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卫舰退出海军序列后多年,美军为何重启建造计划?
自打佩里级护卫舰退出了美军编制,美军就没有现役的护卫舰了,美军在由海向陆指导思想下,发展了多年的对地打击力量,制海力量越来越差,昂贵且无用的濒海战斗舰造出来30多艘,一点都起不到护卫舰到处巡航制海的作用。
佩里级虽然老旧,但是作为一款经典护卫舰,他均衡的性能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一个海上全能手,虽然只有单臂的导弹发射架,但是能够发射从标准1导弹到鱼叉导弹再到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在内的全部对空、对舰、对潜导弹,一门76毫米速射舰炮虽然射界不好,但是近距离的火力支援也是足够的,双机库和燃气轮机给佩里带来了不俗的反潜能力。
佩里级是当时美军装备量最大的军舰,是美军千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时过境迁,如今一艘佩里都没有了。美军只能依靠多达70艘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来担当通用军舰使用,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这些军舰还集体进入了更新换代的时期。这让美军意识到,再先进的军舰也有老去的一天,大量的建造同一种军舰,并且很少进行升级,等到更换时统一退役,是昂贵不可取的。
于是美军重新开始招标护卫舰,认为海军还是应该多装备一些勤务军舰,价格便宜,量又足,这样可以提高海军的覆盖范围,也能增加海军的任务弹性,还能降低海军维持存在花费的巨大的资金,今后就算是升级换代,也不需要心疼。就目前来看,美国的濒海战斗舰和DDG1000为代表的21世纪第一代军舰在发展了20年后终于失败了,新一代美国海军再次回归了冷战时期的制海海军的角色。
在护卫舰退出海军序列后多年,美军为何重启建造计划?
不要把美国的FFG(X)护卫舰项目简单的看成“佩里”级替代舰,或者张口就来“LCS濒海战斗舰太废”,更不用说是为了给美国“355艘造舰计划”寻找廉价替代品。首先,FFG(X)项目一点也不便宜;其次,这种新型护卫舰的配置要求,已经俨然超过或达到欧洲大国一流主力舰水准,面对同吨位的其他国家海军舰艇堪称“豪华”或者“奢侈”。最后,你如果要了解一型舰艇研制的原因,就要了解使用单位的具体需求和其在整个海军计划里的定位。至于其他几个答案,随便扒几个新闻,就大侃一通或者言之无物、牵强附会的,不看也罢,至少会拉低你的眼界,至少前面几个答案里,连FFG(X)作为基本的CEC协同作战和NIFC-CA海军一体化火控防空体系中关键一环,在洽淡条件下前出A2/AD区域拒止/反介入环境,充当水面传感器节点,这样关键的作用都不清楚。
美国海军新型导弹护卫舰项目的背景和任务要说起美国重新打造新型导弹护卫舰,回归多功能护卫舰这一“传统”舰型的进化支路,我们必须回到2017年7月,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发布的《RFI: FFG(X) - US Navy Guided Missile Frigate Replacement Program》,即“FFG(X)导弹护卫舰替换项目”招标征求意见书。根据这份文件,我们至少可以看出,美国新型护卫舰将要承担的几个基本任务:
1、可以支援航母打击群和远征打击群作战,强化其水面作战能力,能够拦截超视距反舰导弹(OTH-ASM),能够独立或者与其他防空舰一同进行区域防空作战,具备反舰能力。
2、能够执行前出反潜任务,搭载增强型主被动水下传感器,超越现有的水面反潜平台。
3、支持远洋作战行动,作为区域防空力量的倍增器,不仅能分担防空驱逐舰的压力,还能在中低威胁环境下,独立执行护航任务。
4、融入CEC协同作战体系,装备强大的电子传感器,提高目标定位能力,支持联合作战体系下的电磁频谱控制能力,可基于舰队网络在复杂海区独立作战。
5、具备电子信息综合利用和情报收集能力,支持无人机操作,以延伸渗透、打击及情报搜集范围。
看完以上,你还觉得FFG(X)一种廉价补充舰或者“佩里”替代舰吗?“佩里”级这种在编队里打杂的“酱油舰”也配FFG去替代?这分明就是一种适应新时代海战特点和满足美国海军新需求的新型护卫舰,你也可以把它看做一种全新作战舰。
此外,如上图所示,不管在美国海军老的“308舰造舰计划里”还是新的“355舰造舰计划里”,都有LCS滨海战斗舰和Frigate护卫舰这两种,可以说美国海军从来就放弃过这两种舰型,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要有个先后次序罢了,就算是等国会拨款,不也需要时间不是?
美军FFG(X)护卫舰的装备配置上文我们说清楚了美国建造新型护卫舰的目的和其需要执行的任务,接着我们就来说说,要满足这些任务需求,美军的新型护卫舰都要哪些装备:
首先,美国海军对这一新型护卫舰做出了最基本的门槛性要求:至少具有25年服役寿命;重要系统抗A级冲击力;舰员编制200人以下;16节航速下3000海里续航能力;满载条件下战斗系统全开维持28节持续高速航行能力;空间、吨位、电力及冷却系统保留5%的升级裕量;为定向能(激光)武器和新型电子战系统至少预留600KW电力、300GPM冷却能力和26吨载重。
FFG(X)护卫舰的雷达系统将装备3面EASR相控阵雷达,EASR采用与阿利·伯克III型宙斯盾舰SPY-6型雷达相同的RMA模块总成,只不过SPY-6有37个RMA,EASR有9个RMA,但是别看人家只有9个RMA,但是单面EASR的性能已经与其他宙斯盾舰普遍装备的SPY-1D单面阵的性能相当,而且某些能力还更为突出,再加上基于宙斯盾战斗系统源代码的COMBATSS-21 MOD作战管理系统,简直就是一套袖珍版的“宙斯盾”舰。
其他诸如:防空系统中的ESSM block2改进版海麻雀、主动导引头版“标准-2”和Mk31海拉姆近迫武器系统;反潜和自卫系统中的SLQ-61拖曳式鱼雷诱饵、SQS-62主动可变深声呐、SQQ-89F水下反潜系统、TB-37主被动声多功能拖曳呐等;无人机、Mk20 Mod1 红外光电探测系统、360°EO/IR传感器、协同作战系统、OTH-WS超视距反舰系统、垂发系统等等,该有的应有尽有,不该有的也有,甚至会让人们产生,这样的装备一型护卫舰,会不会性能过剩?另外,FFG(X)还将装备美国目前最强的电子战系统SEWIP Block II(SLQ-32V6)。
总体来讲,在区域防空方面,FFG(X)在探测能力上已经超越一众老版本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反潜方面,FFG(X)将安装现役水面作战平台最强的反潜装备,在反舰方面,该舰将装备挪威的NSM反舰导弹,如此看来,FFG(X)将是人类有史以来,同时具备区域防空、反舰、反潜作战能力的最全面战舰。同时,其依赖隐身特性、无人机、最强电子战设备和全面的传感器设施,前出进入A2/AD区域拒止和反介入环境,充当大舰队的监视器、信息交互节点、传感器和打击平台,将承担其美国海军舰队实现前沿部署、率先突入打击对方A2/AD关键节点的“急先锋”。
因此,大家不要总被其他答案里那些“陈词滥调”蒙蔽,充分重视对手、了解对手,才是超越和制胜的关键。
在护卫舰退出海军序列后多年,美军为何重启建造计划?
彻底淘汰佩里级护卫舰,是美国海军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有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背景下,追求新颖的阿里·伯克级驱逐舰,全相控阵雷达、全垂直发射系统的远洋舰队,排水量将近4000吨的佩里级护卫舰,在美海军眼里怎么看都不顺眼了,因此只能走上除役、外销、封存之路。
于是,美国成了全球全盾化、全垂发由巡洋舰和驱逐舰担任航母编队护航舰艇最强大最风光的海军,特别是相控阵雷达和巧克力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成了别国海军追赶的目标。
追求排水量9000吨以上至万吨级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是大国海军的必由之路,但排水量4000吨级的中型护卫舰,在海军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性价比高,使用成本低,能对付中低烈度冲突,包括警戒、巡逻、护渔、搜救、海上执法等,不可能都用大吨位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去执行,那实在是太浪费纳税人贡献的税收了。
有鉴于此,美国人就研发了濒海战斗舰取代退役的佩里级护卫舰,但这型冷战以后主要着眼于在敌国沿岸水域执行各种低强度作战需求的舰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美国海军当初所设想的那般美好。
尽管航速高,但其舰载武器除了吓唬小国以外,对拥有中等以上海军力量的国家来说,一点鸟用都没有,一门57毫米火炮,缺乏反舰导弹,有限的点防空导弹,一旦爆发冲突,不要说是攻击他国海军,即便自保都困难,一言以蔽之,战斗力低下的濒海战斗舰,真的在海战中,没什么大的作为。
至于美海军“由海向陆”打击思维下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其作战考量和濒海战斗舰大同小异,80个垂发井装备的是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包括两门155毫米舰炮,对陆打击可谓火力强大。
但和濒海战斗舰一样,同样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排水量1.45万吨的巨舰,想凭借隐身能力,打击别国内陆纵深目标,却靠区区24枚点防空导弹来自保,无异于异想天开,战时的生存能力堪忧,隐形不等于看不到。
现在,美国人终于脑子清醒过来了,所以美海军重启护卫舰计划,也当在情理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说明美海军务实了,4000吨级的护卫舰,舰炮、副炮、机库含直升机、反潜鱼雷、反舰包括防空导弹等样样不缺,舰小作用大,性价比高,事实上在海军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美海军变得理性了。
美国海军重启护卫舰计划,根据计划除1号舰外,将建造20艘FFG(X),平均价格大约为9.5亿美元,比价格不菲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还贵出一半,但其舰载武器是原先濒海战斗舰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军迷个人估计,新型护卫舰项目将采用全电化推进系统,包括舰载无人直升机,甚至高能激光武器都不一定会缺席,反映了美军重新注重常规战争的战略考量。
护卫舰,这一舰种必不可少,也是不可取代的,尤其是在美国由反恐转入大国竞争的背景下,护卫舰一定会重归美海军舰队,对追求大吨位、全驱逐舰化的大国海军,无疑也具有参考价值。
在护卫舰退出海军序列后多年,美军为何重启建造计划?
谢谢邀请。
美国海军在护卫舰问题上的反复,表现出的是美国海军发展战略和战术思想上的反复。冷战时期,美军护卫舰的任务主要是在航母作战群里面打杂,以及执行护航任务。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是远洋作战,作为可消耗的低成本舰只,应对苏联海军的全球挑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在海上、尤其是在远洋,已经不会有谁能对自己构成威胁。在美国人眼里,大洋已经成为自己安全的后方,防御力量不再需要那么强。倒是近海沿岸地带,主要是潜在对手的沿海地带,美国人认为会成为未来的主要作战区域。当时的美国海军还主要是一支远洋海军,需要向近海、两栖甚至对内陆攻击的作战方式转变。考虑到军费限制,此消彼长之下,美国人就决定砍掉比较适合远洋作战的护卫舰,建造更适合近岸作战的LCS。
但到了最近几年,随着反介入/区域拒止战术的发展,以及兔子海军的迅速发展,美国人发现,大洋不再是完全安全的大后方,美国海军将很可能面临更加常规的海上作战。这种情况下,LCS的不足就暴露出来了。所以,美国海军只能回头重拾护卫舰,来保卫自己的航母编队、运输线和海上利益。T
在护卫舰退出海军序列后多年,美军为何重启建造计划?
在佩里级护卫舰没退役之前,这款老旧的护卫舰在美国海军序列中一直承担着“脏、累、差”的任务。比如长年在海上漂着执行巡航、缉毒、警戒类等任务。因为,使用价格昂贵伯克级驱逐舰来执行这样的任务,确实太浪费战力了。虽然美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宙斯盾级战舰,但是分散在全球各处的话数量还是紧张的。所以大量一般性任务需要护卫舰这种廉价的但战力又不太差的舰种来执行。
本来,美国海军把护卫舰退役之后,将这类近海作战任务交给全新的濒海战斗舰来执行。美国海军也计划建造40多艘LCS级濒海战斗舰。但是服役之后,美国海军发现濒海战斗舰虽然速度上有优势,但是在火力及防空能力上根本达不到美国海军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其最在行的近海作战领域,根本无法对扛同级别的轻护卫舰这类战力完善的舰型。虽然LCS战舰的装备具有模块化特性-也就是可依任务需要改变装备。但是无论如何改变装备,它没有垂直发射系统(VLS)是无法改善的硬伤,也就很难提供有效的为防空任务。
因此,美国海军不得已开始重启护卫舰计划。并且在规格书中要求,新一代护卫舰FFG(X)性能必须超越濒海战斗舰,例如能操作无人机与新型传感器,还要能搜集大量情报。此外,它要有更强大的武器,并具备独立的防空与反舰能力,可以不在驱逐舰的保护下,就能自行完成任务。
而且FFG(X)护卫舰正好介于阿利-伯克级(Arleigh Burke-class)导弹驱逐舰,以及濒海战斗舰之间。实际上美国海军重搞护卫舰,就是为了衔接前两者之间的战力差距,可以说是很合情合理的要求。
在护卫舰退出海军序列后多年,美军为何重启建造计划?
说到护卫舰,我们就不得不提美国大名鼎鼎的“佩里”级护卫舰,它是美国海军一款性能适中的通用性导弹护卫舰,具有较强的搜索、防空、反舰能力。
“佩里”级护卫舰,属于美国海军“高低混合舰队计划”中的低档舰艇。20世纪70年代,是美苏冷战的高峰时期,除"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核动力巡洋舰、DD963级驱逐舰外,美国急需一种低端护航舰来替代二战时期的老旧护航舰艇。在这一背景条件下,“佩里”级导弹护卫舰应运而生。
“佩里”级护卫舰首舰,于1977年12月建成服役,因其性能均衡、价格低廉被大批量建造。美国海军共采购了51艘该型护卫舰,其中30艘为改良型的长舰身版,至到2015年9月29日,该型护卫舰结束了其在美国海军的服役生涯。
3月2日,美国海军第16艘濒海战斗舰正式入役,而就在前一天美军发布了FFG(X)新一代导弹护卫舰详细设计与建造招标草案,该型战舰计划建造20艘。美国海军在建造濒海战斗舰的同时,重启护卫舰建造计划目的何在。
濒海战斗舰,是取代“佩里”级护卫舰的新型战舰,它立足于进攻,可进行跨海近岸作战,作为航母编队的先锋,同时可以根据作战任务不同,灵活切换作战模式。
但是濒海战斗舰过于强调高速及浅水作战能力,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使得结构强度和安全性大幅降低,部分舰更甚至出现裂痕。此外,许多国家都开始装备射程较远的岸基反舰导弹,使濒海战斗舰的作战的风险升高。因此美军将濒海战斗舰的建造数量从52艘削减为34艘,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导弹护卫舰计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