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宙斯盾”系统究竟有多厉害?

美国海军的宙斯盾系统在他诞生的时候很厉害,现在也很厉害,但是并不算是最厉害的了。换言之,宙斯盾诞生和发展到2013年的时候,都堪称是最先进的作战系统,此后就不算了,让位于我国的海之星系统了。当然了,这只是就防空方面而言,事实上宙斯盾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作战系统,他不仅发挥防空作用,在反导方面也是一个利器,这一点依然遥遥领先全球。

伯克级驱逐舰的发展史,基本就囊括了宙斯盾系统的发展史,他是宙斯盾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宙斯盾系统发展到现在,一共有宙斯盾基线0(Baseline 0)到基线9(Baseline 9)共9个作战系统架构,从最初搭载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的基线0作战系统,一直发展到了如今伯克2A型重启批次的基线9作战系统,战斗能力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而且,宙斯盾作战系统即将跟随我国海之星系统,进入有源相控阵时代,新的伯克3型驱逐舰上将会搭载AMDR-S雷达和SPQ-9B照射雷达为主组成的新的作战系统。

图为使用宙斯盾基线1作战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3号舰,CG-49。图中可见他在使用MK26倾斜双臂导弹发射器,作战能力有限。但是他已经用上了4面SPY-1相控阵雷达。

宙斯盾系统诞生于冷战时期,当时苏联海军是一个可以和美国海军分庭抗礼的强大海上力量,但是总体来说,苏联海军依然比美国海军差很多,因此苏联人采取了一个第一次齐射的战术思路,也就是在一开战,就马上发射大量的、型号不一、速度不同、空海潜都有的反舰导弹,这些导弹采用饱和攻击原理,撑爆美国海军的防空导弹火力通道,就算是被拦截超过8成,也依然可以一次摧毁美国海军舰队,这样的战法令美国为之头痛。

图为早期使用宙斯盾基线5作战系统的伯克1级驱逐舰,美国已经把全部伯克级都升级到了基线5以上,已经不存在基线4的伯克级了。

也就是说,美国当时急需要一种可以远程探测苏军军舰、飞机、导弹的雷达,最好能够多批次跟踪大量的目标,能够作出快速的应急反应,这部雷达应该和军舰上的照射雷达和防空导弹联网,在发现目标后迅速预热区域防空导弹,然后在分时照射的照射雷达指引下打击来袭的导弹和飞机,同时增加近防炮,以拦截漏网的反舰导弹,这套系统最后演变为宙斯盾基线0系统,他诞生于1964年,在他诞生的时候,世界上没有可以匹敌的系统。

日本的金刚级驱逐舰用的就是宙斯盾的基线5作战系统。

美国以基线0系统建造了2艘最早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当时这些军舰甚至没有搭载垂直发射系统,只有4面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4部照射雷达和两部MK26双臂式倾斜导弹发射器,指挥系统使用的是MK1指挥决策系统,提供自动的目标跟踪、判别,基线0系统改进后得到了基线1系统,也依然是MK26导弹发射系统,只不过换装了MK3指挥系统。基线1系统一共建造了3艘舰,也都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也就是说,宙斯盾一开始是不包括MK41垂直导弹发射器的。

图为较新的使用宙斯盾基线7作战系统的伯克2A型驱逐舰。他是美国海军第一种可以纳入反导系统的宙斯盾系统。

随后美国海军对宙斯盾系统继续改进,通过增加MK41垂直发射导弹装置得到了基线2系统;增加SPY-1B雷达和link16号数据链得到了基线3;换装SPY-1D雷达和计算机处理系统得到了基线4;整合战斧式巡航导弹发射能力,增加了ATWCS先进战斧导弹控制系统,整合标准-2ER区域防空导弹得到了基线5系统;整合ESSM北约先进海麻雀防空导弹,运用MK41垂直发射器一坑4弹装载点防空导弹,使用CEC联合接战系统,换装分布式指挥架构得到了基线6作战系统。

日本爱宕级驱逐舰就用了宙斯盾的基线7作战系统。

然后,美国海军又根据其他国家的弹道导弹威胁,着眼于建设全球导弹防御系统,部署机动式的海上反导拦截系统,研发了宙斯盾基线7作战系统,整合了标准3反导拦截导弹,增加了NTW海军广域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美军共对20艘伯克级驱逐舰进行了基线7升级和改造,对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进行了基线7升级,一共有22艘各类宙斯盾舰被纳入了美国TBMD反导拦截系统中。

图为未来的伯克3型驱逐舰的基本配置图,他使用了新的AMDR-S、AMDR-X和SPQ-9B雷达。

最新的宙斯盾系统,也就是宙斯盾的基线9作战系统,他进一步强化了宙斯盾的反导能力,更新了软件系统,换装了新的计算机处理器,同时加入了SPQ-9B这个X波段的有源相控阵照射雷达,提高了可以火控的导弹数量,增加了目标打击数量,也第一次将SPQ-9B纳入了宙斯盾系统,使得形成一个S波段加X波段的双波段雷达系统,为今后的伯克3打下了基础。

图为伯克3驱逐舰上的双波段雷达射频示意图。黄色部分是AMDR-S,绿色部分是AMDR-X。

而伯克3型驱逐舰将会是未来的宙斯盾发展的巅峰,他将会换掉贯穿宙斯盾系统发展60年的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改为AMDR-S有源相控阵雷达,硬件的升级将会让宙斯盾系统脱胎换骨,使用标准6防空导弹,大大增加防空打击距离,实现超地平线拦截能力,伯克3美国一共纳入计划30艘,分批次建造10多年,他代表着美国海军的未来。

时代已经变了,以055为代表的新一代作战系统,已经超越了宙斯盾的现在和可见的未来。

但是宙斯盾系统并不算是一个先进的作战系统了,如今使用第三代海之星作战系统的我国海军055型驱逐舰已经海试,即将服役,他整合了S波段、X波段、C波段和米波雷达等4种有源相控阵雷达,同时建立了一个综合射频的系统,整舰作战系统更加高效,垂直发射系统为850毫米,9米深度的大口径冷热通用垂发,近防拦截系统纳入了HHQ-10近防导弹,整个对空、对海作战能力都在美国宙斯盾基线9和未来的伯克3之上。时代已经变了,宙斯盾很厉害,但是并不是最厉害了。

美海军“宙斯盾”系统究竟有多厉害?

美国宙斯盾号称全球最厉害的防空作战系统,其核心是1台AN/SPY-1全方位相控阵探测雷达,宙斯盾防空快速反应单元、“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和MK41垂直发射系统,它可以对海上目标做出快速反应,并进行精准打击。

1960年代反舰导弹取得突破性发展。前苏联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提出针对航母战斗群的“饱和导弹攻击”后,美国人不得不寻求反制措施。1969年12月,美国开始研制宙斯盾系统。1983年5月,首套宙斯盾正式应用。它通过武器管制系统的整合和指挥控制,舰上的反舰导弹、防空导弹、主炮、近防炮、鱼雷发射系统等对付多个目标。该系统反应时间短,相控阵采用数字波束控制,耗时在微秒级。整个系统无需人干预,可全程自动化。宙斯盾可对发射的导弹进行制导,极大提升超视距攻击下的准星。

图、宙斯盾战斗信息中心

其中AN/SPY-1雷达是宙斯盾中最要的组织部分,它可以自动探测跟踪目标。宙斯盾系统通过1部射频和“标准”系列防空导弹通信,导弹在巡航中使用AN/SPY-1系列雷达制导,终端打击时需要AN/SPG-62型雷达制导。宙斯盾的武器系统中包括MK99型导弹、武器控制系统、指挥和决策套件、“标准”系列导弹。

宙斯盾战舰是美国海军中的当家花旦,其参加过两伊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然而搭载宙斯盾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文森尼斯号,在1988年7月3日击落了一架伊朗航空A300型客机,事故共导致290人遇难,这也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美海军“宙斯盾”系统究竟有多厉害?

“宙斯盾”系统厉害么?用一句最近比较流行的话来回答:”有一说一,确实厉害。”美国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AEGIS)是由美国海军导弹和水面雷达司开发的综合性海军武器系统,而在此基础上,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署将其纳入了每个国家导弹防御战略的一部分,由此可见美国军事部门对其的重视性由多高。

我们先来谈谈宙斯盾这个名称的来历,首先了,宙斯盾作战系统的起源是美国海军提出一个“先进水面导弹系统”(ASMS/the Advanced Surface Missile System)的提案,经过不断发展,在1969年12月改名为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Advanced Electronic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Airborne Early-warning Ground Integrated System),英文缩写是AEGIS,而AEGIS这个词恰巧是希腊神话中诸神之王宙斯的盾牌,拥有强大的保护能力,以此为名,意在让该系统保护着美国海军的舰船,进而保卫国家安全。

而宙斯盾系统的起源是在1960年代美国海军将导弹完全取代舰炮后,意识到在任何作战环境中的反应时间,火力和作战能力都无法有效应对反舰导弹的威胁,并且此时苏联方面的水面作战理论是反舰导弹饱和打击,但此时美国海军的火控雷达一次只能锁定2-4个威胁。因此在1958年,海军启动了Typhon Combat System(即RIM-50导弹,但RIM-50并未服役,美国海军在RIM-50导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标准系列导弹),该计划只能算是一种前瞻性计划,并导致了充满未来主义设计但并不可靠的AN / SPG-59相控阵雷达从未真正造过,而该计划也于1963年被取消,由先进水面导弹系统(ASMS)计划取代。美国海军于1964年颁布了先进水面导弹系统(ASMS),并开始了该计划的研发工程。1973年,开发出的原型测试版本(EDM-1)被安装在诺顿桑德号(USS Norton Sound)试验舰上。

而第一种量产的宙斯盾作战舰艇是在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的舰体上改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1980年间,阿利伯克级开始设计建造,其采用了全新设计的舰体,减小了红外线和雷达的横截面,并搭载升级过的“宙斯盾”战斗系统。此后,宙斯盾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随着阿利伯克级的改进而不断升级。由于宙斯盾的高超性能,陆基宙斯盾系统也被开发,其中包括海军通常在陆上设施中会使用的设备。这包括SPY-1雷达和一组标准3s型导弹。

海军使用的 “宙斯盾”战斗系统(ACS)是先进的指挥与控制(以“宙斯盾”的说法是指挥与决策,或C&D)和武器控制系统(WCS),能够同时跟踪大量的目标进而引导导弹来摧毁他们。

宙斯盾武器系统(AWS)是宙斯盾战斗系统的核心,其中包括AN / SPY-1雷达,MK 99火控系统,武器控制系统,指挥与决策系统和标准系列导弹;其中包括基本的RIM-66标准,RIM-67增程防空导弹和可以拦截弹道导弹的RIM-161。后来又装备了另一种基于标准2导弹的改进型RIM-174导弹。

由于宙斯盾系统会根据任务需求而选择不同的导弹搭配,因此这些改进型标准导弹,并没有被完全配发到每艘宙斯盾战舰上。“宙斯盾”战斗系统拥有可以自动搜索和跟踪功能的三坐标无源电子扫描阵列(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阿利伯克舰桥上的4面类六边形相控阵),AN / SPY-1。该雷达凭借着高达6兆瓦的功率而被称为“舰队之盾”,而宙斯盾系统的核心功能:同时执行搜索,跟踪和导弹制导,就是依靠着它才得以实施的。

其可以在100海里的距离上,同跟踪100多个目标。但是,AN / SPY-1雷达的安装位置低于AN / SPS-49雷达系统,使得搜索范围减小,因此在最新的改修中,所有宙斯盾战舰的AN/SPS-49雷达都已被拆除。在交战过程中,AN/SPY-1雷达起导弹制导数据更新的作用,但是终端制导仍需要SPG-62型雷达进行制导,但如果安排合适的打击顺序,便可以同时应对多个目标的攻击。

其中,宙斯盾战舰的武器配备是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密集阵近迫主动防卫系统,还有5寸口径舰炮,短鱼雷发射器等。这些武器通过宙斯盾系统的整合,使得舰船在面对多重危险时他们可以各司其职,而不会出现混乱。

由于宙斯盾系统的高性能,其不仅被美国海军采购,其还被出售给美国的盟国,日本海上自卫队,西班牙海军,挪威皇家海军,韩国海军和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都有装备宙斯盾系统的水面舰艇。

不过了,宙斯盾也不是完美无瑕的 ,其中发生于1988年的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看作伊朗空军的F-14雄猫战斗机的误击事件造成了290名平民命丧黄泉。但是调查表明,如果指挥官依靠宙斯盾系统显示的战术数据,则这个事件根本不会发生。舰船指挥层在潜意识里击落战斗机的心理很有可能是这次悲剧发生的原因。

美海军“宙斯盾”系统究竟有多厉害?

〔宙斯盾〕-Aeⅰs.Combat.System!

“宙斯盾”自动化指挥作战/既“攻防兼备”面向21世纪舰载防空/反导系统。

系统功能;……自动化指挥决策与武器系统控制。

系统组成;相控阵雷达控制系统、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宙斯盾”舰载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美军“多兵种联合一体化作战”战略战术理念一脉相承。

〔宙斯盾〕海军作战自动化一体化作战模式、“联合一体化作战”是以美国为首的现代21世纪作战理念的一部分。〔宙斯盾〕……是美国为首的以现代海军作战体系的一部分组成之一。〔宙斯盾〕……集中体现在一体化、既“信息化”、“作战自动化”上。

是现代“海上作战”的一种新的作战模式。(第一代装备“宙斯盾”系统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宙斯盾〕系统在实战中是得到检验、达到了作战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战中得到的检验(海湾战争期间)〔宙斯盾〕系统、验证了“宙斯盾独特的作用势不可挡……

开创了现代海上作战的模式。这就是“宙斯盾”系统的强大之处。

也是世界海军实力的象征(包括中国海军)。

体系建设、已经是现代战争中作战体系中的一部分……

(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美海军“宙斯盾”系统究竟有多厉害?

谢邀!

“宙斯盾”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的“宙斯的盾”(Aegis),这是神的护身法宝,谁见了都会变成石头,宙斯盾就此得名。

宙斯盾是一个系统,总造价在2亿美元左右,适用于大型驱逐舰,巡洋舰上装备,特点很多,主要是:反应神速,雷达跟踪转搜索仅需0.05秒,能有效对付掠海而来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袭击;抗电子干扰能力强;作战火力猛烈,可同时拦截空中、水上、水下的多个攻击目标,还可以评估攻击目标的危害性,择要消灭敌人,在无后勤补充的情况下,可连续工作40~60天。

宙斯盾由五大系统组成:SPy-1相控阵雷达系统;MK-1指挥决策系统;MK-1显示系统;MK-1武器控制系统;MK-1战备捡测系统。还装有作战训练系统、战斗测向系统;Uyk-7计算机6台、UyK-20计算机20台等等设施,自动程度高。

如果将宙斯盾装备在导弹驱逐舰上时,可配装2座Mk41垂直发射系统前32发、后64发,装发MK46型鱼雷,1座Mk45型127mm火炮,2座MK15型6管60mm近防炮。把这些武器纳入武器控制系统,实现联动,够强大的啦,不服不行!

如果将它装备在万吨级别的巡航舰上使用,那么这艘巡洋舰如虎添翼,仅仅将它的122门垂发和6门324mm的鱼雷发射管,与武器控制系统联动起来,这威力是杠杠的!

美海军“宙斯盾”系统究竟有多厉害?

上面的回答套话太多了。我简单的讲讲

在“宙斯盾”系统出现前,美国舰艇已经基本具备了由远到近的防空能力,但问题是这些舰艇的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同时雷达技术一般,舰艇虽然可以发射防空导弹,但限于雷达水平一次只能对抗一个或者两个空中目标。鉴于这种情况,原苏联就发展出了“饱和式”攻击的理论,理论的核心是全空间、多角度、多批次、大数量的连续攻击。即从空中、水面和水下,四面八方同时发射数十枚或者上百枚的反舰导弹,使得舰艇的防空能力顾此失彼,无法应对,最终导致舰艇防空圈被击破,航母编队被击沉。 查尔斯·亚当斯级驱逐舰 希莱级导弹驱逐舰

这些是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期建造的驱逐舰,可以看出来,舰艇使用机扫雷达,防空导弹使用倾斜式发射架,这也是那个时期美军航母舰队的标配。

而“宙斯盾”系统最初就是为了应对原苏联反舰导弹进行“饱和式攻击”诞生的。最初美国海军将其称为“先进水面导弹系统”,后改名为“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其英文为“Advanced Electronic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Airborne Early-warning GroundIntegrated System”缩写做“AEGIS”(这个缩写刚好与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神宙斯的盾牌名称相同,国内在翻译时意译为“宙斯盾”系统。)

“宙斯盾”系统的核心是一套全自动指挥决策和武器系统,整合了全舰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能力,形成了完整的C4ISR系统。该系统可以显示并处理各种情报数据,作出敌我识别、威胁判断、指定目标优先顺序和火力分配,同时还拥有全自动、自动、半自动、人工操作4种模式以供选择。面对争分夺秒的现代防空作战,这种高度自动化的指挥决策系统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反应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宙斯盾的核心指挥系统宙斯盾系统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汇总处理,因此反应时间大大缩短

宙斯盾系统的另一个核心是装备的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相比传统雷达性能有了极大的进步,探测距离和精度、反应时间、抗干扰能力、数据刷新率都得到了明显提升,相控阵雷达能完成全空域快速搜索、自动目标探测和多目标跟踪,可同时监视和跟踪上百个目标。相控阵雷达和全自动指挥系统的出现,直接改变了现代军舰防御多目标难度大的困境。相控阵雷达直接安装在舰艇建筑上,每个方向安装一个

美国宙斯盾舰解决防御多目标能力的另一个关键是防空导弹的发射系统和制导系统。

早期的导弹驱逐舰使用的是MK26双臂发射系统,发射架每次只能发射两枚导弹,其余导弹在发射后从甲板下自动装填。这种系统的再装填时间长,从装填到发射需要十几秒的时间,在对抗饱和式攻击时明显力不从心。 MK26双臂发射系统

为了提高发射速率,美国在70年代研制了VLS垂直发射系统,这种系统结构简单、发射率高、贮弹量大、布置灵活、发射和贮运为一体,很快成为宙斯盾舰的标准配备。垂直发射系统有热发射和冷发射两种,各有所长,美国为宙斯盾舰配备的是MK41是热发射系统。 正在发射的标准导弹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前64后32的方式安装MK41发射系统,发射速度可达每秒1发

宙斯盾舰使用的是半主动制导的防空导弹,因此在对抗空中目标时使用了专门的照射雷达。这种雷达具备分时照射功能,即一次可以引导导弹攻击3-4个目标。每艘宙斯盾舰有3-4个照射雷达,因此一艘宙斯盾舰理论上可以具备同时对抗12到16个空中目标的能力。美国宙斯盾舰使用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和半主动制导的防空弹,如果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加主动雷达制导的防空导弹,理论上拦截空中目标的数量取决于军舰带了多少导弹。宙斯盾舰上的SPG62照射雷达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计算题就可以知道,如果一支单航母编队拥有1-2艘宙斯盾巡洋舰(4具照射雷达),2-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3具照射雷达),那么整个航母编队理论上可以同时对抗40-68个空中目标。真正作战时美国会编组为双航母甚至三航母编队,那同时对抗的空中目标就超过上百个,打破了原苏联“饱和式”攻击的幻想。

这才是“宙斯盾”系统能力的最大体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