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的舰岛为什么在中间?
印度航母维克拉马迪亚号,翻译出来是超日王号,这艘航母最大的特色是舰岛在中间。舰岛在中间是很危险的,飞行员在降落的时候本来就对巨大的舰岛有心理阴影,遇到一个舰岛和违章建筑一样的航母肯定更加危险。
但是印度没办法改变这一点,因为这是这艘航母从他的根子里带着巡洋舰的基因导致的。其实这艘航母奇葩的配置何止舰岛在中间这一个,这艘航母从上到下到处都是设计上的问题。这艘航母过去是苏联海军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4号舰巴库号,苏联解体后改名为戈尔什科夫号,俄罗斯无力对其进行修缮,于是免费送给印度,但是要収改造费。
印度前前后后出了23亿美元的改造费,这艘基辅级巡洋舰终于在俄罗斯的北方机械联合制造厂临时挖出来的大池子里完成了改造,而且是以盖房子的方式在土地面上完成的搭建。舰岛是连着航母飞行甲板下面的各功能舱室的,不管是动力舱段、排烟道设置还是雷达的后端和电路走向,都无法改变,如果改变,那么这艘航母就无异于重新建造了。
印度苦于这艘航母在苏联时期是巡洋舰,只能搭载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但是又想让他搭载新的米格29K第四代常规舰载机,怎么办?俄罗斯人奉上了他们的天才设计:X型跑道。这绝非是正面表扬,这个天才设计简直奇葩无比,看似倾斜的跑道却不能实现起降分离,而且航母仅仅只能同时起飞一架战斗机,在起飞的时候因为没有挡焰板,因此舰载机尾焰还得横扫航母中前部甲板。
这艘航母的两个垂直升降机全部在舷内,其中一个还位于1号起飞点之后,意味着航母在进行升降作业的时候,不能起飞战斗机,效率非常低下。然而,俄罗斯人的设计毕竟让这艘航母根据印度的要求具备了起降固定翼常规舰载机的能力,这也已经是非常尽力了,其难度相当于把两栖攻击舰改造成真正的航母。
因此,这艘航母的舰岛在中间,甲板是X跑道布局,舰岛位于X的中心附近,非常危险,但又无奈,毕竟4万吨级的中型航母,不买俄罗斯人的,可就没得买了,印度又不想继续用垂直起降战斗机航母了,也就只能默默的忍受了。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的舰岛为什么在中间?
关于印度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奇葩的舰岛,还要从这艘航母的身世说起。
维克拉玛蒂亚号(又称超日王号)是由前苏联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四号舰“巴库号”改造而来。
巴库号载机巡洋舰,红海军鼎盛时期的代表,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四号舰。由于与基辅级的前三号舰相比,巴库号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也有人将该舰单独列为巴库级载机巡洋舰。这艘舰艇之所以被成为载机巡洋舰而不是航母,上面的这张照片可以说明问题。由于苏联海军独特的装备思路,直至解体前也没有发展美国那样的大甲板航空母舰,而是发展了载机巡洋舰这种怪兽。说它是航母吧,它拥有大型战斗舰艇上齐全的反舰、防空和反潜系统;说它是巡洋舰吧,又搭载了喷气式战斗机可以执行侦查、防空等任务。这艘舰怪异的定位就决定了其航空运作能力聊胜于无,舰岛是否影响舰载机运作不是什么要紧事,而航海性能才是更重要的。所以即便在改装成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以前,该舰的舰岛也有点靠近中线,就是为了平衡左舷外飘的飞行甲板。而且舰岛上塞满了各种天线、甚至前方还有两门大口径舰炮!与绞尽脑汁缩小体积的航母舰岛相比,巴库号的舰岛更像是一艘巡洋舰的舰岛。
巴库号主要的舰载机就是十几架雅克38。这款飞机跟鹞式差不多,但是火控系统差距较大,在短暂的服役生涯中算不上形成了战斗力。而且,与英国佬使用滑跃起飞、垂直降落的方式不同,基红海军的雅克38是垂直起降,大大限制了载荷航程性能,因此被奚落为“桅杆保卫者”。这说明,红海军在航母使用思路上一直没有摸到门道。
随着红色帝国的解体,破落的俄罗斯没有能力继续维持航母这样的吞金兽,巴库号在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故后黯然停在码头上,默默等待宿命来临。
但是,国际形势的风水轮流使得巴库号(此时已经改名为戈尔什科夫号)等来了自己的真名天子。印度正在满世界寻找“维兰特”号的接班人。1999年,“慷慨”的俄罗斯向印度提出一个建议:免费把戈尔什科夫号送给印度,但是印度要掏“一点点”改装费。当时预计这个费用是9亿美元,印度被这个从天而降的馅饼砸晕了。
心高气傲的印度海军当然瞧不上载机巡洋舰+雅克38的废柴组合,三哥想要一艘真正的航母,毕竟人家是二战后航母使用经验最丰富的亚洲国家。于是,对戈尔什科夫号载机巡洋舰的改装是脱胎换骨的。简单的说,改装工作的核心就是围绕着飞行甲板,使其成为一艘带滑跃角的全甲板航母。
关于改装的内容笔者就不多说了,上面这张照片一目了然,简单的说就是拆除原来舰首部分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舰炮等,使得飞行甲板贯穿全舰,而且在舰首增加了一个滑跃角。
在这一系列改装中,舰艇左舷后半部门增加了一段耳廓状甲板(笔者用红圈标注的部分),通过将甲板尽量向外延伸的方式,使得甲板尺寸整体不大的维舰获得了与辽宁舰差不多长度的1号长起飞点,注意看该起飞点的位置,在该点起飞的米格29发动机喷口是朝向舰艇外侧的,比较安全。这块外飘的耳廓状甲板的好处还不仅如此,它还增加了数个停机位,而且是直接可以上长起飞点的停机位。维舰的甲板运作能力能与比它大50%的辽宁舰等量齐观,这块耳廓甲板功不可没。不得不说,毛熊虽然江河日下,但是真的底蕴深厚。
但是为了增强航空运作能力而采取的一系列加大甲板面积的改进措施(尤其是这块外飘的耳廓甲板重达几百吨)使得该舰重心严重左倾,影响了航行性能。为了平衡重心,维舰不得不在右舷增加甲板,使得舰岛进一步向舰体中线靠拢,也就是题主所提的问题。但是,毛熊这种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救场措施也带来了一点好处:舰岛右边的这点空间可以较方便的进行弹药之类物资的补给调度,提高了甲板作业的安全性。这一点跟英国上个世纪60年代胎死腹中的CVA-01级航母有异曲同工之妙。
英国CVA-01型航母效果图,注意看舰岛右侧的空间竟然可以容纳两架舰载机进行整备作业,不知道维舰是不是有这样的操作。
总之,在磕磕绊绊的改装后,戈尔什科夫号变成了今天的维克拉玛蒂亚号,但是其改造成本从原来“拉钩不许变”的9亿美元涨到了“日他先人”的29亿美元。很多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中国网友嘲笑三哥被毛熊“钓凯子”。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固然有俄罗斯方面宰人的嫌疑,但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印度能以30亿美元拿下一艘中型航母,也算是合理(坊间传闻辽宁舰的改造费用也在200亿人民币左右)。当时在改装过程中面对俄罗斯方面一涨再涨的改装费用,被印度记者质问的印度国防部长说:谁要能以20亿美元的价格给印度弄一艘航母,我马上就打款(网络传言,笔者不负责真伪)。
认真的讲,无论我们怎么奚落印度,作为二战后航母使用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印度在围绕航母打造海上力量方面的思路值得我们这个刚在航母之路上起步的国家学习。笔者觉得,尊重与学习永远比不知好歹的奚落与嘲笑更好一些,尤其是在我们将要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航母强国的当下。
如今,我们也是拥有双航母战斗群的主儿了,而且还会有更多。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的舰岛为什么在中间?
没办法印度现役“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底子并不是航母结构,而只是一艘前苏联时期的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所以后期改装为航母的时候,由于底子结构的限制,这艘航母的舰岛位置就比较靠近航母中间位置了。
说起这艘改装航母,印度可谓是一把辛酸泪啊,因为一开始印度在国际市场寻求二手航母的时候,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刚好在访问印度,所以提出了将自家后院已经搁置准备退役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免费送给印度,只是这艘被普京称为航母的战舰其实只是一艘能够搭载垂直起降战机或者直升机的载机巡洋舰,并不具备对固定翼战机搭载的能力。所以印度要想要这艘所谓的航母的话,就得接受改装设计,普京大帝直接表示只要印度真心想要,掏个七八亿美元由俄罗斯一步到位改装好送给印度。听到这话后莫迪高兴坏了,花七八亿美元就可以拿到一艘四万吨的航母,要真的建造的话怎么也得三四十亿美元,所以这种划算的买卖怎么都算是在捡漏啊,当时印度政府立即就签订了这份购买+改装合同。
笑着签完合同的印度政府很快笑不起来了,因为这艘所谓的航母虽然也有起降甲板,但是当初苏联设计这艘航母的时候是将其作为反潜航母设计的,搭载的也是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雅克38舰载机,航母舰艏位置全部设计的重型武器发射单元,所以这种设计思路和现如今的航母发展路线完全不同。那么就得将舰艏位置的重型导弹发射单元全部拆除,换成可以滑跃起飞的甲板,然后舰体中后部位置的甲板面积全部扩大,加装拦阻装置以满足舰载机的拦阻降落,等于是将其改造为一艘缩小版本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其实在知道这些改装过程后,印度也明白毕竟改装后所带来的战斗力可是印度此前从未拥有的,所以这种改装还是很划算的。但是到了2008年的时候,俄罗斯以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为由,要求印度再支付12亿美元,否则将取消这笔交易,突然大涨的改装费用让整个印度闹声不断,毕竟这等于是花了20亿美元买了一艘航母,那此前所谓的占便宜就是个坑啊。但是对于当时的印度而言,一方面印度政府一直想称霸印度洋,但是此前服役的维兰特号航母将在2010年前后退役,等于是在2010年印度急需要航母来维持自身称霸印度洋的实力。所以印度还是答应了这笔改装费用。不过一年后也就是2009年俄罗斯在进行航母试航的时候发生锅炉爆炸和火灾事故,导致航母交付时间严重推后,更要命的是这次火灾也烧毁了大量的电缆,为此俄罗斯以需要重新更换锅炉和当初预估的电缆长度短了将近一半为由,将航母的改装费用提升到了29亿美元,这下印度政府怎么也不答应了,就这样直拖到2010年印度现役的维兰特号航母退役后,双方经过谈判后,最终以23.5亿美元的最终改装价格成交,而且这23.5亿美元只是航母本身的改装费用,并不包括舰载机和武器系统的费用,如果印度想要这艘航母真正具备战斗力的话,就得再掏10亿美元购买俄罗斯最新研制的,米格29K舰载机。
时间一直拖到2013年,这艘印度花了35亿美元的航母终于拿到手并加入印度海军服役了,也算是填补了自2010年维兰特号航母退役后,印度海军无航母可用的囧况,而且对于印度海军而言,印度海军再一次拥有了一艘更强大的航母,继续保持其对整个印度洋的控制能力,所以这35亿美元也算是非常值得的。
当然对于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舰岛比较靠近中间位置的原因,也是因为这艘航母是被大刀阔斧改装过的,其甲板更是整个改装过程中的重头戏,除了舰艏被改造为滑跃起飞甲板外,整个甲板都进行了大量的外飘设计来增加航母甲板面积,但是限于舰岛内部有发动机烟囱设计,如果强行将舰岛向舷外挪,则会直接影响到航母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这也就注定舰岛的位置无法做出改变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艘航母的舰岛比较靠近中间的根本缘由。
而这种妥协则会导致舰载机在起飞过程中,只有两个起飞点,常规起飞点则只有一个,所以在航母的战斗力上相比其他滑跃起飞航母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其1号常规起飞点太过靠近舰岛,所以在1号点起飞时,整个舰岛附近不得停靠任何设备,同时2号重载起飞点也因此向左舷挪动,降低了航母甲板左舷位置的舰载机停靠数量,同样影响了舰载机的起飞频率,整体上降低了航母的综合作战实力,所以光是从其舰岛位置也是可以判断出这艘航母的真实作战实力的。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的舰岛为什么在中间?
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原因很简单,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是从俄罗斯送给他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四号舰“戈尔什科夫”号基础上改装而来。俄罗斯基辅级准确来说并不是一艘航母,而是载机巡洋舰,是一艘可以携带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作战的大型巡洋舰。因为是巡洋舰,其上层建筑并不是航母通常的侧置舰岛,而是位于靠近船身中央轴线的舰桥。改装成航母之后,舰岛没办法改了,只能留在原来位置,所以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舰岛位于船身中央,在左侧还有着一块空地,简直就是浪费。基辅级少见的彩色照片
基辅级载机巡洋舰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源自于前苏联海军的另类发展模式。前苏联和美国的海军发展理念是不一样的,美国海军的发展模式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水面打击群。而前苏联不如美国家大业大,于是为了对付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前苏联海军的发展模式是以水下核潜艇为核心的打击群。因为缺少水面护航舰艇,前苏联的“航母”叫做载机巡洋舰,有着强大的单舰作战能力。随着前苏联解体,俄罗斯无法负担这几艘点错科技树的载机巡洋舰,于是便开始了外售。2004年,俄罗斯将这艘载机巡洋舰送给了印度,并开始了相关改装工作。根据双方签署的合同,这艘航母是免费赠送,但是改装费用则完全由印度方面承担。印度的要求是要得到一艘可以用于起降米格-29K舰载机的常规航母,于是俄罗斯就对这艘甲板上布满武器的载机巡洋舰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工作。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拆除前甲板的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和两个炮位,空出甲板位置,并在舰首加装14.5度的滑跃甲板。左舷加宽,设置斜角飞行甲板,作为飞机降落区域。同时向右延伸甲板,增大甲板面积,用于设置停机位。原本的舰载机垂直起降改为滑跃起飞,阻拦索回收降落的模式。改装完成后的戈尔什科夫号载机巡洋舰改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成了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不过,它依然有着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舰岛的位置,从一开始的时候,它的设计就是一艘巡洋舰,上层建筑位于中央轴线的巡洋舰。甲板可以改,武器装备可以拆除,但是这个巨大的上层建筑却没有办法直接往左移动,这也是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舰岛位于中央的最直接原因。其实印度人也注意到了这个尴尬,想过将舰岛全部拆除,然后重新设计全新的现代化舰岛,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做的工程量非常巨大,戈尔什科夫号原本就是一艘理念落后的军舰,如今进行现代化改装,如果工程量太大,产生的成本过高,那还不如委托俄罗斯重新建造一艘全新设计的现代化航母。而且,舰岛在这个位置也不是不能用,改装之后的维克拉玛蒂亚号有两个起飞位置,其中一个就正好顶在在舰岛旁边,虽然比较挤但并不会影响舰载机的起飞。这就是维克拉玛蒂亚号,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的上层建筑,完全位于船身中心轴线之上。飞行甲板的停机位是后来改造之后扩大而来,飞机起飞位贴着舰岛,有着众多不合理之处。
原本号称双航母战斗群的印度海军如今只剩下这艘有着各种瑕疵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了。而且这艘航母在改造过程中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改进方案不合理,船电系统缺失,动力系统故障,甚至还出现了海试失火的事故,改造费用也从最初的几亿美元追加到了22亿美元。但是印度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放弃,俄罗斯再坑它也默默掏钱,以保证自己的海军有航母可以使用,保证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和对南亚地区的绝对掌控。这一点也从侧面印证了印度作为新兴大国的野心。库兹涅佐夫级则好多了
再说一点题外话。其实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库兹涅佐夫级的舰岛和基辅级非常相似,库兹涅佐夫级的设计是在基辅级上延伸发展而来,几乎使用了一样的的舰岛设计。都有着体型巨大,舰桥低矮的特点。不同之处在于,库兹涅佐夫级的设计明显更加偏向于舰载机的使用,于是按照常规航空母舰的设计思路,将舰岛设置在了侧舷,甚至还为了扩大飞行加班做了一定的外飘处理。这一点就体现了前苏联已经承认自己在航母发展上点错了科技树,并且开始了自我修正,重回常规航母的路子上来了。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的舰岛为什么在中间?
维克拉玛蒂亚号之所以舰岛设置在上甲板中部,是因其改装原因。维克拉玛蒂亚号前身为前苏联“基辅”级航母4号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该舰前部为巡洋舰设计,后半部为飞行甲板。
2004年俄罗斯和对该舰垂涎多年的印度达成军售协议,由俄罗斯为印度进行大规模改装工程。长达近十年的改装过程中,俄罗斯将原舰艏的大量导弹发射系统和其他武器系统全部拆除,改装为滑跃起飞甲板,斜角甲板上加装三条拦阻索,由此成为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
但是俄罗斯就是做出这些改装都用了十年时间,还坑了印度24亿美元,最后维克拉玛蒂亚号还成为一艘有缺陷的航母,原先位于甲板中部的舰岛俄罗斯并没有改装能力,因为前苏联在设计这艘航母的时候舰岛就在中部,而前苏联所有的航母建造设备如船坞、人员、设备等都在黑海沿岸的乌克兰境内,俄罗斯的航母建造和改装能力也是等于白手起家。而印度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俄罗斯去如此改装也没有任何办法。
如今维克拉玛蒂亚号已经在印度海军服役数年,动力系统已经换装意大利的柴油发动机,前苏联时期的大量雷达和电子设备也已经被竭尽所能拆除了。满载排水量45000吨,最高航速30节,续航力2.5万公里/18节,船员1800名。配备舰载机为16架俄制米格29K轻型战斗机和6架各型直升机,滑跃甲板角度14.5度。该舰服役至今先后发生过毒气泄露和锅炉爆炸等多个事故,战斗力存疑。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的舰岛为什么在中间?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的舰岛被设置在舰体中间,是它的“前身”就已经确定下来的,这一点是后来大规模改装时无法改变的。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是目前印度海军唯一一艘航母,它凭借着约4.5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可搭载24架米格-29K舰载机的指标能力而成为印度海军最强大的战舰,是印度海军的最大骄傲,号称是印度海军的战力倍增器。不过,如果将它和国际上同级别的航母比较起来,“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的总体设计、综合作战性能都是处于下风,不敢令人恭维的。
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是在苏/俄的第四艘“基辅”级航母——“戈尔什科夫上将”号航母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熟悉军事的人都知道,苏/俄对航母的认知、定位和西方国家明显不同,对比起西方的航母,苏/俄的航母颇为奇葩,这一点在“基辅”级航母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号称是航母,但是“基辅”级航母在武器装备配置上却和导弹巡洋舰看齐,舰上堆垒了重型反舰导弹、中近程防空导弹、舰炮等武器装备。只在舰体左侧设置了较大面积的航空甲板,用于起降舰载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战斗机,而它的舰体右侧,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舰岛/上层建筑。
后来印度选择接手“戈尔什科夫上将”号航母时,一大要求就是俄罗斯必须把它变为更加专业的航母,一切都围绕使用米格-29K舰载战斗机来改装。无奈的是,“戈尔什科夫上将”号早已经成型,舰体内部、舰岛等设计无法进行较大的改进。
俄罗斯对它进行的改进主要是拆除舰艏的武器设备,改为14.3°的滑跃甲板,同时将左右舷的航空甲板向外延伸,扩大甲板面积,特别是左舷还增加一大块斜角甲板,以获取足够长的降落区。
不过,无论如何改装,都无法改变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为了航母的稳定性,左右舷扩展延伸的面积有限,而“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拥有一个超大的舰岛,舰岛设置位置也没有尽量的“靠边站”,这些因素最终明显影响了该舰起降战机的效率。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甲板长度有限,甲板宽度明显受限,使得舰载战斗机的最短起飞位置和斜角降落区有明显重合的地方,无法实现同时放飞、回收舰载战斗机,这对于一艘航母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缺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