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的阻拦索是国产的吗?

能生产吗?

必须的必啊,辽宁舰的阻拦索本来也就买不到,很多人黑我国的国防科技,都说我们的阻拦索是买的,这不禁让我想起来一开始还有人说辽宁舰没有阻拦索,只是个花架子呢。可是实际上,阻拦索可不是他们想想中的一根铁绳子,买来一拉就能用。

阻拦索是什么,阻拦索是一个复杂的大型机械机构,能套住几十吨的重型战斗机在高速飞行中的拉力,可不是二战中那样的一根绳子就完了,阻拦索包括收放机构、缓冲机构、感应机构、液压动作机构等,在甲板上能看见的只有几个铁绳子和柱子,但是在甲板的下面可是占据了一层甲板空间的复杂机械机构,远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如此复杂的机构,本就不是一般国家能够生产,更不是没有生产过航母的国家可以生产,当时有些人传言说是瑞典进口的,海事先锋当时就喷了,某些人就当阻拦索是根绳子呢?瑞典连航母的机械结构都没有碰过,他能知道阻拦索怎么造?除了我国之外,能够生产阻拦索的就只有美俄英法四国,这四个国家美英法不会卖给我们,俄罗斯是连自己都管不了,战斗机挂断了阻拦索。

我们只能靠自己,从理论上,从技术上,从现实上考虑,除了自己,再没有哪个国家能依靠的,我国拍过关于航母阻拦索的纪录片,就专门说了我国的阻拦索生产工艺,还特意提到了我国阻拦索相比于其他国家不同的拉力承受能力和热力感应能力,还提及我国专门为歼15降落时的拉力研发了专门的阻拦索硬度和曲张程度,因此非常合适,换其它的飞机都不行。

所以说,我国的阻拦索就是自己的,再说是别人的,请拿出购货单来!

辽宁舰的阻拦索是国产的吗?

『凡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国外哪次不是对我们严防死守?但是哪一次我们又不是依靠自力更生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呢?』

作为滑跃起飞航母来说,不需要弹射器,又已经研发出自己的歼15飞鲨舰载机,那么剩下的唯一一个难题就是阻拦索了。阻拦索这玩意儿看似和电梯钢丝绳没啥区别,其实技术含量颇高,真正能够生产的也就是美国、苏联(俄罗斯)这两家,就连法国这样的老牌工业强国建造戴高乐航母的时候都是以150万美元一套的坑爹价格购买的美国成品。(断裂的阻拦索)

而中国号称发达国家粉碎机,“自古以来”就是被西方高科技禁运的主要对象,所以指望美国人给我们送阻拦索那肯定没戏。而辽宁舰前身本来就是苏联的瓦良格号,歼15又和苏33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总之让俄罗斯人很膈应,因此我们因为阻拦索需求与俄罗斯洽谈时,俄罗斯人也一口回绝了我们。所以兜兜转转,高科技这玩意儿根本不能指望别人,最终还是得靠自己,辽宁舰阻拦索最传奇的故事就是它居然不是国企制造的,而是一家河北的民企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研发生产,所以说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辽宁舰阻拦索)

航母阻拦索其实是一整套系统,它是由阻拦装置、定长定高装置、复位系统、液压缓冲装置、复位装置等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但是其中技术含量最大的其实就是那根绳子——阻拦索。飞机动辄几十吨的重量以250千米以上的时速冲向甲板,阻拦索需要在两三秒的时间内在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之内将其拦停,因此对于阻拦索的强度、韧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这玩意儿还必须有一定的抗疲劳寿命,你总不能拦个几次就坏了,那多不划算?技术指标高就算了,关键还不能太粗,粗了尾钩挂不上,而且重量太大,也影响复位。(阻拦索系统)

又得抗压耐磨耐槽,又得细,这不是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么?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所以阻拦索一下子就成为了高精尖产品,没有强大的工业实力绝难研发生产。我国在辽宁舰的摸索改造中,最大的困境也在于阻拦索系统,不过阻拦索其他子系统其实并不是最难的,海军上海研究所在1985年对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航母拆解进行过全程跟踪,阻拦系统基本上摸的八九不离十。(澳大利亚墨尔本号航母,英国制造)

而在购买瓦良格以后,我们又对乌克兰的尼特卡舰载机模拟系统进行了学习,之后在武汉建造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陆地舰载机训练基地,唯一的困难就是阻拦索工艺迟迟无法突破,这也严重迟滞了“辽宁舰”的改造过程。(我国舰载机陆地训练基地)

在外购无门,内研遭遇困境的情况下,无奈之下,军方只好向民企寻求突破口,然而奇迹就这样诞生了。我国最大的锁具制造企业巨力集团与其合作企业邢台钢铁公司发现军方下达的技术指标与其长期对外对口的一种弹力钢索竟然惊人的一致(实际上国外进口就是用于制造陆地军用机场的阻拦锁)。于是就这样,不到四个月,巨力集团就上交了阻拦索成品。(辽宁舰阻拦索分段)

最终在2012年11月25日,我国首次舰载机阻拦着舰获得圆满成功,时至今日,我国航母阻拦索系统没有断裂失败过一次,而曾经不卖阻拦索的俄罗斯,在叙利亚因为阻拦索断裂已经连续摔掉了两架舰载机!所以你说辽宁舰阻拦索是不是国产的,不仅是,而且还是民企制造,质量杠杠滴!

辽宁舰的阻拦索是国产的吗?

当然是国产的!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想必是对阻拦索比较了解。的确,阻拦索是航母非常重要的一个设备,是舰载机降落的重要辅助装置。阻拦索在舰载机降落的时候直接承受舰载机尾钩的冲击力,又要具备超高的抗疲劳,抗腐蚀工作性能。同时,还要求着阻拦钢索要有超高的硬度和韧性,所以阻拦索的制造难度非常高!阻拦索是我国国产的。这个问题早在2011年12月28日就有官方发言人亲口证实。在当天的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说:“有外媒称俄罗斯拒绝对华出售阻拦索装置,将推迟中国航母的列装时间,如何看待?”发言人的回答非常有底气,直接反驳这个报道毫无根据,中国的航母平台主要系统装备,包括阻拦索在内都是自主研发和改装的。俄罗斯对华出售阻拦索根本不存在。在我国购买瓦良格号的时候,从中作梗的不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俄罗斯也不希望中国获得这艘航母,并做出了一些相应的阻碍中国购买工作的行动。而且,俄罗斯自己的阻拦索都很垃圾,经常发生阻拦索断裂的事故,俄罗斯自己都头疼不已的不合格产品中国会买?我国进口军用设备一向鬼精鬼精的,当年米格-29都没能骗过我们的钛合金眼,最后买到了优秀的苏-27,怎么可能会去俄罗斯的不合格产品?阻拦装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设备,涉及机械,电气,液压,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舰载机落在航母降落跑道的时候,是以极快的速度,推着油门下来的。接触跑道,尾钩钩住阻拦索飞机继续向前滑跑,这个过程非常类似于我们玩弹弓时,包着石头拉开橡皮筋的过程。当飞机停下之后,钢索中存在的应力会将舰载机向后拖动一小段距离,然后阻拦索从舰载机尾钩脱落,经过甲板下的机械和液压装置复位,准备辅助下一架降落的舰载机降落。舰载机降落的过程是最危险的过程之一,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错误就会出现机毁人亡的事故。据权威统计机构统计的数据,航母玩的最溜的美帝舰载机飞行员都因为降落而损失惨重。为了提升阻拦索的勾索率,航母飞行甲板一般设置4-6根阻拦索,其中,第二和第三根最容易钩中。一旦舰载机尾钩钩索失败,飞行员会立即拉起复飞,然后准备重新降落。(钩索失败冲去阻拦网的舰载机)

在舰载机降落过程中,阻拦索断裂事故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2003年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在海面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一架舰载机在着舰之后成功勾中阻拦索,滑跑过程中飞机的速度已经大幅降低,在这个时候阻拦索突然断裂,失去阻拦索阻力的舰载机一头栽进大海,飞行员成功弹射跳伞捡回了一条命。但是断裂之后的阻拦索因为飞机带来的巨大动能横扫整个飞行甲板,造成甲板上的11名地勤人员被阻拦索拦腰斩断,现场非常惨烈。所以说,阻拦索的质量尤为重要,要尽可能的避免阻拦索的断裂。阻拦索并不是一根单纯的钢条,而是由索芯,线,中间线,绳股缠绕而成。对材料的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定期检查,绝不能使用出现金属疲劳的阻拦索。就这小小的一根钢索,以前也仅有美国和俄罗斯能够制造,现在中国也突破了这个高难度的航母设备。成功制造阻拦索是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内一次不小的进步!我国的材料科学一直落后于世界强国。因为我们造不出舰用特种钢,我们的驱逐舰排水量曾经只有3000吨,还不及西方的护卫舰;因为造不出合格的涡轮轴和涡轮叶片,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寿命短,推力不足;因为造不出大半径的耐压艇壳,我们的战略核潜艇至今顶着巨大的龟背,噪声高居不下。材料科学是一个需要长年积累,需要巨大投入的学科。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和工艺的积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航母阻拦索造出来了,矢量发动机造出来了,我们自己的航母也造出来了。相信再不久的将来,核潜艇的大半径耐压艇壳也能突破!

辽宁舰的阻拦索是国产的吗?

辽宁舰的阻拦索当然是我们国家自己研制出来的!这样的重要装备即便是有钱也很难买到 ,另外我国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怎么可能让外人在这个航母重要部件上“卡脖子”?

阻拦索可不是一般的钢丝绳,完全是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制成品结合在一起高级工艺制成品,如果没有它,歼-15战斗机也不可能在“辽宁舰”上着舰,并且“辽宁舰”因此也就失去绝大部分战斗力。

“辽宁舰”的阻拦索目前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美军航母用的阻拦索有两种:一种是直径为34.9毫米的6×30平钢绞大麻纤维(浸油)芯阻拦索,另一种是直径为36.5毫米的6×30 平钢聚醋(尼龙)芯阻拦索。那么6×30是什么意思?6指的是6股。30指的是每一股由12根较粗的钢丝和12根中等细度的钢丝,再加上6根呈三角状布置的细钢丝扭绞而成,12+12+6=30。

这张图片就阻拦索的截面图,从材料角度来说,阻拦索并没有用到非常高级的材料,但是它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钢丝部分由高碳钢制成,需要将钢锭热轧出钢筋盘条,再经热处理之后冷拔出钢丝,但是“拔丝机”的拔丝力度和钢丝粗细的均匀度要控制的非常好,不允许出现粗细明显误差,否则整根钢丝就会受力不均匀!这需要高级技师凭经验来完成,再有就是钢丝拔制的过程中,由于是含碳量很高的钢,在拔制过程中是非常容易拉断,所以要拔出几百米长粗细均匀的钢丝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辽宁舰的阻拦索,两头被覆盖看不见内部钢丝和尼龙的编制结构。

阻拦索在编制的过程中也是费时费力的工作,由于钢丝很硬,想将它们编整齐了,还不能出现皱褶需要有一定的经验,而且钢丝与钢丝之间和钢丝与尼龙丝(大麻丝)之间的间隙也要均匀,在扭结过程中也要掌握好力度才行,否则会出现舰载机尾勾勾挂时受力不均匀,搞不好会被拉断的。

阻拦索并不是所有工业国家就可以制造的,世界只有三个半国家可以制造(中美俄 ,半个是荷兰不是瑞典),就连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的阻拦索因为自己制造的工艺有所欠缺,只好进口美国货。

阻拦索不是很粗,但它要经受主85万牛顿的力,也就是它要在100米内拉住一架重达23吨,时速130公里的飞机!拦阻索被拽扯100米还不能拉断,说明它的弹性非常好。

另外,拦阻索勾挂舰载机的时候,并不是只有它受力,它还有液压助力收放装置,也可以分散一部分拉扯力。阻拦索实际上是很长的,不只是我们航母甲板上看到的那些,它是有几百米长两端用“缆轮”缠绕。

阻拦索对我国来说,并没啥技术瓶颈!我国制造的类似阻拦索这样的锁具非常多,质量也很高,各种港机吊运设备,各种陆上重型吊运特种车辆所需的吊运钢丝绳和锁具都很多!舰载机阻拦索只要专心研制就能有好的结果。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斜拉索大桥所需的钢缆的技术等级要高于航母的阻拦索,我国是斜拉索桥建造第一强国,几万吨的大桥钢结构预制件都轻松的拉起、固定,说明锁具制造工艺非常先进!有此高超的工艺,制造舰载机阻拦索就更不在话下了。

辽宁舰的阻拦索是国产的吗?

这个答案是必须的!

中国的阻拦索100%是咱中国人自己国产,这个可以很骄傲的说。其中关键性部件承力轴承是由瓦房店轴承厂承担的,这个在2017年新闻中曝光过。早些年前,大约6-7年年前吧。有国外媒体报道称我们曾近主动找到俄罗斯寻求购买过阻拦索,但是俄罗斯却主动拒绝了。结果当今俄罗斯早就不能生产了阻拦索,而中国阻拦索事业蒸蒸日上。

阻拦索名字看起来挺简单的,阻拦索并非“橡皮筋”,阻拦索的技术难点太大了。首先其目的就是为了歼-15舰载机安全降落在辽宁舰上,就必须在航母甲板后部地区,在战斗机着舰与尾钩100%咬合住后,在短短3秒之内必须将歼-15舰载机的着歼速度降为零下,让舰载机滑行不能超过几米,如果没有勾住,舰载机就必须复飞,这个思考就在几秒之内。

辽宁号航母阻的拦索成为歼-15舰载机驾驶员名副其实的“生命线”。从这个角度来看,阻拦索必须是中国人自己打造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飞行员自身的安全!中国辽宁号航母当前还是使用液压式阻拦装置,阻拦索另外的核心就是材料,主要是平钢绞大麻纤维芯,每根阻拦索主要6-8根钢丝绳组成的,每根钢丝又是又12根主钢丝等混合而成,并且钢丝中参入了大麻纤维来保护阻拦索韧性。

咱中国人自己生产的阻拦索,已经成为了辽宁号航母重要辅助设备,实现了歼-15舰载机可以在有限度辽宁号加班上安全着舰。保证了辽宁号战斗力!我们一起为之鼓掌吧。

以上为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和资讯整合,仅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深入讨论。

辽宁舰的阻拦索是国产的吗?

航母阻拦索技术难度并不比特大斜拉桥的固定钢索难度大,阻拦系统里面更困难的是阻力系统

舰载机降落的阻拦索技术难度并不比特大斜拉桥的钢丝束大,虽然两者为不同钢丝结构,但两者有相当的共通性。而且斜拉桥用的钢索是要用50年以上,还要抗风抗震等考虑,舰载机阻拦索用个几次状态不好,是可以提前更换的。

在这方面作为目前世界头号基建狂魔,霸榜世界前十特大斜拉桥的国家,我们还是相当有自信的,比如黑科技满满的珠港澳大桥吊装用的碳纤维纳米管吊装绳索更是革命性的高科技材料。

我们航母用的阻拦索是巨力索具集团生产的,该公司在展览宣传时已经放过。根据网上说法是仅用了短短四个月就攻克了,该公司也生产斜拉桥的牵引钢索,可想而知,还是很简单嘛。

巨力索具虽然是民营企业,但不是一般的民营企业,有背景,不多说,军队固定用钢索大多是该公司提供。巨力集团副董事长和执行总裁是杨子,黄圣依的老公,前妻陶虹。

相比较来说,这个阻拦索质量还是可以,没出现过质量问题和事故,比毛子的要好。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今年1月份在叙利亚海岸执行任务时,一架米格-29KUB舰载机降落时居然一口气拉断两根阻拦索后坠入大海,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相比较于阻拦索,驱动阻拦索下面的阻力装置才是技术难点。与交给民营企业研发生产不同的是,研发下面阻力装置是国家三家科研院所通力合作,耗时两三年才研发好。实际上国外报道称中国难以自产的是“阻拦系统”,而不是说“阻拦索”航母甲板下面还有一套庞大复杂的阻力系统,在确保拉停舰载机能够让其安全着陆的同时,还要控制不同阶段的阻力峰值,照顾舰载机的结构强度,减少对舰载机的损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