,造出来也还只是三代机,四代机里面歼-20都已经服役,花个7年时间研发设计个三代机?

所以想什么歼-10双发完全没有必要,要是苏-27没有进入中国,歼-20也没有开发出来,还可以想想,现在再去打这个注意,完全异想天开。

歼10可以扩展为双发放大型吗?

歼10可以扩展为双发重型战斗机吗?当然可以,中国有这技术实力去做,而且能做得很好。但是有需要吗?中国空军不需要。

国际市场上有需要吗?假如有国家掏出钱来,中国马上就能做。以中国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做出双发型歼10并且形成战斗力不会超过10年。

如果有市场,中国可以短时间内先做出虚拟的双发歼10为客户做出演示,只要满意就可以实施制造了。法国的幻影2000就曾经扩展为幻影4000,只是由于市场关系而没有继续发展。

所以,歼10双发型关键的是有没有国际客户。因为发展一型先进战斗机,没有上百亿美元是做不出来的,就看谁愿意掏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