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越演越烈,会导致第四次战争的爆发吗?

印巴之间近期爆发了严重的边境冲突,甚至出现了规模化的空袭,针对的还是军事基地一类的目标,引起了双方战斗机实弹对抗,似乎战争会在一瞬间就激发。但是实际上,印巴这一次不会爆发全方位大规模的战争,只是边境的剧烈冲突。

原因在于,双方都是有核国家。巴基斯坦装备的沙欣-3弹道导弹可以射击2500公里的距离,可以携带核弹头,可以机动发射,足以对印度最发达的孟买和德里等城市构成致命威胁,印度就算是想要大举进攻也会投鼠忌器。可以说,这次的冲突如果在过去就会演变为战争,但是如今,因为核武器的存在,战争很有可能不会爆发。

再一个,双方经过三次印巴战争,都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如今,双方的国策都已经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主,巴基斯坦加入了CEPC中巴经济走廊计划,印度则已经成为世界前八的经济体,双方都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时期,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掩埋自己崛起的可能,那才真的是成了历史罪人了。

而且,印巴此次冲突并没有太过于激烈的直接和间接导火索,只是双方常年对抗的一个压力释放,因此从双方如今都是搂一把就走的手段来看,都在谨慎的控制者局势,也就是说,没有谁想要主动的挑起战争,毕竟印巴同处南亚次大陆,印度洋北岸,两国的冲突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巨大变化,美俄中等国都会深入的卷进来,因此各大国也会在这个敏感的使其进行斡旋。

最后,有人说过,实力差距巨大才会爆发战争,因为失衡导致了有人选择战争,而实力接近的情况下,除非是世界大战和不得不战,否则都会避免战争,印巴目前就属于谁也没有办法击败谁的局面,印度虽强,但是击败巴基斯坦难度还是太大,巴基斯坦就更不可能彻底击败印度了,因此双方都必须选择容忍,也只有这个选择才是最正确的,最符合两国和世界各国利益的。

印巴冲突越演越烈,会导致第四次战争的爆发吗?

我的答案是不会!

因为目前印巴双方使用军力都比较克制,另外还有以下四大因素制约着军事冲突向全面战争演变。

1、印巴都是有核国家;

2、克什米尔地区打不出结果;

3、国内环境不支持;

4、国际环境不支持;

我们首先来看两国使用军力的情况:

2月14日,印度驻克什米尔的警察部队遭到自杀式恐怖袭击,造成至少42名警察死亡,数十人受伤。随即,印度政府将矛头直指巴基斯坦,声称巴支持了其控制区内的恐怖组织。

次日,印度宣布取消巴基斯坦最惠国待遇,对巴商品征收200%的惩罚性关税,并声称要控制印度河流向巴基斯坦的输水量(印控克什米尔在印度河上游,而巴基斯坦在印度河下游)。

面对印度的叫嚣,巴基斯坦始终保持了克制,表示愿意针对恐袭事件组成联合调查机构。

26日,印空军12架幻影—2000战机飞越印巴实际控制线,空袭了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组织营地”,并声称“炸死上百名恐怖分子”,巴基斯坦则说:“呸!你把我家树林炸了个坑!”

印度空军的行动是两国间国家级军事力量第一次介入此次事件,之后军队级别的互相报复开始升级。

几个小时后,巴军用重炮轰击印控克什米尔,造成造成5名印度士兵受伤。

紧接着,27日印度宣布三架巴军飞机越境,其中一架F-16战机被击落,并承认损失了一架米格21战机。

而巴军则宣布空战中击落两架印空军战机,其中一架战机坠毁在巴控克什米尔,俘虏了印军飞行员,并展示了相关证据。有意思的是,巴军宣布其部署的F-16战机并未参加军事行动,声称印度宣布的是假消息。

随后,印度用迫击炮轰击巴基斯坦基地,造成巴军2名士兵受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两点,首先双方虽然嘴上喊得凶,但使用军事手段都比较克制,全部都是火力跨境投送,而没有实施地面部队越境作战。

其次,虽然印度遭受恐怖袭击后40多个国家对印度表示了支持或同情,可双方开战后世界各大势力,没有一个出来表态的。都在旁边看热闹,甚至没有一个国际组织宣布召集紧急会议进行调停。

这说明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方势力心里都清楚,这两个国家打不出什么结果来,互相比划一下,意思意思各自给国内的愤青一个交代就差不多了。

所以,两国第一轮比划结束后,巴总理伊姆兰·汗发表全国讲话说道:“战争对两国都没好处,理智必须占上风,双方应该坐下来谈判。”

印度外长也相应表示:“(我们)并不准备动用武力,正在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问题,我们一直在为此进行努力。”

之所以会是这种局面,主要是有以下几条制约性的因素:

1、印巴都是有核国家;

核武器对常规武器的战争具有制约性,即所谓当年的“核冷战”,印巴双方都不会在这一局里赌上国运。

2、克什米尔地区打不出结果;

印巴在克什米尔已经进行过三次战争了,47年—48年、65年—66年的前两次克什米尔战争还真是为了领土大打出手,两国都打出了坦克部队大范围穿插纵深,空地一体化配合的战术。

但等到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已经成了佯攻方向,印度主要的目的在于扶持孟加拉国独立(东巴基斯坦),以肢解巴基斯坦。

其实到此时,印巴心里都已清楚,克什米尔的局面就这样了,印控制3/5,巴控2/5,双方都能接受。

加之几十年来,两国在控制线两侧不断构筑工事,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早就建的壁垒森严了。

另外,克什米尔是山地耸持沟谷纵横的地貌,能够大军突破的路线就那么几条,两边都心知肚明,地面进攻根本谈不到战役突然性,一旦打起地面战争必然是血腥的拉锯战。

再有一点,印巴双方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略动员,也可以看出两国政府的心态。

现代战争消耗巨大,前线的弹药基数最多只能支持72个小时全面战争,如果两国准备大打。封锁道路向前线运输弹药、补给,组织野战医院,甚至征用民间运力都是常规做法。

可现在除了巴基斯坦有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据说是向前线增兵以外,没有任何国家级战略动员的迹象。由此也可以看出,两国都没做好大打的准备。

3、国内环境不支持;

巴基斯坦目前经济上困局难解,新上台不久的伊姆兰·汗是一个政治基础比较薄弱的总理,远不如以前的国大党和穆盟谢里夫派,而他是凭借打击腐败改善民生的理由上台的。

可现在巴基斯坦的外债已超过900亿美元,其国家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才3000亿美元。

这种经济局面难怪巴基斯坦一直保持克制,并不断呼吁以政治手段解决印巴争端。

反观印度,虽然莫迪征服要强势许多,但民众支持他上台的基础是其在古吉拉特邦期间的经济数据,虽然印度国内有好战分子支持教训巴基斯坦,但一旦战争旷日持久,经济上升势头受阻还有多少人支持就不一定了。

另外,印度的GDP 虽已达到2.69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貌似非常强劲,但印度的外债超1.4万亿,外汇储备只有4200亿美元,实在谈不上家底丰厚。

如果说小打小闹,挑动爱国情绪,获取强硬势力的支持,可能短期对两位领导人都有利,但全面战争这种双刃剑玩不好肯定要割了手。

4、国际环境不支持;

所有现代战争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家之间,全部都有外部势力掺杂的影子,甚至很多时候决定战争态势的是外部因素。

而目前,周边国际势力都对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没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持克什米尔不战不和的对峙局面对外部势力牵制印巴两国更有利。

印军飞机被击落后的残骸

综上所述,即便现在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开始出现你一拳我一脚的战争升级局面,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不过又是一次两国间比较剧烈的边境摩擦,演变不成大规模的地面战争。

印巴冲突越演越烈,会导致第四次战争的爆发吗?

印巴冲突很难导致第四次印巴战争的爆发,这从最近传出来的消息中就可以知道的很清楚。而且在最近两年,印巴双方虽然也有小规模的摩擦,但是总体而言两国关系还是相对正常的。

毕竟这两个国家都是有核国家,一旦战争扩大,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构,可能双方自己都搞不清楚,因此在保持克制时加强沟通,将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两国关系的主流。

此次印巴军事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恐怖袭击,而不是双方的军事冲突,这就使得冲突很难再扩大。

这场军事行动的起因,是因为在2019年2月14日,一个巴基斯坦反政府组织“穆罕默德军”,发动了一次针对印度军警的恐怖袭击,导致42名印度警备部队人员死亡,由此引发了印巴双方的紧张情绪。

同时印度尽管对巴基斯坦控制地区发动了军事打击,但是这种打击也保持着比较克制的态度,以打击恐怖主义的名义,空袭了被巴基斯坦军事力量控制的一个军事基地,而且巴基斯坦方面在事后也没有予以反击,基本保持沉默。

从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印度也好,还是巴基斯坦也好,在此次袭击的问题上,都保持着相对理性的态度,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双方仅仅为了一次恐怖袭击就大打出手,完全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同样在国际上也说不过去。

此外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影响也非常大。

首先从于2015年4月20日启动的中巴经济走廊工程,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计划的旗舰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中国通往南亚地区的经济交通线,对于中国来说其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都非常的重要。

因此印度如果在这个时候开启第四次印巴战争,那么在这条战线上,他将不仅仅只会面对巴基斯坦一个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能不能彻底击败巴基斯坦,将会成为一个未知数。

而且很明显,一旦第四次印巴战争爆发,绝对不会是一场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战争,这对于现在的印度正值大选期间的现总理穆迪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因为他的首要任务是先获得大选的成功,然后才能考虑其他。

如果一旦印巴冲突加剧,或者印度在战争中失败,那么穆迪将会有很大的概率直接下台,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穆迪,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情况,自然也就不会轻率的放弃自己的政治生,做出与巴基斯坦全面开战的决定。

其次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有核国家,两国在1998年先后进行了数次核爆炸实验,并从此成为世界上继美、英、法、俄、中之后,第六、第七个正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从那个时候开始,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大规模军事战争,从此开始销声匿迹,这主要是因为印巴此时都已经成为了拥核国家,因此在考虑战争方式和战争规模时,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轻率。

即使是在2017年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边境,爆发了导致七名军事人员死亡的激烈冲突时,都没有引发印巴双方的全面战争,由此可见,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已经基本上达成了默契,即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不发动全面战争。

所以此次的恐怖袭击所导致的印巴紧张关系,想要上升成为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极低,毕竟当今世界的主流已经以发展为主,搞民生、搞经济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执政者的主要条件,而发动战争则成为了次要任务,在目前印度即将大选的情况下,想必穆迪是不会轻易对巴基斯坦开启全面战争的。

印巴冲突越演越烈,会导致第四次战争的爆发吗?

昨天、今天印巴边境冲突急剧升级,昨天2月26日凌晨三点印度动用12架规模的幻影2000战机,偷袭巴基斯坦边境。这次空袭计划印度方面显然是精心设计的,空袭时还有EMB-145预警机伴行,这是为了主动掌握空中情况。印度空袭是为了报复,2月14日印度一支车队遭到了克什米尔宗教激进组织“穆罕默德军”的袭击,印度的车队被汽车炸弹袭击造成了超过40人的死亡。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

但是印度利用12架战机越境空袭来报复的行动,显然是非法的而且动作过大,为了打击激进宗教组织的穆罕默德军,哪里用得着一次出动12架幻影2000战机。印度这是向巴基斯坦非法示威,完全是警告的意味。空袭成功之后,印度总理莫迪不无得意的称国家的安全都在掌握之中。莫迪的借题发挥,是想为了在今年4月份的大选中加分。印度从上到下都有盲目自大的倾向,喜欢对外示强。

(印度总理莫迪)

但是印度自以为得计的非法越境空袭行为 ,惹怒了巴基斯坦,而且巴方根据印方的骄傲大意,也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反击。在时间上仅仅相隔一天,也就是今天的巴印边境战机冲突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从相关报道来看,巴方诱敌计划达到目的,使得印度不仅吃了一个大亏,而且颜面严重受损。

巴方为了报复印度战机昨天的越境轰炸,先是派出战机进入印度境内,使得印度战机起飞迎敌,然后巴方战机佯装回逃。印度战机不知深浅的追击跟进至巴方境内,没有料到巴方的枭龙战机早已经在守候,印方两架米格21战机随即被枭龙战机击落于巴方境内,并且当场俘获印方一名战机驾驶员。今天的巴印边境战机冲突,巴方不仅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而且使得印方吃了一个闷亏。

(巴方俘虏的印度战机驾驶员)

从新闻报道来看,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电视讲话表示,称巴基斯坦此前已经尽可能地为印度对本月14日袭击的调查提供协助,但不能容忍别国来到本国领土内作出判决并执行惩罚。他说,巴基斯坦愿意与印度进行对话谈判,解决分歧,避免冲突升级、失控。如果印度能够到此为止,那么双方爆发的边境冲突就不会升级,关键的是要看印度的态度。

(巴方的枭龙战机是由中巴共同研制)

作为巴方来说,确实要认真配合印度对于境内的宗教激进组织“穆罕默德”军进行调查,否则这事双方可能没完没了。如果将边境冲突继续扩大,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特别是现在印度的经济发展形势还不错的情况下。这一次印巴冲突是因为巴方境内的激进宗教组织恐怖袭击印度车队而起,但这不能等同于巴方的责任,巴方应该认真配合印方调查,惩罚穆罕默德军的恐怖行为。

但是印度在26日的报复非常过份,半夜三更出动12架战机空袭巴基斯坦边境地区,这是将事态扩大化态度。印巴已经爆发过三次大规模战争,如果因为边境冲突导致第四次印巴战争,到最后是没有赢家的特别是印度方面不能冲动。现在的印巴双方都是拥核国家,以印度总理莫迪的政治智慧,应该保持克制接受巴方总理伊姆兰.汗的谈判呼吁,避免战事继续扩大。

印巴冲突越演越烈,会导致第四次战争的爆发吗?

当日不落帝国日落时,英帝国皇冠上最大的那颗明珠印度,随着二战后全球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也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她的宗主国。 当一个旧时代被一个新时代所取代时,一些不安定因素也被遗留了下来。比如日本从殖民地朝鲜被赶走后留下了南北朝问题,法国人从越南走后也留下了,矛盾十分尖锐的南北越问题,当然独立后的印度也一样。 独立后大规模的印巴战争共进行了三次,两次是为了克什米尔问题,一次是因为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让东巴基斯坦变成了孟加拉国。正因为这样,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就有了永世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么在印巴之间有没有可能,由小规模边境冲突引起,最后演变成印巴第四次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呢? 我认为在当今以和平为主流的世界里,大国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底,在短期内印巴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 首先印巴两国都是内部矛盾重重的国家,例如印度时不时的发生大规模骚乱,有些邦独立倾向严重,这几年经济好不容易提速了,印度当然不希望一场战争让经济倒退回去。巴基斯坦跟印度也差不多,恐袭,政变,经济发展问题等等。 其次印度虽然国力强与巴基斯坦,但战时巴基斯坦能获得外援的机会,明显要远远强于印度。美国,中国,伊斯兰国家,都是巴基斯坦天然盟友。就因为巴基斯坦能获得外援,所以三次印巴战争两国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既然双方谁也打不赢谁,那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就大大降底了。 最主要一点,印巴两国现在都是有核国家,事情闹大谁也没好果子吃。 总的来讲印巴因为克什米尔地位问题,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现在两国的实控区已经确定,双方也默认既成事实,那么可以肯定的说,印巴两国以后磕磕碰碰的事还会发生很多,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也许会一直不断。但如果现在要让印巴两国再来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两国应该都没有这个兴趣。

印巴冲突越演越烈,会导致第四次战争的爆发吗?

感谢好友邀请!

印巴这对冤家自1947年,从一个被英国殖民者统治的国家相互独立分治以来,由于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者,并不甘心就此永久退出南亚次大陆的殖民统治地位,像在藏南地区一样,给印巴间留下一块主权、分界归属不清不楚的克什米尔地区,从此两家便龃龉不断,纷争由领土问题延伸到民族宗教问题发展到今天又出现恐怖袭击,已经爆发三次成规模的战争,但这次冲突不太可能激化到战争状态了。

的确在近代史上,战乱不断的欧亚大陆,一次不经意的事件就足以引爆一大规模战争,但近年来,大家对战争这种毁灭性手段的使用越来越谨慎了,除了那个为了维护霸权利益而疯狂的美国之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印巴之间也三十年以上没有爆发战争行动了,他们也需要发展经济跟上时代的脚步,当今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战争对他们来说是在自己的核心利益被严重威胁,在无可调和的情况下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举。

这次恐袭事件本来就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件,只是处于印度大选临近时期,这种事件对正为连任而进行各种操作的当局者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迫使他们不得不进行一些夸张性行动,为的就是不使民意失分,极端情况下,甚至这还是一种有效的转移选民关注点的操作技。但是,把这种事件激化成战争打断自己国家的发展趋势,这是任何成熟的政治家都尽量避免发生的情况,何况印度在莫迪领导下正处于较快的发展趋势下,处于大选过程中,几天前还暴出“高铁”试运行视频被技术加快的糗事,可见安定繁荣景象对当局的重要意义。

另外把铁也不是泥捏的,已经把参加空袭的印方战机击落并俘虏了飞行员,再打下去还不一定会吃多大的亏,印当局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老铁认为,印方甚至有可能会就此打住,想办法往回捞人吧!

而就巴铁来说,借着一带一路顺风车的发展机遇,他们更不会有把一场冲突演变成战争的意愿,就此打断自己如此宝贵的发展之路,绝不是任何成熟政治家的首选方向。就自己国力而言,打下去保证不败都是万幸,再搭上个百年不遇,极其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就更加得不偿失了,因此巴铁也没有理由把这场冲突扩大为战争,他们也会希望尽快了结这场冲突。

尽管这场由恐怖袭击事件引发的冲突,因处于印度大选期间,让印当局为了急于“找到真凶”而一口咬定是巴铁主使,在发动一场空袭“惩罚了凶手”之后,糊里八涂收场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再把冲突打成战争不符合当局的利益,所以他们该鸣金收兵了。而巴铁虽遭空袭,不幸躺枪,但并未吃亏,他们正忙于自身发展以及剿恐的内部事务,更无心扯这种有百害无一利的乱七八糟的,尽快了结这种无妄之灾也会是他们的首选,因此老铁认为印巴这场冲突会很快偃旗息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